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洋天下 >

第131部分

北洋天下-第131部分

小说: 北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荣誉感。

由共和军装备武装起来的意大利皇家第5萨沃依掷弹兵师、第131半人马座装甲师和第132公羊装甲师和第2骑兵师组成的意大利北非第3集团军在的黎波里重新组建。这个集团军由意大利最jīng锐的装甲力量组成,关键是这支部队还拥有一个意大利军队中不多见的优秀指挥官—卡利梅奥中将。

卡利梅奥将军是意军中为数不多具有出sè军事战略眼光而且又有十分勇猛的个xìng的优秀军人,一般来说,意大利人确实不具备勇敢顽强的个xìng,地中海区优越的自然条件造成了整个民族的个xìng相对而言都不是象山地民族或是岛民那样顽强和具有韧xìng。

卡利梅奥将军在意军之中也算是一个另类。

中国人的到来稳定了北非的局势。但随着在1941年4到5月,六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战舰相继服役,美国人又重新夺回了大西洋上的主导权。在“先欧后亚“战略的指导下,新任美英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亲临突尼斯前线,视察在前线的美军阵地。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十万的美军被运到了北非,这里将会成为盟军反击的。

但前线的情况让这位盟军最高指挥官感到担忧: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素质,美英联军目前看来还不能与中国人相抗衡。

大多数美国兵从未上过战场,而中国人已经打了近四年的仗。这些宝贵的战场经验是用士兵们的鲜血换来的。而且没有经验的美**官根本不懂得在战场上不论多苦多累,也要先督促士兵们把工事修好。

英国人就更不用提,连战连败,已经把他们的信心全部摧毁,如同惊弓之鸟。甚至在他们面前提到中国人都会让他们吓得脸sè发白。

在中国人进入到利比亚之后,盟军和中意北非联军在突尼斯形成一条长达200多英里的对峙线,中国人在等待后续援军的到来,而美英盟军也在加强着力量。根据情报,中国人将会在秋季到来之时就会恢复攻势。

“将军。无论是我们的丘吉尔坦克还是你们的谢尔曼,都无法抵挡中国人的进攻,他们装备的35式坦克拥有80毫米厚的前装甲和90毫米反坦克炮,我们的坦克拿他们毫无办法。而且根据情报,有一种重达45吨的新式坦克又已经开始装备他们的部队!”英军总指挥向艾森豪威尔抱怨道,盟军答应提供的新式坦克一直都没有运到北非。

“不用担心,艾德,大约一千辆的M26坦克已经在波特兰装船,很快就能运到北非!”艾森豪威尔只能劝慰着这位英国同行,由于美国一直并不重视陆军,所以坦克的研制上一直落后于共和中国和欧洲,直到战争爆发后才开始进行大力的研制。

借助于雄厚的工业能力,并且有英国、rì本和俄国方面在战场上总结出来的经验,美国人很快就研制出了xìng能超过了德国四号坦克和共和军28式坦克的M4谢尔曼坦克。

不过,战争中装备的更新很快,而且呈水涨船高之势,在共和军开始装备重达38吨的35式坦克后,美国方面用一年的时间就又研制出重达42吨装备90毫米反坦克炮的M26潘兴式重型坦克。

由于澳洲的情况吃紧,在1940年下半年开始投产的1500辆M26坦克全被运送到了澳洲战场,直到最近,马歇尔参谋长才计划在北非开始装备这种新式坦克。

听说德国人和共和中国正在合作研制一种新的重量超过50吨的重型坦克,美国陆军方面也开始加紧了对这方面的开发和研制。

中国人很强,与德国人不同,他们装备的坦克不仅xìng能很好,而且拥有的数量也十分惊人,这方面使得美国陆军不得不在xìng能方面紧紧跟随。

如果仅仅是德国人,则不用那么麻烦,美国人仅仅凭借数量的优势就能压垮德国。

德国人到目前为止,仅仅只装备了不到8000辆坦克,而共和军方面,装备的坦克总数量要超过了30000辆,这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数字。

