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

第52部分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第52部分

小说: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青菜豆腐汤,还有最有温州特色的鱼丸。

他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这是送我上路吗?”

在这瞬间,他百感交集,想起了许多往事,少年初恋,求学艰辛,宦海沉浮,连同许多牵挂都涌上心头,他整个人就软了下来,最终还是举起了筷子,却是喊了声:“冤枉!冤枉啊!”

正这时,那边的狱卒喊了一声:“盐运使庆大人要见你!”

康定基仿佛捡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扔下了筷子,就跪在地上头磕得捣蒜一般:“运司,运司!看在我追随您这么多年的份上,饶我一命,饶我一命!平时四季的上贡,冰敬炭敬,我可是一文钱都没少啊!”

庆廉神色肃穆,却是对着狱卒说了声:“退下吧!”

狱卒知道运司与康定基有话要讲,当即都退下去,康定基仍是抱着一线希望:“运司,看在我鞍前马后侍候你这么多年的份上,您就饶我一命吧!我愿意戴罪立功,与那柳绝户狗贼拼死。”

庆廉轻轻叹了一口气,却是说了一句:“他们这顿饭菜备得还不错,这样一来我就放心了,我也是来见你最后一面!”

“运司,运司!”康定基扑到了牢门的圆木柱子上,他想抓住庆廉的衣角:“能不能换个死法,让我死在阵前好歹能换个身后名声,何况连顾元凯也不过是革职罢了,为何要取我的首级以壮军威。”

顾元凯是浔州知府,太平天国能在紫荆山区潜伏发展数年,他的责任甚大,不过庆廉长叹了一口气:“康县,若不是到了这等山穷水尽的地步,我岂会不给你留点后路,我也是无可奈何!”

他对着康定基说道:“你去年给我送的几次孝敬,连同上次的炭敬,我都原封没动,知道你为了搞这个知县弄出大亏空,我把这笔银子给你寄回乡里,同僚们再凑一凑,接济你家里的妻儿。”

“我不服气!”康定基拼命地撞击狱门:“我真不服气,我在乐清上任才两个月,红贼起事,我虽有责任,但罪不至此!”

庆廉又叹了一口气:“我也是山穷水尽,逼不得已,你身为一县之主,不经一战弃城而走,罪不可赫!”

“可是……可是!”康定基说不出什么来,最后还是问了一句:“可是叶镇台、瑞府台也退过江来啊!”

“他们虽然败绩,却同红贼柳绝户力战达数时辰,战殁兵将三千员,并非不战弃军而走。”庆廉神色悲呛:“也不多说什么了,你还有什么心事末了,就交给这个老上司吧!”

康定基长长地舒一口气:“今天陪我一起上刑场正法还有谁?”

“几个小卒子而已。”庆廉告诉康定基:“非康县首级不能挽回军心!”

康定基这么多年宦海沉浮,早练得一双火眼金睛:“还有谁?”

“此次红贼起事祸首共有三人,武将祸首姚副将已经没于乐城之中,文官祸首便是康县你了,至于无良乡绅,则当数徐牧谦,现在他逃去瑞安,孙锵鸣偏是他儿女亲家!”

“即使孙锵鸣是徐牧谦他儿女亲家!”康定基已经想通了:“恐怕也保不住他身家性命,运司,恐怕我这首级不但要悬首校场,还要传首瑞安吧?”

庆廉冷漠地点了下头:“就看孙锵鸣是要保全瑞安全城,还是要他这个儿女亲家了!”

“痛快!”康定基现在放得开了:“徐牧谦家财百万,还不是陪我一起上路,运司……”

他举起酒壶往嘴里灌了一口:“按流程来说,平时要拿走我这颗首级,非得抚台、藩台、臬台会审,大理寺复核,有了上谕才行,但此非常之时,运司你临机处置,除了我旁人也挑不出毛病来,罢了……”

他带着哭声说道:“家中父母妻儿,就托付给运司了。”

他一手举着酒壶,一手夹起了红烧肉:“小时候家中困顿,就想着那一天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运司,也没有别的心事,多拿些酒肉来,就让康某醉死撑死吧!”

他已经把一壶酒都喝得干干净净,仰天长叹道:“这世上为什么多了柳绝户啊!”

……

“我天国怎么多了一个殿前三十六检点来?”

