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 >

第57部分

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第57部分

小说: 梅花上将张自忠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场击毙敌联队长一人,全歼一个联队,缴获战马300多匹及大批军用物资。    
    1939年2月,三十三集团军总部由荆门移驻宜城县赤土坡。日军再犯京山,来势甚猛。张自忠指挥部队退守孙家桥,遏制住了日军攻势。    
    日军正面进攻不能得逞,便以快速部队迂回攻击我军后方之钟祥。我军腹背受敌,只好忍痛放弃孙家桥,向大洪山转移。    
    过后,张自忠以未能拒敌,有负职守,致电军令部说:“河东战役,职指挥无方,以致未能拒敌,乞赐处分。”    
    主持军令部部务的刘斐次长看了来电,当即批复:“该军苦战经旬,各出力将士,均应嘉奖。国军抗战,原不以胜败论功罪。望继续努力奋斗,以摧顽寇,所请应予免议。”    
    4月初,各战区奉蒋介石之命,对敌发起“四月攻势”。第五战区之左右翼兵团及江防军,均以一部参加攻势行动。张自忠统率第五十九、第七十七军向襄河东岸京钟公路附近的旧口、钟祥地区日军据点出击。2日,两军按计划发起猛烈攻势。张自忠亲渡襄河,前往第七十七军方面督战。    
    此役歼敌2000余人,并收复了部分阵地。蒋介石对此战果很是满意,特致电张自忠说:“此次京山之役,贵部坚强抗战屡挫凶锋,使全线稳定,厥功甚伟,特奖赏洋二万元,代备死伤官兵抚慰等临时补充之用。”    
    16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签发命令,授予张自忠宝鼎勋章一枚。    
    在此前,蒋介石派员到部队观察,来到七十七军一七九师驻地洋坪,师长何基沣对蒋介石消极抗战极为不满。何师长借向视察人员汇报情况,反映了战士流传的“顺口溜”:“前方打的枪响,后方推的磨响,官兵吃饭垫的牙响”。“前方抱紧枪,后方抱紧人;前方打枪,后方打牌;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等。    
    蒋介石听到后,十分不高兴,密令张自忠:“撤掉何基沣一七九师师长职务,送重庆法办。”张自忠接到命令后,与冯治安商议,密而不宣。他趁到重庆机会,面见蒋介石陈述说:“何师长跟随我多年,是个真诚爱国者,对国家忠心耿耿,绝不会有负国家。自忠保证何师长不会有不轨行动。委员长可调其到中训团来,再进行一次考察。”    
    蒋介石答应了张自忠的请求。    
    在何基沣到重庆中训团受训时,张自忠骑着他心爱的白马“长虫”送行,并派陈继淹陪同前往,请陈予以照应,使何避免了一场无妄之灾。    
    


第七部分:徐州掩护突重围随枣会战挫倭贼(1)

