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茅盾文学奖]第1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

第27部分

[茅盾文学奖]第1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承畴摇摇头:“李自成不是肯降的人。” 
  “从前李自成冥顽不灵,不肯投降。如今情况不同,彼必肯降。” 
  “未必,未必。” 
  “流贼中以张献忠与罗汝才人数最多,作乱亦较闯贼为早。今张、罗二贼先后就抚,朝廷免于诛戮,前例俱在。闯贼失去呼应,以孤立无援之贼抗数省精锐官军,势穷力竭,陷入绝地,逃死无门。情况如此,故门生料其必降。在今日阵上,闯贼已露出降意了。” 
  “已露出降意了?”洪承畴仍然不信,注视着传庭的眼睛问。 
  “当时闯贼愿意投降,但求率领贼众抵御东虏。门生恐其行缓兵之计,重弄欺骗官军逃出车厢峡故智①,不准所请。我想,如今彼已知我们非陈奇瑜可比,倘派人前去谕降,赦以不死,定然自缚来归。” 
  
  ①车厢峡故智——崇祯七年五六月间,李自成、高迎祥、罗汝才和张献忠等各路起义的部队在陕西省兴安县境误入车厢峡,四面山如刀削,只有一个口子被官军堵死。十几万人马被围困在这个绝地,粮草断绝,无法出去,又下了一个多月连阴雨,弓弦都脱了。自成用计贿赂总督陈奇瑜及其左右,伪言投降,骗陈奇瑜放他们的大军出峡,军势复振。 
  洪承畴又笑了一笑,说:“白谷兄既然料贼必降,不妨试试。倘彼等愿意投诚,也免得我军将士再有死伤。” 
  孙传庭向亲信幕僚们瞟一眼,说:“拿谕降书来!” 
  一个亲信幕僚赶快把准备好的谕降书呈给巡抚,巡抚义转呈总督。洪承畴看了谕降书后,望着孙传庭狡猾地拈须微笑说: 
  “白谷兄,我看还是以你巡抚的口气谕降为好。” 
  “恩师以宫保部院之尊,久任总督,德高望重,威名赫震,流贼闻之丧胆,故请用恩师名义谕降,更易成功。” 
  洪承畴推诿说:“可是我的印不曾带在身边。” 
  “门生立刻派人把谕降书送往大营用印。” 
  洪承畴见不好再推,点头说:“也罢,就送到学生的大营去用印,但须要派一个得力的人前去谕降才好。” 
  “学生打算派降贼大天王高见随中军参将刘仁达同去,恩师你看如何?” 
  洪承畴很明白他的用意,但故意表示诧异。因为孙传庭好胜心强,他常用大智若愚的态度对他;倘若传庭在某些问题上虚心向他请示,他就拿出来老成练达的真面目,对传庭所疑虑的问题分析入微,独具卓见。现在他看见传庭过分自信,骄气横溢,就暂时装着糊涂,问道: 
  “为什么要派大天王?万一闯贼不降,恐怕连他也回不来了。” 
  “大天王投降以后,尚未为朝廷立功。派他前去劝降,正是给他立功机会。这种人反复无常,留下未必可靠,万一回不来,亦不可惜。” 
  洪承畴不再说话,只是拈须微笑。孙传庭向帐外叫: 
  “传中军刘参将同高见迸帐!” 
  只听帐外一声传呼,随即大天王跟在中军参将刘仁达的背后走了进来。他们向总督和巡抚行了礼,肃立候令。孙传庭把谕降书交给刘仁达,吩咐说: 
  “你同高见拿着这封谕降书立刻到总督大人的行辕用印,然后去到贼营,面见闯贼,将谕降书给他,并要晓之以大义,动之以利害,叫他们立刻投降。速去,不得有误!” 
  中军参将刘仁达说了声“遵令!”正要退出,不料大天王高见扑通一声跪到巡抚面前,慌乱地说: 
  “求抚台大人恩典,小的实在不能前去,不能前去。” 
  “这正是你立功的好机会,为何不去?” 
  “李贼向来对投降朝廷的人最恨不过。如今大人叫小的前去劝降,不惟无效,恐怕小的一落入他的手中就活不成了。” 
  “胡说!他现在无计求生,岂敢杀害你么?本抚院倘无十分把握,决不会令你前去。你何必如此胆怯?” 
  “不是小的怕死,是小的深知李自成的为人……” 
  孙传庭的脸色一变,大喝道:“本抚院军令如山,你敢抗命不前去么?” 