说这话的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儿家,十七八岁,一头柔顺无比的长发披肩,又用金黄色的红布裹头,穿着整洁的锁金褂,下身是一身火红的长裙:“东王九千岁哥哥,你给我说说!这个柳畅柳检点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对面坐着身穿金线团龙袍的男子,年纪不过三十出头,头顶双龙双凤珍珠冠,腰系百宝金玉带,脚登龙凤穿云靴,面色坚毅,正是现在整个天京城最有权力的男人,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

杨秀清看了一眼自家妹子,嘴里多了句责怪:“长妹,你都多大的人了,若不是到了天京城,你早嫁人了!”

嘴里虽有着责怪的意思,却是兄妹间的温情更多些,杨长妹朝他吐了吐舌头:“哥哥,人家好奇了!给我说说,给我说说!”

杨秀清疼爱地看了一眼自家妹子,他在天京城内独揽大权,军政人事一手抓,甚至凌驾于天王洪秀全之上,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但是却是最溺爱这个妹子。

“冒牌货罢了!”杨秀清很无奈地张开了双手:“咱们天国的检点都是鼎鼎大名的英雄好汉,这个柳畅不知怎么就混到红巾军中去了。”

杨长妹一听说这是个冒牌货,脸上的小酒窝就露了出来:“哥哥,那我们是不是给瞿振汉下那么一道谕旨,杀了这冒牌货?”

杨秀清摇摇了头,告诉杨长妹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个假检点或许有些用处,该不该杀,我还有些犹豫。”

杨长妹问了一句:“是不是鞭长莫及的关系?瞿振汉不是领了哥哥你的委任状吗?”

杨秀清轻轻地拍了拍自家妹子的肩膀:“你给我再念一念译出来的北华捷报吧!从哪里冒出来这么一个柳畅柳绝户,真是奇了……”

第93章 羁縻

“红色头巾:中国政府新的威胁。”

“温州府位于浙江省的东南角,西北与台州和处州接壤,南边与福建为领,东面临海,面积差不多有三千五百英里,根据最近一次的人口统计,大约有二百二十万或更多的人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而现在一支新崛起的红色头巾叛军,正在席卷整个温州府。”

“叛乱最早起源于温溪(中国人称为瓯江)以北的乐清县,当一名出售酱制品的店主发现他无法正常地营业下去,他找到了大量的同盟者,无能而贪婪的官员迫使他们联合起来,在本年二月中旬,他们发动了一次起义,并将自己称为红色头巾。”

“起义发动之后,他们很快占据了整个乐清县,太平王的使者,一位柳将军率领数百名太平军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战斗力,在中国新年到来前后,这支红巾军已经占据了整个温溪以北,并消灭了这一地区内所有的政府军。”

“与占据上海县城十七个月的小刀会叛军不同,这支红色头巾叛军得到了本地农民的大力支持,并于三月间渡过温溪向南进军取得了一些胜利,一支他们的水上盟军控制了温溪附近的江口,并向经过的一切船支收取保护费。”

“现在整个温州府都处于戒严状态,但温州府的政府官员始终认为局势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下,直到四月中旬,发生又一次决定性的事件,红色头巾叛军的一支盟军攻占了本府地域最广泛的平阳县,为了支援这支叛军,红色头巾叛军的主力已经向瑞安进发,并企图攻占瑞安县城和平阳县的盟军会合。”

“温州府的高级官员不得承认,瑞安县一理沦陷就代表政府军在整个温州府的彻底失败,整个温州地区不得不被沦为叛军的后花园,但是他们认为有能力守卫瑞安县城,并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比方一名为定基康的官员因为放弃自己的责任而被拘捕,并可能受到处决。”

“瑞安城的战斗结果尚不得而知,但是政府在浙江南部的权威遭遇强有力的打击,叛军不但控制了两座县城和极其广阔的区域,而且还取得多次决定性胜利,根据不可靠的统计,政府军已经损失了超过了一万名士兵。”

“特别是一次对太平王部下柳将军的战斗之中,政府军遭到了毁灭性,三千名士兵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还有两名将军战死。”

“叛军大约拥有两万到三万名士兵,他们的武器是中国式的,目前没有发现任何西方武器,但是据说叛军企图从上海租界获得一些西方式军火。”

“在这里必须说到太平王派到叛军中的指挥官--柳将军,他是太平王最信任的三十六位指挥官之一,他的手下有大约三百名真正的太平军,除此之外还有大约一千到两千名本地土著兵员,所有兵员都是拜上帝教狂热的信徒。”

