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皇帝分身 >

第85部分

明末皇帝分身-第85部分

小说: 明末皇帝分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在宝坻县擒谭泰、败扬古利。肖白浪因此获得了正四品明威将军散阶,从六品云骑尉的勋位。散阶容易,勋位难。哪怕最底层的勋位。也等于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层跻身贵族的希望。

其他的30多名军官,封赏了从六品忠显校尉散阶。更会派遣50名妙龄宫女,赐婚给皇家新军未婚的军官。

至于肖图白的封赏,惹起了朝廷的众多议论。

礼部尚书姜逢元道:“肖国师虽非科举清流出身,但是劳苦功高。此役,歼灭敌军万人,实乃旷世奇功。当重赏,封其爵位也不为过!”

杨嗣昌反对道:“哪怕立下大功,但是也不宜贸然封其爵位。至多封勋位!否则,将来他立下更多大功,封无可封,难道封郡王、亲王?”

姜逢元摇头道:“此言差矣!怎么会封无可封?真若是此,赐婚一名公主给他。让他做驸马便是。。。。。。”

姜逢元是今年新上任的礼部尚书,也当世著名书法家,留下墨宝在当时已经被视为珍品。虽然他是清流出身,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也被写入东林党人名单中。

不过,姜逢元的功利之心。倒不如其他人那么重。由于,魏忠贤以前修订《三朝要典》推翻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之类的结论,要将东林党人打为乱成贼子。

事实上,《三朝要典》的结论也符合实际,东林党上位就是靠上蹿下跳,干涉后宫内政。连续气势汹汹拥立皇帝,干涉皇家内部事务,说是大逆不道,也毫不为过。

但是,姜逢元担任《三朝要典》修订副总裁时,由于同情东林党屡屡搁笔叹息,工作效率极差,令魏忠贤听的厌烦,但是也仅仅是让其在家赋闲。后来,《三朝要典》修订完成后,姜逢元这个不喜串联者,也被写入了名单之中。写入名单的东林党人,等于结束了政治生命,永远是不能被朝廷录用的。

不过,其后东林党上台之后,否定《三朝要典》并对阉党诸臣反攻倒算,一概否定阉党的一系列政策。但是,姜逢元也并未不像其他东林党斗士一般上蹿下跳,仅仅是沉默以对。

杨嗣昌看了他一眼,忽的眼前一亮,道:“微臣有奏,不若现在便将坤兴公主赐婚给肖图白。这般的恩赏,显然对他起他的军功!”

坤兴公主,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长平公主。崇祯十七年,李闯攻破běijīng,皇帝为免重蹈北宋覆辙令妻女受辱,于是令妻女与其一道自杀殉国。其中,崇祯较为宠爱的坤兴公主,也被砍下一手臂,却幸而不死。在清初,长平公主年仅十八岁身亡后,诗人吴伟业便写诗哀叹其不幸曰:“贵主媺音美,前朝典命光,鸿文垂远近,哀诛著兴亡。”

姜逢元闻言皱眉,这杨嗣昌的心思,也太毒辣了。赐婚公主,这对于文武官员,可等于的断绝了仕途的发展。

明朝祖宗制度,一般驸马要从底层官员,或者平民中选择,为上选。而如果娶了公主,按照明朝的祖宗家法,驸马一定要辞掉一切的文武官职,只能回家做一名投闲置散的贵族。

按照姜逢元之前的意思,是在肖图白封到最顶层的公爵,封无可封之后,才可以考虑赐婚让其退休。但是,杨嗣昌这厮的意思,明明是——通过赐婚公主,提前将肖图白政治生命给结束掉!

崇祯分身显然有点纠结道:“坤兴公主才8岁啊!”

杨嗣昌颇为狡诈道:“这也无妨,先订婚,等到公主成年之后,可以完婚!”

刘遵宪连连摇头道:“不妥不妥!国师爷乃国家重臣,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做了驸马就要辞官。这万万不能啊。。。。。。”

但是众东林党已经领会了杨嗣昌的计谋,纷纷道:“这仅仅是赐婚,要等公主成年,才完婚吗!以公主十六岁完婚计,国家还能用肖国师八年,八年之后,想必在这能臣的帮助下。国势大为好转。。。。。。。”

在一片的赞同声cháo中,崇祯与肖图白默默交流之后,说道:“好吧。朕准了!”

事实上,这也是麻痹众臣之意。

祖宗成法?这不是笑话吗!

