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经赢你的大学 作者: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心 >

第5部分

经赢你的大学 作者: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心-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橹┐笕思式煌段АMü庑憧梢允棺约翰辉俟铝⒂诩逯猓兄谇惺档匦纬赡愕耐哦右馐叮岣呓涣髂芰Α⒐芾砟芰Φ戎俺∷璧母髦帜芰Φ恪5谌诔沙す讨惺贾栈骋匝艄獾男奶啻诱婀睦约骸⒓だ约骸T诖笱诩洌嘤氡鹑私涣鳌⒗┐笤亩练段Ф际怯幸娴摹5谧稣庖磺械氖焙颍幸桓龈镜娜挝癫荒芡貉坝涝妒巧砦哪愕牡谝灰瘢荒芤蛭渌缁嵝允挛竦慕槿攵⑽罅搜б怠W酆洗怼⑼吵锇才鸥髦质虑榈哪芰σ蟮氖枪舜说皇П恕!
  谨以上述建议给在校的大学生们,祝愿你们有一个更加美好而满意的未来!
   
  第14节:帽子戏法 
  临门一脚的〃帽子戏法〃 
  个人档案: 
  马锐,男,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马锐的身上充满了有意思的矛盾:明明高中时期的成绩在班上只算得上中等,却偏偏在高考中发挥出色,顺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明明心存驰骋商场的宏愿,却偏偏读了个最是风花雪月的中文系;明明已经被应试教育折磨得满心厌学,却偏偏报考了两次研究生;明明毕业后以做平面媒体为终极理想,却偏偏最终是在网站找到了自己的发展平台。 
  相比起那些不论求学还是就业都顺遂得让人妒忌的青年才俊,身材高大、喜欢体育的东北孩子马锐显得更加真实。他的自卑与自信、迷惘与坚定、挫折与成功都因为不甚完美而让人倍感亲切。对于他来说,在人生的球场上,担任前锋、中场、后卫,甚至被中途换下都不是大问题,他所在意的是临门一脚时轻轻松松表演的〃帽子戏法〃。 
  高考:轻松的临门一脚 
  幡然醒悟的马锐突然刻苦异常,成绩直线飞升,最后居然上升到全年级的前5名,高考成绩是年级里考取人大的最高分。 
  马锐的高考可以说有点传奇色彩,他的自我评价是:从高一到高二成绩都一般。他所就读的学校文科共有200多名学生,他的成绩基本上排在100名之后。峰回路转的转折发生在高三。幡然醒悟的马锐突然刻苦异常,成绩直线飞升,最后居然上升到全年级的前5名,高考成绩是年级里考取人大的最高分。 
  对于出生在东北一个闭塞小城的马锐而言,考取人大的梦想起初似乎很邈远,他对个人的发展前途更是感到迷茫。〃报考学校时心情很矛盾,我们家乡信息闭塞,也不像现在高中生那样可以获得专业指导。当时听老师说学中文就业前景会不错,于是高考志愿的第一重点就按他的建议报了。〃如今回首往事,马锐才意识到,其实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财经。 
  1998年9月,大一新生马锐从长春…北京的列车上走下来,背着大包小包,一脸新奇、一脸紧张地四处张望着。从北京站的地下通道出来,刺眼的艳阳仿佛要灼伤人的眼睛,车水马龙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群、此起彼伏的人声一下子把他推到了一个和家乡完全不同的环境中。 
  马锐自嘲说,由于家乡小,在家时自己连公共汽车都没怎么坐过。此刻突然站在诺大的北京街头,他显得是那么孤单无助、手足无措。他记得自己当时买了个从来没吃过的煎饼果子,陌生的口味让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和北京的格格不入。 
  一路辗转,马锐终于找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仿佛飘在梦中似的,他稀里糊涂地进了人大的校门。完全陌生的城市、完全陌生的人群、完全陌生的生活,这一切,都需要他去适应。他开始意识到,大学就是一个锻炼适应能力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性格再塑造的阶段。 
  和不少大一新生一样,马锐和同学们一起,一窝蜂地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书法、体育、电影,这些都是我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只要与这些有点关系的我就报名。〃而至于参加社团的目的是什么,马锐承认,他很迷茫。至于以后的出路,他更无从知道。 
  在此之前,马锐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不明确自己报考这个专业的目的。他的大学班主任是个极其随和热情的人,常常找学生聊天,有时一聊就聊到半夜12点。一次班主任问马锐为什么考中文系,他略一思考回答说是〃为了提高自己〃。老师听罢笑了,评价马锐有〃纯洁的目的〃。 
   
