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

第152部分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第152部分

小说: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州原本就在柳畅的攻略范围之内,只是按照原有的计划,是先拿下金华府再攻取处州府,只是饶廷选的进军让这个步骤提前了,而陆子云对于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可以啊,不过就我们一个营?”

现在牛刀营是三连制的步兵营,新编成的一个步兵连留在了台州府暂时编入了混成营,他当即提出:“得把第四连调回来给我,就这点兵力?”

牛刀营的步兵连,满编也只是一百二十人,比不上龙枪营,每个连队都处于超编状态,有一百六七十人之多:“能不能让龙枪营借我一个连?不然处州一府,凭我们一个营守备的话,很吃力啊!”

台州府只有六个县,加上玉环县也只有七个县而已,处州府却是八个县的大府,而且山林密集,道路复杂,即使把第四连调回来,把牛刀营投入到这么宽广的地域之中,仍然有杯水车薪之感。

因此柳畅很快同意了陆子云的建议:“我尽力给予支援,第四连尽快归还建制,缙云县的守备,可以交给善叶军校来负责!”

这是替陆子云承担了一个县的守备任务,至少给他节省了一个加强排甚至一个步兵连的兵力,而接下去柳畅又到龙枪营那边转了一圈,回来告诉了陆子云一个意外的惊喜:“我与瞿团长、朱营长讨论过了一回,他们同意了,给你支援一个营。”

“一个营?”这对于陆子云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真有一个营?”

要知道他原来的估计是拿五个连队加一个炮兵连来负责八个县,而现在却变成了两个营至少八个连加两个炮兵连负责七个县而已,但是柳畅也告诉他:“是独立营,由龙枪营负责支援干部与骨干,从俘虏、从军的新兵抽调人员组建一个独立营,形式近于黄太玉独立营,指挥上归你调度。”

第238章 安抚人心

这与楠溪团与教导营的关系差不多,这个独立营毕竟是龙枪团的苗子,龙枪团可是担心这个新独立营在陆子云手里受了委屈,因此才决定参照楠溪团与教导营的旧例来处理问题。

“没问题!”陆子云对于自己能从龙枪营那边要来一整个步兵营已经心满意足了:“人事权与财权,仍然交给检点,不过我要求在紧急情况下,我有撤换指挥官的权力。”

柳畅答应他:“可以,但是这样的权力,你还是慎重使用得好,接下去处州府就交给你了!”

陆子云的信心十足,从龙枪团那边要来一个独立营,再加上自己的牛刀营,打下处州府七个县城绝对没问题,唯一担心就是从福建与江西过来的大股敌军,但是那是柳畅要担心的大问题:“检点,处州府就交给我了!”

他知道,处州的军事是交给了他,但是在民政上,柳畅现在有两个投诚过来的金华府知县,估计为了笼络人心,还会委任他们来当知府。

但是在战争期间,军事主官比行政长官份量更重,陆子云也没有什么不满的地方,他只是建议:“主力什么时候回撤浙中?”

柳畅告诉他:“先替你们打下云和县,然后回师攻下丽水县,剩下的五个县就交给你们自己解决了!”

向云和追击是歼灭饶廷选的残部,而攻击丽水县城而是替陆子云拿下府城,事实上打下这三座县城之后,整个处州方面的敌军都能解决得差不多了。

因此陆子云也满意,他只是询问了一句:“独立营什么时候能组建起来?”

“你们牛刀营这次伤亡很大,多休息几天,接下去的战斗交给其它营来解决!”

这是一句实话,陆子云承认现在多休息一天,牛刀营就能多一批伤员归队,也能多恢复一份战斗力。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龙枪营与龙枪团对于组建独立营的事情相当热心,新组建的独立营实力相当雄厚。

作为整个虹军第一个组建的步兵营,龙枪营的实力雄厚得超出了陆子云的想象之外,虽然现在每个连都是一百二十人的编制,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超编,象石云庆就是因为擅自扩充连队兵力而倒了大霉。

但是龙枪营不但在后方留置有一个补充连,在前方的四个连队都是一百七十八人的超编大编制,除此之外还常年设有教导队训练新兵,实力也相当于一个步兵连。

因此龙枪营一口气就抽出了一百二十多名老兵与五十多名经过两周以上训练的新兵,组建了这个新的处州独立营,有了这一百八十多名,上百杆燧发枪、击发枪,新的独立营战斗力就有了保证,而龙枪团直属队也抽出了四五十人加强这个独立营。

