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9•13事件之后 >

第7部分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9•13事件之后-第7部分

小说: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9•13事件之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睡不着觉还给一点安眠药吃。这不仅诊治了我们身体上的病,更给了我们精神上很大的安慰。    
    1972年1月6日,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林彪、江青一伙攻击、陷害的陈毅元帅在北京溘然长逝。    
    周恩来和陈毅的情谊,用情同手足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文化大革命初期,周恩来拼全力保护陈毅。为了保护陈毅,周恩来不惜以亲自陪斗的方式。他还对造反派说:你们要揪斗陈毅,除非你们从我的身上踏过去。    
    此情此意,真是感天地泣鬼神。毛泽东曾笑着对周恩来说:陈毅打倒了,你就差不多了。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二邓小平进政治局(3)

    尽管有周恩来的全力保护,但陈毅元帅仍然被林彪集团和中央文革一伙诬为“二月逆流”的“黑干将”而受到很大的冲击和不公正的对待。在1968年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陈毅和其他几位被指责为“二月逆流”成员的老干部再次受到批判,并被剥夺继续工作的权利。    
    心情郁闷的陈毅患上了直肠癌。为挽救陈毅的生命,周恩来亲自批示将陈毅送到北京日坛医院治疗,亲自找医生了解陈毅的病情,又亲自批准了日坛医院给陈毅的手术方案。    
    在对陈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周恩来派中南海保健办公室主任卞志强到手术现场,随时听取手术情况汇报。并嘱咐:切下的癌组织要让张茜同志看看,但要让她保密,不要告诉陈老总。    
    1972年1月2日深夜,周恩来得知陈毅病危时,立即放下手头工作,驱车赶往日坛医院看望,与陈毅掩门长谈。这是两位老战友的最后一次会面。    
    1月6日,陈毅同志的生命处于弥留之际,周恩来和叶剑英在毛泽东住处商谈工作。也许是心灵的感应,谈完工作后,毛泽东对周恩来和叶剑英说:“‘二月逆流’经过时间的考验,根本没有这个事,今后不要再讲‘二月逆流’了。请你们去向陈毅同志转达一下。”    
    周恩来当即委托叶剑英火速赶往医院,向陈毅转达了毛泽东的话。此时的陈毅已进入生命的最后时刻,但毛泽东的话他是听得一清二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几个小时后,陈毅便与世长辞了。    
    陈毅逝世,周恩来十分悲痛。1月8日,周恩来前往医院向陈毅的遗体告别。他静静地走近陈毅的床边,恭恭敬敬地向陈毅的遗体三鞠躬,而后,伸手掀起覆盖在陈毅身上的白布床单的一角,缓缓地握住陈毅的手背,泪水潸然滚落。    
    而更让周恩来费神的是陈毅追悼会的规格。    
    按中央政治局批准的文件规定,陈毅已不算党和国家领导人,陈毅追悼会以中央军委的名义举办,“低于谢富治,略高于彭绍辉”;追悼会由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主持,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致悼词;只请内宾,不请外宾;参加人数为500人。    
