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

第318部分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第318部分

小说: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在事实上,这又是利益极其丰厚的一笔贷款,如果不是虹军只占据了两三个省,汇丰银行甚至愿意提供一笔低息贷款,在战胜法国人之后,向虹军提供这样的军事贷款再次提上了汇丰银行的议事日程。

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经济服从于政治上的需要,不但不向虹军提供直接的贷款,甚至连向那些虹军贸易商提供的间接贷款都决定抽贷,以迫使虹军在与法国人的谈判桌采取最灵活的态度。

而现在约翰逊却发现自己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白痴,拼死拼活,最后却让法国人获得了最大的好处,那可是三千万白银的贷款啊!

事实上法国人只是利用了一些不可能运回本土的破铜烂铁就抵销了这笔军事贷款的大部分金额,直接支付给虹军的贷款说不定不到这三千万两白银的一半甚至更少,一想到这一点,他后悔就想要猛砸自己的脑袋。

只是作为一名银行家,他必须为汇丰银行的利益奋斗到底,事情似乎还有挽回的可能,他询问着瑞安:“你是怎么获得这个消息?这个消息确切不?”

瑞安脸上尽是愤怒、痛苦与挣扎,他无奈地说道:“您知道,我与柳绝户以及义军有着全面的贸易往来,因此我与他们有着密切往来,向我提供这个消息的相关人士绝对可靠,而且这条消息我也从其它渠道获得了证实。”

约翰逊握紧了拳头,他站了起来,朝着自己的这些牌友说道:“我必须声明一句,法兰西人之所以能在谈判中获得若干胜利,完全是我们不列颠大力援助的结果,结果我必须要求法兰西人,这笔贷款,英法两国必须利益共享。”

第478章 收官

“利益均粘!”

“没错,绝不容许法国人夺取我们的利益,无论是贷款、筑路权还是其它方面,我们必须享有与法国人一样的权力!”

“不是一样的权利,我们拿到的应当比法国人更多!”

约翰逊大班的建议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支持,他们已经把法国人视作自己最大的敌人,他们在上海辛辛苦苦经营这些年,好不容易看到打开中国大门的机会,哪料想现在让法国人获得最大的便宜去。

特别是约翰逊本人,他更是气炸了肚子,他朝着瑞安说道:“瑞安,你放心,整个英格兰是我们在华利益最好的后盾,我们会给法国人一个好看的!”

仅仅是二十四小时之内,整个上海滩的风向就有了完全的转变,法国领事与孟托班少将见过了三波抗议的英国商人,最后连英国领事与英国驻军司令都提出了直接的抗议,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在长江流域,英国将享用特殊权益,任何对中国交战团体的借款与重大外交事项,都必须得到英国政府的同意才行。”

他们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法国人退出对华贷款,并把杭州—上海—南京这条最容易修筑,也处于中国最富裕地区的铁路的筑路权与运营权交给英国人处理,他们的决定引发了法国人的咆哮,孟托班大声吼道:“这是两千名法兰西健儿的鲜血换来的代价,我不同意你们的建议,这是属于我们的!”

他的态度确认了英国人的情报,英国人与法国人在整个上海滩都处于敌对态度,双方的贸易往来都因此中断,租界的英国人为此特别把法国人清除出租界的义勇队,并准备将上海的法国人缴械的准备,甚至还准备向新加坡请求援兵。

而这一贷款协议的更多真相也慢慢为人所知,法国人将向虹军提供了三千万两白银的巨额军事贷款,这批贷款中的相当部分将用法国人的剩余物资来支付,其余贷款将由金法郎纸币与黄金来支付,年利息百分之九,虹军将向法国人提供上海的海关税收作为担保,将作杭州—上海—南京铁路筑路权交给法国人。

在获得这一点之后,整个英国商界都哗然,要知道上海海关的税收权因为小刀会之变的关系是交给了英国人代管,现在法国人可以说是虎口夺食,他们的抗议不得不让法国人出面表明,法国方面仅仅考虑税收收入而入,与具体的征收权无关。

而英国人也改变了对虹军的态度,他们第一时间向虹军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态度极其强硬,上海海关必须交由英国人管理,同时在对华贷款和其它外交事项上,必须得到英国承认才行,但是他们也改变了以往的态度。