他们又从这次俘虏的饶廷选壮勇中挑选三百多名精壮加入到新的独立营里,才一两天功夫,整个独立营就成了五百余人的满编步兵营,论兵力比刚刚补充了一批俘虏的牛刀营还要稍多一些。

而这样的人员调出,对于龙枪营来说,并不能影响他们的战斗力,前线很快已经传来了最新的消息,虹军已经顺利地拿下了云和县城,此次战斗又俘虏了饶廷选的几百名残部和若干壮勇、绿营兵,龙枪营已经建议新建议的处州独立营转移到云和县进行整训。

毕竟部队里有着太多的俘虏与新兵,真正能打硬仗的只有一个第一连而已,没有一段时间的整训是发挥不出战斗力的。

陆子云同意了这样的好意,唯一的意外就是这个营的干部并不满足于他们的番号,虽然他们的番号已经很响亮了,直接用处州府来命名,而不是黄太玉独立营那样用几个县的简称来命名,但是他们认为自己这个步兵营的应当更响亮一些。

在他们的心目之中,只有一个名称才符合他们这个单位,那就是龙枪第二营。

只是柳畅没同意这个请求,他对于处州独立营只是回答了一句:“你们营的番号,是要打出来的,不是我给你们的!”

陆子云深以为然,他把处州独立营部署在云和县,调集着营主力从碧湖向北返回,准备参加对府城的最后攻击。

……

“我虹军在处州大捷,歼灭福建漳州镇总兵饶廷选部六千有奇,仅饶廷选以下数十人率众逃走……”

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由骑兵营的骑兵从战场传回了缙云县的留守部队,然后又一路赶往仙居,最终抵达临海,在府城的虹军军官在得到这样的消息之后,都是松了一口气。

这一次西征至少有了完美的开局,金华府拿下了整整四个县,处州也拿下缙云县不说,现在更是干脆利落地收拾了饶廷选,特别有些与红巾军有联络的虹军军官,知道这位饶总兵可是福建出名的名将,现在打胜了他,整个处州府就已经是虹军的囊中之物了。

而最高兴的人,则是在临海地位最高的两位文武官员,一个台州知府高梁材,一个台州留守冼拿,为此高梁材喜气洋洋地说道:“冼司令,晚上到我家喝两杯,我请客!我把家里珍藏多年的好酒都拿出来!”

洗拿也笑道:“是件大好事,该喝两杯,只要不误事了!”

只是他刚说到这,那边来到府城办事的冯思贤就说道:“老冼,现在败了饶妖头,咱们台州府的压力轻了许多,你是不是该把那些南面来的干部与老兵分一些给咱们。”

自打有了于村这个牵针引线的内应,从温州就赶来了不少红巾军的老人,他们觉得瞿振汉那边已经看不到出路了,纷纷在于村的鼓动之下,三五成群地赶来投效柳畅。

在他们的眼中,柳检点这边的前途比瞿振汉那边光明多了,而且大家都是同出一源,他们投效柳畅混碗吃怎么也能交代过去。

这些人可都是红巾军的战斗骨干,前前后后已经有了一百六七十人,现在冼拿正准备以这批人为基础再稍加训练,扩充一个大营出来,毕竟混成营迟早是归还建制的。

但是下面象冯思贤、符闻道这些干部对于一百六七十名干部与骨干也是眼红得很,这一百六十七人都是红巾军中参加过远征闽北甚至是瑞安战斗与乐清起义的老兵,这个资历放在虹军里面,现在至少是连长了,而现在很多人都只是普通的老兵而已。

现在要各独立连、乡兵排、基干民兵连都急需可靠忠实又有能力的干部,因此冯思贤与施退季都主动提出来要求冼拿多支援一些,现在趁着形势好转,冯思贤又把这个话题重新提了出来。

“这可不行,这可不行!”冼拿当即回绝了:“现在府里也很困难,别看处州大捷,可是接下去要以牛刀营攻略处州府,要把牛刀营那个连归还给他们,我考虑了一下,还是等拿下象山县再还给他们,但是为了处州大局考虑,我准备把石云庆与林嵩这两个连先调给处州。”

虽然石云庆与林嵩这两个连队现在都服从冼拿的指挥,但是冼拿对于这两个连队还是没有多少办法,石云庆把这两个连抓得紧紧的,而冼拿对混成营也只有指挥权而已。

因此他第一时间决定把石云庆扔出去:“等打下象山县,混成营马上要归还建制,我这里更困难!”

