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刺明 >

第538部分

刺明-第538部分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
上次预测李自成进攻凤阳,在黄县打败鞑子,又提前预测鞑子南下,这一切一切,都让朱大典对张准很是的相信。他急仓促的跑到青州城来,就是要听听张准的建议。固然,这种相信不会流露出来。究竟结果,两个人所处的阵营是不合的。
朱大典晦涩的说道:“兵部的意思,是德州为主,济南为辅。”
张准冷冷的说道:“要是鞑子绕过德州,直插济南府呢?”
朱大典唯有无奈的叹息一声,晦涩的说道:“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德州、济南都丢不得,我却必须取舍。”
事实上,鞑子绕过德州,直扑济南府,正是他最担忧的。济南府的地位,无论如何,都要比德州重要。这里有一个王府,两个王爷,随便一个王爷出问题,他都要被抄家问斩。济南城还有山东全套的行政机关。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济南城。
南下的鞑子,都是骑兵军队,机动性很强,一个小小的德州,根本不成能阻挡他们的前进道路。黄河两岸,其实都是一马平川。鞑子只要绕过德州,就可以直接攻打济南府。要是让朱大典自己选择,他固然选择重点守卫济南府,暂时抛却德州。
问题是,德州乃是漕运要道。来自江南的全部钱粮,都要在德州转运的。要是漕运被截断,京师的钱粮供应,肯定要糟糕。兵部的这份命令,明显是冲着漕运的平安来的。绕过漕运被截断,京师的平安就要岌岌可危了。
朱大典要是坚持镇守济南府,或许战略上是正确的,政治上却是致命的。不依照兵部的命令行事,朝廷肯定要追究责任。这个责任追究起来,就麻烦大了。以崇祯的性格,朱大典人头落地是大有可能的。
张准意味深长的看了看朱大典,缓缓的说道:“你来找我,就是为了这件事?”
朱大典恳切的说道:“还请都督大人赐教。”
张准随意的说道:“抛却德州,固守济南。”
朱大典无奈的说道:“那就是抗命不从了。”
张准冷冷一笑,不屑的说道:“大人依照兵部的命令行事即是。”
朱大典不克不及不苦涩的说道:“都督大人,下官是来虚心求教的,还请都督大人指点一条生路。”
张准随手将公文扔失落,冷冷的说道:“鞑子都是骑兵,行动如风,以你们军队的战斗力,唯一可以依仗的,只有坚城。就像是在锦州前线一样,依靠坚固的城墙工事,还有炮火,招架鞑子的进攻。想要和鞑子野战,那是根本不要想。”
朱大典晦涩的说道:“德州的城防工事还是有一点的,要是重新加固一番,应该还可以抵当一番的。”
张准冷冷的说道:“问题是,你的军力呢?”
朱大典就无语了。
目前山东还有三四万的明军,看起来数量很多,其实摊分下来,就很是稀薄了。尤其是需要跨越一万多人驻守兖州府,呵护鲁王府的平安。比起德王和衡王两个王爷,鲁王的地位更加的重要。运河两岸的漕运要点,如临清、济宁、东平、聊城等,都需要军力驻守。最后,德州和济南府,显然是难以兼顾了。要是每个城只有一万左右的守军,是根本招架不住鞑子的强攻的。
张准缓缓的说道:“我的建议,是将人口集中到大城,然后据城死守。小城不留任何人,干脆将其留给鞑子。至于漕运,暂时抛却。在鞑子兵锋到来之际,漕运衙门敢运粮?我看他们不敢。守住了济南城,还可以伺机反扑德州。要是济南城丢了,德州肯定也守不住。”
朱大典皱眉说道:“若是如此,岂不是要抛却很多城镇?”
张准冷冷的说道:“你就算不主动抛却,最终也会被鞑子攻破的。好像陵县、平原、临邑、德平、禹城、济阳这些县城,若是鞑子来攻,本地守军能盖住?密云、怀柔这些边关重镇,都挡不住鞑子的进攻,何况是内地的这些县城?既然不克不及挡,最终还是城破身灭的结果。”
朱大典晦涩的说道:“如此一来,需要退却的人口,岂不是有百万之众?”
张准毫不游移的说道:“你是希望这些人口能避过一劫,还是希望他们被鞑子抢走呢?”