如果xìng能上再落后,则根本无法在战场上取得主动。

北非和澳洲,目前的两个主战场,在这两大片广袤的沙漠荒原,却是最适合大规模装甲部队作战展开作战的地区,这又迫使美国人不得不加大陆军装备的投入。

52、大漠狼烟(二)

chūn夏之交,rì本列岛的樱花盛开之后,很快就凋零了,就如rì本入的大国之梦一般,曾经昙花一现,却很快就破灭了。

这一次,他们输的很彻底,历史上曾经保佑过大和民族的“神风”并没有出现,在这chūn夭里,象征着夭皇统治的东京都终于陷落,而夭皇和大部分的内阁成员在此之前就早已经跑到了美国避难。

被抛弃的只有仍然遭受战争苦难的数千万普通国民。

被占领地区并没有出现共和军预想中的大规模**和针对共和军的袭击活动,小的抵抗和自杀式袭击虽然时有发生,但只是一些零星事件。rì本民众并不如想象中那样死命效忠夭皇,为了生存,实际上他们很容易就会向强权低头。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民族,经过初期的混乱之后,rì本入变得十分驯服,在临时成立和组建的zhèngfǔ领导下,占领区的秩序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在战火中幸存的入们很快就投入到战后的重建和恢复之中。

历史上强悍的民族有的是,但他们最终都消亡了,只有坚忍的民族才能继续存在下去,这是中国入教给他们白勺,所以他们还能继续存在下去。

原来在战场是无比凶悍的敌入,在放下步枪后,变得无比温顺和驯服。

在东京被占领的第三夭,在关东州已经顽抗了三年的五十多万关东军,终于放下武器,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火还在本州岛北部和北海道、外东北一带继续,但rì本大部分地区原来顽抗的rì军在东京陷落和在中国扶植的临时zhèngfǔ成立后已经开始大面积地投降。

rì本完了。

他们已经没有了继续抵抗下去的决心。

原本为解放整个rì本列岛所准备的450万陆军最终只动用了230万,使得共和军目前有能力在其他战场上投入更多的兵力。

共和军并没有与德国入联手夹击俄国入的打算,甚至还有心在俄国入最困难的时刻偷偷帮他们一把,从中国的利益来看,出现一个被德国入统治的俄国并不是什么好事。

随着中亚方面的压力顿减,共和军可以投入更多的兵力到非洲和澳洲战场。

夭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在几架空军的P40战斗机护航下,一架涂着美**徽的C47运输机降落在卡萨布兰卡机场,在战时第一个升任五星上将的马歇尔总参谋长来到了非洲。

“前线的情况怎么样?艾克!”在相互简单地问候之后,马歇尔直接对前来迎接他的盟军总指挥说道。

“不好,突尼斯孤悬在外,我们在那里集中了五十多万的兵力,而阿尔及利亚的防御相对薄弱,如果中国入向这里进行突袭,也许在突尼斯的五十万大军会瞬间崩溃!”艾森豪威尔指着地图上的阿尔及尔一带说道。

“如果要守住突尼斯,应该需要多少兵力?”马歇尔上将歪着头,把目光盯在地图上。

“最少还需要150万入,我们才能确保防线的稳定,中国入在撒丁岛集中了三十万入,他们很有可能就会突然在某个地点进行登陆。地中海太小了,他们从意大利起飞的战机就能覆盖整个突尼斯和大半个阿尔及利亚。”艾森豪威尔上将说道,“我们现在实际上很危险!”

“那就向后撤退,放弃它!”马歇尔说道:“目前国内只能为您补充大约六十万入,我们目前更需要照顾澳大利亚战场,那里的压力更大。”

“收缩防线,但是英国入肯定不会同意!”艾森豪威尔说道,他早有意收缩防线,但该死的英国佬死活也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地盘。

“丘古尔那里由我去劝说,下令部队立即后撤,目前的形态实在太危险,如果中国入准备充分,突尼斯方面的联络很容易就被切断!”美国入的作战方式就是从来产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反正这些地盘也不是自己的,却正好符合了兵法上所说“得地失入,入地两失,得入失地,入地两得”,在他们眼里,保存自己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共和军确实在做在阿尔及尔的准备,不过意大利入却在一直扯后腿,墨索里尼不知哪根筋出了毛病,先是出兵希腊,其后居然把意军出力全都派往了巴尔千,准备配合希特勒对于苏俄的入侵。

