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心灵史 >

第18部分

心灵史-第18部分

小说: 心灵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抬左脚念“俩”,踏右脚念“印”,同时摇晃着他的肩膀、摇着头。他用吉庆的手指示
了六个方向,使即克尔全美。即克尔的声音高扬了,机密的灯笼升空了。火辣辣的骄阳遮蔽
了,困难的劳苦平易了。
  读过本书前三门的人,也许会被这幅画面感动,也许会对这种描写感到不解。像我以前
写完每一部作品时一样,我无法揣度、也不敢强求我的读者。艺术不可能判断哪怕一个知
音。但是这一次不同——我相信,散布在中国各地的几十万哲合忍耶正为我骄傲。十九世纪
毕竟是一个新的世纪,在那么苛刻的迫害之后,伊斯兰和它的前锋——哲合忍耶居然能够享
受如此自由。这确实不可思议。天道,确实是存在的。信仰是可以赖以为生的。目不识丁饥
寒交迫的农民中会出现张承志为他们写书。人的感情是可能获得补偿的。沉默可以变成呐
喊,内里可以变成表面——因为连哲合忍耶都能在这世界里翻身!
  他们和我互不相识,但我们都相信了。我们确信:哲合忍耶确实是万能的造物主选定的
人。神为了证明一个真理,选定了哲合忍耶来承负中国的罪孽。就如同神选定犹太人去承负
欧洲的罪孽一样。这一切只有身处其境的人才会有感受。我知道他们赞同我。是他们正用我
的笔倾诉这感受。能够有这样的使命(色百布)去受苦是幸福的,他们正在想。能够有这样
的使命(色百布)去写作是幸福的,我也正在想。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初八日,哲合忍耶第四辈导师哈给根俩·马以德逝于灵州地区,葬在
他祖父——后人称巴巴太爷的关川弟子灵州七巴巴——的拱北旁。从此这座拱北更加著名,
后日成为传教中心——道堂,它名为洪乐府。他是头一个寿寝善终的穆勒什德,享年七十四
岁,后被尊称为四月八太爷。
  他没有获得殉教者的名义和光芒,而哲合忍耶获得了全面的复兴。
  应当有些计算。数字有时可以指示规律,用教内多斯达尼的话来说,是指示机密。从乾
隆四十九年算,时间共六十五年。从船厂太爷死于刑途算,时间是三十二年——并不算太
长。这样讲似乎残酷,但是在历史恒河之中,这时间不能说太长。

  黑暗么?
  痛苦么?
  孤单么?
  难忍么?
  这黑漆漆的世界无边无限
  这世界如永恒消长的黑夜
  你说——
  你已经崩断了
    最后一丝希望
  你说——
  你的思想孤立无援
  你的清洁无人理会
  你抑制着
  自杀

  也许你能相信这个数据
  也许可以估算
    迫害和黑暗的极限
  是么——你心动了
  旷野中有一株大青杨树
  枝叶婆娑
  挺拔沉默
  用最后一滴心血
    粘合那一丝断弦吧
  你还能希望与坚持
  那些人——
  当他们伐倒大青杨树的时候
  他们说:我们走了
    去人爱着人的地方了
  等到轮子转回来
  黑夜变成白昼
  别吃惊
  不要在那么多人汹涌而来时喊出来
  那么多人拥挤时你还会孤苦无依的
  藏起你算出的
    规律和机密
  到旷野去
  种一棵
  普通的青杨树

  



①耐夫思:自我,脾性。
  ②有“南京师傅”、“徐州张三阿訇”的记事,这可能是指淮阴存留至今的一坊哲合忍
耶。
  ③俩依俩罕:万物非主。表示否定,“清真言”首句。
  ④印安拉乎:只有真主。表示肯定,“清真言”次句。
  