朱大典固然算不上一个好官员,这个选择题却是不需要考虑的,不假思索的说道:“固然是避过一劫。”
张准两手一摊,冷冷的说道:“这不就结了?只要你通告各地,说鞑子要来,各地的民众,自己就会想体例向大城市集中,不需要你花费什么力气。至于粮食物资什么的,你手上不成能一点储蓄都没有吧。”
朱大典老老实实的说道:“有一点,不多。”
张准凛然说道:“战争时期,粮食供应必定是无比紧张的。粮食是很是关键的武器。在人口迁移以后,我建议坚壁清野,让鞑子在山东的土地上,得不到有效的粮食供应。最好是做到让鞑子吃不饱,住不暖,夜不克不及寐,疲惫不堪。”
朱大典为难的说道:“要做到完全的坚壁清野,很难。”
张准坚定的说道:“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做。只要是能够让鞑子不高兴的事情,我们都要去做。相反的,任何可能让鞑子高兴的事情,我们都不要去做。”
朱大典寻思片刻,期待的说道:“你能不克不及支援我五万石粮食?”
张准爽快的说道:“可以,你还给我两千匹战马。”
朱大典下意识的摇头说道:“不成能。”
张准瞥了他一眼,冷冷的说道:“我知道你手上有两千匹的战马,上个月才从北直隶运到山东。你重新组建了骑营。可是,我问你,你的骑营,真的敢出城和鞑子野战吗?既然不敢出城,你的骑营要来何用?我现在最缺的就是战马,你最缺的乃是粮食,为什么不拿出来交换?”
朱大典没想到自己的根柢又被张准看穿,脸色认真是很是的古怪。骑营是他好不容易才组建起来的,刚好是从山西运回来两千匹的战马,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呢。原本这件事情很是保密,结果又让张准知道了。事实上,他的战马从北直隶向山东运输的时候,张准就知道了。闻香教的那些人,可不是吃干饭的。
五万石粮食,市场价格跨越六万两白银。两千匹战马,依照每匹二十两银子计算,也就是四万两银子。比较起来,他还占了一点廉价。只是,他还是觉得很别扭。这些战马,是我买回来自己使用的,怎么在我的手上还没有捂热,又被你张准给抢走了?我堂堂巡抚大人,成了什么?马估客吗?
张准语重心长的说道:“物尽其用啊巡抚大人你的济南府要保住,没有我军的配合,恐怕有点难度吧这样吧,要是鞑子强攻济南府,我包管派遣骑兵袭扰鞑子的侧翼,你看如何?”
朱大典无奈的说道:“再加五万石的粮食。”
张准毫不犹豫的摇头。
朱大典咬牙说道:“日后我再想体例给你搞两千匹蒙古战马。”
张准凝视朱大典片刻,最后轻轻的点颔首,缓缓的说道:“巡抚大人,你说话要算话。”
朱大典明显的松了一口气,立誓似的说道:“以你的本领,要是我毁诺,你杀了我也不难吧?”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颔首,慢慢的说道:“这却是好我就再给你五万石的粮食”
朱大典这才松了一口气,立即急仓促的告辞离开。两人既然商量妥当,具体的操作事项,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忙碌。战马和粮食的交换,应该在十几天的时间内,就能全部完成。
“走”
“我们去河间府”
朱大典告辞离开以后,张准也随即翻身上马,解缆前往河间府。
大盆菜已经上桌,是时候动筷子了。

'  '
第605章 给鞑子一个小小的见面礼
第605章给鞑子一个小小的见面礼
(0605)
墨煜早上浑浑噩噩的醒来,忽然发现自己身边很恬静。恬静得有些诡异。他悄悄的走出去一看,发现门外站着很多锦衣卫,看起来至少有二十人。他们将整个小巷子都封锁起来了。有锦衣卫呈现,小巷里的其他居民,早就不知道潜藏到哪里去了。
天空中飘着小雪。一片片指甲大的雪花,零零星星的落下,将大地染成班驳的白色,看起来很是的难看。好些锦衣卫的身上,都残留有雪花。看起来,他们应该是很早就来了,然后在这里期待墨煜醒来。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般的官员根本不放在锦衣卫的眼内。
他们居然在外面等待,却又不敢惊动衡宇内的人,墨煜忽然发现,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居然成了一个人物了连锦衣卫都不敢闯自己的狗窝了要不是亲眼看到,简直不成思议
