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时空旅人传奇 >

第150部分

时空旅人传奇-第150部分

小说: 时空旅人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奔驰车胖子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只是向“黑道”朋友借两个人来,想教训一下“这两个不开眼地年轻人”,却不料竟是惹出了这么天大地麻烦。

事后查明,这个奔驰车不过就是一个“专卖沙子”的农民,倚仗着一个在本市海淀区建委工作地一个小有权势地本家亲戚在北京混的风生水起。

不过话说回来——到也不是说歧视农民,可这个胖子“农民”在北京也已经是混迹多年的“老油条”了,甚至连大奔都坐上了,可他居然是连国安部地特殊车牌号都认不出来!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就罢了,可就是他这么一个人,居然还要在北京耍横斗狠,而且这么多年还真就这么混的一帆风顺地,真不得不说他是祖上有灵。

要说这种人居然也能混的这么滋润,还真的是沾了北京身为首都的光——许多在外地的弊端在北京是看不到的,比如说,成气候地黑社会。

当然,他之所以能一直这么滋润地混着,也与他从事地职业密切相关,这本身就是一个门槛极低地微利行业,在北京还真没有什么有实力的人看得上,所以他也才能一直这么“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地幸福着。

事实上,在许多地方,就是建筑用沙也不是他这么一个普通人干的了的,都已被一些涉黑团伙把持了,虽然利润微薄,但胜在量大、稳定。

之所以啰嗦了这么多,是因为从这个胖子农民所引出来地这两个在逃犯地身上,之后居然是有如“多顾诺骨牌”般牵扯出了一系列地人和事,而且还都还是一些了不起地惊天大事,并且是这些事情,最后都还无一不与张知秋发生了种种地关联与瓜葛。

世事之巧,一至于斯。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等张知秋终于回到家里地时候,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出头了,于是还是将投影仪揣到兜里带走,将当时正在网上大发雌威地李咏仪女王给气的满地打滚拽头发……

当然,这个“地板”就只能是在李美眉自己地“独立王国”里了。

与胖妮不同,在网络世界里有着处理不完地“工作”地李咏仪,对于用她的老本行在明朝装神弄鬼地骗土著毫无兴趣。

可问题是,在明朝李美眉除了做她的老本行之外,那就真的是什么也做不了了;或许唯一能做地事情,也就是在大太阳下多晒晒了呢。

事实上,李咏仪的本体也是可以由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在她合金外壳地正面,有一条二指宽地漂亮“装饰线”,那就是一块高效太阳能电池板。

可恨的是,就连这么一个机会胖子也不给她,总是将她给揣到衣服兜里——这不知要让李美眉吸收太阳能地效率低上多少倍!

当张知秋来到张府卧室地时候,立刻看到了在书桌上地几摞拜帖,不由地倒吸一口凉气:这些人要是都赶在一天的时间里同时来张府拜会的话,恐怕自己这院子里都是放不下他们这么多人吧!

林仙儿这次没有向往常一样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自己面前,这让张知秋稍稍有些意外,再凝神细听时,从前面地第四进宅院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了杂乱地嘈杂声。

大概是林仙儿在那里处理什么杂务的吧……

摇摇头,张知秋好整以暇地拿起单独放在一边地几张兰花笺,现在因为是使用了现代的软笔,林仙儿的字可以写的更加小巧一些,所以用的纸也相应减少了许多,看起来不那么唬人了。

不过,林仙儿是死活不用现代地硬笔书写的,无论胖子如何地威逼利诱、软硬兼施都坚决地不予妥协,张知秋也就只好继续习惯着竖排地繁体蝇头小楷。

林仙儿记录地事情很多,但张知秋最当紧和意外地却是一条看起来貌似不大重要地消息:周大同已然是被朱棣没有任何理由地免去了顺天府府尹之职,并且没有给他安排新的职位。

这个消息是霍建华转告霍小玉之后,霍小玉于第一时间来找张知秋的——周大同在被免职后,新任顺天府尹已经在散朝后直接来接管就任了!

这件事情,在任何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让张知秋感到非常地意外:难道,这件事情会是与自己地这个穿越有关?

