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

第142部分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第142部分

小说: 斜风 (校对版)作者:紫钗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镜蓉原来还有不少疑问,听到了这句话不由掺淡一声:“原来如此,虽然我早知有这么一天,但是没想到这么之速,你们……”

枪头已经扎进他的腹部,他说话也是中气不足:“你们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就是进惩戒营也是件好事,还好,谁也不许替我找布兴有报仇!可恨……”

谁也不知道他这句“可恨”是什么意思,那边叶语蝶见苏镜蓉已经时侯不多了,当即问了一句:“你也知道惩戒营是什么?那还有什么要交代!”

“我的书房之中左侧书架第三格后面,有你们想要的东西!”苏镜蓉还是说了一句:“真可惜,真可惜……”

说完这句话,这位台州首屈一指的大人物已经向后仰倒,再无半点生机。

叶语蝶沉默地看着台勇们的眷属们撕心裂肺地痛哭。

她能感受到这种绝望,因为她前不久刚刚经历过这种绝望,但是再怎么样的绝望,都会过去的。

留下去只是难以忘却的苦与痛罢了,她冷声说道:“苏镜蓉交代的东西,符连长,你替我取来!”

“石娘娘有令,小人这就去办了!”

只是片刻之后,符闻道大声飞奔:“娘娘,仙居乡正吴琮等十数人与苏镜蓉常有书信来往,意图叛乱!这是他们写给苏镜蓉的书信。”

叶语蝶瞄了这一叠书信一眼:“交给检点去办吧!我只管海面上的事情。”

“如今可忧者,仍为布兴有!”叶娘子突然拿起手上这一对左轮枪,朝天放了一枪,冷声笑道:“不知布兴有什么后手!”

布兴有奉上这么一件大礼,却说是请叶娘子办一件大事的订金而已,那么这件事会有多大?

枪声打破了女人们的哭泣声,也打碎了叶语蝶心中最后的软弱。

……

“仙居乡正吴琮等二十三人与苏镜蓉有书信来往,竟图叛乱,这是在苏镜蓉书房找到的书信!”

符闻道的神色非常紧张,他不知道这一次自己擅作主张,会有怎么样的雷霆大怒,上一次把他发配到玉环岛去当一个有名无实的知县,这一回又会怎么样?

没想到柳畅毫无表情地答道:“符连长辛苦了,不过玉环县的军务紧急,你先回玉环等待命令吧!”

等到符闻道走后,柳畅就关心起了这几十封书信,他没想到在自己出征之前,居然还来了这么一份厚礼。

这些人与苏镜蓉有着书信往来,想必是贼心不死,准备虹军西征之后来一次大规模的叛乱,一想到这,他暗自庆幸不已。

这些人当中有地方上的豪强,衙门里的书办,山间的土匪头子,传家数百年的名门,而份量最重的就是这个仙居县的乡正吴琮。

虹军的乡正,都是许给有份量的人物,柳畅之前也听说这个乡正吴琮的名字,知道他是仙居的一名贡生,表面敷衍虹军,背地里意图不轨。

但是孙胡子没有想到这吴迂的胆略如此之大,竟然组织一次仙居、天台两县一齐发动的叛乱,同时还有苏镜蓉在海上策应。

这样的叛乱即便失败,也能在台州境内造成了一场惊人的动荡,因此柳畅已经决定不留情了:“既然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局面,那么只有请诸位上西天了!”

这二十三个人,一个都不能活下来!

不过仙居乡正吴琮,为患最重,得第一个去死!

……

金陵城外,钟山山麓。

这是后来那个“钟山风雨起苍茫”的钟山,距离天京城只有五里地而已。

只是这里也是赫赫有名的紫金山大营,从钟山上望去,天宁寺风景秀丽,一抬头就是南京城的城墙,一低头就是无数顶帐篷与不尽其数的工事。

在这无数顶帐篷之后,便是一座座土房子,可别小看了这些土房子,只有在江南大营有份量的文人与文官才有资格居住在这样的土房之中。

五里之外就是金陵城,也就是太平天国的天京,而这里却是清军盘据有年的紫金山大营。

从来没有一个定都金陵的政权软弱到这等程度,连金陵城外都无法荡清,事实上,历史上最柔弱的南唐也不过不曾占有浙江而已。

可是太平天国却完成这样的奇迹,当然这不仅仅是天国决策层一方的责任,能在敌国京城五里之外设置中军者,必定是一位非凡人物。

王有龄一边往山上走,一边神驰千里,这钟山上竟不沾一丝兵家之气,紫竹繁花、山泉叮呼,除了在其间奔走的军人之外和身后时不时响起的炮声,才能让人想起这是处于危机重重的紫金山大营。

王有龄行走在这样的山间,一边神驰,一边赞叹着向荣向欣然这位江南大营的主帅,这位大帅作为东南半壁的擎天柱,果然不是凡人了!