“柳将军是一个极其严酷的人,他对部下和敌人都一样冷酷无情,并把部队编成两个步兵营和一个预备营,多次击败了优势兵力的政府军,政府军以最恶毒的语言来咒骂他,却不得不承认他的部队是叛军中最具有力量的一支部队。”

“叛军在名义上接受太平王的领导,但是除了柳将军外的多数指挥官都自行其是,他们对太平军和拜上帝教都一无所知。”

“从现在的军事形势来看,发生瑞安县的战斗将决定着整个温州府的归属,一旦叛军获胜,他们将主宰整个温州府,并在政府的深远后方造成惊人的影响。”

杨长妹的声音很动听,听她读北华捷报的译文简直是一种享受,只是读完了这段译文,杨长妹却向自己的兄长提出疑问:“这个柳检点,似乎还有一点利用价值。”

“何止是一点利用价值。”杨秀清的脸充满果敢:“或许我们还能用得到这个柳畅,只要他同意,他就是我们天京派去的正式使者。”

杨长妹却是吃了一惊,虽然红巾军已经攻占了两座县城,而且他们能攻下瑞安县城的话,或许能统治整个温州府,但是他们所能做到的也就是局限于这一点了。

她眼前的这个男人,不仅仅是她的哥哥,而且还是整个天国最有权力的人物,只要他一句话,就能动员起十几万军队,数以百万计的民壮,让无数的名城化为废墟。

企图和天国联络的势力不计其数,各地的土豪、捻军、会党都把目光盯紧了东王府,想从杨秀清那获得一点点支持。

但为什么是这么一个冒牌货所在的红巾军,居然会获得杨秀清的格外青睐,自己的耳朵没听错吧?

要知道去年小刀会一口气在上海附近攻占了六座县城,杨秀清也是不屑一顾,至于各地豪强、义军领袖,有统兵多至数万人,杨秀清也不过是稍加羁縻而已。

杨秀清是个非常重视亲情的人,他看到自己的妹妹有些不解,当即说道:“最近天国的形势有些波折,大年初一,上海小刀会兵败,我军西征也受了些挫折,还有……”

他压低了声音,显然是不愿意太多人知道这件事:“正月十九日,连镇失陷,林副丞相被清妖捕获,已经在北京升天了,了正丞相独守高唐,身边只余数百将士,我军鞭长莫及,恐怕也不能持久了……”

他说的林副丞相就是林凤祥,这时候已经在北京被凌迟处死了,而李正丞相则是李开芳,此时以数百人死守高唐,僧王以过万之兵围攻数月,不能不能破城,反而屡受挫折,但是北伐军只有这么一座孤城数百残兵,失败已成定局。

这差不多太平天国起事以来在军事上的最大挫折,甚至可以说整个战争形势都为之一变:“你且看红巾军起事之地!”

杨长妹看了一眼地图,就已经明白了,温州府正处于浙闽交界,据此可以武装起十数万大军,而且离清军的饷源地与兵源地甚近,绝对牵制两省甚至三四省的军队前往征剿。

“昔日定都天京之策,最是英明神武,只是清妖以江南江北两大营夹击天京,威胁甚大。”杨秀清对于军事形势了若指掌:“今天温州府生变,恐怕浙闽两省清妖会坐立不定,不但从省内调集精兵前去平定,还会从邻近的江西、安徽天省调兵,甚至会从江南江北大营借兵。”

实在是红巾军的威胁太大,必然能让清军调数省大兵前去围剿,这样一来,太平军的军事压力就降低了很多,而且杨秀清还看到一点:“何况以温处形势,如果红巾军向何处发展,都与天国没有冲突。”

他之所以不愿意支援小刀会,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小刀会如果成事,必然占据上海附近,与占据天京的太平天国形成对峙。

“故此,无论这柳畅居心如何,若愿意为我所用,都可以临时羁縻之,甚至给他一个真检点也无妨!我已准备派人去温州府,与他们商谈合作之议。”

杨长妹突然开口:“东王九千岁好哥哥,那就让我去温州府吧!”

第94章 兄妹

杨秀清神情肃穆,眼神一下子变得锐利起来:“你要去温州府?不要我这个哥哥?是谁在你身边胡言乱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