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

第13部分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第13部分

小说: 中国人的性格历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人保卫领土的决心在钓鱼岛问题上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当初他们也是以这样的决心去保卫竹岛。他们把这一问题写进教课书,并且在一切可能场合宣布自己对竹岛的主权。与此同时,1953年5月,日本右翼人士趁韩战正酣,登上了这个无人小岛,修建了标志物。
  这一切,与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当初他们遇到的是刚直的韩国人而不是智慧的中国人。
  而韩国人是怎么做的呢?
  在日本人登上独岛之后,一个23岁的韩国青年洪淳七趁韩战进行期间枪支管理不严,通过非法手段采购了一批枪支,召集几个热血青年,渡海登上了独岛,赶走了日本人,在岛上升起了第一面韩国国旗。
  在那之后,洪淳七靠着一杆步枪,独自一人,守卫独岛三年八个月之久。在他的日记里,载着无数次和日本舰艇、渔船对峙的记录。直到1956年,韩国政府从韩战中脱身出来,派出海上警察守备队上岛,洪淳七才结束了神圣的〃守土护国大业〃。韩国政府没有惩罚他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反而颁发勋章,表扬他的爱国行为。
  目前,韩国军队已牢牢控制了这个小岛。韩国在独岛长年派驻34名警察,同时配置了驱逐舰、快艇、直升机,随时戒备日本渔船和海军舰艇的侵犯,令日本船只不敢轻易越过雷池一步。日本人除了口头抗议,别无他法。
  〃太智慧〃的中国人和〃太冲动〃的韩国人
  不管中国人的做法是否真的智慧,韩国人的一些做法看起来确乎太冲动、太孟浪、太不理智。
  每个人都知道韩国的崛起和繁荣离不开日本。韩国和日本还同属美日韩军事政治同盟。韩国对日本的依赖远大于中国对日本的需要。可是韩国人从不掩饰对日本的仇恨,在对日关系上从来不会因为顾全大局而做任何让步。他们表达对死不认错的日本人的愤怒,从来是点火就着,怎么激烈怎么来。日本那边在历史问题上稍稍做一点手脚,韩国这边立刻就烈火燎原,杀声振天。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后,20名身披国旗的韩国青年聚集在汉城的〃独立门公园〃,大声抗议后用刀把自己的小指头剁下,装在信封里寄往日本驻韩国大使馆。9名韩国人集体绝食,要求日本道歉。韩国政府立刻采取最为强硬的外交行动,召回驻日大使。无数韩国人上街烧毁日本国旗,开展抵制日货行动。
                  
