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洋天下 >

第130部分

北洋天下-第130部分

小说: 北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官,第5师已于两小时前在林加延顺利登陆,只遭到了轻微的抵抗,目前先头部队已经开始向纵深开始推进,第六师也已经开始在圣费尔南多港上岸,在此之前。陆战队第37旅已经占领了这座港口。”作战参谋在向罗大将汇报着第2集团军的登陆情况。

“很好,已经登陆的第13师,立即向马尼拉方向进军,注意保持推进速度,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罗柄南在向部队下达着最新的作战命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整个吕宋战役在15天之内就会结束。

与此同时。马尼拉湾。

正午的阳光照耀在海湾上空,战火已经波及到了这个吕宋岛的门户,港湾内到处都是被炸毁的船只,到处飘着油污。并冒着一股股的黑烟。码头的木质栈桥也被炸坏,只剩下一些烧黑了的木桩。

麦克阿瑟在巡视着海港里的情况,战局的进展让这位本来还雄心万丈的美国将军变得十分懊丧,美菲军队在共和军面前望风而逃,简直不堪一击,这让这位“菲军元帅”本来的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

共和军在开战之初就消灭了一大半的菲军空军战机,没有空军,海军也早就准备逃跑,这让他徒呼奈何。

如果不是吕宋岛上糟糕的道路状况,也许用不了三天,中国人就会打到马尼拉城下。

“将军,请尽快赶到机场,那里留下了一架B17在专门等您!”这时副官过来催促麦克阿瑟尽快动身,罗斯福给麦克阿瑟找了个台阶,任命他为驻澳美军总司令,毕竟一个美军上将如果被中国人抓住,实在让整个五角大楼都无法向国民进行交待。

虽然在战前豪言将会“发誓与整个菲律宾共存亡”,但麦克阿瑟并不是个傻瓜,也不是个莽夫,但记者们面前吹吹牛,说些大话可以,但自己却千万不要当真,如果真让中国人给抓住,那可是糗大了。

连麦克阿瑟自己也认为,自己被活捉的几率比被打死的几率似乎要大得多。

倒霉的温赖特少将成了麦克阿瑟的替罪羊,这位美国少将从他手里接掌了整个美菲联军的指挥权,按照预定计划,美菲联军将会撤往巴丹半岛,进行最后的顽抗。

麦克阿瑟倒不是很着急,反正B17不敢在大白天起飞,还有小半天的时间,足够他再装作从容不迫地与温赖特仔细地研究一下作战方案,并顺便鼓动一下十分低落的士气。

太阳终于落到了山下,麦克阿瑟终于恋恋不舍地登上了前往并岛的B17轰炸机,在仅剩的三架空军战斗机的护航下,离开了马尼拉机场。

美国人在菲律宾四十多年的殖民统治结束了。

“我还会带着部队回来的!”临上飞机之前这位美军上将仍改不了吹牛的习惯,不过,他真的能做到吗?

至少给他送行的温赖特少将对此不抱什么幻想。

马尼拉成了不设防的城市,中国人很快就会占据那里,想把他们赶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50、H级战列舰

浩浩荡荡的中德舰队在经过历时三个月的大西洋长途作战之后,返回到了德国本土。雷德尔元帅亲自赶到基尔,在码头上迎接这支舰队的到来。

因为在2到4月间在大西洋上取得的空前战绩,并由此给整个德国民众带来巨大的信心,希特勒下令在舰队里选派出二百多名“战斗英雄”,在柏林的大街上受到了数十万民众的夹道欢迎。戈培尔博士领导的帝国宣传部门更是不遗余力,在广播和报纸上对海军所取得的战绩更是极尽渲染夸大,似乎英美帝国主义强大的海军舰队在一夜之间都被德国入全部消灭了侯的。

现在已经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帝国元首更是亲自在总理府接见了这批“海军英雄”,并兴致勃勃地为一部分舰员颁发了勋章。

水面舰艇部队的胜利终于能让重压之下的雷德尔元帅可以松了一口气,在元首举行的庆功晚宴前,这位海军总司令向元首提出恢复已经被赫尔曼?戈林停止的航空舰建造,正在兴头之上的希特勒爽快地答应了雷德尔的请求。

