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

第163部分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163部分

小说: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粝囟薄
 
〔139〕“厌次侯”,即元延,本表略载其事迹。〔140〕“渫”,音 xi8。〔141〕“节 氏”,司马贞《索隐》云是县名,其地理位置已不能确考。〔142〕“济南”,郡名, 辖有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县、章丘县、邹平县、济阳县一带。治所在东平陵(今章丘县 西)。“太守”,管辖一郡的最高官吏,郡中民政、财政、司法、选举、教育等权皆集 于一身,又兼掌兵权。〔143〕“成阳王”,即城阳王。元狩三年为城阳王者是刘延, 为城阳王刘章之孙。刘延为王始立于景帝后元年,终于元狩五年,共在位二十六年。 “通”,通奸。汉律规定,与王女通奸是违法行为。〔144〕“蓼”,音 liǎo,县名, 故地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145〕“执盾”,左右亲近的护卫武士。〔146〕“左司马”, 司马为武职官员,执掌军政,有时分置左右。〔147〕“为将军,三以都尉击项羽”, 本书《高祖本纪》记载,汉五年,刘邦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战垓下(聚落名, 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淮阳侯韩信统兵三十万与楚军正面相抗,孔将军统兵 居左,费将军统兵在右,刘邦殿后。此表所载蓼侯孔藂,当即垓下击项羽之孔将军。〔148〕 “南陵”,汉文帝母薄太后之陵,陵在今陕西西安市西。〔149〕“衣冠车不得度,国 除”,孔臧为太常,太常是负责宗庙礼仪之官,皇家寝庙园陵如有破坏,祭祀社稷、宗 庙和朝会、丧葬等方面有失礼仪,都要治罪。所以南陵的桥梁损坏了,举行礼仪时衣冠 车子不符合制度,孔臧被剥夺了封国。因太常所职是皇家宗庙和典礼,稍有不慎,便会 得咎。自汉武帝至西汉未,太常因过失而被免官或取消封国的多达二十余人,孔臧即为 其中的一人。〔150〕“费”,县名,故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北。〔151〕“会稽”,郡名, 辖境在今江苏东南部和浙江东北部,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湖阳”,县名, 故地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南湖阳镇。〔152〕“陈贺”,即与韩信、孔将军一起与项羽决 战垓下之费将军。〔153〕“巢”,乡邑名,故地在今安徽巢县东北。〔154〕“薨”, 音 hōng。按封建等级制度,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155〕“无后”,没 有后嗣。〔156〕据《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陈贺侯第为三十一,《史记》各种 版本此格皆脱“三十一”,当补入。〔157〕“阳夏”,县名,在今河南太康县。“夏”, 音 jiǎ。〔158〕“特将”,率军独当一面的特殊将领。〔159〕“游击将军”,为汉代 杂号将军之一。“代”,郡名,辖境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一带。〔160〕“已破 臧荼”,燕王臧荼于汉高祖五年十月反汉,同年即被俘。〔161〕“灵丘”,县名,在 今山西灵丘县。〔162〕“隆虑”,县名,在今河南林县。〔163〕“长铍都尉”,武职 官员,其地位当与骑都尉相类。“铍”,音 p9,长矛。《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铍” 作“鉟”,颜师古注认为鉟是长刃兵器,为刀而剑形。又认为铍也是一种刀器。〔164〕 “阳都”,县名,故地在今山东沂南县南。〔165〕“邺”,县名,故地在今河北临漳 县西南。〔166〕“楼烦”,中国的少数部族之一,善骑射,分布在今陕西北部及内蒙 古自治区南部。秦末被匈奴征服,移居河南地,即今鄂尔多斯草原。〔167〕“翟王”, 即董翳,项羽分封诸侯时所封。汉二年,归降于汉。“别降翟王”,是丁复另又参加了 使翟王董翳降汉的斗争。〔168〕“悼武王”,即吕后长兄吕泽,为汉将,本封周吕侯, 汉高祖八年卒,谥令武。后迫谥悼武王。〔169〕“杀龙且”,汉四年十一月,韩信与 灌婴击破楚军,杀楚将龙且。“且”,音 j&。〔170〕“叶”,县名,故地在今河南叶 县南。〔171〕“趮”,古“躁”字。〔172〕“新阳”,县名,故地在今安徽界首县北 尹城子。〔173〕“东武”,县名,故地在今山东诸城县。〔174〕“户卫”,地位低下 的武职人员。据裴骃《集解》引徐广说一本作“户从”。“薛”,县名,故地在今山东 滕县南。〔175〕“破秦军杠里”,秦二世三年,楚怀王遣刘邦西略地,至成阳,与杠 里秦军交战,打败了秦军。郭蒙参加了此役。杠里在成阳西,成阳为秦县,故地在今山 东鄄城县东南。〔176〕“杨熊军曲遇”,此承上言郭蒙又破杨熊军于曲遇。此役发生 在秦二世三年刘邦与秦军杠里之战后。“杨熊”,秦将。“曲遇”,聚邑名,故地在今
 