    陈毅的悼词连头带尾600字,简历就占去了一大半。周恩来在审阅时,加写了对陈毅一生功过的评价,强调:“(陈毅)功大于过,特别是皖南事变前后,他坚决执行毛主席关于新四军应渡江深入敌后作战以求发展的指示,在巩固和扩大新四军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改完后,周恩来将陈毅的悼词送毛泽东审阅,并附信说明:“陈毅同志是国内国际有影响的人,我增改的一长句,对党内有需要。”    
    毛泽东在审阅时,删去了周恩来补写的那段功过评价的文字,并批示:“功过的评论,不宜在追悼会上作。”    
    1月10日下午,陈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然而,就在追悼会即将开始的前一个多小时,毛泽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突然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调车,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周恩来接到毛泽东要参加追悼会的电话后,立即意识到毛泽东此举的意义重大。毛泽东要参加追悼会,无形中就把追悼会提高到最高规格。这不仅对正在台上倒行逆施的江青一伙是一个打击,而且使一大批尚未得到“解放”的老干部从中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无疑,对周恩来正在考虑如何尽快“解放”干部也是极为有利的。    
    周恩来迅即决断,提高陈毅追悼会的规格。他以最快的速度要通了中央办公厅的电话:“请马上通知在京政治局委员,宋庆龄副主席,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负责人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并邀请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也参加。凡是提出去参加陈毅同志追悼会的,都可以去参加。”    
    布置完毕后,周恩来立即驱车早早赶到八宝山悼念大厅,亲自检查和调整花圈的摆放位置和供暖情况。北京的1月,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八宝山的贵宾休息室没有暖气,工作人员临时点了几个煤球炉,但仍觉得寒气袭人,周恩来指示再增加几个电热器,以保证毛泽东不被冻着。    
    贵宾休息室的室温还没上来,毛泽东的专车就来到了八宝山,此时离追悼会开始还有一个小时。毛泽东里穿睡袍、外罩一件大衣,面容极度疲惫。    
    周恩来迎上前去问候毛泽东,同时责怪卫士:“你们怎么让主席这么早就来了?”    
    卫士带着哭腔说:“主席午睡不久,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大声说走,说着就下床往门外走,拦都拦不住。我们随手抓了一件大衣就追出来了。”    
    毛泽东的头发较长且显得有些凌乱。在汽车里,卫士以手代梳为他抹了抹,才显得整齐了些。    
    周恩来把毛泽东迎进休息室在沙发上坐下。    
    “张茜和她的孩子来了没有?”毛泽东一坐下提出要见陈毅同志的夫人张茜及其子女。    
    张茜领着子女来到休息室。毛泽东欠了欠身要站起来,张茜快步走到毛泽东面前,握住毛泽东的手,满脸泪痕哽咽着问:“主席,你怎么也来了?”    
    “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毛泽东看着悲咽的张茜,不禁也凄然泪下。    
    毛泽东叫张茜坐在自己的身边。张茜看到毛泽东亲自来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心情非常激动。她知道,建国以来,毛泽东很少参加领导同志的追悼会。张茜喃喃地说:“陈毅不懂事,过去反对过主席。”    
    毛泽东打断张茜的话,不让她讲下去,说:“不能这么说,也不全怪他,他是个好人。”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二邓小平进政治局(4)