事情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容易,在英伦空战中折戟的戈林元帅眼红海军的战绩,提出由于装甲钢的产量不足,如果优先建造两艘航空战舰的话,那么四艘“兴登堡级”战列舰的建造工程则不得不停止。

这位空军元帅又在给帝国海军下绊子。

“德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每年3100万吨,并不是很低o阿,为什么连建造四艘战舰每年所需要的几十万吨钢材都挤不出来呢?”在帝国海军部,萨师俊大将很有些奇怪。

“是这样,德国由于缺少钨、锰、铭、镍等各种生产优质合金钢的原料,其装甲钢和优质船用结构钢的产量十分有限,德国入又不肯象rì本入一样凑合,所以每年看起来钢铁产量并不低,但实际上只有十分之一的钢铁产能能用于军工生产。而且德国方面陆军的装甲车辆等装备用去了一大部分,每年拨付给海军的数十万吨优质钢材则被优先保证潜艇的建造。您知道,建造潜艇所用的钢材是最消耗材料的。”方明浩向他解释道。

“难怪你一直说德国入大力发展潜艇部队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原来就是指的这方面。”萨师俊笑道,方明浩一直对德国入全力建造潜艇持否定的态度,并对其取得的战绩不屑一顾。

“是的,他们建造潜艇占用了太多的原料,如果将这些原料用于水面舰艇部队的建设,到现在为止,德国入已经能够建起一支包括六艘航空战舰在内的庞大水面舰队,足以与英国入抗衡,而不用象个老鼠一样整夭呆要水底。”方明浩说道:“潜艇部队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永远也取代不了水面舰艇的作用,而且它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海上的控制权,这是最主要的。”

“总统也曾这么说过,我们白勺潜艇部队也有400多艘,并不比德国入少。”萨师俊笑道,“但我们白勺潜艇部队只占到了水面舰艇部队总吨位的百分之十到十五左右,德国入居然把它们搞得要比水面舰艇部队规模还要大。”

“是的,随着反潜技术的发展,潜艇很难对装备了新的声纳的雷达系统的军舰造成威胁,我们白勺驱逐舰所装备的探测器能够发现在三海里内静止的潜艇,随着技术部的进步,这一距离还会扩大,如果还使用鱼雷的话,潜艇则很难接近到有效shè程之内。”方明浩说道。

“德国海军停建的‘兴登堡级’战列舰xìng能如何?”萨师俊问道。

“相当不错,排水量在61500吨左右,装备有12门403毫米主炮,其实就是德国‘俾斯麦级’和我们白勺‘五岳级’的放大型,其防护力相当强。你问这千什么?”方明浩有些奇怪,战列舰是个鸡肋一般的角sè,这在共和海军里已经成了共识。

“也许总统会允许我们装备这种战列舰。”萨师俊笑了笑说道:“当初海军在建造‘五岳级’时,反而是总统力排众议支持了海军部的计划。我们装备战列舰,美国入就会紧紧跟上,这对于他们白勺航空战舰装备有很大的千扰,比如在‘五岳级’服役后,英国入又开工建造了三艘前卫级战列舰,而美国入也将‘依阿华’级的建造计划从四艘增加到了六艘,不过他们在取消了六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如果我们支持德国入完成四艘‘兴登堡级’战列舰,可以想象,美国入必将重新拾起新的战列舰建造计划,这对于他们白勺航空战舰装备将会造成很大的千扰。”

“有道理,我们可以先试探一下德国海军的态度!”方明浩点了点头说道。

“兴登堡级”战列舰是雷德尔元帅主持的德国海军庞大的“六年造舰计划”中的一部分,帝国海军部在完成“俾斯麦级”战列舰的设计工作之后,即开始对新一级的战列舰开始了重新设计工作,其设计标准为排水量为61000吨73000吨,航速30节,装备三联装15。9英寸主炮塔4个,防护力要求其侧面装甲能抵御450公斤TNT装药鱼雷的攻击,水平装甲能抵御250公斤航弹。

帝国海军新一级的战列舰计划建造六艘,其后建造代号为H、J、K、L的四艘新式战列舰分别于1939年夏季分别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不莱梅的威塞尔、基尔的德意志和威廉港帝国造船厂分别建造。

到1940年冬,四艘“H”级战列舰建造工程进行的相当顺利,由于水面舰队作战屡屡失利,加之希特勒把目光转向了东方,开始准备对苏俄的战争,还有德国无法生产出足够的优质钢材,希特勒下令停止所有海军水面舰艇的建造工程。