  第15节:自由人的生活 
  渐渐地,马锐通过和老师、同学交谈,开始了解到中文系学生的三个出路:进入政府机关;进入媒体、出版社;出国留学,但那意味着只能选择社会学等比较冷门的专业。 
  哪一条路是自己该走的呢?马锐不知道,并时常感到些微的自卑。除了来自一个小城市的事实,最关键的是,他对于自己以后的道路无从把握。 
  自由人的生活:花样百出的疯狂打工 
  现在回想起大二的生活,马锐只能用〃疯狂打工〃来形容。翻译、攒书、家教、小买卖,他统统干过。 
  公正地说,马锐在大学期间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他坦然承认,除了对专业课有点兴趣外,他对其他课程则采取能逃则逃的态度。12年刻板的应试教育已经让他萌生了厌学情绪。 
  大学生活中最精彩自由的片段就是每天晚上的卧谈会。晚上11点,宿舍熄灯后,8个男生就在一片黑暗里天南地北地胡侃一通。渐渐地,就业、人生的价值、日后的发展,这些严肃沉重的话题成了大家讨论的重点。 
  在激烈的唇枪舌战中,马锐第一次开始仔细地思考自己的出路:考研、出国,还是就业?他自己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凭着直觉,他觉得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当公务员。这个时候,高考前从商的宏伟志愿再次闯入他的脑海。2000年正是国内MBA教育热火朝天的时候,MBA的头衔似乎成了成功人士或准成功人士重塑〃金身〃必不可少的资历。马锐暗下决心,准备毕业后先工作两年,然后再考MBA。 
  大二学生的时间相对充裕,一心积累工作经验的马锐则充分发挥了〃自由人〃的优势,打工生涯花样百出。当时有人介绍他做翻译…把外国文学名著重新改编。七八月份正是北京骄阳似火的时候,宿舍里的其他同学都放假回家了,狭小的宿舍里除了四张上下铺的学生床,还放置着桌椅,显得越发拥挤而燥热。因为学生宿舍用电实行管制,不能保证24小时供电,所以最热的时候,连吹吹风扇都不能保证。在这种情况下,马锐和他的一个哥们白天根本没法呆在宿舍里干活,只能趁着晚上凉快一点的时候写。当时大学生宿舍还没有普及电脑,只能在打印稿上涂涂改改。这样苦干了三天,每天平均工作十六七个小时,对方向马锐支付了1500元。拿着生平第一笔亲手挣的钱,他心里乐开了花,心里盘算着怎么用。当时大多数学生的通讯工具是呼机,马锐狠狠心、咬咬牙,自己添了500元去买了个手机,成了班上最早拥有手机的人。 
  现在回想起大二的生活,马锐只能用〃疯狂打工〃来形容。翻译、攒书、家教、小买卖,他统统干过。 
  〃老外教我讲信用〃 
  虽然零零碎碎的小事对他们的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马锐也从这次家教中受益匪浅。中西方文化和观念的差异,使他不断地纠正自己行为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读MBA,在商场上风光一把,看上去很美。还在懵懂之中的马锐看到身边不少同学开始准备出国留学,心也跟着痒痒。挣钱!用自己挣的钱出国留学!马锐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别人介绍做起了一位美国留学生…艾瑞克的中文家教,艾瑞直率而且好学。一心出国的马锐认为,给老外当家教可以边打工边练习英语口语,还不耽误挣钱,于是他紧紧地攥住了这个好机会。 
   