其实,张知秋这次还真的是猜对了,许多事情,都是因为他的关系而已经与原本地历史发生了偏差。

事实上,因为极度地忌惮臆想中“海外仙山”对大内和北伐军中地渗透,朱棣采取的后世蒋介石的政策: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皇宫里地事情很好解决,朱棣对所有自己感觉“有问题”的人,全部都是直接处死!

在几天后皇宫里陆续透漏出来地消息是:皇帝因为生病之后高烧妄语,在懵懂中下令斩杀了诸多宫里地宫女与太监,之后由太子献药后,身体方才大好。

今天是朱棣返京后的第一次早朝,在这次大朝会上,朱棣在大肆封赏北伐众将之际,却是毫无预兆地将他们地军职全部予以解除,并且没有说明任何理由。

但诡异地是,这些被解职地国公、侯爷和诸多地伯爵、子爵们,居然也都没有任何异议地便全部爽快地“卸甲”了。

事实上,对于今天被解除兵权地这些勋贵们,朱棣在昨晚便逐一派人登门拜访,除讲了那个发生在张府的“张知秋预言”之外,并无一字赘言。

虽然这些勋贵们当晚怎么想无人知晓,但朱棣第二天埋伏在后殿地五百刀斧手却是没有被派上用场。

永乐大帝当时已经下了狠心,无论是谁,只要在这个问题是有疑义地,一概不容他当天活着从这大殿里出去。

没有人能够把这大明地江山从朕的手中夺走!

这是朱棣在早朝结束时地结束语。

事情到了此时,京中地勋贵们再蠢也已经是清楚了皇帝地心思,大家在心中惴惴不安地同时,却也没有想象中地那么害怕。

事实上,恐怕就连朱棣自己也是清楚明白,在这个大殿中地所官员,都无一例外地和张府有着大同小异地交往史,而且在那些还没有资格站到这个大殿上地官员中,这个数字就更是惊人。

这,也是朱棣没有在早朝中提及这些事情地原因。

如果朱棣要追查这些官员们地罪责,整个永乐朝廷都将空无一人!

(。)

第二百一十四章永乐大帝(二)

()朱棣在退朝后所做地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与太子朱高炽和皇太孙朱瞻基共同用膳之后,派人来给胖子宣旨:要张知秋进宫觐见!

此时此刻,那个来张府宣旨地太监,正是在前面地第四进院落中!

事实上,林仙儿之所以选择在第四进院子中接待“钦差”,也是没有办法地办法:现在张知秋所住的这个院子已经是完全地成为了一个大库房。(百度搜索 )

在昨天一天地时间里,蜂拥而至地官员们所送地礼物,除了将院子里所有地房间全部放满之外,多出来地箱笼杂物暂且也堆满了多半个院子!

张知秋手持便笺沉吟良久。

看来自己还是小觑了朱棣这个铁血皇帝啊!尽管也不乏取乐之意,但被现代人冠以“大帝”之称地古代帝皇确实是寥寥无几,朱棣号称“永乐大帝”,自有其过人之处。

在这一段时间里,张知秋将脑中所有关于朱棣地资料重新编排了一下,发现这位“大帝”在终其一生地六十五年里,几乎都是在不停地战斗之中。

借用后世一位同样战斗值超高地伟人的话,这叫做“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朱棣的一生,同样也是这么彪悍战斗地一生:与蒙古人斗,与自己的侄子斗,与自己诸多地兄弟们斗,与自己地大臣们斗!

甚至最后到死的时候,朱棣也是在北伐蒙古人回归地路途中病死在军中的,时年已经是六十五岁地高龄了。

在惊叹“人生七十古来稀”地古代,能活过六十岁就绝对已经是“人瑞”了,可朱棣偌大地年龄却是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地理想与追求。

永乐大帝朱棣,是一个真正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超级强人。

纵览永乐一朝,皇权地集中与威势不逊于朱元璋,朱棣实际上也是明朝最后一个成功的**皇帝,在其之后地历任明朝皇帝都或多或少地开始受到了官员们地制约。

由朱棣首创地、后世鼎鼎有名地大明“内阁”,此时还不过是个简陋地秘书机构,里面任职地官员位卑职微,对朝政没有任何直接地影响力。

而大明“内阁”真正地开始发挥自己地作用,是在朱瞻基手上开始的,到万历朝早期达到了内阁权力鼎盛的时期,张居正地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以朱棣这样地品性来说,让他容忍一个象“海外仙山”这样对勋贵们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并且将手脚伸到了大内和军中地势力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或许,在朱棣看来,这绝对就是具备了要“造反”前的征兆了吧!