  高见在地上叩着响头,连说:“小的不敢。”他想着若是不去,被孙传庭治以违令之罪,拉出砍头,倒不如硬着头皮前去,也许有一丝活路。于是他哀求说: 
  “小的此去,凶多吉少。倘若不幸被闯贼杀害,恳大人可怜我的老婆孩子,给他们一点抚恤,免得饥饿流离,小的在九泉之下也永感大德。” 
  “你放心去吧。” 
  高见又磕了一个响头,才随着刘仁达退出大帐。 
  “凡是投降的贼,都是怕死的没出息货!”孙传庭十分蔑视地骂了一句。洪承畴收敛了脸上的狡猾微笑,说:“以学生看来,谕降书未必有效,还是以布置军事要紧。” 
  “请恩师指示。” 
  “白谷兄,据你看,倘若逆贼突围,将从何处冲出?” 
  “倘若逆贼突围,必从西南与东南两路。” 
  “何以见得?” 
  “逆贼经此一战,知大人亲率大军在北,必不敢自投死路。曹变蛟劲旅在南,倚险扎营,闯贼也不敢向南突围。西有华山,东北有潼关,正东驻有重兵把守,连飞鸟也难越过。西南为贺人龙把守,兵力较弱;东南为左光先把守,今日损兵折将很多。门生料他如想突围,必定选择这两条路冲出。” 
  洪承畴含笑点头:“白谷兄久历戎行,果然料敌不差。有兄在此,学生何忧!军事上将如何布置?” 
  “请恩师下令。” 
  “由你巡抚下令也是一样。” 
  “恩师代天子总督诸军,亲莅战阵,岂有门生下令之理。” 
  “既然我兄如此过谦,学生就不再推辞了。可惜来不及传谕几位总兵前来,面授机宜,只好派人口传军令了。 
  洪承畴正在沉吟,一个孙传庭的亲信幕僚走前一步,躬身说:“方才听说几位总兵与副将大人都来向抚台大人请示机宜,因见制台大人正在与抚台大人谈话,不敢进来,仍在外边恭候。” 
  “啊?这就好了!”洪承畴高兴地说。“传马科、左光先、贺人龙三位将军进帐!” 
  只听一声传呼,三位大将快步迸帐,向总督和巡抚参见以后,肃立听令。洪承畴先说了几句慰勉的话,然后说明了今夜李自成如不投降,必会从西南或东南冲出。他命令贺人龙速将所部人马秘密地移到东南角上,与左光先协力堵截东南一路;命令马科将所部人马移到西南角上,设好埋伏,不得稍有疏忽。他因为断定李自成向西南冲出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一再说这一路特别要紧,叫孙传庭亲自率领巡抚标营精锐移驻西南角上的险要去处。最后他站立起来,说: 
  “诸位深受国恩,务望努力杀贼,以报皇上。倘能将李自成与刘宗敏等巨贼捉到,献俘阙下,上释九重之忧,下振军民之气,国家当不吝封侯之赏。如敢作战不力,致有一贼漏网,本总督有尚方剑在,决不宽容!” 
  三位大将同声回答:“甘当军令!” 
  三位大将正要退出,忽然被总督叫住。洪承畴在他们的脸上扫了一眼,看见他们的神气都充满着信心,心中欣慰,但是他叮嘱说: 
  “各位不要因为今天我军大胜,闯贼残余无几,就有点骄傲大意。李自成智勇出众,且得部下死力,不同于其他流贼,望诸位千万要多加小心!” 
  “一定小心!”三将同声回答。 
  “还有,我听说李自成之妻高氏虽不熟悉武艺,但是为人也是智勇兼备,刚毅果决,深得众贼爱戴。诸位倘遇高氏,务必将其生擒,一同献俘阙下。” 
  “遵令!” 
  三将退出以后,孙传庭恭敬地说:“门生此刻就率领标营移驻西南角上,请大人在此休息,等候闯贼投降回音。” 
  “好吧,白谷兄多辛苦了。学生在此稍候一时,如闯贼拒不投降,学生也要亲去兄处督战。” 
  “请恩师不必劳神。门生定不使一贼漏网。” 
  “但愿兄马到成功。”洪承畴把孙传庭送到帐外,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白谷兄,皇上三下严诏,再赐尚方剑,其焦急的心情,可想而知。今夜如不能全歼逆贼,将李自成等阵斩或生擒,不要说影响我们勤王大事,也难免不惹皇上见责。闯贼既悍且狡,不可大意。” 
  “门生知道。” 
  洪承畴没有立刻回到帐中,站在寒风中,望着人马在苍茫的月色下匆匆移动…… 

