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

第385部分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第385部分

小说: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从来没有过的经验,特别是骑兵第十团集成团在减员如此掺重的情况,甚至连建制都有些混乱的情况下,不但保持着这样旺盛的斗志,而且各个单位自行合并,自发组建新的集成队,更是他从来没有遇到的经历,他朝着请战的刘沧宾说道:“大军之剑的使命,还得靠骑十团集成队,军政全胜就靠你们了。”

他知道北京城甚至是开封城、保定城这些名城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大城名城,因此他这一千多名骑兵即使能突入北京,接下去的维持北京秩序的任务也格外重要,周秀英在出发之前,可是亲自找了他好几回,每次谈的都是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的纪律问题。

三个骑兵团之中,就数骑兵第十团这个周秀英带出来的骑兵团最为狂热,纪律也最好,许多时候纪律好得让自己从淮北带出来的骑兵第十二团为之脸红,驻扎在同一个地方的时候,团长要亲自带队去对面团里看对方的纪律。

因此就用骑兵第十二团充当了先锋的作用,这个骑兵团经过长期的战斗之后,战马保存得较多,几乎人人还有马,他们呼啸着就以连战斗队形展开,朝着卢沟桥方面搜索。

紧随其后的是骑兵第十一团,这个团兵力保存最多,但是战马损失也最大,因此现在临时编成了步兵集成队与骑兵集成向卢沟桥开进,只是他们前面了大约半里地的时候,前面就传来了密集的枪炮声。

对面都是穿着黄色服帜的八旗兵,他们人数很多,卢沟桥附近到处都是他们的步兵、骑兵,黑压压地的一排又一排,一队又一队,或是手持长予大刀,或是列队组成排枪队形,还有不少八旗骑兵。

在两侧是大队的汉军步兵,他们也由八旗将官统帅,数目几达万人,只是他们的士气比较低落,一看到虹军骑兵出现,就有许多步兵撒开腿往后跑,即使其中有汉军旗的马步步,依旧是步步后退。

骑兵第十一团果然地发起乘骑攻击,别看他们不到四百骑,冲击起来的架势却是连卢沟桥上的守军都有震动的感觉,他们挥动着雪亮的马刀,大声吼叫,在战马的轰鸣声中杀上来了。

对于这些禁旅八旗来说,他们仅有的战争经验是几年之前与太平军北伐军的战斗,那个时候他们也是具有这样的优势,但是对太平军北伐军的战斗却没有取得什么值得一提的战果,甚至到了几万人围攻一二百名太平军据守的据点,几个月都没有拿下的例子。

而现在似乎又是那次战役的重演,清军仍然是占据了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但是他们从一列阵开始就遇到了麻烦,虹军在乘骑冲锋的同时,几门山地榴弹炮和大量的米尼步枪就没有停过火,这些射程惊人的火器造成了八旗兵接二连三的伤亡。

这是一种让人难以容忍的情况,身边的战友就在枪声之中扑通一声倒下,而且是时不时就有倒下,如果有一发炮弹命中队形的话,或者有许多人伤亡,而且骑兵第十一团与第十二团这两个团残存的骑兵已经发起冲锋了。

这两个团都是由捻军骑兵改编过来的部队,因此作战风格也带着传统的捻军色彩,他们并不象骑兵第十团那样狂热地追求乘骑冲锋,而是屡屡以班排散开冲锋,一波接着一波,此起彼伏,让清军部队防不胜防。

这是捻军的传统骑兵战术,在若干次骚扰之后,他们开始才开始狂潮一般的攻势,每次出动一两个骑兵连,看准清军防御队形中的弱点,毫不犹豫地发动突击,在清军反击过来之前,整个队形已经全跨下来了。

因此战斗持续了一个多个小时之后,清军在卢沟桥的防线越来越往后靠,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崩溃的迹象。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大清朝最后的残阳了,无论是军官与士兵,心底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他们甚至还用步兵与骑兵结合,发动了一次突击。

“恭亲王,形势实在不妙,我们还是撤吧!”

在对面的指挥队形之中,一群满蒙勋贵面色铁青,他们看得出来战局虽然仍在僵持,可是战局却是越来越不利了,而骑在马上的恭亲王愤怒地扬着马鞭说道:“这股红贼,至多不过三千名啊!”

第573章 破阵

“三千名,不过三千名,我八旗难道无人吗?”

恭亲王在满蒙勋贵之中算是年少气盛,他大声嚷道:“区区三千贼骑,竟视我三万大军于无物,来去纵横,我有何面目见大清列祖列宗啊!”

