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特工之回到清朝 >

第94部分

特工之回到清朝-第94部分

小说: 特工之回到清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完全处于不败之地,就算在中国内陆遇到挫折,也可以迅速从海上撤退,到时候台湾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其机动性,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联军可以说想打哪就能打哪。
  庆幸的是,威而金森的这一作战方案,在战争初期遭到了联军统帅部其他人的置疑,通过表决以后,这一方案被否定。被否定不是因为这一战略是错误的。而是因为这一战略和联军发动战争的初衷和目的相违背。英法两国之所以发动战争,一是由于上一次联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批联军士兵甚至两国公使都成了中国人的俘虏,别的不说,单就在国际上影响上来说,英法两国败给了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已经成为了全欧洲的笑柄,这是两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其次,尽管有印度和新加坡作为进攻中国的跳板,但联军的补给线还是相当漫长的,粮食可以就地掠夺,武器弹药就必须远送了。从这一点上来看,英法两国最期望的结局是速战速决,以最快的速度迫使中国皇帝投降,在英法两国的印象中。中国和印度不同,中国的士兵是顽强的,百姓是难以驯服的,想把中国完全变成殖民地是不现实的。要想让中国屈服,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让中国的皇帝屈服,而中国最容易向西方屈服的就数中国的皇帝了。
  最后是两国想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什么好处。英国人目的明确,就是要中国单方面无条件投降,然后赔偿巨额战争赔款,释放联军战俘和公使,中国全境向两国开放中国的海关由英法两国来管理,鸦片贸易合法化,要求中国进一步割让香港附近的几块领土。法国人的胃口也不少。英国人的要求他们也一样要求,另外还要求中国割让广西大部分领土,这样他们在安南的殖民地就能连成一片。
  综上所述,两国政府目的很明确,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争,从战争榨取最大利益。正因为如此,皇家海军主将亚当斯,法国陆军元帅让、卡尔蒙多极力主张先打广州。拯救出侨民后,留下一部分军队据守广州和香港,主力立刻挥师北上,在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江浙一带大肆破坏后,立刻继续北上,从天津大沽口登陆,迅速拿下北京,到时候中国皇帝想不投降都难。
  尽管这一方案在威而金森看来不够严密,但军事是为了政治服务的,从两国利益的角度来说,后一方案更符合两国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李鸿章在台湾得到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威而金森虽然觉得后一方案有些不妥当,但本着对皇家海军和陆军的信任,加之对手是个落后的国家,二十万联军怎么打都不至于失败吧,更何况还有俄国人在中国东北的十万大军,所以威而金森同意了这个方案。
  和英法两国不一样,俄国人在赔款上倒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他们更多的是想要土地,只要联军一动手,俄国公使就会跳出来充当和事佬,也权和谈为理由,要求中国割让土地,反正他看上的土地都是些寒冷荒凉的地方,俄国人想当然的认为,中国政府也不会太心疼这些地方。退一万步来说,要挟不能达到目的,英勇的俄罗斯士兵也应该能达到目的。俄国人心底的想法是,能不打仗就能得到的好处,那就别打仗。也就是由于俄国人不是十分积极的态度,使得战争初期未能形成联军预计中的对北京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
