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 >

第70部分

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第70部分

小说: 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这种精神。不动摇不妥协地来咬紧牙根,牺牲一切,以渡过中华民族解放之最后一段艰苦行程。    
    而我们在这最后一段行程中,确如《大公报》所说,还要有伟大的爱和恨,爱抗日的同志,恨那般杀死我们抗日同志的敌人。爱我们抗日的张上将,恨那般杀死张上将的日本强盗。只有爱恨彻底,恩怨分明,我们才能不调和,不妥协,一直打到最后的胜利。    
    


第八部分:举国大恸吊忠魂举国大恸吊忠魂(6)

    1944年5月16日,张将军殉国四周年忌日,冯玉祥主持祭礼,军政各界及地方民众数百人参加。张将军的胞弟自明、男廉珍、女廉云前来祭奠,自明在墓侧刻立《先兄荩忱上将墓表》。当时正值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大举进攻河南,汤恩伯部40万大军一败涂地,一个多月时间就丢掉了大半个河南。董必武想到张自忠将军,不胜感慨地写道:“今岁中原战役,倭奴仍张,国军竟莫能抗,感时抚事,辄令人想念将军于不置也。”随即吟哦七律一首,诗云:    
    男儿抗日死沙场,青史名垂姓字香;    
    中原倘有英灵在,怎让倭奴乱逞狂。     
    抗战胜利了,按照原来的打算,张自忠将军灵柩应迁往南京举行国葬,但蒋介石却忙于内战,对迁墓之事无人问津。1946年5月16日,抗战胜利后张将军殉国的第一个忌日,仍然是由冯玉祥将军主持祭礼,但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张自忠将军墓前参加祭礼活动。冯先生致辞时,回忆张自忠将军壮烈牺牲的经过,声泪俱下,泣不成声!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吴玉章敬献挽联:    
    已使日寇灭亡,忠魂可慰;    
    再令生灵涂炭,人民何堪。    
    挽联陈放于将军墓前。眼看蒋介石要发动内战,人们心情是多么的焦虑。    
    1947年6月1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称:“故陆军上将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英毅超伦,矢心报国,于抗日期间督军保卫疆土,勋劳炳著,见危授命,壮烈忠贞,允为军人模范。今抗战成功,自宜特予国葬,用慰英灵而昭懋典著。内政部依法筹办定期举行。此令。中华民国卅六年五月十日。”这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一纸空文,根本无人过问。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张自明就张将军正式安葬一事请示周恩来总理,总理即批转内务部处理。内务部答复:目前国家困难,灵柩可就地正式安葬。不久,人民政府出面将张自忠将军权厝地面的灵柩,下葬入土,进行了正式安葬。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    
    198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北碚梅花山张自忠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90年,再次扩建张自忠烈士陵园,由国家、省、市三级拨款,新建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半个多世纪以来,北碚梅花山麓张自忠将军墓前,年年清明节,均有远近学校青少年和解放军结队前来祭扫。特别是每年5月16日将军殉国日,党政军各界人士均要来墓前举行隆重集会纪念,敬献花圈,凭吊忠魂。藉以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弘扬爱国主义和英勇奋斗的精神!    
    冯玉祥将军说得好:“荩忱不死!”    
    张自忠将军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1990年张自忠将军100岁寿诞第一稿    
    2002年9月20日第二稿    
    2003年春节第三稿    
    2004年元旦第四稿    
    2004年11月第五稿    
    2005年元月第六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