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5900-未死的沙威   著名作家梁晓声最新随笔新作 >

第5部分

5900-未死的沙威   著名作家梁晓声最新随笔新作-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样的会上做发言。因为我有些话早就想说了。我对于我们国家近当代的文化形成的步骤是持质疑和批评态度的。我想以一种赤子之心,真诚地、谦恭地、低调地,尝试着能不能把我的质疑和批评的态度讲出来。但后来我看通知,主要是从正面来谈我们的凝聚力的,我就不去参加了。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如果把我们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做一番对比,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客观结论,那就是人文在西方,自从它成为一种主义,已经近二百年。在西方,对于人文主义几乎是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一直讲了二百多年,现在还在讲。也就是说,当美国人拍出《指环王》给全世界的孩子们看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只从中看到了电子制作的场面。而美国的家长说,我让孩子看电影,那部电影里有责任感。美国人从来没有放弃对于下一代人的责任感教育。他们的责任感往往是膨胀的。从前是解放、拯救美利坚,然后是拯救人类。他们一直在用美国式的英雄主义教育他们的青年。而这些在我们这里仅作为一部影片是看不到的。我们在1949年后是什么情况呢?索性再往前说,“五四”之后是什么情况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应该说关于人文主义的元素也是相当丰富的。有些先贤的话语至今依然是经典话语。但是五四运动有正反两个效果。正效果就是将西方的现代文明的思想理念直接引入中国,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激活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而负效应就是同时我们也引进了一系列猛药。比如说我一直持否定态度的,那就是尼采。在“五四”时期,无论是康有为还是鲁迅先生,都曾经把尼采当作一个思想明星来介绍给我们广大的青年。我很认真地看过尼采的学说,我认为在尼采学说中最要命的一点是反人类,反众生,也就是说他提出的所谓超人哲学。这样一本小册子后来成为德国士兵在二战时背包里的书毫不奇怪。当我们引进这样一些思想猛药时,使我们的传统文化都变成了排泄物。那种由自己国家的知识分子来对自己数千年的文明提出全盘彻底否定的思想是我所不能接受的。当然我们也看到在五四以后我们民族的知识分子处于一种运动后的文化反思。这时大家开始寻找“扬弃”的准则。而就是这时期,我们国家经历了深重的民族灾难。那是由日本造成的。我们再考察日本这个民族。我和一些研究日本问题的专家学者谈到过,有些还是欧洲的学者,他们谈到日本时用崇拜之心看日本文化。他们说看他们的茶道、他们的插花、歌舞伎,我说你们也要看他们的武士道。插花、茶道、歌舞伎加起来,只不过是时尚和高级的民俗,根本不能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人文积淀。日本的近五百年文化中的人文思想相当一部分是从我们的文化中学去的。当然,我们也在近代从日本以迂回的方式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文化。但是日本的武士道才是他们的男人之道,而且是一种邪恶之道。我们一下子面临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而这个民族是没有人文主义文化背景的。因此就有了八年抗战,之后又是三年内战。


《未死的沙威》第一部分读书与人生——在清华大学的演讲(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时这个国家千疮百孔,根本来不及进行文化重建和组合。我们在1949年之后作为国家的文化思想,体现在一系列文学作品中,很主要的成分是宣传斗争的思想。我们也在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一讲讲了十七年。然后又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二十七年在中国只不过有那么二十余部长篇小说而已。这其中又十之七八是革命历史题材。