  中国,东北,聂士成已经到任一个多月了,面对俄国人在边境的骚扰,聂士成只能忍耐,一边动员边民内迁,一面在距离边境两百多公里的地方建立起第一道防御阵地。四月的南方已经是春意盎然,百花争艳,而这边境一带依旧是冰天雪地,这样的季节俄国人也不会主动进攻,更别说他们并不是十分想扩大战争的规模。聂士成来到东北后,首先是联络当地士绅,积极准备防御,其次考虑到东北特殊的地理环境,聂士成加大了骑兵部队的建设力度,以当地骑术熟练的青年为基础,组建了一支三万余人的民间骑兵部队。平时这些青年都是百姓,只是定期接受聂士成派将官的训练,一旦战争爆发,他们立刻应征入伍成为战士。聂士成也不是不想有一支固定的骑兵部队,可是现在全国部队装备都很紧张,就算所有兵工厂加足马力生产,每月也只能生产出步枪5000支,更何况还要生产子弹、炮弹、机枪、迫击炮等其他武器,最近杨一还让西门子他们弄地雷和水雷,这生产任务就更紧张了,新一期的兵工厂虽然已经在安徽的皖南山区开工但毕竟是远水,救不了渴。
  考虑到天津是北京的门户,也是联军首先的攻击目标,杨一在天津和北京一带部署了六万全新装备的四个步兵师,唯一的一个重炮旅也部署在天津,杨一所能集中到的三万骑兵,也放在了天津。还有七万装备相对落后的步兵,他们的任务就是沿白河两岸的官道迭次防御,打击消耗联军,拖延联军前进的速度,为主力部队在天津城下聚歼联军做装备。
  聂士成能带到东北的,只有五千装备新式武器的一个混成旅,除了机枪和迫击炮,部队没有其他任何重型武器。所以聂士成一面请求杨一多分配些武器好让他就地武装当地的青年。
  1860年4月20号,新加坡的港口已经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船只在补充淡水和给养,陆军不断地登上运输船只,英法两军大小船只共计两千一百零六支已经准备就绪。联军旗舰“女皇万岁”号战列舰发出命令,全军出发。舰队开始缓缓地行驶出港湾,朝中国而来,领先的正是战列舰“皇家方舟”号。随着舰队的出发,南大平洋海面升起乌云一般的烟雾,历史上最庞大的一支以风帆结合蒸汽动力的舰队正朝中国杀将过来。
  广州,陈玉成苦心经营的虎门炮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各种口径的火炮五百多门,海面上也拉起了道道铁索,作为阻挡联军舰队的屏障。炮台修筑的很坚固,而且有的炮位建筑地也很隐蔽,应该说陈玉成充分吸取了以前清军失败的教训,炮台附近还修建了完整的步兵工事,防御联军步兵登陆。广州城内,大部分居民在部队的劝说下,已经开始陆续迁离广州,到乡下或者更远的地方去躲避战火,广州城外已经修筑好众多坚固的工事,陈玉成是决心和联军在广州好好较量一下了。就连已经撤退到韶关的重迫击炮旅,也被陈玉成调回了广州。另外,陈玉成还人韶关调回了一个新式装备的步兵师,这样陈玉成手头的六万大军在半数以上都部署在了广州一带,两个新式装备步兵师也有一个在广州前线。
  时间是1860年4月30日,一路顺风顺水的联军舰队终于出现在南中国海的海面。任何侵略者都会披着和平的外衣,英法联军也不例外。联军首先向广州城里的陈玉成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陈玉成立刻弃城投降,大英帝国和法兰西人民都是热爱和平的,战争嘛那都是由于中国人不听话才引起的。
  是啊,鸦片是有毒的,在英国贩卖鸦片是有罪的,所以英国人才把鸦片卖到中国来,还要求鸦片贸易合法,还要求不征收关税,就连中国的海关他们也要插手管理,这就是所谓的和平条件。让中国人都做他们的奴才,任他们鱼肉,就不会有战争了。中国人要想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只有不懈的努力使自身强大起来,经过顽强的战斗,使世界不敢小觑中国,也才能使中国在世界上有说话的余地,这一点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第三部 第四章 序幕
 
  广州,陈玉成的中军帐内,英法联军派出的信使查李斯上尉被引了进来,递交了最后通牒后,查李斯傲慢的站在中间,等待着陈玉成的回答。最后通牒是用英文写的,陈玉成在通事的帮助下总算弄明白其中的意思。不明白还没什么,明白了陈玉成气就不打一处来,上面的条件没有一样是陈玉成能忍受的。释放所有两国俘虏和侨民,英国在广州有所谓的侨民吗?全是他妈的鸦片贩子,至于俘虏,不拿赎金来谈都别谈,前任两广总督叶名琛怎么不见他们放回来?无条件弃城投降,想的倒美,陈玉成在这广州城下等候联军多时,背着杨一的命令,把手头一半的主力都集中在这广州城,不打怎么可能?
