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中国兄弟连 >

第46部分

中国兄弟连-第46部分

小说: 中国兄弟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你吧。”我从孩子手里接过奖章,看着毛泽东奖章,那场惨烈的战斗,那暴风雨般的枪声,那不间断的炮弹的爆炸,震得大地在颤抖,战士踩着颤抖的大地在那硝烟中,在那炮弹爆炸声里,前仆后继。那是打锦州,那是辽西会战,那是天津的攻坚,那是衡宝战役的拼杀。那血,那满山坡的尸体,都呈现在奖章上。我无声地把毛泽东奖章递给孩子的奶奶。    
    她接过奖章看着,看着,滴滴眼泪滴在奖章上,她把奖章递给我说:“他死了30多年啦,你是他的战友,给你留个念想吧。”    
    我没有接,我感到奖章是那么沉重。    
    她看我没有接奖章,颤抖地说:“你带回去……”她哭了,再没有说下去。    
    我什么话也没有说,看着妇女手里的奖章,默默地离开刘春同志的家,默默地走上滦河的大堤。我望着滦河,滦河的水还是那么清澈平静,偶尔水面上泛起了微微涟漪。在神思恍惚之中,我又回忆起那位老人的呼唤声,那位中年妇女、那个没戴帽子的孩子,还在那里站着。爷爷等着他的孙子,她等着她的丈夫,那个没有戴棉帽子的男孩子,在等着他的爸爸。孩子看见他爸爸没有?他爸爸回来没有?还是像滦河的水,流过去了再也流不回来了?    
    硝烟飘散了,这场战争胜利了,胜利这两个巨大的字,是生命、是血、是泪凝结的。可是,我心中的硝烟久久没有飘散去……    
    


后记后记…

    这是一部反映解放战争的纪实性文学作品。从1946年到1950年,在解放战争中,我一直背着背包跟着连队转战,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我亲身经历了惨烈的战争,目睹了战士与敌人的拼杀。我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战斗在一个战壕里,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0年过去了,这些人大部分牺牲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了。他们每个人的形象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使我难忘。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在解放战争中的日记,片片段段的记录着当年的战斗生活,记录着战士们的喜、怒、哀、乐。在转战中,我没有能力把战士的艰苦记录下来,语言和文字也难以表述出那长期的、连续不断的战士的艰苦。一颗子弹人就倒下了,什么也不知道就解脱了一切。极端的苦,苦的极端是人承受不了的,而我们的战士承受着。我记得,在转战中有个解放战士,用脚指扣大枪扳机自杀,抢救过来后问他为什么自杀,他说宁愿死也不愿受这般苦。    
    我拿起笔,独坐在寂静的夜里,那战争的影子不期而至。惨烈的战争,英勇顽强的战士,一茬茬地倒下了,倒下的战士戴着烈士的桂冠走了——生命结束了。其实烈士的生命没有结束,他们的生命活在群众的心中。    
    去年,我到天津,乘出租汽车到了当年的突破口。战争的痕迹荡然无存,护城河被笔直的马路代替。那个“小和尚”护着地雷的碉堡变成了豪华的歌舞厅,从里面传出来的不是机枪声,也不是“小和尚”的骂声,而是男女青年跳“迪斯科”的欢笑声。我想,当你端起酒杯的时候,你可想到那些牺牲的战士吗?当你行使权力的时候,你可想到这权力意味着什么?    
    权力是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人换来的,是他们的鲜血洒在战场上,是他们的生命结束在战场上,是尸骨埋在壕沟里的人换来的。他们在倒下之前,还在呼唤党,呼唤祖国的春天。    
    伟大的战士——人民共和国感谢你们!    
    写这部小说的过程,我深深的怀念已去世多年的妻子王燕育。我的文字创作开始于她的病床边。我们相伴20多年,她的过世,带走了我们全家的温暖和平静。    
    我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大力帮助和支持,感谢华天旅游国际广告公司,感谢北京旅之友图书销售中心,感谢沟通文化为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感谢。    
                                                             
                                                                               作  者    
                                                                           2004年5月18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