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

第29部分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第29部分

小说: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军,伤亡总数高达30 万人。德军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宽达400 公里的大缺口。
这样一来,通往波罗的海各国和东普鲁士的门户大开。因此,东普鲁士的边
防部队和训练团,甚至元首自己的警卫营,都奉命奔赴东部战场以堵塞这个
可怕的大缺口。有人认为,德军的这次惨败,甚至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之战!

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利用这个大好局面,在德军堵住缺口前将白俄罗斯
残敌肃清,尔后进驻波罗的海及波兰。按大本营的指令,第一波罗的海方面
军向考那斯方向进攻;第三白俄罗斯方面军向维尔纽斯、莫洛杰奇诺方向推
进;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从右翼向布勒斯特方向突击。这一系列的进攻进展
极为顺利,尽管抵抗的德军已经尽了全力。

7 月9 日,中央集团军群上任12 夭的主帅莫德尔,同北方集团军群上任
仅5 天的司令官弗里斯纳一起坐飞机去见希特勒,请求这位大独裁者放弃爱
沙尼亚,以堵塞白俄罗斯战线上那么多的缺口。他俩的请求再次被拒绝,其
原因之一,是这样做会对芬兰军队有影响,芬兰早有心脱离德国,退出战争;
原因之二,是德国海军反对。尔后的几天内,这两个集团军群情况急剧恶化。

7 月8 日,苏军第五集团军兵临维尔纽斯城下。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
当时是德军通往东普鲁士的一个大筑垒枢纽。经过5 天激战,苏军不但攻克
了维尔纽斯,还击退了德军的增援预备队。这样,在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


团军群之间出现了一个大缺口。往南,扎哈罗夫的第二白俄罗斯方面军10
天内推进了260 多公里,在格罗德诺以南渡过涅罗河,距东普鲁士边界不到
120 公里。同时,罗科索夫斯基的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在500 架轰炸机的支
援下,12 天内前进了160 余公里,占领了巴拉诺维奇,并在向布列斯特进军
时从翼侧包围了明斯克。

7 月下旬,红军接连大捷,战事进展异常顺利。在最西北的方向,苏军
到月底几乎抵达里加湾海岸。在中部,苏军于7 月20 日强渡西布格河,踏上
了波兰的国土,与波兰军队并肩作战,7 天后占领了比亚威斯托克市,从而
控制了通往华沙的交通要道。在南部,苏军在7 月23 日占领了波兰重要城市
卢布林,7 月底在华沙以南渡过维斯瓦河,占领河西岸的马格努舍夫和普拉
维一段地区。

在波兰的日子里,英勇作战的苏军将士受到了波兰人民的热烈欢迎。在
比亚威斯托克州格拉西莫维奇村,苏军士兵库纳文扑向敌方的机枪,以自己
的身体堵住了发射点的枪眼,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保证了全连的胜利。库纳文
的名字从此被刻在波兰人民的心中。当时的《真理报》报道:“在团队经过
的道路两旁,整天都站着人群。他们把花束送给我们的坦克兵和步兵,用水
果款待他们,在卢布林、登布林、普瓦维和加伏林,这种欢迎往往变成自发
的欢庆游行。。”

从6 月22 日到7 月底的白俄罗斯战役,苏军消灭德军54 万人,给予德
国中央集团军群以毁灭性打击,西进了500~600 公里,解放了白俄罗斯全部
领土和立陶宛的部分领土,并在波军配合下解放了波兰的东部,逼近了东普
鲁士和华沙。

白俄罗斯战役的特点是:苏军巧妙地选择了各方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
而且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坚决大量集中使用现有的兵力和兵器。战役中对于坦
克、机械化兵、炮兵和航空兵的使用更加完善了,这在战争开始以来还是第
一次。为支援步兵和坦克的冲击,在两个方面军的决定性地段上,采用了两
层徐进的弹幕射击。为了歼灭被围的德军集团,实施了航空兵的密集突击。
白俄罗斯战役提供了在短时间内迅速合围和歼灭德军集团的光辉范例。其中
有以一个方面军的兵力实施的,也有以几个方面军的兵力实施的。同时,合
围和歼灭德军的行动又是同对敌正面的高速度进攻相结合的统一过程。航空
兵对于取得进攻作战的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战役期间,航空兵共出动15.3 
万架次,这在苏德战争中,甚至在整个二战中都是空前的。

