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蒋经国传 >

第30部分

蒋经国传-第30部分

小说: 蒋经国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的英文达不到美国的大学程度, 8个星期之后,他颓然退训。
蒋经国和美国人打交道时,相当倚重英文中国日报发行人魏景蒙。魏景蒙有时候替经国当翻译,是他的“老友记”、酒伴。有些美国官员形容魏是“帮亲人物”、“弄臣”。经国与他的莫斯科中山大学同学王新衡,交往密切,儿子孝武还拜王为乾爹。可是当台湾水泥公司推选王新衡担任董事长,经国对一位助理说,他不能有一位亲近朋友在商界地位那么高,此后就把王当做一般朋友了 (译者按,这里一定是错了。王新衡来台湾后是立法委员,被远东纺织集团董事长徐有痒延揽去旗下生产洋房牌水泥的亚洲水泥公司担任董事长。王从来没在台泥担任董事长)。另一类型的朋友是不再年轻的“少帅”张学良。经国说服父亲把张学良幽居之所由新竹移到北投,准许张学良在若干公共场合露面,但是不准到私人家中作客。大约每个月,经国会带张学良出来吃宵夜,谣传偶尔还有美女作伴。
蒋经国的一群朋友经常带著妻子在长安东路蒋家聚会,不时也到阳明山一处招待所饮酒作乐。每道菜端上来,全桌人都把面前的酒一饮而尽,当然划拳是少不了的节目,输的人不仅要干一小杯,还得要喝掉整壶酒!男女宾客往往都醉倒在桌下。但是教育长(即使当了“总统”,他在1949年以前就认识的老朋友,仍习惯这样称呼他)似乎千杯不醉。偶尔,宾客可能穿错了外套和鞋子回家,但太太当然不能搞错,但是经国可能是在这些场合,传出与部属妻子发生恋情的传闻。 公开场合,除了蒋方良,他从没有与其他女人一起出现,但是在50、60年代他显然有好几个红粉知己。
蒋经国与其夫人蒋方良饮酒划拳
经国权力日增之后,他试图藉星期天下乡的机会与普通百姓保持接触。从1950年起直到1978年出任总统,他走遍全省320个乡镇,不经预告就到一般人家访问,甚至到地方上一般小馆子随便吃点午饭。 有时候他还自备乾麵条下乡。即使在50年代的台北,他偶尔不带侍卫,自己开车到处走。有一天开著吉普车回城里,他还让一个人搭便车。他问清此人目的地,还特别绕路把他送到。此人有眼不识泰山,谢谢他,赏给他10块钱小费,经国也不客气收下钱,回家后交给方良,他说:“你瞧,我今天可赚了一点钱咧!”
蒋经国到农村视察
蒋经国与章亚若婚外情生下的孝严、孝慈兄弟,此时也在距台北车程1小时的小城新竹成长。他们跟外祖母周锦华、舅舅章瀚若以及他的大群子女住在中央街一间小房子。学校同学几乎全是本省人,因此这对双胞胎不仅会讲国语,自小还会讲流利的闽南话。1955年,两兄弟都已经13岁了,外祖母还没有告诉他们谁是他们的生身父亲。他们还以为生父在大陆,没有逃出来。王昇偶尔来拜访,看看需要什么。瀚若依然相信姊姊是被谋杀致死,家人有病也不到新竹的公立医院看病,王昇一再向他担保,他的焦虑没有事实根据,可是瀚若不肯相信。
50年代末期,两兄弟进了高中,各自取了英文名字——孝严是约翰(John),孝慈是温士顿(Winston)。这时候,外祖母徵得经国的同意,才把他们的身世告诉他们。两兄弟听到自己是蒋“总统”的孙子、蒋经国的儿子,大吃一惊,他们感到骄傲,可是外祖母严切叮嘱,绝对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这个秘密。他们也晓得不会得到著名的祖父、有权的父亲公开承认。章孝严相信,宋美龄多年来可能悄悄地间接接济他们。
到了1954年,金门、马祖和更北的大陈列岛驻有好几千名美式训练、装备的特种作战部队。中央情报局由这些地方发动的突击及其他秘密活动,依然瞒著驻台北美国“大使馆”。蓝钦曾在一封电报里抱怨,为了要知道中央情报局和美军顾问团究竟干什么,他必须依靠国民党当局官员告知,以及“其他小道传闻”。同时中央情报局和美军顾问团也在较劲,互争对中国大陆发动突击作战的主导权。美国的其他单位也来搅局,譬如美国陆军出了名差劲的第五00军事情报组,没有照会美国顾问团或中央情报局,更没有通知美国大使,也跑来提供训练及器材给蒋经国的单位。蓝钦温和地在电文里指出,蒋经国、中情局、美国军方这些秘密军事行动究竟范围如何,他只能臆测,可是它们攸关本地区的和平或战争,需要“比当前更从政策角度来加以注意”。