河南中牟县东。〔177〕“越将军”,是一种杂号将军。《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云“为城将”,颜师古认为是统率筑城之兵的将领。〔178〕“二千户”,《汉书?高 惠高后文功臣表》云“三千户”〔179〕“汁方”,或作“什方”、“汁防”,县名, 故地在今四川什邡县。〔180〕“平定侯”,齐受,吕后元年封,事详见本书《惠景间 侯者年表》。〔181〕“豪”,豪杰。〔182〕“棘蒲”,古今学者多数认为今地无考。
《左传》哀公元年载,齐、卫等联合伐晋,取棘蒲。本书《赵世家》载敬侯六年,借兵 于楚伐魏,取棘蒲。本书《靳歙列传》载歙攻安阳以东,至棘蒲。由这些记载看来,棘 蒲当在汉代魏郡(包有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以及山东与河北东南部接壤的少数地 区,治所在邺县,即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境内。本书《赵世家》张守节《正义》云:“今 赵州平棘县,古棘蒲邑。”平棘在今河北赵县,今天的学者有的相信《正义》的见解, 其实是不对的。平棘与棘蒲是两个地方,不能混而为一。〔183〕“起薛”,秦、汉战 乱之际,薛为兵家往来之地,战祸频仍,所以在薛地起兵者颇多,仅本表所载,拔起薛 地者就有郭蒙、陈武、戎赐、陈胥、华寄、秦同等人。〔184〕“别救东阿”,秦二世 二年,齐将田荣曾被秦将章邯围困在东阿,反秦军队救东阿,打败了秦军。陈武救东阿, 即指此役。“东阿”,县名,故地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185〕“击齐历下军田既”, 汉三年,齐王田广、齐相田横为了防备汉韩信军东进攻齐,屯重兵于历下。刘邦派郦食 其说服了田广、田横,与汉和好。齐乃解除了历下的守备。十月,韩信乘机袭破了齐历 下军。陈武“击齐历下军”,即指此役。田既为齐历下军将领。“历下”,邑名,因城 在历山北,故名。旧地在今山东济南市西。事详见本书《田儋列传》、《资治通鉴》高 帝三年。〔186〕“嗣子奇反”,淮南王刘长谋反,陈奇预谋事。〔187〕“都昌”,县 名,故地在今山东昌邑县西。〔188〕“骑队率”,率领骑兵的将领。〔189〕“武彊”, 乡邑名,故地在今河南郑州市东北。〔190〕“丞相宁”,当时丞相名宁者,仅此一见。 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一一认为:“是时丞相无名宁者,疑误。”〔191〕“侯青翟坐 为丞相与长史朱买臣等逮御史大夫汤不直”,汉武帝时庄青翟为丞相,张汤为御史大夫, 会有人盗发孝文帝园陵中埋在土中的送给死者的钱币。庄青翟与张汤约定到武帝面前请 罪。届时,庄青翟如约请罪,张汤并未请罪。武帝令御史调查此事,张汤打算乘机加害 庄青翟。庄青翟很忧虑。这时他的属官长史朱买臣等以它罪上告张汤,武帝亲自责问, 张汤不服,自杀。张汤死后,发现他的家中十分清贫,葬事极简。武帝得知此事,处死 了朱买臣等,庄青翟自杀。事详见本书《酷吏列传》。“长史”,丞相的属官,辅佐丞 相署理诸曹之职,有时甚至可以代表丞相参与丞相府以外的事务。〔192〕“贳”,音 shì,县名,故地在今河北束鹿县西南。〔193〕“千六百户”,《汉书?高惠高后文功 臣表》作“六百户”。〔194〕“台侯”,即戴野,汉高祖六年八月封,见本表。〔195〕 “吕”,司马贞《索隐》云“齐侯吕博国”,可见贳齐侯姓吕,名博国,本表脱“博国” 二字。〔196〕“海阳”,县名,故地在今河北滦县西南。〔197〕“越队将”,统率越 人军队的下级武官。〔198〕“千八百户”,《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千七百 户”。〔199〕“南安”,县名,故地在今四川乐山市。〔200〕“河南将军”,是一种 权宜设置的杂号将军。“晋阳”,县名,故地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201〕“亚 将”,犹云副将,地位仅次于主将。《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重将”,为主管 辎重的将领。“破臧荼”,汉高祖五年十月,燕王臧荼反,汉高祖亲自率军俘臧荼,南 安侯宣虎参加了这次战争。〔202〕“肥如”,县名,故地在今河北卢龙县北。〔203〕 “魏太仆”,魏王咎或魏王豹太仆。〔204〕“车骑都尉”,《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 表》作“车骑将军”。“破龙且”,时在汉四年十一月。〔205〕“曲城”,县名,故 地在今山东掖县东北。〔206〕“执珪”,本为楚爵名。人臣有功,以珪赏赐,谓之“执 珪”。本书《夏侯婴列传》载,婴从刘邦,初赐爵七大夫,后以军功赐爵五大夫,再以
 