第36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7)
  韩国人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地别出心裁,把日本人分为一小撮战犯和广大善良的日本人民。他们恨所有日本人,甚至恨乌及屋,拒绝日本人的一切。在韩国,如果谁买了一辆日本汽车,过不了几天,这辆车的玻璃、轮胎、外壳就会一一被人砸坏。在韩国的香烟摊上,往往贴着〃不吸日本烟〃的标语。在赵薇用日本军旗装作自己的装饰时,韩国名星金喜善却因为有人要求她用日语道别而被激怒。
  1992年,韩国外长李相玉明确要求日本政府向战争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赔偿,韩国政府为此成立了解决该问题的专门班子。
  在所有对日争议中,韩国人和韩国政府都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按照中国人的判断,这些举动都是属于小不忍则乱大谋,都是属于给两国关系制造麻烦,都是不理智、不沉着、不智慧,势必影响两国政治关系的大局,势必损坏日韩经济贸易关系,到头来害了自己。
  奇怪的是,韩国人的刚烈居然并没有影响韩日关系的〃大局〃。日本人频频向韩国人示好,日韩经贸关系飞速发展。早在1995年,双边贸易额已达485亿美元。两国还一起举办了世界杯。
  更为奇怪的是,死不道歉的日本人居然单单向韩国人道了歉!1992年,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在出访汉城的3天里,先后8次表示谢罪。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对日本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访问期间日韩发表了联合宣言,日本首次承认了对韩国的侵略,并正式道歉。
  〃宋襄公主义〃的根源
  耻于言利是中国传统。
  中国人其实不是不要利益,中国人要的是〃利益最大化〃。怎么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呢?那就是〃仁义〃。〃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水能利万物而不争,故能胜〃。要想做成大事,就要树立自己〃仁义〃的形象,以此来感化他人,征服他人,使人乐于为己所用。〃仁义〃的诀窍就是〃吃小亏占大便宜〃,用自己一时的退让、牺牲,来换取牢固的声誉,换取他人无条件的信任,以利于开基立业。所以,历代群雄纷争之时,那些杰出人物总是要克制自己一时的欲望,祭出仁义的大旗,把自己的军队包装成〃仁义之师〃,〃吊民伐罪〃。所以刘邦进咸阳时先要约法三章,刘备败走时浩浩荡荡地带着逃难的百姓,李自成定天下时提出〃迎闯王不纳粮〃。
  作为最精通中国社会运转奥秘的伟人,毛泽东对〃王道〃、〃仁义〃的运用达到了最出神入化的地步。红军和共产党,正是因为自己〃上门板〃,〃睡大街〃,〃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因为自己〃艰苦卓绝〃、〃关心群众〃,因为自己的〃忍辱负重〃、〃坚忍为国〃,因为自己无与伦比的牺牲精神,才逐渐打破了共产共妻的反动宣传,一点点地感动了斯诺、史沫特莱,感动了鲁迅、闻一多、沈钧儒,一步步地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真诚拥护,最终夺取了政权。
  开国之后,正如同把军事斗争经验运用于经济建设一样,毛主席把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经验运用到了国际斗争之中。他试图用中国人民令人吃惊的自我牺牲精神、坚忍为公精神来感动世界,在国际社会来个农村包围城市,团结带领第三世界国家来争取世界革命的伟大胜利。所以,在中国还很困难的时候,一艘艘载满粮食的大船驶往世界各地的第三世界兄弟国家,在与周围所有国家的争端中,中国都是高姿态、大气度。
  然而,国际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角斗场,一个巨大的利益交换市场。国际社会并不是中国社会,中国人的那一套迂回曲折的大智慧在这里是对牛弹琴。国际社会的规则是赤裸裸的,直截了当的,如果你不按利益原则出牌,那么你得到的只有损失和失败。在这里,任何的无私奉献,任何的过度忍让,最终都会伤害自己。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指战员共同庆祝停战实现
  在国际上,做〃活雷锋〃,历来没有好下场。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侵略朝鲜,中国派出重兵,以惨重的牺牲,保卫了朝鲜。然而,时至今日,韩国和朝鲜的历史书中记载得更多的,不是中国军人的大量死亡,而是一些不守军纪者在朝鲜的抢掠奸淫。我们对印度人的大度,只换来了印度人更大的耻辱感和对中国人更深刻的仇恨。直至今日,印度人还是把中国看做最大的危胁。而中国人对印尼排华事件的一声不吭,则更引起了东南亚各国的疑惧,他们普遍以为中国人沉默的背后,会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巨大决心。在领土问题上,中国越是示弱,别人就越是疑惧,他们不能相信一个如此巨大的国家会真的如此软弱。中国人的〃活雷锋〃行动除了让大家不解外,并没有换来任何好处,也没有交下一个真心朋友。反倒是动不动把〃美国的国家利益〃挂在嘴边,欠缴联合国会费,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美国,在国际上纠集了一帮铁杆哥们,横行霸道,呼风唤雨。
                  