因此,我们几乎举不出多少部这二十七年中的当代文学的文本。关于农村题材,我们只有《艳阳天》、《山乡巨变》,关于工业题材,也只有《钢铁奔流》,当年只有一部青年题材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却没有自己的经典童话。给少年看的,也只能是《刘文学》。《刘文学》这部话剧是根据发生在四川的一件真事创作的。刘文学是农村的一名少先队员。他有一天晚上在公社的海椒地里发现了村里的老地主,已经七十岁了,在偷海椒。老地主只是偷摘了几只辣椒而已。刘文学说,你偷窃公社的海椒,我要把你扭送到公社去。老头向他求饶,希望他放过自己。他坚决不放过,因此惨剧就在海椒地里发生。少年被老地主扼死。然后少年成为英雄,排成话剧,在全国上演。我们的文化理念处于这样的状态。还有很著名的话剧《千万不要忘记》,那是根据毛主席的那段语录创作出来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体现在家庭中,是什么样的状态呢?我想那是很可怕的关系。如果我们连家庭都不能和睦的话,一个国家怎么能和睦?即使家庭中真的有我们的敌人,伟大的无产阶级也可以用家庭的温情把他变成我们的朋友,是不是?还非得在家庭中进行尖锐的斗争么?幸好那准阶级敌人不是主人公的母亲,而是主人公的丈母娘,无也就是丈母娘在解放前开过小铺子,做过小贩,然后告诉他,你不必那么自觉地加班,因为加班是不给工资的。回到家里来做一些自己的活计不好吗?丈母娘给他买了一件148元的哗叽上衣。我觉得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应该有相当多的智慧,哪怕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事件,我们也会把它化解。但是如果把这也诠释为“斗争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亲人关系中”,那这样的一种文化理念到了“文革”十年,就变成了:我们在看样板戏时,凡是里面出现女主人公,她们没有家庭,没有丈夫。《海港》中方海珍有丈夫吗?甚至也没有家。我们不知道她的家什么样。我们只知道她住在码头的党支部书记的小办公室里。我们只知道她好像是光荣军属。她有儿女吗?有父母吗?有公婆吗?一切都没有。几乎就是党在试管里培养出来的。那《龙江颂》里的女主人公有丈夫吗?也没有。也是家里要挂一个“光荣军属”。还有《杜鹃山》,本来男主人公和党代表之间是有一种情感关系的,但我们一定要把这种情感关系删除得干干净净。然后只剩下一个争取和被争取的阶级的关系。正因为这样的情况下,“文革”时我们已经完全没有书可读了。周总理这时才在国家会议上提出“孩子们要读书啊”,给他们读点什么有意思的文学的书?但是在当时连苏联的书我们也全部销毁了。那我们还是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再重印一遍吧。这之前,我们的文化其实早已萎缩了。那时周总理是那么关心文化,对电影工作者提出要求,说:“我们能不能拍一两部不那么中国特色的电影?我们也要和外国有电影方面的交流啊!”正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才拍出了《五朵金花》,然后拍出了《达吉和她的父亲》。    
    《达吉和她的父亲》是那么好的一部电影,我们的革命者在长征的路上遗留下了革命的后代,被彝族老人收养了,革命成功后,新中国建立,生身父亲回去找到女儿,这时女孩长大了,要作出留下或者随走的选择。在今天看来,这样的电影放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根本不成为问题。但是它出来没多久就受到批判。这个批判,假使我不能从这部电影或者说这个文学本身来提出质疑,我至少可以对作者提出:你有精力,你有时间,你为什么不写一部表现阶级斗争的作品,而去写一部贩卖资产阶级人性的作品!那二十七年之后是什么样子?那时我已经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我们文化部在宽街那里有一个招待所,我有时要奉命去招待所里去见某某人。那都是我少年时候心中特别尊崇的电影编剧、作家。他们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集中到文化部招待所里,等着平反,等着“落实”这样那样人所应有的起码的权力。他们还期待着是不是有什么创作任务。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文学家、戏剧家、电影编剧,“获得第二次解放”的感觉是最真实的。因为我能体会到那个感觉。常常是大家一谈起对我们文化的使命都是热泪盈眶,大家都准备做事。但真的做起来是特别理性的,要小心翼翼,谨小慎微,要试探。