他正想着的时候,那边已经戈什哈惊叹一声:“向帅下山了,何根云中丞好大的面子啊!”

王有龄抬起头来,想要向这位江南大营的大帅行个礼。

第224章 斩草除根

出现在王有龄眼前的是一位有些苍老的老人,补服朝珠,柱着拐杖慢悠悠地往下走。

随行的戈什哈那是羡慕得很,连声说道:“向帅已经年余不下山,何中丞的面子真大!”

正如同别人说过的那样,向荣的脸面上没了一大片,那是当年讨伐滑县李文成教匪所伤,脸皮一直没长回来,他身形瘦长,长相不象是员武将,倒象是位乡间私塾的老夫子。

他年纪不过六十,但是征尘战事却让他苍老得如同一位过了七十的老夫子,连走路都有些颤威威,但是王有龄却是清楚得知道。

眼前这位向荣向欣然,真是大清擎天柱一般的人物,咸丰三年他追击太平军到金陵时,太平军已经取了金陵,他遂率兵勇一万三千名在城外设营,逐步进逼,力战取了紫金山等地,最近的张国梁大营更是离天京不过是两地而已。

这三年来,他与天京城内的守军互有攻防,但是与江北大营一起慢慢地把天京、镇江等地围得死死得,特别是咸丰四年从广东购买到红单船四十艘,金陵城外的形势越来越对太平天国不利了。

从皖南到苏常,到处都是有江南大营堵御,结果太平天国虽然建都于金陵,但是却分割成天京、镇江与瓜洲三块,相互根本不能支援,都遭到清军的围攻。

但是更重要的江南大营成了苏常与浙江的屏障,太平天国既不能取苏南,又不能拿下浙江,在财政上处于极端的困境。

虽然苏常与浙江无可用之兵,可是这位向荣却奇迹般地保住了大清东南半壁山河。

王有龄一想到这件事,就感叹不已,他当即给向荣行过了跪拜大礼:“浙江杭州府通判王有龄见过大帅!”

向荣就同一位乡间私塾的老夫子那样平易近人,:“你的来意我已知晓,我们上山说吧!”

只是王有龄也知道向荣早年投身军伍,并不识字,公文都要操于外人:“向帅请!”

向荣颤威威地往上走慢慢走去,走几步路都停下来歇一会,但是王有龄却知道这只是一个假象而已。

他就是东南半壁山河的中流砥柱,他若不在,这东南就难保了,但是只要有他在钟山,清军就能把太平军锁死在天京之内。

别看他现在这副老朽模样,已经一年多没下过钟山,但是江南大营二十余员战将,没有一个不是对向荣服服帖帖,特别是张国梁这一员降将更是对向荣敬仰无比。

今年有潮勇因故上山闹事,有一名潮勇提枪刺向向荣,结果向荣前一刻还是老朽得将要死去一般,后一刻已经脚一踢夺走了长枪,下一刻直接就直接就这名潮勇当场刺死,转述这段故事的营兵当时也在场:“向帅真神人也!”

或许这种人就是天生的军将吧!

王有龄只有这样的感叹,他跟着向荣走进了他在钟山的土房,更是眼前一亮,这个院子洁净得很,屋内有琴有书,屋外有竹有花,只是缺了几个漂亮丫环,就是男人梦想中的仙境了。

“何根云是让你来哭秦庭请援兵得吧?”

“正是!”王有龄当即答道:“长毛入浙,红贼又拢乱于东南,浙省无兵无将,只好向向帅请一员虎将,数千精兵?”

“数千精兵?”向荣倒是笑了:“我且你问你,我这江南大营,存兵多少?”

“大营精兵四出征战,存兵恐怕不多了!”