一想到祖先的显赫战绩,这些满蒙勋贵就不知道如何自处,他们已经安逸了一百多年,即使是平定五省白莲教之乱,八旗兵也不过摇旗呐喊,更不要说是最近几十年的征战,完全是依赖于勇营。

现在连勇营都支撑不住,八旗纵然再有锐气,也抵挡不住敌军的攻势,因此有人大声替前线的将士叫冤:“敌军有三千精骑,洋枪洋炮不计其数,八旗健儿在前奋死不退,已经难得了!”

说起来了,这确实是八旗兵最后的一点残阳,虽然对面铁骑突啸而来,枪林弹雨从一开始就没停歇过,但是这支八旗兵却有着平时难以想象的坚忍,他们的方阵每一次被冲跨、轰跨、打跨之后,很快向后退却又重新整理起来。

只是恭亲王对于这样的战绩很不满意:“不行,绝对不行,我八旗健儿就只有这点本事吗?我有三万精锐啊!”

这支清军可以说是整个禁旅八旗与汉军的精华,可是他们依托卢沟桥坚守,却始终处于被动的地步,一次又一次看着他们的方阵跨下去,然后再重新组织。

“我八旗难道没人吗?”恭亲王在马上大声咆咾:“我是爱新觉罗氏,今天战死在这里也罢,但求诸位将军能与我坚守到日落为止!”

“坚持到日落!”

许多八旗将校不由痛哭起来,什么时候八旗劲旅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以十倍之兵,抵挡三千敌骑,居然以战斗持续到日落为止作为胜利。

可是他们这些年来,会吃会玩会嫖会赌,会听说书会唱大戏,还会玩免儿爷,就不会领兵作战,现在临阵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只是很有就有保存几份豪勇的蒙古人纵马奔驰出去,他在阵前大声呼嚷:“殿下有令,战至日落为止,谁也不得后退一步!杀!”

他用力地挥动一面黄旗,八旗兵仅存的豪勇与好斗都会激励起来:“一步也不退,后面就是咱们的紫禁城了!”

“不退!”

队形之中甚至还有一些马队向着对面冲去,双方错身而过,这些零零星星的马队在对撞之中没占得多少便宜,落地的骑士象下锅的饺子一般,看得少经战事的恭亲王不由拿出手绢抽泣起来:“大清朝的国运,竟是如此不堪!”

他看得亲切,刚才这一番铁骑对撞,自己这边至少损失了四十骑,可是对手却是折损了不到十五骑,不过也亏得这一撞,敌军如同潮水的步骑协同攻势才被挡了一挡。

“该死!”

任柱大声叫道:“叫骑兵第十团冲上去,骑兵第十团!”

他的兵力比恭亲王想象的还要少一些,今天到达战场的不过是一千三百多名兵力,战马还要少一些,火炮只有四门山地榴而已,还好后来缴获了几门清军火炮,整个战斗的优势完全是凭借着骑兵的经验、善战与装备上的优势。

可攻击到现在为止,骑兵与步兵已经折损了两百名,而且战马损失很多,甚至连残存下来的战马马力都用得差不多了,因此他不得不把最后的一支精锐部队都拉上来:“老刘,就全交给了你了!”

“骑兵第十团!”

刘沧宾这个骑兵第十团的副团长,在场第十团的最高指挥官,已经带着第十团集成队的全部人马出列了。

总共是二百二十骑,当两百余骑展开战斗队形的时候,这是一个浩浩荡荡的超级队形,刘沧宾注射了对面的阵地一眼,那是密密麻麻的敌军方阵,一个接着一个的黄色方阵,怎么数也数不过来,也不知道有多少敌军。

至少有两万人吧?

自己只有两百骑而已,但是刘沧宾却没有后退的意思,他大声叫道:“为了皇帝!”

“为了皇帝!”

两百名骑兵都拔出了雪亮的马刀,雪亮的刀光形成了战场上的无尽杀机,他们大声叫道虹军骑兵最骄傲的定义:“我们是大军之剑,是大军之刃!”

刘沧宾觉得浑身的热血都沸腾,他将马刀一挥,整个人一拔马头,战马开始小跑:“捅穿他们!”

如同潮水一般的骑兵吼叫着,战马的蹄声震动着大地,他们没有任何的小花招,不搞什么分波次的冲锋,二百二十名骑兵就这么呼啸着挥动马刀冲上来:“捅过去!”

“捅过去!”