只是冯思贤却是问了一句:“老洗,你这就不厚道了,府里缺干部,缺骨干,我们这边也缺干部,能不能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从温州过来的干部,一个也不能拦!”洗拿看破了冯思贤的花招:“我这边真有多余的干部,还不照顾你们啊!现在关健是干部太缺,我这里还有一百名干部缺额!”

在这种情况下冯思贤只能退而求次:“那怎么也能让我回县里好好交代一番吧!”

高梁材笑了:“县里自然有交代,冯知县,检点在出征金处之前已经有了交代!”

“有什么交代?”冯思贤作为黄岩知县,对于替黄岩县争取利益相当热心:“给我说说!”

高梁材笑了:“检点说了,若是在金处进展不大,尺度就要严一些,若是进展顺利,那么就要广沐德政。”

冯思贤已经明白过来了,如果在浙中战事不顺利,那么就要进一步榨取台州府的资源以支援浙中战事,如果战事顺利的话,那么就可以尽可能宽厚一些,以争取人心。

“那检点到底有什么交代?”

高梁材笑了笑:“你先回去静待佳音吧!”

冼拿也说了:“干部有多余的,我一定照顾你们!”

有了这个保证,冯思贤才放心地决定先回黄岩县。

作为一县父母官,他的责任很重,一回黄岩县就为这一两天积压的公务忙碌开了,同时还要张罗着到处贴出虹军在处州大捷的战报以安抚人心。

有了这么一份战报,足以让许多心怀不轨的家伙冷静下来了,只是他第二天起来,就被黄岩县的一群绅士围住了,他们直接询问道:“冯知县,咱们黄岩县质押公债放款的程序是不是与临海县一样?”

第239章 银行

公债、放款、质押?

这些名词分开来冯思贤都明白,但是合起来冯思贤就完全糊涂了。

他知道柳畅夏收时向某些大户用公债征借了大量的粮食,别的地方不说,光是黄岩县内就有四万石粮食被虹军通过公债征借,而这一笔公债也成了黄岩县内的大问题。

换成白银的话,这是一笔四五万两白银的白条,多数是五年期的,也有三年期、七年期甚至十年期,对于这些大户来说,这可以说是相当大的打击,四万石的粮食换成了不名一文的公债。

唯一的好处就是如果欠积了别人的债务,虹军允许他们以公债来偿还,但是即使如此,没有人接受这样的公债,这些公债虽然名义上价值逾万,实际却算得上是一钱不值。

为了这个问题,这些大户已经找了冯思贤好几次争取利益,而现在冯思贤也是以诧异的眼光回答这些大户:“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可行的话,我马上赶回临海去!”

而在临海城,这个早上显得格外热闹。

大户,尤其是那些占有几百亩地以上的大户,对于今天张贴出来的两份公文格外关切。

第一份公文就是那个新设银行,允许本府良民以粮食公债为质押,向银行借款的公告,这份公告说得云里雾里,但是只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可以把手上原来不值一文钱的建国公债质押出去,从银行那里借到款子。

这可了不起了,别看这些大户富甲一方,但是手上的流动资金根本没有多少,他们大部分的资金不是被储存起来,就是拿出来买地买田,而今年柳畅利用公债征借可以说是让他们伤了元气。

现在他们手上的流动资金已经显得有些紧张了,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就要动用窖藏起来的银钱,而现在这份公告可以说是一阵及时雨。

而另外一份公文也让许多中小人家为之欢呼雀跃,那就是虹军突然决定允许台州府的荒地升科了。

“升科”在清代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开垦荒地正常纳粮,事实并不存在什么荒地,而是那些开垦已经达到了上百年却不在政府文书里的田地,在台州府的话,这些田地或是处于山区,或是处于海岛、沿海,都是属于清朝政府禁止开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