    1939年4月中旬,日寇侵华部队的华中派遣军的指挥官冈村宁次中将,正策划着一个很大的阴谋,要将国民政府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包围歼灭。歼灭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的地点,冈村宁次计划在枣阳的东北地区。因此日本华中派遣军频繁调动,把所属第三、第十三、第十六、第十四师团、骑兵第二、第四旅团以及坦克、炮兵、工兵等特种部队在内总计约十万多人,秘密地向陆安、钟祥、淅河一带集结,准备以一部配置在淅河以东,进行牵制攻击;另以主力计划于5月上旬从陆安、京山附近向襄河东岸快速推进,以“分进合击,锥形突贯,两翼包围”的战术,消灭第五战区主力。日军把这次军事进攻,称为“襄东战役”。    
    日军秘密调动,却也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侦察到了他们的动向,便命令第五战区停止“四月攻势”,改变作战部署,准备应战。为加强第五战区军力,下令调至第一战区的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向桐柏、南阳地区集结,重回第五战区序列;同时还下令与第五战区相邻的第一、第三、第九战区准备对第五战区进行策应。    
    李宗仁也得到上海发来情报,得知日军这次作战意图及兵力配备。因此,他向战区各部队下达了战斗命令,制定的总的防御方针是:“以主力行攻势防御,粉碎敌人之企图,长久保持襄河东岸地区;一部渡河攻击,竭力牵制敌之主力。”还命令郭忏之江防军主力固守江防及襄河西岸,并以一部侧击汉宜公路之敌。另以二十六军主力推进至沙洋、十里铺、沙市地区;张自忠之右翼兵团除防守襄河西岸外,应竭力加强襄河东岸部队,以纵深配置阻止日军北上,掩护左翼集团军之右翼。其中河防部队应阻止日军由钟祥渡河,可以一部渡过襄河向钟祥地区侧击,牵制敌之北进;李品仙之左翼集团军(含汤恩伯之第三十一集团军)在随县附近阻敌西进,并将主力配置于左翼,伺机向敌侧背攻击;孙震的第二十二集团军的第二线兵团,其第四十一军在唐伯河及襄河西岸扼要防守,第四十五军集结于茅茨畈,准备用于钟祥方面。    
    根据战区的具休布置,张自忠迅速下达命令,确定了右翼兵团各部队的布置和任务:    
    一、第二十九集团军之六十七军,仍负责姚家集(含)至王家港之河防,并应以有力部队渡河,向钟祥之敌侧击,以牵制敌之北进。    
    二、第五十五军仍负责王家港(含)至陈家台河防,应保持重点于左翼,并派有力部队渡河,向钟祥之敌侧击。    
    三、骑兵第九旅(欠一个团)将河防交代后,集结于朱家埠、双河口间地区,准备接替第四十五军一二二师防务。    
    四、骑兵第十三旅以一部担任利河口、桐木岭间各渡口警备,余仍驻胡家集附近,任交通维护。    
    五、第一三二师以主力推进于邹家嘴、转头湾(今转斗湾),增强工事,以一部推进于丰乐河,构筑桥头堡阵地,掩护浮桥,并为预备队;炮十六团第五连配属于该师,归王长海师长指挥。    
    六、第三十八师以一团兵力推进于流水沟附近,为总预备队,其余仍担任李家营至宜城守备。五十九军野炮排配属该师,归黄维纲师长指挥。    
    七、第三十七师仍固守薛家集、张公庙、火星庙之原阵地。    
    八、第一八○师(附骑兵一团)应固守杨家岗、楼子庙、杨家市之原阵地。    
    九、第四十五军第一二二师在骑兵师未接防前,仍占领蔡家集、周家集、白林寺、云雾山之原阵地,将主力集结于右翼,相机攻敌右侧。    
    战斗指挥所推进到钟祥县快活铺附近。    
    这次战役第五战区参战部队共投入步兵41个师另两个旅,骑兵一个师另一个旅,炮兵两个团,游击队六个纵队,共20万人。    
    本来按照国民政府军政部军务署制定的《二十七军陆军师暂行编制表》,每师的兵力数,装备山炮者应为9837人,装备迫击炮者应为9358人。但由于蒋介石推行歧视、排挤杂牌军的政策,五战区所辖部队中,仅中央军系统的江防军及第三十一集团军编制、装备较整齐,其余非嫡系部队因连续作战而未得足额补充,兵员、装备尚不及编制的半数,每师仅有三四千人,武器数量少且质量也差。就连张自忠部作战最得力的三十八师也未能幸免歧视。随枣战役前,该师由原来的六个团被压缩为三个团,兵力不足4000人。    
    这次战役参战日军共计四个步兵师团、两个骑兵旅团、一个重炮兵旅团、六个独立炮兵团、三个坦克营,总兵力约12万人。其兵力虽少于中国军队,但如果计入武器因素,日军整体力量有着明显优势。    
    作为张自忠的右翼兵团共辖12个师,大部投入作战。    
    战役最初阶段为二十九集团军六十七军两个团、三十三集团军五十五军三个团、三十七师全部、一八○师全部、骑兵第九师两个团,总兵力3万人。    
    右翼兵团正面之敌为日军第十六师团全部、第十三师团一部、骑兵第二旅团全部、骑兵第四旅团一部,其中包括五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两个工兵团、一个骑兵团、一个辎重兵团、一个高射炮兵团,另配属伪军刘桂堂部约5000 人,总兵力约3。5万人。    
    可见敌我兵力对比对我十分不利。更严重的问题是,右翼兵团所属部队均为非嫡系部队,备受蒋介石的排挤、歧视,消耗巨大而补充很少,实力逐渐削弱,士气深受影响。由于各部队出自不同派系,相互之间难免存在隔阂,在承担作战任务的安危轻重上十分敏感,太多考虑自己部队存亡重于一切,调度指挥十分棘手。    
    


第七部分:徐州掩护突重围随枣会战挫倭贼(2)