整个骑兵就象一座奔驰的黑色大山一般,已经朝着清军的阵形杀过来,许多八旗兵第一时间看到这样的场景,纷纷丢弃下自己的兵器,朝着后方逃跑,而更多的清兵动作变形,他们不知道如何操纵自己的火器,手脚麻足地看着对面的如山铁骑。

这一刻,甚至连后方的那些满蒙勋贵都吸了一口冷气,恭亲王用力抓紧了马缰,故作镇静地说道:“我终于知道当年太祖皇帝以十三具甲起兵,为什么会席卷天下了,这……”

他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总算能轻松了一口气:“这就是白甲兵啊!”

“杀!”

刘沧宾的马队已经涌上来了,对面是一片白烟与不断飞来的枪弹、炮弹,只是他根本无视这些阻挡,他只有一个概念:“我们是大军之剑!”

“捅穿他们!”

在虹军数十骑的冲击之下,这些八旗兵还能勉强支撑的勇气,但是两百余骑的轰鸣,却给这些八旗兵给严重的心理阴影,他们根本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自己的心理感受。

他们的祖先曾经是猛不可挡的重装骑兵与重装步兵,甚至到了身中十数箭仍然奋勇向前的地步,可是这个时候,他们心底却有无限的恐怖,更多的八旗兵抛弃了自己的职责,哪怕是后面的督战队接连砍了一大堆脑袋也无所畏惧。

比起来督战队来说,这些恐怕的乌云才是真正恐怖的东西,只是比八旗兵跑得更快的是两翼的汉军,他们既有汉军八旗,也有一些招募过来的汉人,他们比起八旗兵来说,完全没有守卫家园的职责与义务,因此起初是几十几十地逃跑,到后来干脆成百成百地集体跨下去。

“呯!”

黑色的大山与黄色的潮水很快撞击在一起,接着是无休止的血潮,战马在悲鸣,钢刀斩在头骨上,火枪发射的白烟,双方都在这一刻付出掺重的代价,接连不断的尸体堆得人无处下脚。

“下马!突击!”

刘沧宾见到对面都是密集的人潮,战马已经不受地控制地想开避开人群,他几乎是马上去飞下去:“骑兵第十团,为了皇帝!”

“满洲!满洲!”

双方的白兵战持续了好几分钟,这个时候任柱已经直接带着最后的旅直属队杀上来:“上!”

只是清军的队形实在是太过厚实,当他接应上刘沧宾的骑兵第十团时,二百二十名骑兵现在只剩下了一半而已,而且这半数兵员几乎都挂了彩,但是任柱仍然能感觉到一种宽心的感觉:“杀上去了,我们又赶到一个排!”

对于参战的一千三百名兵力,一个排的兵力都是弥足珍贵,已经杀得有些疲乏的第十团官兵立即又恢复了勇气:“为了皇帝!”

站在卢沟桥上的恭亲王已经看到了一幅雪崩的场景,到处都是跨下来的八旗兵,卢沟桥上的督战队一下子砍几十颗脑袋,可是这些溃兵是北京城的败家子,却不是勇战的战士,他们在无奈之下,已经把目标转向了这些督战队:“反正都是一死,不如回家与老婆与孩子一起死!”

督战队在瞬息之间崩溃,整个清军大队如同潮水一般涌过了卢沟桥,连同上桥督战的恭亲王都给卷过了桥,仍然有不计其数的人想要冲过这座桥,而在他们的后面更是虹军越来越多的冲击。

事实上打到现在,骑兵第四旅已经用尽了全部的力量,他们虽然还在追击,但是战马已经跑不动了,能跑得快的只有那些英勇的战士,他们带着一身的血痕与伤口,或是上了刺刀,或是端着刺刀,或是拿着手枪杀向了卢沟桥。

已经有许多清军直接跑进了河里,还有更多人在桥上被活活踩死,接着是长达五分钟的桥上白兵战,踩在尸堆的任柱拍了拍刘沧宾的肩膀说道:“我是追不动了!”

“我也追不动了!”刘沧宾回答他:“已经到极限了,我们必须休息一晚!”

“但是我们已经创造奇迹了!”任柱回复他:“希望你们团的主力能早点赶过来,至少还有一百五十骑!”

这已经是骑兵第十旅在短期之内能得到的最强力支援,而经过一整天的战斗之后,一千四百名的参战兵力只剩下了不到一半,收容下来的伤员多达四百人,战死者的数目几乎与此相当。

但是他们夺取了卢沟桥。

第574章 城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