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特工之回到清朝 >

第29部分

特工之回到清朝-第29部分

小说: 特工之回到清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是文官,级别也不比我低。”杨一道
  “参他。不过要先过了琪善这一关。”沈蝶衣想了想说:
  “这琪善凭什么帮我们?”杨一问?
  “我有办法,过几天就是琪善的生日,在这上面做文章,只要把乌孙撇清了,再拉上向荣,事情应该能办的下来。”
  当晚杨一就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向荣,一封给琪善,在给两人的信中,杨一说到,当前江南的军情紧急,最忌讳的就是地方上再出什么乱子。上海的事情就是敲了一个警钟,苏州不能再乱。
  苏州知府目无王法,巧立名目收剐民脂民膏这就是祸乱的根源,在当前紧急的形势下,留他不得。并表示自己决定参钱本重一本,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第二天一大早,杨一就派人给向荣把信捎去,自己带着另一封信和两份连夜准备的礼物,奔苏州将军府而来。
  杨一这里才出门,乌孙那就得到消息。原来这乌孙虽是粗人,但也有心细的地方,这杨一眼下的咸丰眼中的红人,是万万不敢怠慢的,再说了,听说杨一手眼通天,和洋人的关系也好,所以早就派人连夜守在客栈,一有杨一的消息马上报告。再加上昨天的事情,杨一最后没有闹大,也算给了自己的面子。
  杨一才到门口,这乌孙已经站在门口迎接。
  “杨大人,早就等着你来接任,怎么现在才到,让兄弟等的好苦啊。”说着乌孙上前施礼。
  杨一也赶紧上前几步还礼:“大人客气了,在下对大人是久仰多时啊,令叔对在下也多有关照,兄弟拜访来迟,得罪得罪啦。”说着两人居然还拉上了手,好象多年没见的老朋友。
  “请” “请”两人谦让一番,最后还是乌孙带头进去。
  主客落座后,杨一喊一声:“来啊,把东西抬上来。”
  说着李柱子带几个弟兄抬了几只箱子上来。
  “这是?”乌孙 问到:
  “令叔琪善大人寿辰将至,兄弟准备了点小礼物,烦劳大人转交一下,另外还有一点兄弟的小小意思是孝敬老夫人的,也请大人笑纳。”说着杨一招了招手,李柱子捧着个精致的盒子过来防止 茶几上。乌孙看看杨一道:“杨兄弟,你这实在太客气了。这、这兄弟实在不好意思啊。”
  “听说老夫人潜心向佛,兄弟这才弄几个小玩意讨老夫人的欢心,不值钱的东西,就怕大人看不上啊。”杨一笑着说:
  “那我打开看看?”乌孙道:杨一点头示意。
  乌孙打开盒子,顿时就呆住了,这还真是小小意思啊。一串看起来不起眼的佛珠,一尊普通的玉佛。看的乌孙心里暗骂,小气的家伙。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让人把东西给后院的老夫人送去后,双方又客气了几句,杨一再三拜托乌孙把给琪善的礼物送到,并说好明日正式交接。杨一这就要起身告辞。乌孙对杨一的小气也多有不满。也没有留的意思,这就要送客。
  正在这时候,后院跑来一个丫鬟,看来跑的很急,一付气喘吁吁的样子,进来后对着两人道乐观万福说:“刚才的礼物是谁送的?请多等会,老夫人这就出来,说是要亲自道谢。”
  你还别说,这乌孙自己虽然是个混蛋,但有一点好,就是对这寡母极为孝顺。说起来这老夫人多年吃斋拜佛,也难得见人,今天居然被杨一送的那点不起眼的东西给惊动了,这让乌孙很惊讶。
  说杨一小气,其实是乌孙自己不识货,这佛珠是用千年沉香木请最好的工匠打磨而成,拿在手里温如软玉,且隐隐透出一股暗香,这是信佛的人有钱难求的宝贝。至于玉佛,那是用上等的蓝田玉雕制成的,除了做工惊喜外,还日暖生烟,长期面对据说可以消灾辟邪的。姑且不论价值多少,单两件礼物的对于虔诚的佛教徒来说,这就是无价的宝贝。
  一会的工夫,这老夫人就在丫鬟的搀扶下出来了,杨一赶紧上前施礼道:“晚辈杨一,小小礼物不成敬意,居然惊动了老夫人大驾,令晚辈实在惶恐不安。”
  这老夫人看起来面慈,今天得了喜欢的东西,笑的也格外开心。指了指乌孙,对着杨一笑道:
  “我这不成器的孩儿啊,他是个俗人,他不识货啊,一定怠慢客人了吧?”说着指着乌孙笑骂:
  “你呀!!平日里让金银珠宝这些俗物迷了眼啦,什么时候才能长进哦?”