蒋氏父子在大陈岛留影
中央情报局和美军顾问团不让大使馆知道这些秘密活动,部分原因是他们晓得外交部门一定会说它们挑起事端、无济于事,尤其是韩战已经停火,更没有必要招惹中国。蓝钦形容这些秘密活动好像是“拿鸡毛掸子去撩拨共产党大老虎”。这样撩拨可能激怒北京以军事行动对付外岛。1954年,蓝钦两度向“中华民国外交部长”叶公超表达对此一问题的关切。叶公超两次都乾净俐落推搪掉蓝钦的抱怨,声称他瞭解驻台美国军方代表对此有相当不同的意见。
韩战结束之后,蒋介石继续坚持只有消灭北京共产党政权,亚洲才能安定、和平。他告诉美国访客,他的60万大军可以在沿海地区建立坚强的桥头堡,然后中国大陆就会有大批义军揭竿而起,届时毛泽东就得逃到莫斯科去。蒋介石承认,要发动此一作战,美国必须先以36年时间提升国民党军队武器和设备的水准,包括协助国民党军队大规模建立海、空军武力。
蒋介石晓得他的部队能力有限,也瞭解全面进攻大陆一旦失败,会毁掉国民党军队的精锐核心部队,甚至可能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跟往常一样,除非胜券在握,他无意直接由台湾发动反攻或大规模突击活动。所谓十足的胜算,就是共产党政权,包括人民解放军在内,陷于明显的崩溃状态,或是美国预备挑起主要负担。
针对大陆进行骚扰性质的突袭,虽然符合台北政权的目的,国民党当局在执行这类行动时都十分谨慎。韩战期间跟蒋经国的特种作战部队在外岛并肩工作的美国军官及中情局人员都说,国民党军队拒绝对大陆发动大规模的突击。有位美国官员接受本书作者访谈时指出,国民党当局深怕如果真的重新伤害中共,中共会采取必要报复手段,把他们驱离外岛。从大陈发动的秘密活动,基本上只等于是鼓舞本地区传统的海盗行为而已,据美国人说,其结果充其量只是骚扰共产党而已。
杜勒斯国务卿在1950年曾私下表示支持“台湾独立”,并不期待能推翻中国共产党。他真正的战略目标是:围堵中国、保卫台湾。美国学者唐耐心记述,自从蒋介石不再受羈束之后,杜勒斯设法争取掌控蒋介石的行动。1953年12月,杜勒斯与外交部长叶公超信件往返,“中华民国”再度正式承诺,国民党军队事先若不与美国咨商,得到美方同意,不会进击中国大陆。
杜勒斯国务卿决心要避免美国在亚洲捲入另一场地面战争。元月间,他宣佈“大规模报复”政策(意即依靠核武器,不再像韩战期间只靠美国地面部队作战)业已在远东生效。可是围堵政策和大规模报复的威胁,不久即在中南半岛遭到严重考验。到1954年,美国对越南的军事援助计划已投下10亿美元,支付法国74%的作战费用。但是在韩战停火之后,中国的大炮、迫击炮、弹药及其他补给品由北方源源流到越南手中,大大抵销了美国对法国的援助。艾森豪一度斟酌调派蒋介石部队入越南增援法军的构想,但是属下反映,这么做有招惹中共大规模介入的危险,他就放弃此一构想。此外,法国本身也拒绝这个方案,指出国民党军队在越南将“高度不受欢迎”。
3月间,武元甲开始团团围住甸边府16000名法国守军。美国联合参谋本部提出一个计划,「动用三颗小型战术原子弹,摧毁越南阵地,拯救守军」。但是艾森豪和杜勒斯都认为,只有在中共公然入侵之下,美方才有理由迎战,并采取如此激烈措施。问题是没有中共直接介入,北越已经佔了上风。不过,在蒋经国督导下,民航公司飞机由台湾起飞,对被围困末期的甸边府提供运补。法国守军于5月间投降,14000名未战死者列队成为战俘。可是美国威胁要动用核武器,倒是促使莫斯科和北京说服胡志明暂时和解,接受南、北越分治。
中南半岛妥协和解,乃是中、苏已经推动一年的和平共存新国际政策之一环。毛泽东接受莫斯科后斯大林时期新领导人此一全球战略,但是他希望向他们及其他每个国家表明,和平共存不代表中国接受台湾由美国永久“佔领”。或许出于这个理由,毛泽东立刻在金门、马祖发动危机。国、共双方飞机在金、马上空交战,两边也互相以重炮轰炸对方。
