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

第275部分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第275部分

小说: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16章 穆拉维约夫

虽然已经谈了几天,但是到现在为止,曾国藩还是一片迷糊。

他与这个时代的中国士大夫,固步自封,对世界一无所知,因此对于这上门的俄罗斯使者自然谈不出什么东西来。

事实上,如果不是看过圣武记,曾国藩甚至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有那么一个俄罗斯帝国,更不要提这个帝国到底有多强大了。

曾国藩对于俄罗斯的全部印象,差不多就是康熙朝的时候,大清与俄罗斯有过一场大战,大清虽然最后小胜了,但是打得也很吃力,而战后俄罗斯有幸在北京保留了一个使者团。

至于其它的细节,曾国藩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对于那个派出使者的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阁下更是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刚刚结束的克里米亚战争。

事实上,这一场打得震惊了整个西半球的克里米亚战争,还是这些使者告诉曾国藩,他们夸耀自己国家的强大时,说自己的国家面对着英吉利与法兰西两个大国,也能坚持两年之久,两方不分胜负,最后以和平告终。

虽然这个说法与事实相去甚远,但是在曾国藩的脑海留下了这个俄罗斯国实际也不怎么样,十几年前英夷犯华,最终还不是苦战了两年之后,被迫与天朝议和了事,因此曾国藩的心底对于这个俄罗斯国就存了轻视之心。

一有这种天朝心态,谈判自然就无法进行下去,使者要求曾国藩办到的八点,曾国藩一条也不愿意办,但是谈判之所以能进行下去,完全是因为这位曾国藩是一位标准的利已主义者。

没错,大清朝在同治、光绪年捧出来的这位圣人,确确实实是一位标准的利已主义者,只要有好处,他什么事都愿意办下去,因此谈判才能持续下去。

曾国藩知道至少有一点是确实,不管这些俄罗斯人来意如此,他们背后的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阁下又是怎么一个三头六臂的角色,他们有求于自己,同样也要对付柳绝户这个红贼,因此他直接说了:“别的不用说,你们只要给我一百万西班牙鹰洋,外加一万杆洋枪,那一切都好说……”

他不怕这些俄罗斯人不答应。

而这些俄罗斯人也同样觉得这是一场被迫进行下去的谈判,双方从一开始就无法谈下去,但是共同的利益又迫使双方无法退出谈判桌,不知道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阁下在知道谈判结果的时候,会发出怎么样的雷霆。

……

如果说西伯利亚总督,那么穆拉维约夫是最合适的人选,历史就是这位穆拉维约夫阁下,在几年的时间之内,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就割走了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只是现在穆拉维约夫却有些愤怒地说道:“沙皇阁下是怎么了?列别德公爵,我必须说明,如果我们派出两千人去上海的话,那么向黑龙江的开拓将遇到很大困难。”

“我理解您的困难!”说话的列别德公爵同样没有办法,但他传达的是沙皇与整个俄罗斯统治阶级的意志:“但是我必须说明,向上海派遣两千名军官与士兵是圣彼得堡的决定,我希望尽快把这两千名士兵派往上海。”

在两百年的经营之外,俄罗斯在远东与西伯利亚的兵力依旧有限,两千人的兵力几乎是整个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机动兵力,穆拉维约夫作为总督,不得不抗议这样的决定:“现在是最好的机会,只要我们肯动手,那么整个黑龙江地区将属于我们,这是整个亚洲最好的农业地带之一!”

但是列别德公爵代表着圣彼得堡的意志:“没错,圣彼得堡也这么认为,黑龙江将是沙皇陛下的黑龙江,我们将向整个亚洲拓展,但是这两千名士兵必须尽快部署到位,无论有什么困难,总督阁下您必须执行这样的命令。”

“可是……”穆拉维约夫为难地说道:“虽然法国人已经在上海部署了一千人,而且准备部署更多的兵力,但是凭借着这样的兵力,我们很难征服一个大的帝国。”

现在穆拉维约夫获得的情报是过时而且不甚精确的,他现在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虹军的情报,但是他印象中的中国却与事实相去甚远。

根据他所知道的情报,中国的南部与东部正陷入大规模内战之中,一群基督教异端占据了东南部,但是很快就陷入了内讧之中,而一位称为“柳屠杀”的将军从这些异端之中脱离出来,并控制了中国东部的浙江省与江苏省一部,成为中国政府新的强大敌人。

这位“柳屠杀”是一位强有力的少年将军,他拥有好几万名军队,并且初步装备了一些西方武器,但是他手上的西方方武器即便从俄罗斯的眼光来看,也是过时而且不甚有效的。

列别德公爵告诉穆拉维约夫总督:“现在是介入中国内战的最好时机,政府军在一次战役输掉了大部分骑兵,柳屠杀的部队正在席卷整个中国,但是他只有一些旧式武器组成的部队,只要我们在中国的东部登陆,将能很快给予他致命一击,而且我们的法国朋友愿意帮忙!”