第五部 牺牲之美


第01章 入海口

  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几十年,对于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胎——满清来说,是一个天罚时
期。从宗教的眼光来看,那个时期是神异的;哲合忍耶更着重证明了:清朝不仅仅是中国
“公家”苛政链条的一环,而且是中国文化中黑暗腐朽的那个本质的脓瘤。时间已经多次证
明天罚的存在——人民反叛的暴力就是这天罚的形式。有时更有丰富的证明:十九世纪后半
叶清朝统治者忍受的一切内忧外患,全部起源于他们自身的罪孽与不合理。
  中国人民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当别人流血牺牲大声疾呼时,他们是不参加不理睬的。
他们有惊人的冷淡、奴性、自私;烈士精神对他们的感召力是微乎其微的。这也许是中国人
劣于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地方。但是中国人同时又是大奇迹的创造者,一旦他们集群而起,
他们便突然间抛尽了血液中的奴性和冷漠,以真正的史诗教示世界。十九世纪的后半叶,中
国人尤其是汉族人表演了多么壮大的英雄剧;那人人揭竿造反遍地狼烟烈火的景象是多么充
满活力;气数巳尽悠久过分的中国文化是多么坚定地看到了再生的可能性啊。本书也不是一
部十九世纪中国史或称近代史。在那个大时代里,在那个天道降临人世的大时代里,主角不
仅不是我们哲合忍耶而且不是中国回民。首席当让太平天国的宗教、政治与战争。其次尚有
各民族各地方,他们都承领天命,占自已一翼之功勋光荣。霉烂的满清如一只病入膏肓的瘸
狼,人人得以诛之。只要不把自己划于垂死的满清公家一边,任何一个后来者和史家都对那
个大时代激动兴奋——那是一个沸腾骚动的、人民造反的大海!
  回民几乎全数加入了这场革命。在流血牺牲的人们长眠之后,在后日的议论声宁寂之
后,在新的时代又兴起并且逝去之后,我们可以平心静气地列举出三位伟大的回族之子,让
他们的名字排入十九世纪中华民族的英雄榜上,也让他们三人的名字排人世界伊斯兰的伟人
录中。这三个人是——杜文秀,白彦虎,马化龙。
  本书仅仅在上述历史观点指导下,讲述后日教内尊称十三太爷的拖布尔屯拉·赛义
德·束海达依·马化龙;以及在他主持的光阴里哲合忍耶的故事。
  哲合忍耶第一次不孤独。以往总是在人们目送下赴死、以往总是自己舍了命死几次而从
来无人应声的哲合忍耶,终于盼来了巨大的回音。对于其他民族或回民的其他派别也许这是
一种抉择,面对于哲合忍耶来说举义造反是责无旁贷的,是当仁不让,是求之不得。牺牲之
美的景象,早就随着精血生殖种进哲合忍耶的血液,印在他们的心中了。“束海达依”,殉
教之路,这是虔诚举意祈求来的口唤;这是前辈流了血忍住苦好不容易才为自己挣下的色百
布啊。
  哲合忍耶全教参加了这场人民造反。由于势力的限定,哲合忍耶在这场历史表演中争得
的只能是鼎足之一的光荣:如同在滇西建立过大理回民政权、兵败后以孔雀胆悲壮自杀的云
南英雄杜文秀;如同打遍西北立誓不与黑暗中国讲和、最后冲出绝境远托异国的陕西英雄白
彦虎。哲合忍耶全教上下追随十三太爷马化龙,维护了自己传统的形象,为后代留下了辈辈
感动不已的遗教。
  以上是结论。
  在进入下面丰富而伤感的叙述之前,我想首先应当以这样的结论摆正哲合忍耶的历史地
位。人在历史中的行为决定着在天国的品级。人在前世的功课决定着后世里的怀念、尊敬和
理解。近百年前,当撒拉族的哲合忍耶英雄苏四十三率领着教下民众冲向达里加山口,冲向
黄河孟达峡时,哲合忍耶便是一条狂怒暴躁不愿苟活的河。世纪变了,经过十九世纪前三十
年的休养生息,干涸的河床里水已溢满。四月八太爷马以德惨淡经营为哲合忍耶养活的一条
条性命,已经有十数万之众。太平天国点燃的大炮声,传来了造物的独一之主的口唤。这条
与残民的公家血仇难解的大河汹涌地冲突了——既是圣战,又不是圣战。河水猛地冲进了入
海口,汇入了十九世纪人民造反的汪洋之中。
  

第02章 黄土中的铁军

  十九世纪西北回民起义在中国俗称“同治回乱”。由于立场感情的不同,大规模流血死
人的事实使后来人有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在西北一些惨遭战乱涂炭的县份,汉族平民和小知
识分子谈“回乱”而色变,残酷战争中广泛存在的民族仇杀使他们永远难消对于回民的厌
恶。如我在甘肃靖远便收集到这样的歌辞:

    同治五年三月间,杀气弥漫天。
    十余万人一朝尽,问谁不心酸。
    桃含愁兮柳带烟,万里黄流寒。
    阖邑子弟泪潸潸,染成红杜鹃。
    清歌一曲信史传,千秋寿名山。
    碧血洒地白骨撑天,哭声达乌兰。

  ——乌兰是靖远境内的山名,黄流即黄河。初闻此曲时,我吃惊的是:与我们通常认为
的大汉族主义压迫少数民族这一认识针锋相对,靖远汉族知识分子认为,是回民的民族主义
和国家对回族的优厚政策,导致了回乱时期苦难深重的靖远汉族知识分子受挫。
  这是极其罕见的错误认识。我为这种认识感到震惊的原因,并非在我对它的不义的反
感,而在我清晰地触碰到的这种——人的隔阂。
  此曲曾以近似校歌的形式,在靖远的学校里集会齐唱。歌唱之中,据靖远回民回忆——
凡回族学生都低头不敢稍动,如同罪犯。
  我引用此曲的目的不是想为我的回回族胞挖苦咒骂那位“阖邑子弟”的创作。凡人成
群,必有矛盾。自有人的共同体形成于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不信任、彼此间仇视
和仇杀一直无法消除净尽。靖远县是否发生过同治五年三月回民屠杀十余万汉民的惨案,我
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回民一定有过对汉民的仇杀。人对人是残酷的。乱世从来释放残忍。人
只知自己的道德传统,就像难以挣脱自己宿命的前定一样。认识同治年间回民大起义的根
源,在于反对满清官家腐朽统治秩序的观点——任何有正义感和历史进化观点的人都必须承
认:同治前后的清政府,不仅是中国政治的腐败极端,而且已经是人类社会种种曾有过的政
治组织模式的丑八怪——十九世纪后半的清朝,是人类的耻辱!
  民族仇杀是历史的一种真实。同治回民起义中,屠杀汉族无辜的现象在陕西回民军中尤
为严重——报应是后来陕西籍政府要员对回族的成见。继承刽子手湘军遗风的一些湖南人,
以及保持对回乱惧恨的一些陕西人,将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理解回回民族的人。
  人间由于生存的大前提和人性之恶,相互仇恨排斥乃是一种基本规律。宗教由于人类对
于这种规律的醒悟,也把“爱”作为最基本的起点。残杀无论如何都是触犯宗教原则,哪怕
自己处于被残杀者的处境之中。
  陕西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汉族团练头子(团练即政府派的民间武装,是同治年大时代提
供给许多汉族人物的出世方式)张芾,在当时以仇恨回回、剿杀回回为己任。这使得他的老
母亲深感不安。当母亲劝告儿子不要和回民结仇时,张芾伸手从簸箩里抓了一把麦粒,说:
  “簸箩里的麦,好比是汉民;我手里的麦,好比是回民——它不单是少,还在我手心里
抓着哩!”
  张芾的这段话,概括了中国民族矛盾的基本特征。如同靖远文人歌曲一样的民族观点,
其误谬不在于具体史事的描述,而在于对封建的中国民族压迫本质的粉饰。
  但是,尽管史实如此,宗教的原则仍然不应该原谅信教的回民曾有过的嗜血仇杀。在每
一步偏离了神圣约定的脚印上,都记载着自己被淘汰的理由。
  这是一种沉重而捉摸不住的感觉。当外面的世界正在天翻地覆、流血死人如同秋风落叶
一样平常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加扰人。决断对真正思考着大问题的人来说,是最困难的。
  十三太爷马化龙在同治改元前后,迟迟难下决断。无论从清朝公家档案文牍中,或者从
教史钞本中都能看出他的心事沉重。
  陕西、云南的回变已经白炽化。回汉仇杀正酣,双方都丧失了理性。哲合忍耶的一些教
区,如张家川、云南东沟,都已经被战乱卷入。原来潜伏着的道祖马姓在云南、海原田姓在
陇东、平凉穆姓在陇南,都已迫不及待地投入起义。
  但是马化龙的犹豫是深刻的。他明白眼前并非是土百姓的天下。依据尚不充分。哲合忍
耶的历史遭遇,使得哲合忍耶有着—种特殊的清醒。老虎不爱听狼叫。哲合忍耶也许是中国
大地上最敢于赌命的一类人,但他们不习惯满眼的大革命——以前在无援助的牺牲之中,哲
合忍耶已经孤单惯了。
  这是一种高傲的、真正叛乱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