    毛泽东又一一问及陈毅几个孩子的名字及近况。周恩来在旁边一一作了介绍。    
    毛泽东勉励陈毅同志的几个孩子:“要努力奋斗,陈毅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是作出了贡献、立了大功劳的,这已经作了结论了。”    
    听到毛泽东这样说,周恩来的心里也感到无比欣慰。    
    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陆续到达追悼会会场,来到休息室。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及其夫人莫尼克公主来了。还有宋庆龄、朱德、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邓颖超、康克清、李先念、李富春、李德生、郭沫若等,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也来了。    
    毛泽东对西哈努克亲王说:“今天是为陈毅同志举行追悼会。陈毅同志是拥护我的。林彪是反对我的。林彪,他跑了!他的飞机摔到蒙古温都尔汗的沙漠里。他摔死了!”    
    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外宾公开披露林彪叛逃身亡的消息。    
    这时,叶剑英起身轻轻来到周恩来身边,把两页文稿交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不解地问:“这是什么?”    
    叶剑英没有作声,只是专注地望着周恩来,同时双手抱拳在周恩来面前拱了拱,转身悄悄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周恩来展开文稿一看,明白了。原来叶剑英要周恩来为陈毅致悼词。    
    叶剑英的做法也很到位,周恩来没有推辞。    
    悼词依旧是原来拟好的,不足600字。然而,由于毛泽东的亲自参加,周恩来致悼词,陈毅追悼会的规格和意义都大不相同了。这无论是对死者还是对生者,都是一个巨大的安慰,对广大老干部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追悼会上,周恩来念着悼词,深情地说:陈毅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人民的忠诚战士。几十年来,他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战斗,坚持工作,努力为人民服务。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战友、老同志,是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    
    1500多人的会场笼罩在深深的哀痛中,人群里不时传出低低的悲咽声。    
    毛泽东向覆盖着鲜红党旗的陈毅骨灰盒深深地三鞠躬。这是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出席追悼会,也是他建国以来所参加的少有的几次追悼大会之一。    
    第二天,《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都在头版头条以“首都隆重举行追悼陈毅同志大会,伟大领袖毛主席参加了追悼会”的通栏标题、用整版的篇幅报道了陈毅追悼大会,同时刊登了陈毅遗像、周恩来所致的悼词和西哈努克撰写的悼文。此后,在周恩来的安排下,新华社又连续播发了一些外国政府首脑和友好人士的唁电、唁函。陈毅追悼会及其影响大大超出了原先规定的范围。    
    更让周恩来感到鼓舞的是毛泽东的亲自参加和他对陈毅所作的评价。在周恩来看来,毛泽东的这一举动的含意远远超出了参加陈毅追悼会本身,而是向全国发出了一种“暗示”:广大老干部包括对文化大革命有严重抵触情绪的干部是好的,应当给予“解放”和平反。    
    毛泽东发出的这种“暗示”,对正在考虑如何尽快“解放”干部的周恩来来说,是一个期盼已久的“信号”,也是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或被受到错误批判的广大老干部一个企盼已久的“信号”。    
    周恩来后来感慨地说:“毛主席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使我们这些老干部,使我们忠于主席的人,都很感动。”    
    周恩来抓住机会,加快了解放干部的步伐。    
    两个月之内国务院的四位部长含冤病逝,周恩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受迫害的老干部保外就医。毛泽东看到被关押的老干部受到非人待遇大为震怒,周恩来以点带面借题发挥。    
    当时对老干部的所谓“解放”,就是这么一个概念:恢复他们的党组织生活,让他们阅读党的文件,恢复原来的级别待遇,分配适当工作,年老体弱的安排休养。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这并不是一件说办就办、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一个过程,还要等待各种时机。    
    但是,“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老干部大多年事已高,加之受到精神上的重压和肉体上的折磨,生活、医疗条件又得不到保障,几年之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重病缠身,有的甚至已经奄奄一息。    
    如果都要等到组织正式作出结论才“解放”,这些被打倒的老干部有许多恐怕都等不到这一天就要含冤而去了。    
    结论可以留待以后作,人可以先解除监管,重要的是救得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于是,周恩来首先是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时机,以治病为由,先把老干部接出来送到医院治病。这是周恩来当年运用的一个“解放”干部的有效办法。    
    1971年12月,文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原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江华的子女写信给周恩来,反映被下放到湖北宜都县的江华病重,请求医治。周恩来批示中央办公厅负责人汪东兴、王良恩:如宜都不适宜治病,可调江华同志到武汉治病,告湖北省委安置他的生活。    
    1972年3月~4月,国务院的四位部长接连病逝,引起震动。    
    徐冰,文化大革命前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打倒,受到关押。1972年3月,患有肺气肿、冠心病、血栓性静脉炎、肺结核等多种疾病的徐冰因得不到好的医治,病情突然恶化。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指示把徐冰送到阜外医院,并指示医院要全力救治。但是,由于病情严重,两天以后徐冰就含冤去世了。    
    徐冰的病如果及早送到医院治疗,是完全可以抢救过来的。    
    周恩来看了徐冰的死亡报告后,约汪东兴、纪登奎、李德生谈话。


《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二邓小平进政治局(5)

    周恩来说:我们要从徐冰病逝吸取教训。老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看来有必要全面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