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蒋经国传 >

第14部分

蒋经国传-第14部分

小说: 蒋经国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改口称呼委员长‘老先生’,就是要避免立正致敬这一套。这是法西斯作风,以后都不要再这么做!”
干训班有位学员王昇,出身赣南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王昇果敢勇毅,精力充沛,以第一名毕业,被派为主管三个县的主任督导,由于表现良好,经国在1940年把他召回赣州专员分署,让他管理七个乡镇。
干训班第一期学员当中有位女生章亚若,出身南昌一个读书人家。亚若十七岁时就依父母之命,嫁给一位表亲。她的丈夫自杀身亡时,亚若只有二十来岁,还有两个小孩。她是个有决心的爱国青年,决定参加抗日工作;听说干训班招生,她把两个小孩托付给公婆,毅然投奔赣州。
根据她的照片以及朋友们对她的描述,章亚若是个漂亮、活力充沛的女性。她在干训班里最好的朋友就是王昇和另一位女同学桂辉。结业之后,亚若被分发到专员公署的“抗日动员通讯社”工作,由于卖力工作,经国注意到她。她唱平剧的功力已臻职业水准,有时候还在赣州城里票戏。某个星期六夜里,经国听完她唱戏,跑到后台称讚。亚若告诉她的暱友桂辉,她当夜失眠!
不久,蒋经国调章亚若为私人秘书。她偶尔会到蒋家,教孝文、孝章做功课。显然她与方良也彼此认识。亚若和经国都是无可救药的浪漫派,两人发展出亲密感情,私底下相处时,她称呼他“慧风”,他则称她为“慧云”。蒋经国只送过她一份礼—他在重庆旧市场买来的一面欧式镜子,他说要让它照出她的美丽容貌。方良对于他们俩这段恋情显然毫无所悉。
由于背景影响,蒋经国非常注意心理作战(包括宣传)的重要性。当时,不少青年在“到延安去”的口号号召下,奔往毛泽东的陕北基地,蒋经国提出“到赣南来”的口号予以反制。他自己办一份《正气日报》,还设立通讯社、新赣南出版社、新赣南书店,以及《江西青年月刊》。这些媒体事业正在和国民党已在江西省及赣州成立多年的单位竞争。国民党地方官员对此颇为不满,认为蒋经国意在贬抑他们,捧自己。蒋介石有一封信提醒儿子:“你应该专心地方上的实际工作,不需要对外界宣传你的作为,因为我们家越能隐蔽,越不致招忌”。
陈氏兄弟掌控的中统,以及戴笠主持的军统,此时已向重庆当局提出报告,指称共党分子已经潜伏进蒋经国的文宣机关工作。蓝衣社旧成员也打报告,蒋经国的办公室本身遭到共党分子渗透。地方士绅重弹经国在南昌时期已经被指控的旧调,认为小蒋的做法和口号,与共产党一模一样。
1940年6月,戴笠手下抓到一个中共地下党员,此人负责中共在江西和广东的青年工作。旋即同意与国民党合作,指认潜伏在赣南工作的若干中国共产党员之身份。
蒋委员长把儿子召到重庆,让他读这些报告。被指控是中共党员的名单中,头五名里赫然包括蒋经国的主任秘书兼情报主管黄中美。蒋经国替这五个人担保。他在回到赣州后,逮捕了其他涉嫌共党分子;12月,保安队在赣南突袭中共党员一次秘密会议,逮捕了二十多个共党分子。
1940年3月,蒋经国赴重庆向蒋介石报告赣县实施新政的状况为了处理这类安全问题,蒋经国派王昇担任专区警察首长。此后,王昇就统管赣南的情报和警务工作。蒋经国又派王昇兼任军事科科长,职责包括徵兵入伍。按照中央配下来的徵兵名额,赣南地区落后,还「欠」中央三千名新兵。王昇处理徵兵问题颇有一套,有一回逮捕两百名拿不出身份证的年轻人,把他们统统送去当兵。不久,赣南就符合中央徵兵员额的要求了。
蒋经国扫除土匪和其他“坏分子”之后,发动一项计划要把赣南改造成模范经济区。1940年1月,他公佈“三个计划”,提出“五有”的远程目标——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屋住、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书读。
专员公署开办经济开发单位。蒋经国到任前。赣南的经济主力是矿业和艰苦的农业,生产只够地区消费量的一半。他推动成立一些小型工厂、碾米厂、烧窑等乡村企业。新组训的农业官员下乡,鼓励农民养蚕,并发动每个“保”(百户为一保)挖掘一个池塘,不仅可以养鱼,还能用来灌溉菜园。
三年计划里头有一个重要项目,即是教育,包括青少年强制入学唸书。他把村子里的宗祠借来办学校,“把新神带进旧庙”。他又命令没念过书的成年人参加识字班,每十家为一组,强迫大家每天花两小时读书、写字、做算术、通晓时事。他用粗纸印出简单的教材,有时候一个村子只够配到一份教材。
小蒋下乡视察时,穿著普通的棉布衫,会检查老百姓的作业簿,听他们唸唸书,还会检查巡迴老师填写的成绩单。有位美国记者跟他一起下乡,看到村民向他下跪,经国立刻扶起他们,一边说:“别跪!别跪!”