  杨一赶紧地接过话茬:“老夫人您这说哪去啦?没有的事。”
  “你别替他圆话,这小子我生的,他什么东西我最清楚。”老夫人也不管一边的乌孙尴尬,继续和杨一说话。
  “东西太贵重了,老妇怕受不起啊,不亲自出来道谢,我不安啊。”
  “看您老说的,您这不是羞煞晚辈了吗?能孝敬您是晚辈的福气啊。”杨一说道:
  “这孩子,我喜欢。”说着老夫人转身对乌孙说:“你还楞在那做什么?赶紧地,让人准备准备,留客人吃顿饭。” 
  这乌孙尽管不知道杨一送的东西价值几何?但从老娘的态度也看出来东西不简单,当时对杨一的态度就热络许多。
  一场酒宴下来,是宾主皆欢,杨一这才告辞回来。
  第二天,杨一和乌孙正式移交了职务,三天后乌孙也带着杨一的礼物去江北大营上任。这段时间内,杨一没有去招惹钱本重,对钱本重的多次拜访也以军务繁忙为理由推脱掉了。钱本重得知杨一和乌孙走的很近,对自己的态度也很冷淡,不由的陷入一种恐慌中。
  几天后,杨一收到向荣和琪善的回信,向荣的回信字不多“先生看着办就是。”寥寥几个字。琪善的回信先是客气的表达了对杨一送来礼物的感谢,并委婉的表示,钱本重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杨一想怎么办都可以,不过琪善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说钱本重在朝廷里也有不少后台,望杨一谨慎行事,当然了一旦皇上下旨查办,他决不阻拦。
  两封回信的意思很明白,向荣对杨一一向很有信心,所以废话不多,表示了坚决的支持,琪善老奸巨滑,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鬼子不挂铉,没有皇上点头,他那就当哑巴。一切就看皇帝对杨一奏折的态度了。
  杨一其实没指望琪善会帮自己,单凭乌孙和钱本重狼狈为奸合伙捞钱就应该想到他们是一伙的,杨一给琪善送礼无非是想麻痹琪善,让他认为杨一把他和钱本重联想到一起。实际上杨一冤枉琪善了,事实上琪善这次还真的打算保持中立的态度,在一定的情况下还会帮杨一一把。钱本重的确是琪善的人,但这小子背着琪善黑了不少的钱,杨一如今是咸丰眼里的红人,杨一送来的礼物也够重的,三十支后装步枪,三十支左轮短枪,这都是琪善当前最需要的。再说琪善苏州是钱琪善也捞的不少了,只要杨一在这件事情上把乌孙和琪善撇清,琪善还真的不会为难杨一。尤其是在琪善寿辰的时候,向荣也派人送来礼物和信件,表达了自己在钱本重事情上的立场,这更坚定了琪善收拾钱本重的态度。可怜的钱本重,琪善表面上派人来安慰他,表示一切都有他顶着,暗地里却被老奸巨滑的琪善悄悄的卖了。
  杨一参钱本重的奏折是在收到向荣和琪善的回信后送出的,这奏折中杨一把钱本重干的事情都 说了个明白,还对咸丰皇帝说,江南的形势危机,如今琪善大人和发贼在扬州一线对峙,这苏州就是大后方,是乱不得的。这钱本重巧立名目私收税款本就触犯了朝廷的律法,万一官逼民反,这江南就全完了。这件事情太大了,杨一必须上奏天听,请皇上决断。
  杨一想扳倒钱本重主要是想把这苏州变成自己的地盘,变成第二个上海,上海小刀会起义后,杨一开始不动,等县衙,道台衙门都被占领了才行动,借着平叛的机会把一些要害部门都控制了,眼下这上海都是杨一说了算的。
  为了躲避钱本重的拜访,杨一干脆以上海有事跑了回去,利用等咸丰圣旨的时间做点事情。
  这发电机有了,电动机也弄出来了,所有的设备都要改进,还有两样东西是杨一最最挂念的,一是机枪,二是大炮。原来的军火生产的钢材主要靠从普鲁士进口,现在马鞍山那边在霍夫曼的主持下,基础设施的建设搞的很快,估计年底就可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杨一还结合现代炼刚技术,编写了一些提高钢材质量的材料。
  大炮弄起来比较麻烦,杨一决定先把机枪弄出来,造什么机枪好呢?马克沁重机枪?这种英籍美国人H·S·Maxim(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的笨重家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中创造了一天伤敌五万人的辉煌战果,杀伤力是巨大的,射速达到600发/分,缺点就是这玩意一百多斤的重量搬运起来太麻烦。但是拿这玩意对付当前或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对手是绰绰有余的,就是它了。