以往英国官方对于虹军是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而现在他们不但承认虹军与大燕政府是中国内战中得到英国人正式承认的交战团体,而且认为他们有权代表着中国的华东部分,甚至承认他们将有机会在短时间取得整个中国政权。

富马尔领事专程从宁波赶来,他笑着表达着英国人的好意:“我们从来没有禁止非军用物资从上海与其它通商口岸输入虹军的控制区,恰恰相反,我们英国人也对贵军始终有着极大的好意,我们愿意承认燕王殿下是整个中国的统治者,同意愿意拓展与中国合法政权的贸易往来!”

柳畅也同意富马尔的意见:“您说得没错,除了鸦片贸易之外,我们什么都愿意进口,只是现在我们缺少足够的资金进口棉布和其它工业品,不得不向法国人那里获得一些帮忙,但我还是相信我的英国朋友。”

“您说得没错!”富马尔领事一向以与虹军关系良好而著称,他表达了英国官方的良好意愿:“我们可以向贵方提供数额惊人的军事贷款,只要这些贷款用于购买英国工业品与农业品,我们可以考虑贵军要求得那样,交出上海附近的管理权。”

上海中立化,这是英国人的底线,但是之前上海的管理权却始终握在清政府的手里,但是为了将来数十年在中国的商业机会,英国人已经什么也顾不得了,当然富马尔也只是在纸上谈及这件事而已,虹军想要收取上海,那至少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要知道,自从法国人愿意向柳畅和他们的大燕军队提供军事贷款之后,他们统一整个中国本部将是不可阻止的现实,他们本来就掌握了整个中国最富庶的几个省份,有着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有着战无不胜的记录,甚至还与西方人拥有着良好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又获得法国人的支持,没有任何东西能挡住他们统一中国的步伐了。

而柳畅同样不愿得罪英国人:“亲爱的老朋友,我相信您所说的一切,但是您也知道,我们已经与法国人达成了初步协议,如果我们撕毁协议的话,那么我们将处于极度被动的地步,甚至将得罪法国人,我们已经承受不起第二场与法国人的战争了。”

富马尔却为自己的中国朋友考虑周全,他热切地说道:“您不用担心这么多问题,现在只要您一句话,汇丰银行将立即向您提供数百万银圆的贷款额度,你可以用这笔额度毫无阻碍地购买您所需要的一切物资,无论是军用品与非军用品,是工业品还是非工业品,只要您一句话,而且利率和其它条件都可以参照法国人的条件。”

百分之九的年利率,确实可以说是极低利润,但是如果考虑到背后的筑路权与运营权,英国人想要拿走实际很多,因此柳畅不得不表示他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我感谢英国朋友的雪中送炭,但是我不敢得罪法国人啊,我已经得罪了俄罗斯人,并与俄罗斯政府处于战争状态之中。”

富马尔在这种情况,不得不告诉柳畅一个最好的消息:“不会得罪法国人,我们已经同法国人达成了初步协议,这笔军事贷款将由英法两国实业界共同向贵方发放,杭州—上海—南京铁路则由英法两国共同修筑与运营,为了表示诚意,我们与法国人可以将上海缴械的九百二十四名俄国雇佣兵交由贵方管理。”

对于在上海缴获的九百二十四名俄罗斯士兵,虹军已经一再向法国人与英国人要求交由自己管理,但是英国人拒绝了这样的建议,但是这样的利益之前,俄罗斯的利益已经不值一提了。

“这太好了!”

柳畅终于动摇了:“我同意接受英法两国政府的好意,并决定让上海附近的部队向后撤退!”

富马尔满面红光地握住了柳畅的双手,连声叫道:“OK!OK!OK!”

虽然法国人还在上海做着最后的顽抗,但是他能从柳畅这边获得如此有力的支持,那就代表着这次贷款的胜利朝向了英国。

而在富马尔带着喜意离去几分钟之后,柳畅也是松了一口气,他接着包美英送过来的毛巾,擦去后背的汗水:“总算搞定英国人,不……是英国人与法国人。”

包美英的眼里都带着星星,她一边伺侯着柳畅,一边说道:“太了不起了,太了不起!”

