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高官 >

第400部分

高官-第400部分

小说: 高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勇面沉似水,有心发作,却还是感觉无力。他抓起电话把李祥国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耐着性子好言安抚了几句,然后就吩咐李祥国备车送自己去市里开会。

但李祥国却苦笑道:“董区长,我的车钥匙被智主任收走了,我现在是待岗期间,每天在办公室学习反省。”

董勇勃然大怒,“乱弹琴!难道我就不用车了?”

说着,董勇一个电话打了过去。找上了区府办副主任智灵。

区府办主任王浩兼区长助理,目下是区领导。区府办副主任霍光明另有高就,担任县计委主任兼新项目办主任,区府办的日常工作就落在了副主任智灵的头上。

“智灵,你到底怎么回事?你把车钥匙收了,我怎么用车?”

董勇兴师问罪,智灵早有思想准备,不慌不忙地电话里陪笑道:“董区长,是这样的,因为李祥国被停职待岗,所以按照规定,车钥匙区府办就收了回来。至于领导用车,没有关系,我会另外给领导安排车,绝不会耽误领导工作的。”

董勇咬紧了牙关。这样一来,他就相当于又从专车专职司机变成了区府办调配车辆使用,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了。但他心里有火却发泄不出来,事情是摆在桌面上的,如果他继续“追究”下去,李祥国这个司机公车私用的问题就会让他这个区领导下不了台,甚至还要承担责任。

董勇愤怒地砰地一声扣了电话。李祥国看势不好,悄然溜了。

下班的时候,顾凯铭在办公楼前面遇上正在等车的董勇,面不改色地笑着招呼了一声:“老董?还不走?”

董勇的事情当然瞒不过顾凯铭,只是这种事情,顾凯铭不可能跳出来替董勇出头。

“顾区长,我等办公室给我派车呢。现在李祥国被停职,车也封存,我现在用个车可费劲着。”董勇勉强笑着回道。

顾凯铭故作一怔,皱眉道:“司机待岗,领导用车不能耽误了嘛!办公室这些人,拖拖拉拉疲疲沓沓、太不像话!区府办的工作最近很不赶趟,我看得整顿一下。”

顾凯铭说着挥了挥手就上了自己的车,绝尘而去。不过,从他的话里,董勇也听出了一些意味深长的味道。

629章试探

区政府这边,常务副区长李铭然,常委副区长郭伟全,副区长严华,这三人是区委书记彭远征的绝对心腹。百度搜索:看小说而普通副区长宁晓玲和孙胜俊则处在中立的位置——所以,为了巩固自己这个区长的权威,顾凯铭暗中采取了利用董勇、拉拢孙胜俊和宁晓玲的策略。

而在区政府机关里,区府办作为核心要害部门,也被彭远征的人牢牢掌控着。这让顾凯铭非常不爽。倒也不是他要跟彭远征对着干,形成两个派系,而是作为区长,身边全部都是区委书记的“眼线”和“耳目”,他如何能心甘情愿?

区府办主任王浩是区长助理,副县级干部,他对王浩无能为力,但主事的副主任智灵,他早就看不顺眼了,有心想要调离智灵,安排自己的人选。

如今,似乎正好是一个机会——董勇此人头大无脑,正堪利用啊!顾凯铭坐在车上,嘴角突然浮起了一丝阴沉的冷笑。

从本心而言,他不想跟彭远征对上。但作为区长,他如果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争,在区里就会成为一个被人操控、无视的玩偶、摆设。他决定利用董勇,试探一下彭远征。

第二天上午上班,顾凯铭一个电话打给了智灵:“小智,通知其他区政府领导,下午开区长办公会,要求都要参加,不能请假。”

智灵没有在意,立即恭谨应下,然后打电话给所有区政府领导,下顾凯铭召集区长办公会的会议通知。同时,嘱咐区府办的人着手安排会议室等具体事宜。

顾凯铭上任以来,没有调整过副区长们的工作,保持现状不变。他沉默了这么久,一旦要下手,肯定是考虑周全了,也是感觉时机成熟了。

当然,还不仅是要调整区政府班子成员的分管工作,还涉及一个区政府序列中层部门干部的调整轮岗——在这份大名单上,智灵名列第一位。除了智灵之外,政府机关里还有三个部门的副职都在调整之列。