为了配合和支援白俄罗斯战役,当时苏军实力最强大的第一乌克兰方面
军在科涅夫元帅的指挥下,从7 月13 日到8 月底进行了利沃夫一桑多梅日战
役,又称西乌克兰战役,是1944 年大反攻中的第六次打击。

本次进攻仍采取苏军的习惯方式进行,步兵集团军以及所有的坦克和骑
兵部队被控制在纵深地区,准备当第一梯队的6 个步兵集团军稍有突破,就
立即投入战斗。7 月13 日,苏军进行了试探性进攻,全面的进攻则在次日展
开。

德军虽对这次进攻早有准备,但仍然难以抵住苏军锐不可挡的攻势。代
替莫德尔元帅的哈佩将军指挥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立刻门户大开,全面溃
退。仅仅5 天时间,苏军便在宽200 公里的正面上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向纵
深挺进了50~80 公里,强渡西布格河成功,并在布罗迪成功地合围了豪费的
德国第十三军。


布罗迪的围歼战打得相当漂亮。苏军的轰炸机一次次光顾,炮弹、炸弹、
火箭弹如倾盆大雨般向德军袭来。到处是爆炸声,中间夹杂着伤员的痛苦哀
号和临终前的呻吟。7 月22 日日落时分,血红的夕阳徐徐沉没在包围圈上空
的烟幕中,象征着第十三军的全军覆灭。这场战役,德军无一漏网,2.5 万
名被击毙、1.7 万名被俘,俘虏中就有林德曼和内特维希两位将军。

7 月27 日,红军将红旗插到了利沃夫市府大厦顶上。同日,喀尔巴阡州
的中心——斯坦尼斯拉夫市被攻克。8 月底,经过一番激战,苏军强渡维斯
瓦河,占领了桑多梅日的西部地区段。至此,西乌克兰战役告一段落。

这次战役彻底解放了乌克兰全境,并解放了维斯瓦河以东的波兰领土,
这片领土占波兰国土的1/4,居住着550 万人。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
和波兰人民。在本次战役中第一乌克兰方面军沉重地打击了在苏德战场作战
的德军4 个战略集团之一——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歼敌17 万人,为以后的进
攻又扫清了一大障碍。

“巴格拉季昂”战役(第五次打击)和利沃夫一桑多梅日战役(第六次
打击)是1944 年大反攻中的两次辉煌战例,这年的夏天。莫斯科的上空炮声
隆隆,连日不断,那是苏军在每次战役后向人民报捷的礼炮。

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也仿佛听到了北方的炮声,对他
们来说,那无疑是响在他们头顶上的丧钟。


三密谋暗杀——希特勒后院起火

“伐尔克里”是北欧——日耳曼神话中一群美丽而可怕的少女,据说她
们常常飞翔在古代的战场之上,寻找那些该杀之人。现在它成为一项秘密谋
杀计划的名称,这项计划即是用来对付罪大恶极的纳粹党魁——阿道夫·希
特勒。

1944 年7 月20 日,正当欧洲战事进行到如火如荼之际,“伐尔克里”
降临了,一声巨响,险些将希特勒炸成肉酱,令纳粹党徒魂飞魄散。

德军中早就有人对希特勒怀有异心。一开始人数极少,但随着战争的进
行,德国节节失利,败局已定时,参加反叛的密谋分子人数大大增加了。战
争的局势使他们得出结论:要使德国获得和平,要使德国人民能够体面地生
存下去,就必须用谋杀的办法从肉体上消灭希特勒,同时消灭国家社会主义。

最初的密谋分子中的核心人物是戈台勒、贝克等陆军军官。他们曾力图
劝说保卢斯、克卢格、曼施泰因三位陆军元帅加入密谋集团,但失败了。这
些元帅们简直太怯懦了,太无能了,他们不敢利用他们的地位和兵权来推翻
他们的最高统帅。

还有一伙密谋分子,通常称之为克莱骚集团。这个集团是由一群各色各
样的杰出青年知识分子和理想主义者组成的。他们聚集在德国两个最著名
的、最贵族化的世家后裔周围:一个是赫尔莫特·詹姆斯·冯·毛奇伯爵,
他是1870 年率普鲁士军队战胜法国的那位陆军元帅曾侄孙;另一个是冯·瓦
尔登堡伯爵,是拿破仑时代瓦尔登堡将军的嫡系子孙。克莱骚集团有勇气议
论,却没勇气行动,因此,他们最后无任何作为就被杀害了。