  第16节: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由于艾瑞克的中文基础不好,刚开始的时候,有时马锐一个小时只能教他两个汉字,感觉相当轻松,交往也相安无事。而不久后,一件小事却给马锐上了生动的一课。有一次,艾瑞克说想买一些空白的学习卡片,把马锐教的汉字写在上面,便于随时学习。热心的马锐一听,随口就允诺说:〃我帮你买吧,下次上课给你带来。〃 
  可到了下一堂课,急冲冲赶来上课的马锐早把许诺代买学习卡片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一进艾瑞克的宿舍,艾瑞克张口就问:〃马锐,你上次说的学习卡片帮我买来了吗?〃爽朗而不拘小节的马锐这才想起来,赶紧笑着,回答:〃对不起,艾瑞克,我忘了,下次再给你带来。〃马锐以为此事稍加解释就可以,谁知对面的艾瑞克脸色越来越差。他一看不对劲,马上补救说:〃我现在就下去给你买吧。〃说完就三步并两步地跑下楼,买了一叠空白卡片,交给艾瑞克。 
  〃我这才意识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比如我答应艾瑞克帮他买学习卡片,如果是中国人,即使忘了,解释清楚也就过去了,而西方人却会觉得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从而对你的整个人品怀疑起来。〃 
  又有一次上课,他和艾瑞克约好在友谊宾馆门口见面。友谊宾馆有两个门…东门和北门,经验不足的马锐当时忘了说清楚在哪个门见面。约好的时间到了,马锐准时赶到东门,四处张望却看不到艾瑞克的影子,等了一会儿才想起还有一个北门,就赶紧骑着自行车奔向北门,远远就看见艾瑞克一脸不耐烦地站在那里。一见面,艾瑞克就说他已经等了20多分钟。他以为马锐迟到了。 
  虽然零零碎碎的小事对他们的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马锐也从这次家教中受益匪浅。中西方文化和观念的差异,使他不断地纠正自己行为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很快,艾瑞克给马锐上的课就得到了货真价实的考验。当时马锐通过一个渠道开始卖《牛津词典》,当时的市场价是88元,通过熟人,他半价就能拿到。一直认真学习英语的马锐非常清楚,在大学里,《牛津词典》是当之无愧的抢手货。他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北京高校大概有20万名大学生,哪怕只有5%的市场份额,每本赚10元,也会有很高的利润。于是,马锐拉了几个同学入伙,准备大施拳脚赚上一笔。 
  新学期开始了,马锐找了几个学生在校园里沿途推销,生意不错,接下了不少订单。谁知约定取货的那天下午,供货商却说货来不了,只能搞来盗版的。对方还劝他,〃反正看上去和正版的差不多,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卖了。〃 
  听到这番话,马锐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欺骗学生、不讲信用吗?当时他已经发展了不少的学生下线,策划了半个多月,如果货到不了,这些学生就等于白忙了一场。马锐当机立断,匆匆骑上自行车,飞快地赶到北大附近广为人知的〃国林风〃书店,一冲进大门张口就问:〃你们有多少《牛津词典》?我全包了。〃 
  近百元的词典被一个人全部买下,连卖了多年书的售货员都瞠目结舌,以为自己听错了。清点完后,一共有40多本,店主给给马锐打了个8折。就这样,马锐的第一笔大生意以赔了200多元告终。 
  顺利求职:关键时刻的再次破门 
  优势并不明显的马锐剑走偏锋,真诚地写了一封求职信,和自己的简历一起寄到报社的人事部。正是这封求职信让他赢得了面试的机会。 
  走过疯狂打工的大二,马锐在大三时开始收敛了,开始老老实实地学习。这个时候,他已经意识到读MBA的不实际性,于是就放弃了这个宏伟大志。茫然的他开始准备和周围的同学一样,出国留学。 
   
  第17节:失落后的再次冲击 
  因为准备太迟,申请国外的大学已经来不及了。大三下学期,马锐又懵懵懂懂地和周围的同学一起,投入到考研的大军中。〃这个时候我才从梦想走向现实,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认真地考虑自己的未来。〃读中文专业的他意识到,媒体是相对比较市场化的领域,也许更符合他的个性和定位。缺乏新闻专业知识的他自觉底气不足,于是准备通过考研来充实自己。 
  和很多大学生一样,由于对于职业生涯缺乏必要的判断和规划,走了不少看似出路的弯路。留学、考研、考公务员……形形色色、名目繁多的考试看似火爆,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也暴露了大学生们的盲目和对整个社会在认识上的单一。 
  第二年3月,考研的成绩也下来了,一门专业课不及格也宣告着他研究生梦的破灭。他只能找工作了。 
  当时他有两个选择:一是离开北京,远赴边疆;二是去出版社。两个机会好像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他的媒体梦想,但又似乎都存有遗憾。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