向荣当即跟王有龄交了底:“我大营有兵几近五万人,但是江南处处告警,我派兵四处出援,又要取镇江,因此大营存兵不过六千人而已。”

这是向荣的战略决策,他认为围困天京的意义不大,而重于堵御各地,因此大营将兵从一万三千扩至将近五万人,但是金陵附近的大营本部兵力却从一万三千减少到六千人。

但是这样一来,江南大营起到救火队的作用,特别是大营战将数十员,皆能硬战,因此三年以来太平天国在东南的发展,可以说说处处受挫,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不过大营本部也确实只有这六千兵而已,现下只能困住金陵而已,因此王有龄却是说道:“只需要借大将,精兵数千,短则一月,长则三月,一旦平贼功成,即刻归还!”

只是向荣却是说道:“雪轩,这就是你的错处了,要借兵岂能限定归期,我们江南大营每个月要从浙江拿六万两的军饷,若是短少了这六万两,我这里就只能九关了!”

九关就是四十五天发一次饷,一次发九个月的军饷,在向荣之后的和春、张国梁都是用这个办法来欠饷,以后崛起的淮军也沿用这种九关的制度。

“军兴以来,我向荣统兵,耗银几三千万两!”向荣继续说道:“但是从来没有一地地方象浙江那般与我相处和谐,解饷从不拖延半分,何况除了大营之外,皖南营兵亦用浙江协饷,一月更用至十数万,因此大营与浙江可以说是唇寒齿亡,浙江亡则大营亡,大营亡则浙江亡!”

向荣说的这是至理名言,这段时间江南大营与江苏处得很不愉快,江苏半有天下之富,但是协济大营饷源都是拖拖拉拉,从来没有一句痛快话,远不如浙江对于江苏的支援,历史上直到何桂清担任两江总督之后,江苏对江南大营的支援力度才突然暴增十倍。

因此他继续说道:“何根云派你是来请援兵,我已经准备精兵一千八百名,多备西洋枪炮,随时待命。”

大营自身存兵不过六千,即使在外面还有许多支救火队,但是向荣能拿出一千八百名精锐,这是何等的气度。

王有龄感动就给向荣跪下了:“吾代浙人谢过大帅,浙江有饷有缺,决不让健兵在浙江受一点委屈。”

“甚好甚好!”向荣却是笑了一句:“我这大营缺的就是粮饷,你浙江若有粮饷,可在附近多募一些潮勇,我大营皆川楚广三省人士,以潮勇最悍。”

“好好好!”王有龄知道确实有不少潮勇等待着随时等待大营招募,他当即答道:“那浙省可以招募一千,不,两千潮勇,到浙江即关一次饷,只是这一次援浙的大将是谁?”

“是不是张国梁?”

“张国梁是我大营第一员战将,堵御折冲全凭他一人之力,岂可轻易离营?”

“是秦如虎?”

“秦如虎是我大营之中一头真猛虎,不可离营。”

“是虎嵩林?”

“也是一头猛虎,现在前线堵御缺不了他?”

“那是邓绍良?是周天受?是秦三定?还是李太泰?”

他说的都是大营赫赫有名的战将,向荣却给出一个还算响亮却不够响亮的名字:“是游击张玉良!”

张玉良!这个名字始终与浙江有缘。

……

仙居县城。

在接到柳畅使者的时候,孙胡子还算镇定,只是使者拿出那封书信,孙胡子读完之后,却是暴跳如雷:“好一个狗贼,好一个狗贼,吴琮贼子,我孙力行必灭你满门!”

他虽然对于吴琮早有防备,但终究是有所松懈,没想到这吴琮的胆子大到这般程度,竟敢发动仙居、天台两县的团练一起起事。

何况这吴琮还准备苏镜蓉联合发动,更不要提他收容了管继涌的溃勇,这都是够凌迟处死。

以往孙胡子认为自己手上有五个步兵连队和一个炮兵连队,决定暂且放过了吴琮,即使吴琮手脚有些不干净也就算了。

但是没想到这厮胆大包天到了这等程度,因此他第一时间就叫道:“把石云庆与林嵩这两个狗贼找来,让他们应付吴琮,结果倒是出了这么大的漏子!”

他越想越气,原来他们磐石营按照以往的历史,有机会成为第三个扩充成团的步兵营,他也事事小心,不敢有任何闪失。

没想到这两个狗崽子竟敢惹出这么大祸事,居然把自己连里的底细都泄露出吴琮!

他正在气头的时候,那边石云庆与林嵩已走了进来:“营长,找我们有什么事?”

“检点对我们营在仙居办的事很不满意,你们自己看信吧!”

他随手就把吴琮的亲笔书信扔了出去,那边石云庆当即接过了书信,才看了两三行,他就骂出声来:“这狗贼,差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