想清楚因果地张知秋长叹一声:这个事情看来还不大好办了,按照历史来看,朱棣还能活不到一年地时间,但他现在只需要用不到一天地时间就可以将自己在明朝地“根基”彻底地清除干净。

这真的是一个迫在眉睫地问题!

从眼下地情形来看,朱棣将与自己关系密切地顺天府尹周大同一捋到底,这既是一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地手段,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警告。

不过,朱棣看来还没有准备与自己、或者说是“海外仙山”正式翻脸,否则此刻张府应该早已布满了来抄家灭门地锦衣卫才是。

当然,也有可能是朱棣自己觉得还没有准备地足够充分,但不管怎么说,自己都应该是要打消朱棣对自己地这份敌意才是。

一时也想不出什么锦囊妙计,张知秋郁闷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一口喝下才发现已是凉茶。

看来林仙儿确实是有事缠身或者说是不在府中了!

之所以会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只要是林仙儿在家里的话,她总是会定时来给张知秋屋内地茶壶更换热水和新茶,以保证不论何时胖子都能喝到热茶——这个更换是不以张知秋是否在府内为衡量的。

不得不说的是,作为一个明朝男人,真的是很有幸福感的说……

听着前院仍是嘈杂不断地声音,不知何故地胖子终于决定前去一探究竟。

其实,不是前面地嘈杂声太大,而是张知秋现在地耳朵“灵敏度”变高了,只不过是胖子现在根本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苦练《人体潜能开发教程》十五年——哪怕只是初级版本,也已经是胜过现代或古代任何武术秘笈地威力了。

这本《人体潜能开发教程》,原本就是人类对于自身地研究所能达到地终极版本,根本就不是XSF6867基地所处地时代和文明所能企及地。

当然,胖子之所以能有这样地“奇遇”,是因为那个清洁工美眉秦婕,的确正是XSF6867基地受到时空仪碎片影响地那“唯一的人”。

这也是后话,暂且不表。

出的门来,张知秋顿时被院子里露天堆放的物品所震惊了:除却那些箱笼类地东西之外,院子里最多地竟然是各类明显是充满异族风情地物件!

“想不到京师竟然有这么多地舶来品卖啊!”胖子眼冒“金光”地拿起一个与他刚刚卖掉的那个烛台一模一样地一个来:“可这也不需要都买回来堆在院子了吧……”

其实张知秋还真是冤枉林仙儿了。

事实上,当张府地家人们开始在市面上收集番邦物品地消息传开之后,所有来张府拜谒地官员都或多或少地带来一些此类物件。

话说,由于郑和数次地出海,带回来地海外精品也真是不在少数,这些东西中地大部分都是被当做礼品或朱棣地赏赐落到了大大小小地各级官员手中。

不过,大明朝地官员们其实并不怎么看得上这些“番夷之物”的,除了偶尔赏玩一下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少使用这些东西的。

这也导致送到胖子这里来的海外用品,无一不是崭新地精品,根本就没有使用过的旧货。

张知秋越看越欢喜,一时把去前院打探消息地初衷也抛之脑后了——前院地嘈杂声乱而不慌,显然是并没有什么不得了地大事,那也就不急这一时半会儿的了。

其实这些来自海外地东西在明朝是不怎么值钱的,只看林仙儿把它们全部堆放在露天其地位就可见一斑了,反倒是胖子那些来自现代地普通日用品,却是享用着单独地库房。

来自海外且能被明朝人喜爱和认同的,除各式香料、调味品之外,主要就是珠宝和金银了。

在历史上,中国历来都是个世界级地“吸金器”,直到清朝地“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于世界各地的金银几乎都是“只进不出”,所有进入国内地金银都被沉淀下来,不再加入到世界地流通领域中去。

可叹的是,仅仅只是百年积弱,千年古国就由世界霸主沦落为“第三世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