顾凯铭召集区长办公会的时候,彭远征正在与京城社科院的两个专家教授谈对于全区的综合功能规划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综合功能规划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综合规划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物质规划。综合规划主要通过指导城市空间的发展,来得到广泛的社会目标。第二,综合性。综合性一方面体现在它是一个完整的城市的规划,不只是考虑城市社区的一个部分;另一方面指它包括城市的土地利用、住房、交通、公用事业、娱乐等方面,而且更关注这些方面的综合协调。第三,长期性。综合规划一般都是五年以上的规划,甚至是20年、30年的规划。

作为重生者,彭远征具有超乎于当前这个时代的视野和格局。所以,他的治理思路更看重长远,更兼顾科学规范。他做出的任何决策,都不是短视的决策。

在他看来,目前的建安区,已经处在了一个发展与协调并重的关节点上,任何一方面的“无序”都会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他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竭尽所能,给后人和接任者不仅留下繁荣的建安区,还留下一个宜居和有序的迸发城市活力的建安区。

因此他通过家里的关系找上了京城社科院在这方面拥有权威建树的专家,邀请到区里来,让对方给区里做整体规划思路。专家出思路,然后区里的规划部门拿细则,再经过专家的论证,就会形成一个初步的草案。

当然,这样的规划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加以局部的修正和调整。

跟专家谈完,让莫出海陪着两个专家带车去区里四处转转,晚上他在市里安排了一顿饭。私人宴请,参加的人不多,区里这边也就是让莫出海这个区委办主任陪同出席。

彭远征正准备去在建的几个新项目工地上走一圈,然后直接去市里做东请两个专家吃饭,王浩脸色很难看地急匆匆敲门而入。

王浩的声音微微有些急促:“彭书记,我有点事想跟领导汇报一下,耽误领导两分钟的时间。”

彭远征一怔,淡淡笑道:“不着急,你说。”

王浩犹豫了一会,然后压低声音斟酌着言辞把刚才区长办公会上的情形说了一遍。

区长办公会前前后后持续了大概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不仅会上起了很强烈的争议,会前还出现了一场不该发生的风波。而“受害者”竟然是王浩几个人都没有想到的人——区府办副主任智灵。

智灵还是习惯性地按照彭远征主持政府工作时的惯例安排会议室和参会领导的座次——一把手居中,李铭然作为常务副区长居左,郭伟全作为常委副区长居右,然后其他几个副区长左右排开,按照排序。

这样的安排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智灵在政府办干了年,不会在这种常规工作上出问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她忽视了一个小细节——如今的区政府班子不仅有几个副区长,还有三个区长助理,这样左右顺序排开,就直接导致在副区长里排名最末的副区长董勇与县长助理王浩处在同一个权力等次上。

甚至,县长助理马千军坐在左边,在视觉感官上还凌驾于董勇之上。

而这样的安排,智灵在会前请示了顾凯铭,顾凯铭没有提出不同意见。但董勇一进会议室,就大为不满,当场发作,指桑骂槐借题发挥,挑了智灵和区府办工作人员很多毛病,把智灵训斥得无法下台,掩面哭泣离去。

然后,董勇就当着顾凯铭和一干区政府领导的面,愤怒地数落智灵和区府办的工作,甚至还义愤填膺地表示智灵工作经验不足、能力很弱,不适宜继续担任县府办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提出让智灵与县应急办主任钱学语对调。

如果仅仅是董勇的“没有风度”,这事儿说说也就过去了。奈何这本就是顾凯铭利用董勇唱的一出戏,董勇这么一叫嚣,顾凯铭就趁势发难。

顾凯铭提出了一份中层干部调整的名单,智灵名列其上。到了这个份上,李铭然等人怎么还能不明白,顾凯铭早就想要拿下智灵了,把区府办的主官换成自己的人。

或许是看到顾凯铭态度坚决,也或许是本身智灵在李铭然和郭伟全、严华心目中的地位就不高,这三人保持了沉默,没有太过为智灵说话。真正公开为智灵说话的还是王浩,但王浩只是区长助理,面对区长顾凯铭的强大压力,他也无可奈何独力难挽狂澜。

