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神话高校 >

第21部分

神话高校-第21部分

小说: 神话高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说到底,这种方法其实也不过是普通人突破的方法。有普通人,自然就有天才。

天才突破先天的方法,就是通过玄关一窍。通过超级强大的资质或者悟性之类的,直接感应到体内的玄关一窍。

此法在进入先天大成之前,没有任何瓶颈,且有望宗师。唯有真正的,那种可以左右国家大事的顶级门派,像慈航静斋和阴葵派这个等级才拥有。

就像师妃暄和婠婠,为何年纪轻轻,就可以轻松吊打老一辈的高手?就是因此而已!

上中下三等方法,外加一个最基本的,共计四种。想着这四种方法,张帅忍不住的皱了皱眉。

使用吸星大、法,快是快了,可内力的纯度问题,就得不到保障了。而且,由于胡乱吸取的原因,张帅已经感到了所谓的瓶颈问题。

就在最近,张帅发现无论怎样,自己体内的功力都没有丝毫增加,显然,这具身体的潜力已经到头了。

要知道,不同资质的人,身体上限自然不同。而以张帅那吃了将近二十年的地沟油的经历来看,资质八成是高不到哪里去的。

所以,短时间内,张帅的实力算是到头了。可即使如此,他此时也是货真价实的高校第一人。

当然,内力杂乱,控制力度不够等问题,是吸星大、法这门武学本身自带的问题。

即使是任我行,在西湖湖底研究了十几年之后,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依旧是无法解决功力相冲的问题。

而原著之中,也只有一个主角令狐冲,使用了少林寺的易筋经,成功的化解了这个问题。

可问题是易筋经这种武功,讲究的是一个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讲究的是一个缘分。张帅觉得自己很有可能,直接就入不了门。

而且,张帅觉得,易筋经的威力,都是被人们吹出来的,是没有经过验证的。

即使练会了易筋经,威力也就那样。就像方证,不就号称把易筋经给练的出神入化了吗?

可是他的实力,也就那样。充其量比起任我行,强那么一点点的样子。

所以,在佛门武功不行的情况下,自然就只有选择道门的武功了。

因此,在考虑到自己的真实情况之后,张帅选择了道门神功——神照经。一门大成之后,号称可以起死回生的武学。

这门武功对于内力的量方面,要求很大,丁典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大成。

可是在张帅的面前,这些统统不是问题。分分钟就大成了,这就是内力高深的好处。

第四十四章:混乱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郑亲王现在的心情的话,那就是愁。

两个字的话说,就是真愁。

三个字的话,就是愁死了。

郑亲王的本名叫什么不重要,自从袭爵之后,已经有几十年没有人叫自己的真名了,大家也都以爵位来称呼自己。

这可是郑亲王,整个大清朝的八个世袭亲王之一。是真正的铁饭碗,就连大清朝都有自己的一份!

本来嘛,自己奉命在辽东这鸟不拉屎的穷地方,看守满洲,按理说是没有什么大事的。

这个地方虽然穷是穷了些,但是山高皇帝远啊。自己就是整个满洲这一亩三分地上,当之无愧的土霸主。就算是紫金城里小皇帝的命令,都没有自己好使。

更何况,满洲旁边就是自己家世袭的镶蓝旗,而自己就是这一代的镶蓝旗主!

有着这能打能杀的一万出头的铁骑在手,就不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影响。这一万骑兵,可是整个满清真正的根基啊!

所以,正常情况下,郑亲王的小日子,过得还是很逍遥的。可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实在是让他逍遥不起来啊!

先是不知什么时候,盛京城里,就开始流传闯王宝藏的事情了。没错,就是那个李闯。那个灭了明王朝,曾经差点统治全中国的家伙。

要知道,李闯当年可是真个大清朝的头号敌人,曾经让朝廷头疼了很久。当时,朝廷深怕步了明朝的后尘,被他给折腾死了。

这种小强一样的,造反专家,还是死了的好。上天保佑,苍天有眼,最后李闯终于死了。

大家也就不用担心,哪天被他反攻京城。然后不得不再一次回到关外苦寒之地,离开关内的花花世界了。

可是谁知,他死就死了,还留下一个闯王宝藏,在那里不停地鼓励着各种各样的野心家。死了都不安生,说的就是他这样的。

本来吧,和宝藏相关的假消息,每年都要流传个十回八回的,久而久之,郑亲王也就没把它当回事儿。

可是谁知,这回竟然是真的!