1939年夏天,蒋经国的弟弟纬国自德国慕尼黑军校毕业。前一年,纬国身著士官(军官候补生)制服,坐在山地师卡车,开进奥地利。纳粹进佔奥地利的过程并未发生战斗;德军轻易就接管了奥地利部队;纬国和其他军官候补生成了指挥奥地利军队的小军官。10月间,德军又佔领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Sudetenland)。纬国没有参加这次行动,不过他在1996年6月5日接受本书作者访谈时,承认他会乐意参加。
纬国毕业后,中国陆军颁授他少尉军阶。重庆的军政部派他以观察员身份到敖得河(Oder River)前线参加德国某步兵师。可是纬国很遗憾没有机会随德军进佔波兰。他在前往德、波边境途中经过柏林,向中国大使馆报到,却接奉新命令,要他到美国受训。他在阿姆斯特丹登船,抵达美国之时,欧战正好爆发。蒋纬国先在一个中国空军访美代表团担任侍从军官,然后到阿拉巴马州麦斯维尔基地的美国陆军航空队学校受训。然而,美国军方获悉纬国有在德军服役、受训的经验,请他到诺克斯堡新成立的装甲兵中心担任顾问。此后四个月,他参加训练以及师级的兵棋演练,也因此学会一口流利的英语。
1940年11月,蒋纬国由夏威夷搭机回远东,中途停了六站,才抵达香港。此时,中环英国总督官邸还飞扬著英国国旗,因此由国民党控制地区仍可前往香港。在码头上迎接纬国的,是一位童年的老朋友和另一个年轻人。招呼完毕,这位朋友问纬国:“你认得这个人吗?”纬国说:“很面熟”。这个朋友才说:“他是你哥哥呀!”阔别十五年的经国、纬国拥抱成一团,回到思豪酒店,两兄弟竟夜未眠,边喝啤酒边互叙别情。
次日,经国带著弟弟去见宋美龄。纬国出发到德国之前,宋美龄和蒋介石成婚已有九年,可是他从来没见过她,她也不晓得有他的存在。1927年,蒋、宋结婚之前,蒋介石就把姚夫人和纬国送回她老家苏州居住。1928至1936年,纬国都在苏州念中学、大学。这段期间,纬国偶尔会到南京住几天,见见父亲;蒋介石刻意安排,不让纬国碰上宋美龄。然而,香港之会,蒋夫人热烈欢迎纬国,对于蒋先生不让他们亲近,殊表遗憾。蒋夫人是到香港治病,经国奉父命陪她到香港。这是经国唯一一次亲睹大英帝国东方明珠的景色。蒋家兄弟在香港住了三天,然后分途回中国。
法国在1940年6月21日对德投降,但是到了10月,英国在不列颠之役击败德国空军之进袭。斯大林因此有理由希望,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残酷血战,还会鏖战一段时间。然而,希特勒已经把目标秘密瞄准东方。日本此时宣佈要建立大东亚新秩序以及大东亚共荣圈。9月间,日本、德国、意大利签订三边同盟条约,目标不是共产主义苏联,而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国家—美国。斯大林批准开始跟东京当局谈判日苏互不侵犯条约或日苏中立条约。苏联对国民政府的援助也开始减少。
欧战战火炽烈之际,中国方面国共之间的紧张亦急速升高。蒋介石命令长江以南的中共新四军,在1940年底以前全部开往长江以北。1941年1月,有一支新四军部队却往长江以南移动,国军对它发动攻击。这场“新四军事件”(译按:中共方面称之为“皖南事变”)证实,即使抗日战争到了紧要关头,国共双方都对战后必须摊牌对决,非常重视。“联合阵线”自此以后最多只是武装停火而已。
新四军事件亦进一步降低了苏联协助国民政府的兴趣。然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这个时候送给中国一百架P40战斗机,并同意美国空军“志愿队”担任飞行员。陈纳德指挥的飞虎队开始对日军造成重大伤害。美国对于力抗法西斯侵略的英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增加物资及财务援助,战争的态势开始起变化。斯大林则乐得在世界政治两极化的大局势里袖手旁观。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面带笑容参加观礼,俄国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和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佑签署一项效期五年的日苏中立条约。