美方认为中共对金、马施压,是即将进袭金、马的跡象。在世界及联合国看来,远东地区即将爆发又一场战争。然而,毛泽东几乎肯定没有意愿在此时针对金门或马祖发动重大攻击。当时许多人认为,毛泽东磨刀霍霍,意在阻挠美国在亚洲筹组反中共的安全同盟,或是蒋介石企盼的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的签订。其实也不太像。基本上,毛泽东要向国内及世界(包括台北、莫斯科和华府)展示,中国内战还没有完,他还未放弃统一中国。
蒋介石在金门太武山眺望大陆
事实上,1954 年的金门危机给台、美“共同防御条约”的构想产生推动力。杜勒斯希望未来和中国保持弹性,并不赞同与台北签署“共同防御条约”。金、马危机上升,杜勒斯想把危机提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讨论、处理,可是蒋介石坚持惟有华府签约承诺保卫台湾, 才肯把案子交到安理会讨论。1954年10月,杜勒斯和艾森豪勉强同意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条件是蒋介石“愿意在台海采取守势”。艾森豪要说清楚:“我们不会在我们的伙伴‘中华民国’去进攻(中国大陆)时,来防卫我们的伙伴”。杜勒斯拒绝明白把外岛纳入条约防御范围。但是就蒋介石而言——甚至就毛泽东而言——美国与中华民国的同盟条约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它坚定强化了“一个中国”原则。
1954年夏天,大多数驻台美军顾问,乃至中国人,都预料孙立人会是国民党军队下一任参谋总长。孙立人私底下还是继续对政工制度及蒋介石在金、马部署大批兵力的做法不以为然。孙立人对短暂回台述职的顾维钧说起,蒋介石决定全面防卫金门的计划,是牺牲军事战略的政治考量。顾维钧提醒孙立人“多加小心,因为不是人人……会瞭解或欣赏他的观点或态度”。
关于孙立人的种种报告传到蒋介石父子耳里,使他们相信史迪威的这个旧部有可能即使不在老蒋生前,也会在老蒋百年之后图谋不轨。1954年8月,蒋介石突然解除孙立人的兵权,派他出任位高权虚的“总统府参军长”。1955年5月,宪兵逮捕孙立人旧部属郭廷亮,罪名是涉嫌阴谋在军中煽动叛变。不久之后,宪兵告诉孙立人,他被软禁了!
孙立人在缅甸留影
蒋介石父子晓得美方一定不会相信这样一位受到高度尊敬的将领会涉嫌叛乱,可是却没有料想到美方的反应那么激烈。听完顾维钧大使说明国民党当局对孙案的侦查经过,雷德福上将惊愕得说不出话。他说,孙立人是国民党军队最干练的将领,“不可能,也绝对不会是亲共分子”。雷德福说:“如果(照控方所说)散佈在不同单位的100位军官自动加入反对蒋介石的阴谋的话,部队一定发生极严重问题”。这位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越说越上火,声称他同意孙立人的见解,总政战部不是好制度:“(国民党军队里)陞迁不依指挥官的推荐,要依政工人员的建议…导致士气低落…指挥官不能管控部下”。他的结论是,这样的部队不能有效地作战。关于这场对话的报告,一定让蒋介石父子大为震惊。
蒋介石父子决定妥协。陈诚主持的调查委员会发现,孙立人在军中拉帮结派,指示郭廷亮“加强”这方面的活动,对郭廷亮规划的阴谋也知情。不过,调查委员会又说,孙立人并不晓得郭廷亮是共产党,也没有证据显示孙立人是“阴谋的主要推动者”,建议宽大处理。蒋介石因此下令不进一步惩处,把孙立人责付“国防部”管束。此后33年,孙立人过著被软禁的幽居生活。
除了孙立人之外,最敢批评总政战部的就是蒋纬国。纬国1955年初由美国回来后,蒋介石有意派他到国防部担任参二助理次长。参二主管军事情报,主要是战术和战略情报,如敌军部队部署等,与“国防部情报局”主司间谍和反间谍活动有别。不过,它依旧是情报事务,是个敏感的职位。经国向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