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中国音乐史书 >

第3部分

中国音乐史书-第3部分

小说: 中国音乐史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以饬归。”)。

第六成,舞队又合并起来,齐声赞颂周朝的强大和武王的英明(“六成
复缀,以崇天子”)。

《大武》表现的内容说明,它歌颂的虽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但是
在西周初年,就其推翻暴虐的纣王来说,符合了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受到人
民的拥护。它在艺术上也有相当高的成就。例如其曲式结构相当完整,音乐
上用了“乱”的手法。根据周代贵族们的射箭集会——“大射仪”所用的乐
队来看,该乐队把歌唱的乐工和音量最小的弹弦乐器“瑟”放在距离听众(贵
族们)最近的地方,音量较大的管乐器就稍远一些,音量最大的打击乐器建
鼓、编钟、编馨、镈(bó音博)等就更远一些。这种做法说明当时已经注意
到歌唱与乐队排列层次对音响效果的作用。推想《大武》的伴奏乐队可能是
符合这种要求的。《大武》的乐曲早已失传,但从《周礼》“奏无射,歌夹钟,
舞《大武》,以享先祖”的话与现存西周中晚期柞钟与中义和钟的配合关系来
看,其乐曲有可能以上下相差一个纯四度的不同宫均上(夹钟宫与无射宫)
奏出的la、do、mi、sol 四个正声为骨干,同时又兼用了变徵、变官或清角、
清羽等偏音。正因为周代的《大武》不用“商”(re)音,所以春秋时代孔


子看了当代《大武》的演出后,对侍坐在旁的宾牟贾说:“声淫及商,何也?”
(声音不合法度出现了商音,为什么?)宾答:“非《武》音也。”(这不
是《武》的声音。)孔子又问:“若非《武》音,则何音也?”(假如不是
《武》的声音,又是什么声音呢?)宾答:“有司失其传也”(这是在传授
过程中造成的谬误。)由此推想,《大武》的音乐可能已较复杂。

《大武》以外,当时还有很多民间乐舞和其他部族的乐舞,称之为“散
乐”和“四夷之乐”。它们反映的题材更为广泛,如《诗经·陈风》中的《宛
丘》,就描写了陈国的百姓在宛丘城下手持鹭鸶的羽毛击鼓跳舞的场面。不
过关于这些歌舞表现的详细情况不见于文献记载,所以无法予以介绍。


六、国风、楚声和其它南方民歌

“国风”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歌词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的总
称。它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现今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广大地区,
约十五个诸侯国和地区的民间歌曲。因此,又称“十五国风”。

“国风”中有的歌词可能经过文人的加工润色,但大部分都是劳动人民
的口头创作,保持着民间创作的原貌。如“魏风”中的《伐檀》、《硕鼠》,
反映了饥寒交迫的劳动者对于剥削和压迫者的激债情绪。他们质问贵族老爷
们为什么可以不劳而食,并且把他们比做“贪而畏人”的肥鼠,表达了对这
些人的蔑视和仇恨。它们代表了我国民歌不畏豪强、敢于斗争的传统。此外,
如“召南”的《野有死麕(jūn,音菌)》,表现了青年男女淳朴的爱情。《周
南》的《疲q》(fúyǐ 音扶以)描写了劳动妇女采集野菜的情景。它们都是
具有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

“国风”在艺术形式方面也是很丰富多样的。其中有劳动时唱的后世称
为“号子”、“夯歌”一类的劳动歌曲,但更多的却是在祭祀田祖或“禊祓”
(去河边用水冲身以求吉利)等场合唱的后世称为“山歌”或风俗歌一类的
抒情性民歌。很多民歌在演唱时采用有“歌”有“和”的形式。“歌”即歌
唱,“和”即帮腔。《吕氏春秋》记载,周庄王十二年(前685),管仲在
鲁国被俘,鲁国用囚车把他押送回齐国去。管仲伯鲁国有变再杀害他,希望
赶快到达齐国,便对拉车的役人们说:“我为汝歌,汝为我和”。就是说,
我为你们唱歌,你们为我应和(帮腔)。由于管仲所唱的歌正好适宜于行路,
役人们走得很快还不知道疲劳,所以很快到达齐国。这就是有歌有和的演唱
形式。

“国风”的曲式,一般比较简单,有的在曲尾加上一段称为“乱”的音
乐。据《论语》记载,孔子曾对鲁国乐宫师挚(zhí音执)加工的周代民歌《关
雎》(jū音居)中乱的部分大加赞赏,说:“洋洋乎,盈耳哉!”就是说,
那美妙而热烈的音乐充满了耳朵。说明“乱”的艺术效果是十分强烈的。