接下来几年之间,恶劣天气会加剧。乱世不可逆转的启动,拳头比道理大的年代,各种祖宗成法,本身就是用来破掉的。

明末绵延百年的大旱,也蕴含着千年罕见的大变格局。华夏遭遇旱灾,欧洲大陆的旱灾其实比大明丝毫不逊sè。甚至北欧饿死一半人口。欧洲列国战争、内乱也打成一锅煮。不过,欧洲却是通过殖民美洲,缓和了这场危机。随着殖民带来的各方面的积累,会让欧洲人的经济、科技、文化迅速的发展,并会在一百多年后爆发工业革命。

如果此时不变法。欧洲人的文明,便将超越华夏的文明。

肖图白和皇帝要做的事业,注定要在未来短短数年逐渐,逐渐颠覆祖宗制定的规则,改造整个国家的框架。如果不变法不超脱。便不能挣脱华夏数年前来的“王朝周期律”。

王朝周期规律,破坏、重建、再破坏、再重建。。。。。。

如此循环,使得每次华夏文明一旦达到农业文明的生产力巅峰,便会因为人口太多,人均资源变少,失业破产者增多。形成天下大乱。大乱之后,要杀的十室九空,才会人心思定,再次进行重建。

华夏文明在这种无意义的循环中,停滞太久了。事实上,以钢铁产量衡量,在南宋末年时期,华夏文明年钢铁产量15万吨,已经达到了19世纪初的欧洲强国水平。明末崇祯年间的钢铁产量,仅恢复到宋末时期水平。而清末洋务运动后,钢铁产量略微逊sè于明末。民国时期的钢铁产量,略微逊sè于清末洋务运动。

一直到后来共和国时代,中国才真正的开启工业化、城市化的大cháo。工业生产指标,才狂飙猛进。工业才成为了国家的发展基础,一举打破传统农业化国家,无法通过自身力量完成工业化的谬论。

因为,城市工商经济稍微有起sè,佃农经济模式的局限xìng造成的动乱,又会摧毁工商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所以,中华文明中很多拖累文明发展的礼法、规矩,是需要重新设计,推倒重来的。

将坤兴公主赐婚给肖图白,这已经形成了朝中的定论。考虑到,未来公主成年之后,与肖图白完婚,那么按照祖宗家法,肖图白必须交出权柄,去当一名闲散的驸马。

所以,众位大臣对于肖图白则显出了格外的“宽容”——让他折腾几年吧,几年后,政治生命终究的家伙,也无需喊打喊杀了。

当然,肖图白早已经获悉朝中议论内容,却是冷笑。让这些家伙得意一段时间吧,眼下的局势变动飞快,几年后的时局演变,岂是这些满朝诸公能想象?

“本尊,朕有点纠结!”脑海中,响起了皇帝分身的传讯。

肖图白道:“你纠结什么?”

崇祯道:“我女儿嫁给你。。。。。。而你,是我的本尊。理应咱们两人,虽然是不同躯体,灵魂却是同源的。也就是说,咱们是两个身体的同一个人,这个逻辑该怎么破。。。。。。朕很无语啊。。。。。。。”

肖图白安慰道:“以**而论,我和公主没有血缘关系,成婚是没有问题的。”

“媺娖才八岁啊!”皇帝有点颤音。

“没有关系,我会照顾好她的。”肖图白安慰道。

“变态狂、禽兽。。。。。。”

“骂谁啊,你找死?”

“朕骂自己不行啊!”

两人吵吵闹闹之间。。。。。。。

八岁的小萝莉朱媺娖,拉着崇祯的衣袖道:“父皇,你怎么发呆半晌了。”

崇祯分身一愣,道:“没什么,父皇老了!自然容易发呆!”

小萝莉朱媺娖道:“骗人哦,媺娖知道,父皇不舍得将女儿赐婚给肖国师!”

“媺娖不愿意吗?”皇帝显得有点心疼。坤兴公主的母亲顺妃,生产不久便血崩而死。所以,崇祯向来比较疼爱坤兴公主,哪怕是对于太子,也没有女儿这般疼爱。

“才不是!”小萝莉道,“女儿很喜欢大英雄。哪怕肖国师年纪比女儿大很多,女儿也不怕。”

小萝莉用力的捉着裙角,故做镇定道。但是脸上写着的表情,却是很畏怯。因为,肖图白的年纪,已经被严重妖魔化,很多人皆云,其是200多岁的老妖怪。一个小萝莉,要被赐婚给传说中的老妖怪,能够淡定才是怪事。

崇祯一愣道:“其实,女儿可以放心。肖国师看起来,比较年轻,一点也不显老,而且,他保养有术,也许二三十年后,相貌变化估计也不大。”

医疗营养均衡的现代人,一般都比古人显得更抗衰老。而肖图白家族就有抗衰老的传统,其长辈多的是五六十岁,看起来还和二三十相貌变化不大的老妖怪。而且,其族中的兄长,也多有四十来岁看来和二十岁差不多的存在。