“法国朋友?”穆拉维约夫的口气冷却下来了:“我们刚刚打完一场克里米亚战争,六十万俄罗斯人死在法兰西朋友的枪口之下,再说了,拿破仑三世能拿出多少兵力来打这一场对华战争?我们能拿出两千人,他们又能在远东投放多少兵力?四千人吗?”

事实上,对于征服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法国投入的兵力即使增加一倍,法俄双方的兵力达到一万人也不够,毕竟与俄罗斯一样,法兰西帝国同样缺少基地与投入的兵力。

但是列别德却是十分快乐地告诉穆拉维约夫总督:“不是四千人,不是八千人!是整整四万人,如果可以的话,皇帝陛下愿意以支持克里米亚战争同样的热情支持对华战争!”

穆拉维约夫敏锐地发现其中的破绽:“法兰西帝国在远东投入的兵力不会达到四万人,如果要在远东投入四万人的话,拿破仑皇帝将发现他的财政破产了……”

“即便是一万人,也能改变这场战争的结局了!”列别德公爵却是十分喜悦地给出了圣彼得堡那些大人物一致的答案:“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

“我们将拿下黑龙江,并在那里升起鹰旗!”穆拉维约夫回答道:“难道这还不够?”

“如果柳屠杀获得了中国,我们必然面临与他的战争,现在只是将这一场战争提前而已,更重要的是……”

列别德公爵笑着说道:“对于帝国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

“最好的机会?”穆拉维约夫没明白过来:“难道克里米亚的教训还不够吗?”

“正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列别德公爵的想示与穆拉维约夫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必须介入中国内战。”

“为什么?”

列别德公爵痛痛快快地表达出圣彼得堡的想法:“因为这场该死的战争,不但连那些老实的奴才都企图造反,甚至连许多帝国的基石都有了可怕的想法……”

克里米亚战争宣布了俄罗斯农奴制的死刑,但是圣彼得堡的大人物却不这么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获得一场重大的对外胜利来安抚国内的暴烈情绪。”

穆拉维约夫已经有点明白过来了,但是他反对这么做:“即便获得了对华战争的胜利,农奴制度仍然不可抗拒地走向死刑,难道圣彼得堡想……”

他想到一种可怕的可能,而列别德公爵告诉他猜想并没有错:“如果获得一块的新帝国领土,那么国内一切可怕的情绪将会安抚下来,这块领土将……”

“黄俄罗斯!”穆拉维约夫总督毫不客气地报出了这块领土的新名称:“或者说,已经灭亡的中国,但是圣彼得堡想用什么来支撑对华战争……”

他余怒未消地说道:“我现在的兵力极其有限,现在还要我将两千名珍贵的机动兵力调往中国东部,那么我们将被迫在远东与西伯利亚处于守势。”

“圣彼得堡会给你最全面的支援,以保证我们能征服整个黄俄罗斯……”

列别德在地图已经描绘出一个新的大帝国,而穆拉维约夫也吃了一惊:“长城以北的中国领土?”

“没错,圣彼得堡已经与巴黎达成了全面合作协议,长城以北的土地将属于黄俄罗斯,黄河以南的中国领土属于法兰西皇帝,则黄河以北、长城以南的领土,将是我们两个帝国之间的缓冲区!”

“我们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援,克里米亚战争让我们的开发事业全面停滞下来。”穆拉维约夫指出现实中的困难:“一次战役,我们顶多只能投入两千名士兵。”

列别德公爵开心地指出了圣彼得堡看到的事实:“很快就完全不同了,六千名克里米亚战争的逃兵、罪犯与志愿者已经从俄罗斯国内启程了……”

“在接下去的时间之内,您将得到国内前所末有的支持,您只是派出两千名士兵去中国东部,而国内将派来六千名士兵,而最终的人数将有可能超过两万名……”

列别德用总结的语气说道:“穆拉维约夫总督阁下,请记住一点,这是沙皇陛下与圣彼得堡的决定!”