在上古人们的观念中,“风”这种自然现象与各地“水士”——地理环
境、风俗民情密切相关。各地“水土”又影响到人们的“声音”——包括语
言的声调与民歌的风格特征等。所以各国和各地区的民歌称为“国风”,正
如《吕氏春秋》所说“闻其声而知其风”。因此“国风”中的各国民歌也各
有特色。如当时影响较大的“郑声”(又称“郑音”或“郑风”),季扎就
认为它“美哉!其细已甚!”(《左传》),就是说“美啊!旋律细致宛转
到了极点!”当时的“卫音”以“趋数”(《乐记》)见长,其曲节奏颇快。
“齐音”以“敖辟”闻名,其曲旋律的跳动性较大。

各国民歌在演唱时,大都是无乐器伴奏的“徒歌”。有时也可用“缶”
(一种瓦罐)、“埙”、“篪”等乐器伴奏。《宛丘》一曲中说“坎其击缶,
宛丘之道”,即指用击伴奏的民歌。有些民歌后来进入宫廷,其伴奏乐器便
日益丰富起来。有时用竽、瑟悬鼓(图13)等乐器组成的小型乐队伴奏演唱,
称为“房中乐”。有时用编钟、编磬等乐器组成的大型乐队伴奏演唱,称为
“钟鼓之乐”,或“燕(宴)乐”。

“楚声”是战国时代兴起的楚国民歌和一部分利用楚国民歌曲调填词的
专业创作的总称。

楚国民歌的著名作品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涉


江》、《采菱》、《阳阿》、《激楚》等。这些歌曲在演唱技术方面,有的
难度较大,有的比较容易。当时著名诗人宋玉,很懂音乐。一次,楚襄王问
他:“先生有什么不好的行为吗?为什么士大夫和庶民们都不说你的好话
呢?”宋玉回答说:“有人在郢都市中唱歌,开始时,唱《下里》、《巴人》,
能够随声歌唱与帮腔的(“唱而和”),有数十人。后来唱《阳春》、《白
雪》,能够随声歌唱与帮腔的,只有数人。这是因为乐曲的艺术性越高,能
欣赏的人就越少。”(《昭明文选》引(《宋玉对问》),这就是成语典故
“曲高和寡”的来由。宋玉所讲的《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
都是楚声中有唱有和的民歌。

这些民歌在楚国宫廷中也很流行。《楚辞》、《招魂》中有一段生动的
描述:

酒菜还未上完,女乐已经上场。
敲钟、击鼓,
唱着《涉江》、《采菱》、《阳阿》这些新歌。
美人都已醉了,面孔红得像花一样。
斜送秋波,两眼水汪汪。
绫罗的衣裳,美丽而大方。
两鬓垂爪,发辫长又长。
每八个人排成一队,共有两行。
跳的是郑国的舞,
长袖像竽一样婉转相交,十分优美。
竽、瑟、大鼓、声调是那样热烈。


宫廷都在震动,是在演奏《激楚》这首乐曲①。

这段记载一方面反映了楚国君主奢侈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楚声”
在实际唱奏时的情景。

楚俗好“巫”,民间往往在夜间由女巫唱歌跳舞,祭祀诸神。“楚声”

中有一种“九歌”,就是“巫”在祀神时表演的歌舞曲。现在保存于《楚辞》

中的“九歌”,是楚国著名诗人屈原根据民间流传的“九歌”曲调,“更定

其词”(汉·王逸《楚辞章句》)而创作的。

屈原(约前340—前277),名平,是楚国的一个贵族,做过“左徒”的
官。他反对楚国昏庸腐败的政治,主张变法图强,后被楚怀王放逐汉北。怀
王晚年召回屈原,但依然听信谗言,被骗死于秦国。襄王继位后,屈原又一
次被放逐,最后投汨罗江郁愤而死。

在被放逐期间,屈原有机会了解汉北、湘沉广大地区的民间风俗和音乐,

使他能利用这些民间艺术的形式写下《九歌》、《离骚》等千古传诵的杰作。

在这些作品中,屈原以神奇的想象,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抒发了一个热

爱祖国、同情人民、坚持理想、嫉恶如仇的知识分子的胸怀。他曾企图全力

① 肴羞未通,女乐罗些,陈钟按鼓,造新歌些,《涉江》与《采菱》,发《阳阿》些。美人既醉。朱颜酡
些,娭光眇视,目曾波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长发曼鬋,艳陆离些。二八齐容,起郑舞些。衽若交
竽,抚案下些。竽瑟狂会,填鸣鼓些。宫廷震惊,发《激楚》些。