衰老并不为肖图白担心。

真正令肖图白感觉担心的是,自从他穿越至明朝之后,身体状态不是朝着衰老的方向发展,而是朝着越来越年轻态的方向发展。这反而令肖图白担心,自己会不会逐渐返老还童,从青年人,变成少年人、童年人。。。。。。

好在,肖图白又发现一个问题——过度的进行剧烈的体力锻炼,加快新城代谢速度,短时间内他会朝着身体老化的方向发展。

而一旦他停止锻炼,便又出现明显的“返老还童”。肖图白的这种迹象,显然也是穿越后遗症。

目前,这种情况,肖图白没有借助科学常识进行分析。只能自己胡思乱想,根据已经发生的种种迹象进行估计、实验。也正是因为,身体上又出现了这一系列的穿越后遗症,使得肖图白逐渐对于医学、人体知识方面感兴趣。

甚至,肖图白有针对xìng的,令皇家新军医院,设立了研究项目,专门对人类的生长、衰老等等问题,进行研究。。。。。。

至于能不能搞出成果,只有天知道。。。。。。。

s

第一四四章虏退一)

崇祯九年八月,肖图白在天津传来捷报。与此同时,阿济格大军掘先帝墓穴,焚昌平县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师。

这时候,弹劾张凤翼不作为的奏折,如同雪花片一般,递上皇帝的案上。对此,张凤翼惶惶不安,但是也无法辩解什么。

昌平县失守的主要责任其实是贺世寿、巢丕昌,但是这两者一死一降,已经不能够背黑锅。

而监军高起潜,至少假模假样的在前线不断督战,靠着王朴的勇悍,获得了一点战绩。

而张凤翼呢,却是被高起潜派人严加看管,什么也做不了。于是,不作为、坐视昌平陷落等等的黑锅,皆是不断扣向张凤翼头上。而同样受到了大量弹劾的宣大总督梁廷栋,也陷入一片恐慌中。

“此役,鞑子连续肆掠十五座州县,先帝陵墓被掘,朝廷诸公肯定多是推诿,将责任推到咱们两人头上。。。。。。”梁廷栋苦闷的饮酒道,“最轻的恐怕也是腰斩、砍头、凌迟,若是朝中诸公借题发挥,恐怕是株连九族!”

张凤翼不由闷饮一口苦酒,道:“梁兄,这兵部尚书当不得啊,专门背黑锅的!谁做过兵部尚书,谁头上都沾染一层霉运!更倒霉的是,被老夫居然被攀咬成袁崇焕一党!”

明末崇祯年间的政治斗争,并没有随着东林党独揽朝政而停息。事实上,失去了阉党这个靶子之后。东林党人之间早就陷入内斗。而随着袁崇焕因为一对的罪名被凌迟之后,余波还在继续荡漾。

朝中大臣也多了一个“袁崇焕余党”的手段,用以打压异己——袁崇焕误国、祸国殃民,而且袁崇焕以前与皇太极之间的书信往来,也被朝臣们故意读解成袁崇焕私通满清。所以,“袁崇焕一党”的潜台词,就是通敌卖国重罪。

张凤翼、梁廷栋两人。此时犯下一堆错误,再被朝中政敌,趁机扣上“袁崇焕余党”罪名。那恐怕不是身死,甚至会族灭了!

“与其让诸公借题发挥,不如咱先暴毙而亡。咱如果死了。至少能博得同情,不至于罪及家人。。。。。。”张凤翼忽然惨然说道。

“关键是如何死?上吊、自刎,一看便是畏罪而死!这么死恐怕不行,太不体面了。。。。。。”梁廷栋摇头。

“那该如何死法?”张凤翼问道。

梁廷栋面sè惨白道:“祖上有秘方,饮酒服用大黄,连续十rì以上,便可暴病而死。吾有意这般死法,不知张尚书可愿共赴黄泉?”

张凤翼道:“同死,同死!”

梁廷栋令家人去药店买来大黄,与张凤翼一道以酒泡大黄。

“干了这杯大黄酒!”

“干了!”

此后十余rì。张凤翼、梁廷栋两人共饮大黄酒,使得病情不断加重,用不了多久,两人先后暴毙而死。

张凤翼和梁廷栋畏罪自杀,朝廷诸公自然是没有再继续逼迫。姑且算两人是死于任上。并不在追究其族人罪责。

对于这两名臣子的畏罪自杀,崇祯也是有点无语。历史改变了很多,但是这两人本xìng却依然难改。

一副受迫害狂的心态,朝廷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