  看完所谓最后通牒,陈玉成铁青着脸喊道:“来啊,给我把这送信的洋鬼子拉出去砍了,我要用他的脑袋祭旗。”一声令下,两边的士兵上来,把还蒙在鼓里的查李斯上尉按倒在地,旁边的师爷一见如此,赶紧过来劝道:“大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咱们可不能毁了中国人的面子。”陈玉成心中虽然有气,但想想师爷的话也对,仗还没打,可别先丢了中国人的脸面。
  这时候通事已经把陈玉成和师爷所说地话翻译给了查李斯上尉。查李斯这才知道,自己刚才在鬼门关已经走了一个来回,不由的冷汗就下来了,心中骂道:“该死的东方野蛮人,这样也想杀人。”心里在咒骂,但脸上可不敢露出一丝怨恨的表情。万一这个中国总督发火,把自己就这么杀了,那也太冤枉了。不过想起来还着实有些害怕,到现在查李斯上尉的腿还在哆嗦。要不是那个师爷,自己就不能回国,死后也见不到上帝了。听说中国这一片人死后不归上帝管,能不死在中国当然最好。
  就在这查李斯胡思乱想地时候,陈玉成对师爷道:“师爷,写回书,我读你写。”陈玉成文化不高,一般都是由他口述,师爷代笔,然后润色加工。
  陈玉成念到:“洋鬼子,你们到中国来就没安好心。废话就别多说了,中国只有战死的军人,没有投降的奴才,有本事就放马过来,我陈玉成等着你们呢。”陈玉成话一说完,师爷也写好了,然后师爷照例拿到一边去润色一番,写得华丽一点。陈玉成一叫住师爷:“就这么给他们送回去。洋鬼子,你写的再好,他们也未必能看得懂。”
  查李斯走后,李开芳走到陈玉成跟前道:“大人,大敌当前,您可得冷静,刚才您对洋鬼子的态度就不冷静,怎么想起来杀他的?”
  陈玉成笑道:“我故意地。看那洋鬼子如此嚣张傲慢,我吓唬吓唬他。”“哈哈哈”两人一起哈哈大笑。
  惊魂未定的查李斯上尉带着陈玉成的回信回到了旗舰“女皇万岁”号战列舰上。信件交到了威而金森元帅的手里,叫来翻译,请他把这封信翻译一下。这个翻译不知道该怎么翻译“洋鬼子”这个词,不过这个鬼子应该和西方的魔鬼比较接近,于是洋鬼子一词便被翻译成了撒旦。
  看了翻译过来的信,联军统帅部里地几个人都气坏了,野蛮的中国人,居然把自己比做了撒旦,上帝啊,我们一直是您忠实的子民。几位连忙在胸口猛画十字,嘴里念念有词。
  1860年5月1日,遭到拒绝的联军终于图穷匕现,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所有战舰在珠江口外一字排开,所有登陆部队也准备就绪。威而金森元帅和让·卡尔蒙多元帅在旗舰“女皇万岁”号的甲板上,享用完一顿丰盛的早餐后,手上端着咖啡,显得十分轻松和惬意。威而金森回礼,然后淡淡的说道:“开始吧。”
  两百艘各型战舰,五千多门舰炮,一次齐射就是2500多门火炮在射击,虎门两侧地炮台,瞬间被联军舰队的炮火覆盖,而且是不间断的炮火覆盖。
  旗舰“女皇万岁”号上,训练有素的皇家海军显示出了极高的海战素养,各种口令有条不紊的在发布,“左舷射击完毕”,“右满舵”,“ 右舷射击完毕”“ 左舷准备完毕”各种战舰不断的掉转船头,用两舷的舰炮不断地向虎门炮台射击。
  战斗打响,陈玉成也来到虎门附近的一座高地上,在事先挖好的隐蔽战壕内,通过望远镜观察着虎门方向的战况。虎门炮台完全笼罩在英法联军的炮火之中,看着联军密集而恐怖的炮火,陈玉成心中不免为炮台上的兄弟们担心,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悔意,难怪扬大人一再强调英国人舰队强大,炮火犀利,不可与之在近海抗衡,现在看来,果然不错。后悔的同时,陈玉成也暗自庆幸,幸好自己还留了一手。
  陈玉成所谓的留了一手,是指现在炮台上大部分联军舰炮打击范围内的火炮都是假的,当初修建炮台的时候,陈玉成虽然对杨一的说法不是很服气,认为杨一把英国人舰队的威力夸大了,但不管怎么说,洋人的军舰肯定 是很厉害的。所以陈玉成在一线的炮台位置弄了许多木头,找人雕刻成火炮的样子,摆放在了显眼的位置,而真正的炮位,大多用工事和掩体都隐蔽起来。联军果然上当,第一轮的炮火准备中,80%的炮弹落在那些假炮台上。联军舰队的炮火准备持续了半个多小时,通过望远镜,威而金森元帅很满意炮火打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