第四百零八章

杭州。

但凡是从天京过来的太平天国老兵们,都无不惊叹着燕王府的朴素,比起天京城内的天王府、东王府、北王府等诸王府,甚至诸侯之府,燕王府除了占地稍稍大了一些之外,找不出一丁点值得夸耀的特色。

就是几个三进五进的普通大宅子,打通了围墙之后被连接在一起,就变成了所谓的“燕王府”,有人甚至将这座燕王府与天京城内的另一座燕王府比较了一下,最后得出结论,即便是天国首义八王排位最末的燕王秦日纲的王府,也比柳畅的燕王府强得多。

但是柳畅对此根本不介意,对于他来说,这简直已经是奢侈到难以想象了,把五座大宅子的围墙推倒之后又连接起来,整个燕王府的占地面积已经同后世的一个小区差不多了。

有桥,有流水,有亭台,有花园,还有幽深的老宅子,在后世这是绝世大富豪都无法享受的待遇,而且这样的燕王府还处在西湖边上,柳畅完全是心倒意足了。

何况杭州只是柳畅暂时寄身的地方而已,自古以来定都杭州的也只有吴越国了,因此柳畅也不准备在这里长期居住。

不过现在的日子真不错啊!柳畅往花园里瞄了一眼,那边叶娘子的身体还有些浮肿,却用着最温柔的目光注视着自己的一对宝贝女儿。

这对宝贝女儿现在静静地躺在摇篮里,睡得很香,几个奶娘在小心地侍侯着这对小祖宗,虽然出生没几天,脸形还有点小丑,但是柳畅相信,她们很快会长成一对小美人。

一对双胞胎,柳畅没想到第一胎就有这样的好福气,看着叶娘子的眼神还带着更多的温情。

他身边的许月桂、许香桂也是一脸的羡慕之情,这叶娘子确确实实是好福气,虽然没生下一位太子爷,但是看得出,燕王阁下是对这对公主真心怜惜,哪怕叶娘娘以后生不出一儿半女来,这一对长女也让她得尽宠幸了。

别的不说,一回杭州,燕王阁下就整天往叶娘娘这边探视,如果不是刚刚生产过,或许燕王阁下会天天在叶娘子这边过夜。

柳畅沉醉在幸福之中,池塘月色,贤妻娇女,正是人间极乐,只是幸福永远是短暂的,那边叶娘子已经把自己裹在一身宽大的袍子里,然后轻声说道:“陛下,时间已晚,请回去休息吧!”

“我多陪陪你!”柳畅看了一眼开始闹腾的一对女儿:“朕晚上不能连夜陪着你,内心亏欠得很。”

“平时都有奶娘帮忙带着!”叶娘子说道:“陛下,国家为重啊!”

有了叶娘娘这一句吩咐,柳畅才点点头,叫了许月桂一声:“月桂,我们回石娘娘那边。”

“知道了!我这就去通知朱承宣!”

她口中的朱承宣就是朱海兰,虽然她现在担任了燕王府的后宫主管,但是她却喜欢大家用她在东王府的旧职来称呼她。

柳畅点点头,和叶娘子依依惜别,然后绕过了一段长亭,已经回到了石汀兰的兰香宫。

说是兰香宫,实际也只是个普通的三进宅子,只是改成了兰香宫之后稍稍作了一些修缮而已,但也不过花费了几十两银子罢了。

石汀兰已经等待在那里,她还是喜欢称呼自己的丈夫为检点:“检点,从叶家姐姐那边回来了?”

“回来了!你的肚子也要争气些,今天晚上我在你这边过夜!”

石汀兰瞄了一眼柳畅身边的许月桂、许香桂姐妹,心中暗暗有一丝危机感,却是说道:“检点,下午又送来了一堆禀报,先看过吧!”

“好!”柳畅答应下来了:“抚州那边有什么消息没有?”

“还没有,第一师瞿师长按日程来算,应当快到抚州了。”石汀兰拿起了第一份文件:“金佩纶旅长与蔡云楠旅长报告,全旅已经抵达乐清县,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全军士气高涨,随时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