条约中附带一份双边联合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领土的完整与不容侵犯,日本也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领土的完整与不容侵犯。日本因而可放手由满洲国调动精锐部队,投入即将对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西方民主国家属地的作战。
苏联与日本眉来眼去之际,蒋经国开始公开高唱反共。他在《青年日报》上发表两篇反共文章,也不再发表演说替苏联辩护。
在莫斯科方面,1941年的暖春似乎预示著俄国人民会有和平的日子过。不料,德军却在6月22日对俄国发动闪电突袭。希特勒邀请日本联手瓜分苏联,可是日本对德国会撕毁德苏协定又是事先完全不知情,它决定按照新订的南进政策扩张势力。7月21日,日本皇军佔领印度支那(中南半岛)南部,美国宣佈对日本实施全面贸易禁运。东京的军国主义者决心南征,认为与美国交战已无可避免,决定突袭珍珠港,摧毁美国海军武力,夺佔整个东南亚。
蒋介石和毛泽东,也跟丘吉尔、斯大林一样,非常高兴美国加入战局。罗斯福指派史迪威将军担任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军事联络人、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以及美国对华“租借法案”执行官。史迪威同时与何应钦共同担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名义上是蒋的部属,也是美军的战场指挥官。飞虎队正式纳入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陈纳德以将军之阶正式回役。美国已经参战,斯大林觉得他已没有必要协助国民政府或娇宠蒋介石。1942年,苏联新闻媒体再度开始批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蒋经国在赣南对朋友提到,美国人参战之下,中国内部的冲突会日益激烈,而他们本身的工作,也会越发重要。
1942年1月,蒋介石把他手下的德式装备、训练之第五军、第六军投入缅甸战场,协助英国人保卫其殖民地,尤其是要确保滇缅公路。仰光在2月底沦陷;几星期后,蒋委员长飞到腊戍,检阅国军部队。蒋经国随侍在侧,但是并未对外公佈。史迪威在前往重庆报到途中,由加尔各答飞来,与蒋氏父子同一天抵达腊戍。蒋介石和史迪威有一个简短的会晤。史迪威提到,他受到蒋“热烈的欢迎”——这恐怕是他最后一次对蒋介石的好评。
蒋经国到达腊戍,史迪威并不晓得。经国在腊戍又多逗留一星期,走遍国军第六军每个连队。他每天比士兵早起床,等著和士兵一起做早操。他参观营区厨房、厕所,鼓励军官主动替士兵(几乎全都不识字)写家书。经国和军官谈话时,强调部队士气是制胜的关键,一般士兵晓得为何而战、官兵团结,非常重要。回到赣州后,蒋经国还写信给他见过的每个军官。
蒋介石让史迪威全权指挥驻缅甸的中国部队。可是中国将领常不执行史迪威的命令,有时候蒋介石没有照会史迪威,就推翻史迪威的命令。史迪威虽有驻华经验,也通晓中文,个性却难以与蒋委员长或当时任何一位中方领导人打交道。史迪威沉默寡言、个性急躁、主见极强、作风直率,使他在许多情况下是个优秀的战地指挥官,却不是一个干练的外交官。蒋介石不愿意改组国军部队,投入攻势作战,或开革腐化无能的将领;史迪威因而备感挫折,乃是可以理解的反应。然而,从蒋委员长的角度思考,要采取上述任何动作,都会对国民政府派系势力均衡产生重大影响,不能不谨慎从事。史迪威听到外界对经国的好评,可是两人没有碰过面,实在是一大憾事;因为史迪威提议的许多改革,经国也有同感。
蒋经国在赣南主政三年之后,他的父亲对他的表现相当欣慰,曾经拍发一个电报说:“儿任专员已足三载,人民爱戴,建设进步,时用快慰!”蒋介石现在开始认为,经国通晓俄文,又有行政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