最终,办公会上定下:智灵调任应急办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应急办主任钱学语调任区府办副主任(主持工作)。这样一来,不仅是智灵被驱逐出去,连王浩这个挂名的区府办主任和区长助理,都被架空。

彭远征默然听着,却是微微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一句话都没有谈,没有表态,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尽管明知顾凯铭此举是针对他来的,但毕竟是政府序列内部的干部调整,彭远征不想、也不愿意插手。

见彭远征如此“淡然”,王浩多少有些失望。

彭远征扫了王浩一眼,淡然道:“王浩,你回去之后跟智灵同志好好谈一谈,让她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要尽心尽力工作。人嘛,要放眼长远,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

王浩不敢再说什么,唯唯诺诺地答应下来,郁闷地离开了彭远征的办公室。

顾凯铭的试探没有得到彭远征的反应,彭远征这边反应很平静,古井不波。不过,这倒让顾凯铭心头倍生警惕,赶紧止住了内心深处蠢蠢欲动的后续计划。

但董勇却因此变得气焰嚣张起来。智灵还没有开始与钱学语交接工作,董勇就已经给区府办施加压力,恢复了李祥国的工作。

智灵觉得相当委屈,只是她在区里无根基,也没有上层领导庇护,无处求告。虽然她也算是彭远征提拔的干部,但严格意义上说却不算是彭系的人马。

她从王浩的办公室里走出来,尽管王浩跟她长谈了一次,侧面表示了彭远征的关心,但她心里却还是非常压抑和憋屈。

在走廊上迎面遇到了副区长严华。她停下脚步,低低打了一个招呼:“严区长!”

严华点点头,探手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默然离去。走了两步,严华又回头来笑了笑道:“小智,安心工作,放眼长远,不要有思想负担。”

“请领导放心,我会安心工作的。”智灵幽幽道,眼圈一红,几乎要落下泪来。

严华轻叹一声,转身大步离去。她虽然同情智灵的遭遇,但站在她的层面和角度,为了一个智灵跟区长顾凯铭对上,没有必要。况且,就算是她站出来为智灵说话,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顾凯铭逐步开始稳固自己的权力触角,作为区长,他这样做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无可厚非的。

630章知难而进与激流勇退

顾凯铭在区政府那边的动静,没有引起彭远征的动静。顾凯铭在沉默了两周之后,开始逐步推行自己的施政思路。毕竟,他是区长,政府首脑,也是有自己的思路模式和工作方法的。

对顾凯铭,彭远征在心底有一根心底无形的底线。只要不触及这条底线,彭远征不会行动。只要大政方针一致,两人就会维持“团结共事”的大好局面,这是毫无疑问的。

一晃几个月的时间。顾凯铭渐渐放开了手脚,开始自主推进“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活动,也接连通过关系引进了几个项目,基本上撇开了区委单独行动。

彭远征对此坦然相对。顾凯铭需要自己的政绩光环,不愿意被彭远征的个人光环所遮蔽,这种心态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在年底的工作总结会上,彭远征对区政府的工作大加肯定,出乎了区里很多干部的意料之外。而顾凯铭对此也有几分汗颜,在发觉彭远征的度量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宽阔之后,顾凯铭也就撇开了最后一层顾忌。

他渐渐发现,两人的施政方向其实并不相悖。只不过,彭远征看得更长远,而他受时代和视野局限,决策思路相对狭隘一些。

在某种意义上说,顾凯铭也是一个实干家。

95年的最后一个月的日历很快就翻过去,在96年春节之前,统计局的各项经济数据就出来了。无论是国民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收入,亦或是城乡收入增幅,95年的数字都比上一年同比增长120%以上。这样的增长速度,不要说在江北省,就算是放眼全国,都是极其引人瞩目的。

而因为几个商贸物流项目的投入运营,吸引来大量的流动人口。截止当年年末,城区常住人口由过去的十几万,一下子猛增到了三十六七万。

建安区旋即成为全省从高层到普通百姓都聚焦的明星县区。从一个籍籍无名的贫困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