军功赐爵执帛,又以军功爵位升至执珪。〔207〕“二队将”,两支部队的将领。〔208〕 “陈”,县名,故地在今河南淮阳县。〔209〕“击燕、代”,指汉高祖五年击燕王臧 荼事,详见本书《高祖本纪》。〔210〕“垣”,县名,故地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211〕 “汝南”,郡名,辖有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 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太守”,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并握有兵权。“赤 侧钱”,汉武帝时,郡国铸钱,民间往往违法私铸,杂以铅锡,谋取暴利。武帝元鼎二 年,令京师官铸赤侧五铢钱,制作比较精工,法定价值规定为一赤侧钱当五个普通五铢 钱。充赋及给官用皆令用此钱。皋柔为汝南太守,知道百姓不用赤侧钱纳赋而未予纠正, 是违犯法律的行为。“赤侧钱”,或作“赤仄钱”,又称“子绀钱”,以赤铜为其郭。
〔212〕“河阳”,县名,故地在今河南孟县西。〔213〕“身得郎将处”,《汉书?高 惠高后文功臣表》云“得梁郎将处”。〔214〕“丞相”,陈涓未为汉丞相,此指某王 国丞相。〔215〕“责”,与“债”字通。〔216〕“淮阴”,县名,故地在今江苏淮阴 市西南甘罗城。〔217〕“至咸阳,亡从归汉”,谓项羽军至秦都咸阳时,韩信逃亡归 附于汉。本书《淮阴侯列传》记载,“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218〕“连敖典 客”,谓韩信为连敖之官,负责接待宾客。此“典客”是说韩信所掌,不是官称。《汉 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连敖票客”。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典”字乃是“粟” 字之误,韩信“入汉为连敖,继为治粟都尉,则连敖是司庾之官,而粟客是治粟内史之 异名也”。可备一说。〔219〕“别定魏、齐”,分别平定了魏地、齐地。韩信俘虏魏 王豹,平定魏地,置河东、太原、上党三郡,事在汉三年。同年,韩信又袭破齐,汉四 年,完全平定了齐地。可参阅本书《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220〕“为王”, 韩信平定了齐地,派人对刘邦说:“齐地靠近楚地,如果我权力小,不暂且让我为王, 恐怕不能安定齐地。”刘邦为了利用韩信,听从张良的建议,立韩信为齐王。〔221〕 “徙楚”,汉高祖五年十二月灭项羽,正月,即把齐王韩信徙为楚王。〔222〕“坐擅 发兵”,汉代法律规定,发兵要有皇帝的命令,以虎符为验。未得虎符而发兵,常常要 处以死罪。〔223〕“夷三族”,处死三族。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汉初萧何制定 法律,承袭秦制,有夷三族的法律规定。这是一种最严酷的律条。〔224〕“芒”,县 名,故地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225〕“门尉”,一种地位比较低下的武官。〔226〕 “昭”,裴骃《集解》引徐广说“一作起”。据《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芒侯姓耏, 名跖。昭乃跖之子。耏,音 ér。跖,音 zhí。〔227〕“张”,县名,故地在今河北邢台 市东北。据本表,汉高祖十二年以此张县封毛泽,景帝中六年(公元前一四四年)国除。 景帝三年(公元前一五四年)封耏昭者必别为一张。今地已不能确考。《史记志疑》卷 二六据《读史方舆纪要》认为是山东寿张县南的张城。〔228〕“亚夫”,周亚夫,绛 侯周勃之子,封条侯,事详见本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