要一点一点放开自己的创作手脚。真是依然地如履薄冰!如果我们表现“文革”中的极“左”的问题时,那个代表极“左”的人物可以表现到什么级别?村党支部书记行不行?最初是不行的。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党的代表。然后一点点突破。人们甚至可以通过电话传达说,我们现在可以表现到村党支部书记了。又打电话说,某某写到了一个极“左”的人物,已经是处级干部了。这十年就是这样,大家想做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反思工作。这种反思也无非就是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但它是非常艰难的,可能会被指斥为“精神污染”。这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今天我觉得可能有些确实是污染,但是那时候的文化总体上是庄重严肃的,但似乎越严肃的作品越具有“污染性”。那时候作家也不把自己的力量放在用俗恶的爱情去污染我们可爱的大众。那时候作品还探讨一些思想。当然,那时候我们的文化忽略了儿童少年。对于我们的国家终于有机会来传播一下人文的思想,尽管是功亏一篑,但是我们忽略了新一代青少年成长起来了,他们有阅读的渴望,他们的渴望是有特征的,必须是直接反映他们青少年的青春期成长现状。我这一代作家很少提供过这种文学。他们是间接地从我们作品里面得到满足。正如我们间接地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看保尔和冬妮娅的爱情一样。我们没有做好,我们顾此失彼,觉得那事可以以后再做。我们要先把反思做好。尽管在反思过程中也不断有人重新翻身落马,但是在这过程中琼瑶来了,她给了我们青年人我们所不曾给予的那部分阅读种类。再接着香港台湾的歌曲也都来了,接着是商业化,到现在我们已看得很分明,我们的文化在娱乐性上和西方的文化是没有太大的差别的。我们也在高兴,“彼乐也,吾亦乐也,天下同乐”。但是仔细看,是不同的。不同就在于人家的青少年的脚下有一块人家的先人们几代文化人,用二百多年时间锤炼出来的一块人文主义的文化基石。在这个基石上,他们可以尽情摇滚,可以唱流行歌曲。当娱乐之声停止的时候,他们又知道他们是站在一块人文主义的基石上。而我们的基石是什么呢?它在哪里呢?我们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今天谁又来想到我们要同心协力来做这样的事呢?这也就是我特别强调人文主义的阅读和写作的前提。可能你们的胡老师正是听了我在评委之间的这段发言,他就希望我到清华来讲一讲。    
    我来之前,自己首先就犯困惑,觉得自己这些话适合在清华讲吗?我讲了以后会不会给胡老师带来不好的牵连呢?这些年以来,我事实上已不太谈这些话了。我甚至也不对我们的文化和文艺提出批评了。以我的眼我看到了应该批评的现象,在我们的电视里,一个时期以来,除了帝王将相就是长袍马褂,我们已经失去了对于现实反应的能力和关注了吗?有时    
    候我觉得我真要说话,但是我一想好多电视台领导都是我的朋友,好多编辑演员也是我的朋友,还有我会质疑自己的心态是不是对的。你是不是以一种老夫子的心态来嫉妒我们青年人娱乐的权力呢?如果这样问自己,觉得自己是太可鄙的一个人了,你看着大家娱乐你自己不高兴吗?但尽管这样,我还是忍不住写了一篇作品叫做“皇帝文化化掉了什么”。在21世纪初年,我们国家集中推出了一批皇帝文化,而且有些皇帝文化完全把皇帝们加以美化和歌颂,尽管他们也有缺点,但我感觉到他们是穿古装的“孔繁森”。我觉得那些剧里所传达的是这么一种意图:看,做一个皇帝,他是多么地不容易啊!你们做老百姓的,身在福中,还想干什么?你们还不感动吗?你们还不做一个更好的百姓吗?所有的天子,变成了那样一些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而且我们的歌词中直接写“你把你的身影投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你把你的热血洒在什么什么”,真是反进步、反民主、反文明的文化现象。    
    再就是电视剧中不断出现少爷型的翩翩青年和那些美女们拥有亿万资产的大公司。而我们现实生活中没有看到那样多的情况。所有这些电视剧在我这里看来也不过是那公司、那女人、那阴谋和那一大笔钱。我们几乎完全放下了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现实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底层民众的生活的关注。当然我们知道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