    张自忠感到,在这场即将展开的恶战中,只有自己的三十三集团军不惜牺牲,担任重任,才能带动整个右翼兵团奋起抗战,挽回危局。为此,他亲笔致书三十三集团军诸将领,晓之以大义,动之以情理,力求鼓舞斗志,激励士气。信中说:    
    今日之事,我与弟等共有两条路可走:第一条是敷衍。大家敷衍,一切敷衍,我对弟敷衍,弟对部下也敷衍;敌人未来我们是敷敷衍衍地布置,敌人既来我们也是敷敷衍衍地抵抗,敷衍一下就走。这样的做法,看起来似乎聪明,其实最笨;似乎容易,其实更难;似乎讨便宜,其实更吃亏。因为今天不打,明天还是要打;在前面不打,退到任何地方还是要打。完是一样完,牺牲是一样牺牲,不过徒然给世人嘲笑。所以这条路的结果,一定是身败名裂,不但国家因此败坏于我们之手,就连我们自己的生命,也要为我们所断送,这就等于自杀。所以这条路是死路,沉沦灭亡之路。    
    我与弟等同生死、共患难十余年,感情逾于骨肉,义气重于同胞,我是不忍令弟等走这灭亡的死路。弟等夙识大体,明大义,谅自己也绝不肯走这条路。无疑的我们只有走另一条路,就是拼。我们既然奉命守这条线,我们就决心在这条线上拼,与其退到后面还是要拼,我们就不如在这条线上拼得有价值、有意义。我们这一次一定要同敌人在这条线上拼到底,拼完算完,不奉命令,绝不后退。    
    我与弟等受国家豢养数十年,无论如何艰难,我们还拼不得吗?幸而我们的拼,能挡住了敌人,则不仅少数的几个人,就连我们全军也必然在中华民国享着无上的光荣,我们官兵也永远保持着光荣的地位;万一不幸而拼完了,我与弟等也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四万万同胞父老,我们没有亏负他们的豢养,我们亦不愧做一世军人。所以,这一条路是光明磊落的路,是我们惟一无二应该走的路。    
    我与弟等参加抗战以来,已经受了千辛万苦,现在到了最后的一个时期,为山九仞,何忍亏于一篑,故惟有盼望弟等打起精神,咬紧牙根,激励部下,拼这一战。我们在中国以后算人,抑算鬼,将于这一仗见之。    
    这分明是一封勉励其所属将士奋力杀敌宣言,也是一封阵前遗书,悲壮、沉痛,大义凛然,诚挚感人,掷地有声。    
    延安《新中华报》著名记者王梓木曾写道:“我们读了张将军这封沉痛的遗书,他虽然是以长官的地位来和部下说话,然而在措词上是太有分寸了。没有漫骂,也没有哀求,以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牺牲个人利益凛然,正气浩然,字字是泪,字字是血。”    
    4月7日,日军以三个多师团的兵力分三路向我军进攻,一路从信阳地区向确山我左翼兵团六十八军刘汝明部进攻;另一路从应山、花园地区向随县地区进攻;第三路沿汉水北进,向宜城、襄阳进攻。22日晨5时,日军主力第十三师团临时配合两个联队和骑兵第二旅团,在飞机、坦克掩护下,集中炮火向一八○师五三八团阵地猛攻。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日军突破五三八团一营阵地,向长寿店进攻,被五三八团、五四○团两面夹击,将其阻止在长寿店以南周家冲、李家集地区。    
    24日晨,敌人又集中全力向五三八团阵地猛攻,战斗约历一个小时。敌人由十余辆坦克掩护步兵向五三八团、五四○团之间猛攻,阵地被突破。    
    当时师长刘振三给陈芝芳团长打电话,命他向丰乐河、转斗湾地区撤退。    
    张自忠命一八○师诱敌深入,将敌人诱至田家集、流水沟地区,然后用全力将其歼灭在襄河东岸。并说他将亲率三十八师、三十七师和骑兵师等部,从宜城流水沟地区渡河截击敌人,将北犯日军消灭在田家集、黄龙垱地区。    
    同时,张自忠命七十七军冯治安部从荆门西北贺家集渡河,侧击日军的后方;命二十九集团军王缵绪部从大洪山向敌人右侧背进攻,并派一部兵力向京钟公路布防,阻止日军增援部队;命一八○师在丰乐河以东地区集结,阻止日军,准备将北进的敌人后路截断,协同三十八师和骑兵师夹击敌人,将日军歼灭在田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