事实上,与法国人的谈判并没有想英国人想象的那样,已经到了签订协议的地步,甚至连这个共识也是双方在谈判桌提出来而已,双方还有着太多的技术细节需要进行细致的谈判。

法国人要求得很多,而给出的实际利益却很少,事实上他们想要的利益远远超过他们在战场上流的血,按照柳畅私下所说的就是:“比南京条约还要南京条约。”

别的不说,法国人在剩余物资上就开出了天价,比方说一艘内河蒸汽战舰的市场价不过数万银圆而已,但是法国人开出的价格却是整整三十万银圆,原因很简单,就是虹军此前曾开出击沉一艘法国内河蒸汽战船三十万银圆的赏格,而在双方停止军事行动之后,有一艘法国蒸汽战船的海员听说了这样的赏格之后,他们驾驶着自己的战船投奔了虹军。

那不是一艘明轮船,而是一艘螺旋浆驱动的蒸汽战舰,在法国海军都可以算得上新式战舰,因此虹军很痛快地给上面的海员支付了三十万银圆的赏格,但是现在法国人却提出法国人的每一艘战船,不管大小与驱动方式,都必须以三十万银圆的价格来计算。

至于其余剩余物资的价格也是同样的合适,法国人不是在倾售一批剩余物资,而是准备用这批剩余物资让虹军背负起三千万银圆的巨额债务而已,柳畅一想到这一点,笑着回答包美英:“法国人在战场上得不到,在谈判桌也同样得不到。”

包美英同意柳畅的判断:“如果这件事能成的话,那我们今年之内就可以全取长汉吧?”

她看了柳畅一眼,眼里的星星更多了,压低了声音舔了舔了自己的舌头:“真是让人感动啊,为了庆祝,要不要我到时候过来?可以与九妹一起啊。”

第479章 易帜

包美英与柳畅走在一起还是上个星期的事情,只是她年少贪玩,甚至还把朱九妹这个柳畅身边的后宫主管都拉了进来。

柳畅也扫了一眼她的小蛮腰,却是叮嘱道:“当然要过来,不过先把正经事办好,咱们现在和英国人谈成了,就可以挖法国人的墙脚,还有,镇江与天京的事情,你也催一催九妹,要加紧办了!”

……

镇江。

虽然清军在最近的几次战斗之中受到了很大打击,但是他们仍然在镇江城的附近保持着相当的力量,这座英雄的城市现在仍然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中。

从一八五三年开始,这座城市就处于清军的长期围困之中,而他们的守将吴如孝以及之前主管镇江的罗大纲有着惊人的耐力与勇气,率领着数千名太平军在清军的长期围困之下坚持下来了。

今年的镇江战局更是有着曲折无比的变化,先是镇江城处于极度的危机之中,军粮告绝,接着又是石达开从江西回援,以雷霆之势解了镇江之围,而现在战局又发展到新的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吴如孝这位镇江守将不得不考虑起镇江城内这数千太平军的出路问题:“诸位,如今镇江之围已解,可是咱们镇江几千弟兄的生死却不得不提上了议事日程来,南边又派人来联络了!”

吴如孝与虹军有着联络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在场的太平军军官都心里有数,而现在更是有人站了出来:“吴大哥,说的甚好,说的甚好,现在已经是要替咱们这几千名弟兄找一条出路的时候,再不找出路,咱们这几千名弟兄就要全部葬送掉了。”

说这句的人是广西老弟兄,城内甚有名气的战将李世贤,他直接就说道:“我们不能向天京靠拢,去天京说白了就是一条死路!”

“什么死路!”已经有忠于洪秀全的广西老弟兄站起来了:“李世贤,你说这话要有点良心,天王哪一点对不起你与李秀成了!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李秀全考虑一下!”

李世贤与李秀成是堂兄弟,天京变乱翼王远征以后,天国文武推选了李秀成、陈玉成与蒙得恩出来主持朝政,现在李秀成已经回京,而李世贤则负责镇守镇江,只是太国天国是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李世贤在镇江的所作所为,自然会影响到在天京的李秀成。

只是李世贤这人却是不怎么相信洪秀全,他冷笑一声:“咱们困守镇江,天京又派得出援兵来?再这么下来,等军粮吃完了,将士的士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