1943 年,比较现实一些的戈台勒集团一共进行了6 次暗杀希特勒的尝
试,结果却都归于失败。

第一次尝试是“闪电计划”。这项计划由陆军办公厅主任弗·奥尔布里
希特将军和在俄作战的中央集团军参谋长冯·特莱斯科夫将军在2 月筹划
的。他们得知3 月13 日,希特勒将到斯摩棱斯克,就设法将两颗英制炸弹放
入希特勒返回的座机里,但不幸的是,炸弹没有响,不知什么地方出了故障,
万幸的是,希特勒没有发现这个差点得逞的密谋。

后来又有几次代号为“大衣”的刺杀行动是把炸弹放在大衣的口袋里,
在希特勒出席会议或仪式时与之同归于尽,但希特勒不是讲几分钟就走便是
临时改变主意不出席,密谋分子根本找不到机会。

事实上,这与希特勒的老奸巨滑是很有关系的。希特勒一直防备有人刺
杀他。他曾经对他的助手说:“我完全懂得,为什么历史上的谋杀事件,90%都能够成功。唯一能采取的预防方法就是不规则的生活——步行、乘车、
旅行,都要在不规则的时间内进行,而且要出人意外。。我尽量做到乘车外
出时,出人意外地下车,并且事先不告诉警察。”可以看出,希特勒这个老
孤狸能安然无恙,绝非仅仅是出于侥幸。

就在密谋分子心急焚之际,一个他们找了很久的人出现了。这个人不但
担负起用现在看来唯一可能的办法来亲手杀害希特勒的任务,而且把新的生
命和光辉,希望和热情注入密谋集团,他成为密谋集团的真正的领袖,尽管
从来不是名义上的领袖。

这个人就是冯·舒道芬堡伯爵。

冯·舒道芬堡伯爵1907 年生于德国南部的一个著名世家。他的姓名是克


劳斯·菲利普·沈克,其母乃为瓦尔登堡将军的后裔,其父曾做过枢密大臣。
舒道芬堡本人十分英俊,体格健壮,才华横溢,头脑冷静而周密。这个年轻
人傅览群书,一度想以艺术或建筑为职业,但在他19 岁的时候,成为一名陆
军见习军官。1936 年,他入柏林陆军大学。两年后,排犹运动使他对希特勒
产生了怀疑,二次大战爆发后,他的怀疑增长了。

但他在战争中表现得很勇敢。在波兰和法国的战役中,他在霍普纳将军
的第六装甲师当参谋,声名卓著。但到苏联后,党卫军的暴行使他对希特勒
彻底失望。也是机缘巧合,他在苏联遇到了两个主要的密谋分子——冯·特
莱斯科夫将军和施拉勃伦道夫。他们几乎是一拍即合。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舒道芬堡被调到了突尼斯同美军作战。在这次战斗
中,舒道芬堡险些殒命,他开的汽车开进一处布雷的阵地,于是,他丧失了
左眼、左手的两个指头和整个右手,左耳和左膝也受了伤。人们认为舒道芬
堡已是个废人,他要在病床上了却残生了,但舒道芬堡不这样认为,他对探
望他的妻子说:“我觉得我现在必须做一点事情来挽救德国。我们参谋总部
的所有军官必须担起我们应负的责任。”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他又回到了柏林,升任中校,任奥尔布里希特将军
的参谋长。很快他就开始练习用残存的三个手指,拿一把夹子引发英制炸弹。
他所做的不止于此。他的勃勃生气、清楚的头脑、宽阔的思路和杰出的组织
才能,为密谋分子们注入了新的决心和勇气。

他远较戈台勒们更激进,更实际。他要在未来德国实行一种新的、充满
活力的社会民主主义。很快,他的意见开始在集团内部处于上风。

舒道芬堡还显示了惊人的活动能力,在短时间内,他找到了一大批起义
需要的关键性人物。这些人包括:陆军总司令部组织处长施蒂夫将军、陆军
军需总监爱德华·瓦格纳将军,最高统帅部通讯处长埃里希·菲尔基贝尔将
军,军械署长弗里茨·林德曼将军,柏林卫戊司令保罗·冯·哈斯将军、外
籍军队科科长冯·罗思纳男爵上校。但他未能说服一位现役陆军元帅,这不
能不说是个遗憾。

就在这时,一位陆军元帅主动向密谋集团靠拢,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鼎
鼎大名的“沙漠之狐”隆美尔!据幸存的密谋分子斯派达尔后来回忆,隆美
尔表示:“我想,出来挽救德国是我的责任。”更令人惊异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