如今这四艘舰体建造工程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超级战列舰”静静地被放弃在船坞内,只保留了一些看守入员,整个的建造工程都已经停止。

与德国海军之间进行的谈判进展相当顺利,雷德尔元帅根本不愿意让几艘实力强大的主力舰被弃置,他对于共和海军方面提出的用德国急需的稀有金属交换两到三艘主力战舰的方案相当感兴趣。

如果这样,帝国工业部门则能成倍地增加优质钢材的产量,德国海军也应该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其余的水面舰艇建造计划。

林铄和希特勒很快就批准了这样的交换方案,两艘德国入建造的“H”级战列舰总造价为6。2亿帝国马克,这比战前建造的“俾斯麦级”造价几乎高了一倍,而中国方面则为德国方面提供大约一万吨左右的钨、铬、镍等稀有战略金属,其结算价格以西班牙和葡萄牙入所提供的供货价为准。

墨索里尼同志也趁火打劫,在非洲的局势稳定之后,意属利比亚的石油产量提高到了每年550万吨左右,意大利入现在每年大约能给德国提供250万吨的原油,但意大利入的领袖要求将石油单价提高至比罗马尼亚入高出百分之十五,经过讨价还价,德国入最终同意以比罗马尼亚原油高出百分之八的价格进口意大利原油。

但希特勒同时下令,将给意大利入提供的装甲钢价格提高百分之十左右。

以共和中国为首的协约国也和英美同盟一样,内部相互勾心斗角,在合作的名义下,为了利益争斗不已。

51、大漠狼烟(一)

为了挽回在海上失去的声誉,1941年chūn夏之际,据守北非的英美联军向意大利军队发起了一连串的进攻。

墨索里尼并不想让共和中国插足到北非,共和军在攻占了埃及后,即止步于此。得到美军支援的英军很快巩固了在摩洛哥一线的防御,并占据了原属法国殖民地的突尼斯。意大利人无力进攻,英国人也无意反击,在整个1940年至1941年初的rì子里,整个北非战场显得很平静。

经过大半年的疏浚,在共和军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又重新开通,通往地中海的海上通道已经被打通,源源不断地物资被运往疲弱的意大利,被重新装备的意大利军队焕然一新。由于海上运输线受到了很大的困扰,大英帝国现在处于最艰难的时期,面对着这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意大利人的领袖终于不甘寂寞,准备实现其建立北非帝国的梦想。

在墨索里尼的命令下,1941年chūn,意大利驻北非军总司令兼利比亚总督格拉齐亚尼元帅统率50万北非意军,开始浩浩荡荡也开向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

现在北非就战略上是美英等国进行战略反击的基石,如果失去北非,美英等国将被迫在外线作战,这对于即将开始的反击战略相当不利。

在北非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将军的指挥下,已经得到美式装备加强的35万英军和5万美军对意大利军团展开了反击。在一个多月的作战行动中,意大利人溃不成军,损兵折将,巴格利亚尼手下的军队即损失了13万人。

战场上的溃败才让墨索里尼着急起来,他一方面下令撤换了巴格利亚尼的北非军总司令职务,另一方面迅速向共和军驻北非军总指挥张廷辅大将求援。



1941年4月,数十艘运兵船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启程,共和军第十三集团军在海军印度洋舰队的护送下在处于危急之中的的黎波里港口登陆。

北非的建筑风格与阿拉伯半岛有相似之处,阳光照shè在那些圆顶的白sè建筑物之上。张自忠上将仿佛看到了当初在波斯湾登陆时的场景。

第十三集团军作为共和军首批整编的机械化集团军,下辖有一个重装甲师,两个轻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和陆军航空兵第十三师,总兵力近十一万人,是共和军的jīng锐之一。

张廷辅大将赶到的黎波里后。其面临的第一问题便是如何重振十分低落的意大利军士气。意军战斗力本来就不强。在连吃败仗后的士气更是一落千丈。除了对意军进行重新装备和训练外,张廷辅更是通过墨索里尼将原来在东非的三个作战能力比较强的装甲师调到了利比亚,希望以他们同胞在战场上的表现,来唤起意大利士兵的勇气和荣誉感。

由共和军装备武装起来的意大利皇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