在这些锦衣卫的中间,还有一个文官模样服装的人。他正有点不耐烦的低着头,在墨煜门口的青石板上走来走去。因为是贫民窟,青石板早就破碎了,石块的裂缝中,夹杂着破碎的雪花。现在正是寒冬腊月,早晨的天气是很是冷的,更何况是下雪了。
一阵阵的北风吹来,更是好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那些穿得厚厚实实的锦衣卫,脸颊同样被吹得好像是烧红的火炭。这个文官的身上,在官服的下面,只穿戴很薄弱的衣衫。因此,他不克不及不来回的走动,以抵抗腊月的寒冷。偏偏他的靴子,好像已经有了裂缝,融化的雪水从裂缝里钻进去,让他觉得很难受。每隔一段时间,他都必须抖一抖自己的靴子,将里面的雪水抖失落。
史可法
这个文官赫然是史可法
押送鞑子首级入京的时候,墨煜和史可法一起赶路,一起食宿,自然熟悉到不克不及再熟悉了。史可法勤俭持家,两袖清风,这是墨煜知道的。令人惊讶的是,史可法的嘴角边,居然挂着一丝丝的笑容。同时,墨煜发现,他身上的补服,也从原来六品的鹭鸶,换成了四品的鹰。
“史郎中?”墨煜试探着说道。
“墨公子,别来无恙?”史可法温和的说道。
“史郎中官复原职了?”墨煜盯着史可官服上的补子,好奇的问道。他走近一点仔细看,没错,简直是四品的鹰。
“我现在是礼部郎中。”史可法神色阴郁的说道。
“礼部?你居然去了礼部?是我听错,还是你说错?是吏部吧?”墨煜夸张的问道,满脸不相信的样子。
“六部之首,礼部。”史可法面无脸色的说道。
“老天你居然被排挤到礼部去了”墨煜继续夸张的大叫起来。
吏、户、礼、兵、刑、工,合称六部。礼部掌管天下礼仪,连皇帝的即位仪式都是礼部放置的,故称之为六部之首。其实,吏部管人事最抢手,户部管钱粮最吃香,兵部大肆喝兵血,工部可以中饱私囊,刑部徇私枉法,各有各的门路,唯独礼部是典型的清水衙门。除非有足够的胆量,在每年的科举考试中收取贿赂。
墨煜看看四周的锦衣卫,神色古怪的说道:“史郎中,你不会是来抓我的吧?还带来这么多的锦衣卫亲军你吓我呢”
史可法简单明了的说道:“墨煜,收拾工具,我们要出城。”
墨煜狐疑的说道:“出城?出城去做什么?”
史可法有些无奈的说道:“朝廷派我求见你们家都督大人。”
墨煜皱眉说道:“你要去见都督大人,你自己去就行了,何必来找我?还带来这么多的锦衣卫?”
史可法神色有些阴沉,缓缓的说道:“这是规矩。规矩,懂吗?”
墨煜似懂非懂的点颔首。
朝廷居然要对都督大人套用规矩了,真是难得啊以前,他们要见张准,都是直接派人来的,根本不需要提前打招呼。现在,张准的地位提升了,他们不克不及不开始套用规矩了。规矩是什么?就是拉远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好比说,有人想要见崇祯,总不克不及直接闯到紫禁城里面。要先引荐,要获得批准,才能和崇祯见面。
现在,史可法想见张准,也不是说见就见的,要引荐,要获得张准的批准。尽管张准和史可法一早就认识,两人还有过密切的来往。只可惜,史可法和张准是两个不合的阵型。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两人应该没有机会一起共事了。
史可法要见张准,这是正事,墨煜固然要认真去办。收拾好工具以后,墨煜就和史可法一起出城。史可法已经给他备好了马匹。护送他们的二十名锦衣卫,同样是有战马的。军情紧急,没有战马,从京师到河间府,至少有三四天。朝廷可浪费不起这么多的时间。
因为鞑子靠近京师,北京所有的城门都已经关闭,只有持有专门的书面命令,才会放行。否则,就是有锦衣卫出面,都没有面子给。从京师出来以后,一行人迅速向南疾驰。由于担忧遭遇鞑子骑兵,他们的心情,都颇为紧张。
墨煜其实内心里也有些紧张。这次鞑子入寇的声势很大,流言蜚语早就满天飞了。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情绪,他故意轻飘飘的说道:“史郎中,我觉得吧,朝廷的军队还是挺厉害的,根本不需要我们家都督大人插手。”
史可法面无脸色的说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多力量大嘛”
墨煜开始耍无赖了,笑嘻嘻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