  
   

第十二章



  闯王的帐篷已经损失完,老营就设在山头上的小树林里。落叶满地,有一些乱石可以坐人。背后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可以挡住北风。明月徘徊林梢,地上树影婆娑。刘宗敏和几位重要将领都已到齐,围着火堆烤马肉。从宿营以后,总管就派人到战场上牵回来许多匹受伤的战马,分给各营宰了吃,老营也留了一匹。吃马肉既可以把干粮节省,在缺水的情况下也比吃干粮容易下咽。闯王还没回来,大家已经在谈论着今晚如何突围的事,刘芳亮和李过争着要打前锋。正在争着,李自成走进来了。 
  闯王刚在火边坐下,正要同大家商量如何突围,把守在山脚下的偏将马世耀走进树林,报告说: 
  “禀闯王,洪承畴派一中军参将和大天王一道,随带亲兵十名,前来下书,我叫他们在山下等候。要不要带他们上来?” 
  “大天王一道来了?”自成问,觉得意外。 
  没有等马世耀回答,郝摇旗不顾身上挂彩,一跃而起。大声骂道: 
  “畜生!竟然敢前来送死!让我去宰了他!” 
  袁宗第也愤怒地说:“光宰了他还不够。给他个大开膛,看他的心是不是黑的!” 
  自成把右手轻轻一摆,说:“你们都坐下,别暴跳如雷,看我的眼色行事。……世耀,书子在哪里?” 
  “在那个参将手里。他说他要亲自把书子交给你,听你的回话。” 
  “好吧,带他同大天王来见我。只准他二人上山,亲兵概不准带。” 
  马世耀走后,郝摇旗重新坐在石头上,望着闯王问:“李哥,你还想让高见活着回去么?” 
  闯王没有回答他,把大家扫了一眼,说:“他们是拿着老洪的书子来劝降的,咱们怎么回话?” 
  “怎么回话?”刘宗敏轻蔑地冷笑一下,说:“杀了他们,叫老洪知道咱们是铁汉子,决不投降!” 
  田见秀摇头说:“用不着杀下书的人。叫他们回去告诉洪承畴说咱们不投降就得了。” 
  “田大哥,大天王给你送了什么礼物,你还想留着他的狗命?”郝摇旗讥讽说。 
  田见秀笑一笑,没有回答。 
  袁宗第向大家说:“大家看,咱们来个假降行不行?” 
  “假降?”李过不以为然地摇摇头。 
  袁宗第说:“要是能骗过一时,让咱们脱离包围,未尝不可试试。怕的是洪承畴和孙传庭不会上当。” 
  李过说:“洪承畴和孙传庭都不是陈奇瑜,别想骗住他们。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跟他们拼到底吧。纵然战死,浩气长存,让后世说起来也不丢人,还可给世人树一个宁死不屈的榜样,虽死犹生。像大天王这样无耻苟活,还不如死了的好!” 
  袁宗第拍拍胸脯说:“好!补之!还是你说得对!我袁宗第从造反那天起就没打算在床上善终。咱们活是好汉,死是英雄,要投降还不如头朝下走路!” 
  李过接着说:“何况咱们总会冲出去一些人。只要‘闯’字大旗不倒,就有重振旗鼓的日子!” 
  刘宗敏大声说:“补之说得对。还是我的主张干脆:杀了来使,立刻向官军进攻,杀开一条血路出去!” 
  李过说:“那也用不着杀来使,玉峰叔说得对,让他们给洪承畴带一句回话好了。” 
  中军报告,敌将已经上山。刘宗敏将大手一挥,除他和闯王之外,所有的将领都从火边站起来,分两行肃立。这时中军牌刀手早已分作两行站队,从树林中一直排到林外。马世耀先进来,向自成禀报说敌将和大天王已经带到。自成拍一下袖头上落的木柴灰,不动声色地说: 
  “带他们前来。” 
  敌将刘仁达原以为李自成已经溃不成军,老营中乱作一团,没料到竟如此军容整肃,威严难犯,不禁心中怦怦乱跳。就在这刹那间,他觉得他大概没希望转回去了,很后悔没有向亲随人和朋友们嘱咐几句话,但又想着,不嘱咐也不要紧,巡抚大人定会抚恤他的家属。不过他尽管心中害怕,却又横了心宁死不辱使命,不在“流贼”前失去面子,所以故意装得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地迈步前进。随在他背后的大大王高见被迫来见闯王,虽然竭力想把生死置之度外,不在众人面前流露出内心恐惧,但是不行,愈走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