郑亲王收集的情报也证明了,那些流传出来的几件财物,包括王维的山水画啊,王羲之的那幅真迹啊等等,确确实实是当年的李闯宝藏之中的。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能说,这一回,事情大发了。闯王宝藏,真的出世了!

这一点,不只是郑亲王看出来了。民间那么多的有心人们也看出来了。然后在有心人的宣传之下,很快,就变得人尽皆知了。

然后,整个辽东就乱起来了。每天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们,提上行李,带上一把腰刀,就开始闯关东啦。

这些可都是敢打敢拼的真豪杰们,至少也是有一些想法,而且还敢为之付诸行动的人。

他们可不是朝廷的顺民,甚至可以说,个个都是刺头。而且,随着宝藏的消息,越传越远,每日里,跑到盛京城的好汉们,也越来越多。

一想到那么多的无法无天的好汉爷,将要带来。郑亲王就觉得脑仁疼。

最近,整个盛京城,已经被那些江湖好汉们给搅得不成样子啦。

要知道,本来这整个辽东,理论上来说,可都是满人的地盘。那些尼堪们,也就是汉人,在这里是受到欺压的。

往往只要满大爷看中了他们家里的好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可是自从好汉爷们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

以往的那种,随便欺负汉人的好日子都没了。否则,你就得小心哪天一不小心,脑袋搬家!

这可不是说笑而已,已经有不少不信邪的满大爷,因此而脑袋搬家,被侠士们替天行道了。

而且不仅欺压汉人的满大爷变少了,就连贪污受贿,草菅人命的官员,也变少了,这都是替天行道的效果。

看到这些汉人们如此猖狂,郑亲王也不是没想过动用大军镇压,大不了把他们血洗一遍被,就当是打草谷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结果,就悄悄的刚授意手下的大将,带着整整十个牛录,也就是三千铁骑,前去围杀那些江湖人士。

效果还是有的,当天,整个盛京城里的闲杂人等为之一空,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

血淋淋的人头的震慑力,还是挺不错的。可是谁知,刚刚安静了三天,手下大将就直接死于非命了。

不止如此,就连军中的将领,也遭到了疯狂的刺杀。凡是参与了那次围杀行动的军中将领,一个不拉的全都死翘翘了。

而且,就连郑亲王的桌子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留下了光头党的印记(也就是张凡他们的外号)。

所以,到了现在,就算是郑亲王这个朝廷留在此地的一把手,都不管那些江湖人士了。

命案,仇杀,冲突,每一天都在这座城市上演。城外的荒原之上,这个洞天不知道掩盖了多少具尸体!整个盛京城,也变得越发混乱。

而且,就在前几天,发生了一剑滔天祸事。那就是,满清的祖坟被掘了!

天杀的,真是一群天杀的尼堪啊!

那可是老奴的坟墓啊,要知道自己这一系的祖先,济尔哈朗,论起来虽然不是老奴的儿子,但也是他的侄子啊。说起来,大家都是一家人啊。

可是谁知,老奴的坟墓竟然被掘了,附近的风水大阵,自然也就被破了。

而且,起初的时候,那些盗墓的家伙,还只是偷偷摸摸地晚上去。可是在看到没有什么后患之后,那些家伙就大胆了起来。

他们直接成群结队的去,晚上去,白天也去。整个祖坟方圆数十里,都快被他们挖空了。

就连老奴的尸骨,都被挖了出来,差点就被鞭尸了。辛亏当时,附近有不少八旗子弟,拼了命的,才把老奴的尸体抢了回来。

可是抢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是缺胳膊少腿的了。这都是,后世子孙不孝啊!