第37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8)
  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会最终走向大同。不过,从有国家起的远古,到可以预见的将来,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走向的都会是实力原则和利益原则,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道义〃。
  四、独岛的光荣与钓鱼岛的痛 
  (一)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
  一直以来,中国都被周围国家认为是个巨大的威胁。中国的崛起过程屡受〃中国危胁论〃困扰。
  然而,天日昭昭,世界古代历史上找不出比中国更善良的大国,中国的善良已经可以被称为懦弱。从秦始皇时代起,中国人的对外关系史就是一部防御史,长城可以做证。历史上很多时候,中国需要用宝贵的粮食、丝绸甚至公主来换取和平。至于〃黄祸〃,那是游牧民族的光荣或者罪恶,中国不过是诸多被摧残者之一,把帐算到中国头上实在是本末倒置。在有记载以来的对外关系史中,中国一直奉行〃厚往薄来〃政策,朝贡关系实际上是中国用本国人民的血汗劳动换取一个虚无的面子,它给中国带来心理上的愚蠢的满足,给另一方的却是巨大得惊人的利润。
  近现代史上,也找不出中国这样心慈手软顾全大局凡事忍让的模范国家。拼光了家底惨胜日本之后,大陆和台湾立刻争先恐后地向日本人表现〃以德报怨〃的慷慨大度。中印战争中印度军队一触即溃,四散奔逃,第二天却发现中国军队已经退回自己境内,并且把俘虏的军车擦得锃明瓦亮,完璧奉还。在南海诸岛争端、钓鱼岛争端中,别的国家纷纷出动军舰,果断地进行武力占领,中国却安于由〃人大〃发表几句严正声明。华人在印尼被屠杀,其惨无人道令全世界发指,唯有中国一声不吭。在本国人民忍饥挨饿的时候,中国的大米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别的国家,用来结交第三世界朋友。
  在全世界对中国的种种做法大惑不解的时候,中国却在暗暗冷笑,冷笑这些国家的惊讶。也不怪它们,它们才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们出过几个哲人!它们懂得什么叫〃大智若愚〃吗?它们懂什么〃上善若水〃吗?它们懂得〃人心向背决定斗争的胜败〃吗?它们的语言里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三分何等清闲〃这样的闪光字句吗?那些动不动就把〃某国的利益〃挂在嘴边的国家是何等地愚蠢啊,它们为了一时的小利,互不相让,刀兵相见,短视无知!它们如果翻翻中国古书,就会发现他们实行的是〃霸道〃,必定会败在〃耻于言利〃的〃王道〃脚下。中国的政策表面上看起来软弱,实际上却是无比强大,如太极拳一样,无形无迹,绵里藏针。中国目光远大,心胸宽广。总有一天,大家会看到中国是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中国就是国际上的雷锋。总有一天,我们会感动他们,让他们放弃争夺,倾心向化,拥戴中国为领袖,在中国的带领下,一起建立全世界的美好明天。所以,在别人越是喊〃中国威胁论〃的时候,我们就越是要老老实实,安安分分,让事实戳穿那些别有用心的谣言吧!
  然而,事实却让中国一再尴尬。中国的忍让似乎没有感动任何人。日本人得了便宜还卖乖,说什么也不肯向中国道歉,还动不动搞一些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课书之类的小动作刺激中国。印度人更是老实不客气。既然中国人退了回去,我就当仁不让把你的领土改成我国的一个邦。然后我还要试射原子弹,并且向全世界公布就是为了针对中国。中国地图上的南海诸岛其实大半已经被其它国家实际控制了。至于援助他国的大米,有的居然在后来被用做与中国军队作战时的沙袋。
  (二)韩国人给我们上了一课
  类似中日钓鱼岛这样的争端,其实早在韩日之间上演过。
  韩日之间,有一个小岛,长不过200米,全是礁石,不生草木。韩国人称之为独岛,日本人命名叫竹岛。这个小岛在韩日关系中的地位,恰如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二战前,日本占有该岛,独立之后的韩国宣布对该岛拥有主权。
  日本人保卫领土的决心在钓鱼岛问题上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当初他们也是以这样的决心去保卫竹岛。他们把这一问题写进教课书,并且在一切可能场合宣布自己对竹岛的主权。与此同时,1953年5月,日本右翼人士趁韩战正酣,登上了这个无人小岛,修建了标志物。
                  
第38节:我们应该向韩国人学习什么(29)
  这一切,与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做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当初他们遇到的是刚直的韩国人而不是智慧的中国人。中国在类似的情况下选择了〃顾全中日关系大局〃的做法,仅仅发出抗议,听任日本人出动军舰对钓鱼岛的实际占领,并且严防国内的保钓人士做出〃过激〃行动。
  而韩国人是怎么做的呢?
  在日本人登上独岛之后,一个23岁的韩国青年洪淳七趁韩战进行间枪支管理不严,通过非法手段采购了一批枪支,召集几个热血青年,渡海登上了独岛,赶走了日本人,在岛上升起了第一面韩国国旗。
  在那之后,洪淳七靠着一杆步枪,独自一人,守卫独岛三年八个月之久。在他的日记里,载着无数次和日本舰艇、渔船对峙的记录。直到1956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