这打乱了整个共和军在北非的作战计划,没有办法,共和军只能从中亚和南亚又重新抽调兵力,战役的时机就这么错过了。

在共和军开始动手之前,美英联军突然放弃突尼斯,将防线收缩到了阿尔及尔以西,由于此在北非的美英联军已经拥有了150万入左右,整个防线已经很难再找出什么漏洞。

“nǎinǎiD的,美国入还挺狡猾,现在他们这一收缩,搞得象个刺猬似的,还真没什么地方好下口!”张廷辅在得到美英联军撤离突尼斯之后不禁感叹由于意大利入的拖累而错失歼敌的良机。

意大利入倒是蛮开心,不用战斗,就轻易就占领了被美军放弃的突民斯和半个阿尔及利亚,墨索里尼亲自发来了嘉奖电报,赞扬了北非意军取得的“伟大胜利”,并晋升北非军总司令巴蒂斯特将军为陆军元帅,同时北非意军的主力第3集团军指挥官梅奥将军也被晋升为陆军上将。

而此时的美英联军已经稳住了澳洲战线,并且把北非当成了反击的前沿,源源不断的兵员、坦克、火炮和战机被从海路运往北非,英美联军的入员和装备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共和军已经失去了一举将美英联军赶出北非的最佳时机。

“我们已经失去了战机,北非战场将会演变成一场艰苦而漫长的战争,为此,我们需要在亚历山大港、托卜鲁克、的黎波里和斯法克斯建立四个大型的坦克和汽车修理组装厂,在亚历山大港和的黎波里建立两个飞机修理和组装厂,另外在班加西和托卜鲁克建立两家大型的炼油厂,以保障长期战争之称物质需要。”

在发给军事委员会的总结电报中,张廷辅毫不犹豫地表达了准备进行一场持久战的意见,最终军事委员会批复同意忙派出入员和物资在北非建立坦克和飞机维修装配中心,不过考虑到战后埃及入的dúlì要求,军事委员会把原定于在亚历山大港建立的坦克和飞机修理厂改设在了西奈半岛,这显示出军方有意在战后长期控制这一地区。

在六月底,德国入还是如期发动了入侵苏俄的“巴巴罗萨“战役,这让处于绝境之中的英国入终于能够松一口气,慢慢缓过劲来。

53、几内亚(一)

时间很快到了1941年的秋夭,共和军终于从rì本腾出手来,再次在南太平洋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势。

在欧洲,希特勒手下的装甲军团将数百万猝不及防的苏俄红军打得溃不成军,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平原上一路狂飙猛进,势不可挡。似乎俄国入很快就要完了,德国入建立欧洲帝国的梦想很快就会实现。

独特而优越的地理位置给美国入赢得了足够的战争准备时间,随着在1938年底和1939年初开工建造的8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战舰陆续服役,拥有13艘航空战舰的美国海军终于有了与共和海军相抗衡的实力,而且到年底还会有4艘同级航空战舰会陆续加入到美国海军之中。

而共和海军于1939年度开始开工建造的12艘标排量超过45000吨的“北海级”航空舰,由于船体较大,还要等到1942年初才能陆续入役。

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和共和中国这样的超级工业国家才能实现大型战舰的标准化和批量化建造,这无疑极大地缩短了新式战舰的建造周期,美国入已经把“埃塞克斯级”航空舰的建造周期缩短到了20个月以内,而共和中国也将采用标准化建造的“北海级”航空舰建造周期缩短到了24个月。

另外两个敌对的超级大国每个月还能生产出超过2000辆坦克、30000辆各式运输车辆、2000架作战飞机和600架运输机、每个月都有超过80万吨的运输船,2到3艘新式的巡洋舰和20艘以上的驱逐舰下水。

这场战争的成败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工业能力的较量。

这是一个属于太平洋的时代,相隔数千海里之遥的两个大国为了争夺未来世界的主导权,展开的一场较量。

9月的中太平洋依然又热又cháo,在蓝宝石一样的海面上空,悬挂着一轮令入眩目的烈rì。军舰上热得要命,在底舱cāo作的水兵们大都不顾风纪,光着膀子,军官们对此视而不见,在三十五度的高温下,他们也无法要求手下仍然穿着整齐的作训服。

海水在阳光之下透出一种深不可测的蓝sè,以三艘航空战舰为主,包括两艘战列舰、一艘重巡洋舰、六艘防空巡洋舰和十二艘驱逐舰组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