挽救楚国的危亡,盼望楚国日益强盛,并能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他的理想
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在艺术上,他的作品比“国风”更成熟。《九歌》、《离骚》都属于当
时的大型乐曲。《九歌》有开始迎神的序曲《东皇太一》和结尾送神的尾声
《礼魂》,中间由九首短歌联成。还有一些作品运用了“乱”、“少歌”和
“倡”等多种处理手法。“乱”,在周代乐舞《大武》和民歌《关雎》中就
已运用,但屈原作品中对于“乱”的运用更为灵活多样。如《离骚》中的“乱”
只有四句,开头用“已矣乎!”的惊叹句引起。《招魂》中的“乱”则有十
四句,末尾以感叹句“魂兮归来,哀江南!”作结。“少歌”可能是歌曲演
唱中的小的高潮部分。“倡”可能是不同曲调联接时插入的过渡性乐句。“少
歌”与“倡”都是“楚声”在艺术形式方面出现的新因素。

《九歌》《东皇太一》中有“扬袍(鼓槌)兮拊鼓,陈竽瑟兮浩倡”,
《东君》中有“緪(gēng 音更)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xu 音虚),鸣篪兮
吹竽”的话,由此推断,《九歌》的伴奏乐队可能是以编钟和建鼓为主要乐
器,并附以竽、篪、瑟等管弦乐器。这种乐队就是所谓的“钟鼓之乐”。

楚声之外,当时越讴,滇歌等南方民歌也颇具特色。

越是居住在我国东南沿海(今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的重要族群,
统称百越。其中一支在会嵇(今浙江绍兴)周围地区建立越国。越人“俗尚
淫祀”,保留着较多所谓”淫泆”(秦始皇会嵇刻石辞)的原始旧俗。你看:
屋顶上高高耸立的图腾柱,屋内双手放在胸前跪地歌唱膜拜神灵的裸体女
巫,还有弹琴(越人特有的一种形制特异的十三弦琴,图14)、击筑(越筑)、
吹笙、击鼓(悬鼓)进行伴奏的乐师(图15),是一幅多么浪漫、绮丽的景
象。这种音乐看来就是周、曾(见曾侯乙墓东室)各国君主常用的所谓“妇
人祷祠于房中”(宋·郑樵《通志》卷49)的“房中乐”或“房中祠乐”。
这里由于留有更多的原始古风而显得格外神奇,不可思议。《吕氏春秋·遇
合篇》记有一个故事:有位客人,面见越王,为他奏“籁”(排箫)。据说
声音吹得很准,“羽角宫徵商不谬”,可是越王不爱听。后来他改吹“野音”,
越王反而十分欣赏。这个故事说明,越人的音乐可能有其特异之处。

战国时代,地处今祖国西南边陲云南楚雄、祥云一带的居民(暂称滇人),
已有相当发达的音乐文化,“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们在举行祭祀或重大
庆典时,总要使用由葫芦箫、铜鼓、编钟等乐器组成的小型钟鼓乐队,伴奏
歌舞。在这个乐队中,编钟原是中原各国普遍使用的乐器。滇人的编钟,则
以其独特的形制,反映了本民族的创造及其与中原文化的联系。它们一般由
大小三枚(图16),或大小六枚(图17)为一套,每钟能发两音,能奏出四
声或六声的音阶序列,并已有了统一的音高标准——首律为bB。葫芦箫与铜
鼓是滇人特有的乐器。葫芦箫属簧管类吹乐器(图18),由一根主奏管与两
根和声管组成,可吹出构成一定音程关系的和音,主要演奏旋律。铜鼓是一
种铜制打击乐器,其来源如何,说法不一,一般认为由炊具铜釜演变而成。
每面铜鼓,大都能发两个不同的乐音,一般由大小两鼓或四鼓(图19)为一
套。它们可与编钟在同一调高上奏出由不同音程构成的和音进行伴奏。从祥
云检村编钟所发sol la do ↓mi 的音阶序列看,主音上方大三度明显偏低,
下方纯四度与小三度又极为突出,由此推想其音乐风格可能别具特色。


七、曾侯乙墓的“钟鼓”乐队

“钟鼓”乐队,在史书中一般均称为“钟鼓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