为此,远在京城的小皇帝愤怒不已。如果自己不是与国同休的王爷的话,恐怕早就脑袋搬家了。

第四十五章:主客颠倒

“王先生,您可算是来了。”看着眼前这个不起眼的老头,郑亲王高兴的道。

这个王老头,可是从郑亲王的爷爷时代,就开始投靠自己家了,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而且,这么多年来,也多亏了他帮自己谋划。

就像当年直接跑到来避祸一样,不仅躲开了睿亲王多尔衮和豪格的争斗,后来又及时的躲开了,小皇帝和鳌拜的争斗。

在别的家族都在走下坡路的时候,自己却因为站在场外,所以受到两边的拉拢。实力一直在变强,这些都是王先生的功劳啊!

“不知眼下的局面,先生有何教我啊?”

“大王在担心什么?”相对于郑亲王的焦急,王先生依旧是一副万事不惊,风轻云淡的样子。

看到王先生这么淡定的样子,好像受到感染似的,郑亲王也不急了。

“那些尼堪们的心都野了,一个个的野心都冒出来了。我大清之所以能够统御这大好河山,不就是因为他们汉人怕死的人多吗?”

“可是现在,要是再这么下去的话,那些汉人们的心气儿不就上来了,到时候一个个都不愿意做奴才了怎么办?”

“而且,最近一段时间,那些江湖人士也太无法无天了。一个个的连官员,都干杀害,这还有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大王不必担心,心思活络的,有野心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汉人,还是很温顺的。只要不逼到绝路上,是不会造反的。”

“而那些有异心的,毕竟少之又少。而且,有着八旗无敌天兵的震慑,他们短时间内,不敢妄动的。”

“至于死的那些官员,就更不是问题了。这个世界上,永远也不缺,想要做官的人。”

“死了,再提拔一批就是了。只要朝廷的根本,八旗天兵不动摇,这些都是些无伤大雅的小事而。”王先生淡淡的道,好像一点也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的样子。

“可是……可是子孙不孝,竟然让祖先死后,遭到打扰,那可是死无全尸啊!”想到老奴那缺胳膊少腿的尸体,郑亲王迟疑的道。

“这个,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沉吟了一下,王先生斟酌道。

“当年大汗以七大恨和手里的十三副盔甲起家,一路之上,先是统一了女真各部,成为了满族的王。”

“而且,又击败了明朝派来的讨伐大军,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雄才大略。”

王先生,慷概激昂的说道。搞得郑亲王这个听众都受到影响,开始回忆当年祖先的事迹了。然而,就在这时,王先生话锋一转。

“但是,那些都是老皇历了。先大汗固然是了不起的大英雄、大豪杰,但是那都已经过去了。”

“说句不敬的话,不过是一个死人而已。坟墓被掘了也就掘了,又能怎么样呢?”

“即使小皇帝想要追究大王您的责任,又能如何呢?说到底,只要大王手里紧紧的握着整个镶蓝旗不放手,小皇帝最多也就是不疼不痒的敲打几句罢了!”

听着王先生的话,郑亲王反而不着急了。

要知道,自古以来,皇帝从来都不是单独靠着自己一人,就可以治理整个天下的。向来,都是和某一个阶级共治天下的。

就像春秋时期,君主和贵族共治天下。秦汉时期,君主和列侯们,共治天下。当然,到了东汉的时候,就成了君主和世家共治天下了。

而宋朝,明朝,君主则是和士大夫,也就是那些所谓的读书人共治天下。

但是清朝不同,他们的皇帝自称是满族的皇帝,从来都不把汉人的利益放在眼里。因为他们的君主是和整个满族,也就是八旗子弟,共天下的!

所以,手里握着整个镶蓝旗的郑亲王,只要不造反,小皇帝康熙,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而且,如果大王担心有什么不测的话,可以装病。然后闭门不出。把所有的事,都推给即将到来的钦差身上。”

“到时候,钦差做的好的话,大王您的功劳也跑不掉。做的不好的话,一推二五六,都是钦差的责任,又和大王您有什么关系呢?”王先生笑吟吟的道。

……

“班长,看来这个郑亲王是没安好心啊!还没见到他,就已经病了。直接就不给我们见面的机会,而且还说什么全权让我们自己处理。”

“呵呵,估计到时候,出了什么事的话,就都是我们这群临时工的责任了。啧啧,这和后世的临时工,简直是如出一辙啊!”

六班的智囊孔亮,一边摇着鹅毛扇,一边开口道。

在看他的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