  说干就干,还得偷偷的干,这东西的生产工艺可现在还不能让普鲁士兄弟们知道。杨一有他的办法,今天画一张枪管的图纸让普鲁士技工们弄,明天弄个零件让他们做,总之是把机枪零件零敲碎打的让他们做出来,自己组装。还好子弹这东西生产工艺比较简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相当一些中国工人掌握了子弹生产的技术,杨一又偷偷的找了块地方,调了些工人专门秘密生产马克沁机枪所用的子弹。
  由于怕普鲁士人发觉,杨一也没敢多弄,只让普鲁士技工们做了六挺机枪的零件,就没继续弄了,在零件的生产过程中,杨一交代那些中国学徒,一定要好好掌握这些零件的制造工艺。
  零件到手,杨一找了几辆马车弄到苏州,带了十几个可靠的士兵,躲起来偷偷的组装这些机枪。机枪组装起来很快,杨一主要是要教会这些士兵摆弄这些机枪。
  时间过的很快,杨一的机枪弄好后,这皇帝的圣旨也就下来了。咸丰在看了杨一的奏章后,果然生气,随后又有向荣和琪善的密折,也是参钱本重的,这杨一说的他怀疑,琪善和向荣这两个钦差的奏折他还是相信的,而且三个人说的也都差不多,咸丰更没有怀疑的理由了。所以很快就下达了圣旨。圣旨是下到琪善那的,咸丰命琪善全权处理钱本重的事情。
  琪善接到圣旨后来到苏州,第一件事情几是把钱本重拿进大牢。得知琪善来到苏州,杨一赶紧的就上门拜访,双方客气一番后,琪善道
  “前次先生送的礼物太重了。老夫多谢了。”杨一听后心中念道:是啊,是够重的,全是铁家伙,能不重吗?其实送这些礼物杨一也心疼啊,但没办法,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还好那些步枪不是最新式的,还没有亏完。
  “先生,你看这事情该怎么处理才好?”
  杨一也不明白琪善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虽然狠不得马上做掉钱本重,也不好明说,只好含糊的表示一下:“这个嘛,大人您是钦差啊,你看着办。属下没意见。”
  这琪善也暗骂杨一滑头,这事情是杨一挑起来的,现在倒好,不表态了,只好阴森森的说了句:
  “在老夫看来,这小子留下来是个祸害。”
  既然琪善表态了,杨一也不好太做作,也拿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双方一通讨价还价后,达成协议。钱本重立刻弄死,免得夜长梦多。新的苏州知府人选由杨一介绍,琪善向咸丰推荐。弄死钱本重后杨一出面组织一些钱本重的罪名,前提是要和琪善不沾边。
  就这样,钱本重在得到琪善许诺包他没事的情况下,吃下了乌孙送来的酒菜,连夜就死在牢里。最后落了个畏罪自杀的罪名。至于苏州知府的空缺,杨一早想好了,那就是现任庐州知府韦晓声。从钱本重家里抄出来的银子还真不少,一百三十多万两啊,杨一当然不能让琪善和向荣白忙活,所以这前面的一百就没上报,落到了琪善和向荣的腰包里。只报了三十多万两。
  巧的是韦晓声在庐州干的也不开心,和李家冲突后,这在朝廷里的安徽籍官员先后都参了韦晓声,告他在庐州刁难当地士绅,也闯官宦之家,有失朝廷官员的礼仪,一致要求把韦晓声严办。
  如果只是个别官员参韦晓声,这咸丰或许会相信,但安徽籍京官的都参了,这咸丰就联想到朋党一说了,有了想法,就有点半信半疑的。不处置韦晓声吧这些安徽官员不答应,肯定要继续闹,处置吧又怕弄错了寒了这些基层官员的心。而且这韦晓声的官声还是不错的,这里咸丰正在犹豫呢。琪善把钱本重的事情处理完了,这奏报也上来了,向咸丰保举了韦晓声做苏州知府。咸丰正为韦晓声和安徽官员闹矛盾的事情头疼呢,正好送琪善个顺水人情,反正韦晓声离开庐州,和那些士绅不沾边了。弄走韦晓声也算给了安徽官员的面子,安徽官员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