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魔仙道尊 >

第93部分

魔仙道尊-第93部分

小说: 魔仙道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来说,也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利大于弊。

林阁主还有师父?众人闻言愕然,最近一直传说林镇远是在江中遇仙,这才得到大学问,怎么从林阁主口里又冒出个老师?莫非这才是真相不成?

虽然九千岁每次召见林阁主时,他都只是云山雾罩的说些高屋建瓴的话,但细细思索后,便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所以九千岁还是认为林镇远有真才实学,只是一直都不肯尽展所长而已,这样的大贤居然还有师父,那该如何了得?

想至此处,九千岁心中大喜,急道:“尊师又是哪一位老先生?便请金师爷去。。。。。。本官亲自去请!”

他原本想着要金师爷去请这位老先生来救命,但想起林阁主都要三顾茅庐才肯出山,他师父自然是架子更大,非得自己去一趟不可。希望此人念在如今民生危急,受自己感动后能够欣然出山。

老先生?林阁主苦笑,这位可不是老先生,而是“小”先生。三顾茅庐这场戏,只怕也不可能再演一次了,可一不可二啊,不然就不是结恩而是结怨了。

而且他也明白,顾子瑶之所以推自己出来,是顾子瑶自己不想太高调,故而便劝阻道:“大人不必如此,吾师非是旁人,正是大人在汉江会馆中见过的顾子瑶。”

顾子瑶?九千岁与金师爷面面相觑,一众幕僚也是愣神。真正的大贤,就是那个在会馆之中擦肩而过,说了两句话的顾子瑶?

这怎么看都不科学啊!

林阁主停了停,给了别人缓冲时间,然后又道:“顾贤弟不愿抛头露面,但值此为难之际,只有他能够力挽狂澜了。我这便去请他过来。大人先不要大肆宣扬。”

众人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暗暗想道,林阁主在王爷府绝对不敢信口雌黄,而且此事一试便知。根本没有胡吹的可能。如此说来,当初桃花文会上顾子瑶所做文章,也是他自己的构思了?

金师爷想深了一层,顾子瑶想低调的逻辑也是能说通的。顾子瑶初来乍到,京城官僚颇有不少恨得他牙痒痒。他要是乖觉,必然会低调行事。如果他真有经世济民之才,那在桃花文会上无心展露之后,确实也会选择隐匿,让林阁主来为他挡枪。

此人既然能够以当日献麟兽惊动京师,又有诗才闻名府城,为人行事不拘一格,说不定还真有几分本事。是少年天才之流人物!

想到这里,金师爷当机立断向九千岁进言,“东家可依林先生所请,将顾子瑶暗中请来!”

无论是对于九千岁来说,还是对于顾子瑶来说,低调些都是明智的选择。如果顾子瑶并不像林阁主吹嘘的那么厉害,九千岁也有转圜的余地。如果顾子瑶真有这本事,那就更须小心招揽,不可让他被别人盯上。

九千岁本有些犹豫,但见金师爷使眼色后。也想明白了。这时候已经到了十万火急,不管是什么救命稻草,总得先抓过来试试。

林阁主看他们信了自己的话,只觉得如释重负。从今天开始,“大贤”这顶帽子可不用自己一直顶在头上了,这实在太累了,苦不堪言。

接下来的工作,就让顾子瑶头疼去吧!卖完队友的林阁主自告奋勇,辞了九千岁。领了将顾子瑶请过来这个任务。

林阁主知道时间不等人,也算利索,疾步进了汉江会馆,口中直喊:“贤弟!顾贤弟!”

顾子瑶施施然坐在庭间,面前放着一盏新煮的白茶,换了一袭新的青衫,闲散品茗。笑看林阁主进来,点头道:“前辈何事如此焦急?且坐用茶。”

第一百八十二章 初踏王府

“哪里还有空喝什么茶!”林阁主心急如焚,一把扯住了顾子瑶,一边告饶一边解释道:“贤弟莫要怪我,今日情况紧急,我在王爷千岁面前将你捅了出来。如今大人要请你共商大计,快随我去吧!”

他虽然也是一番好意,但是顾子瑶曾经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可泄漏,如今难免有些心虚。顾子瑶果然勃然变色道:“我千叮嘱万嘱咐,林兄你竟然还是出卖我,此为交友之道乎?”

林阁主惴惴不安,长揖到地,“贤弟休要动怒,都是愚兄的错,任凭贤弟处置!实在不行,愚兄将家中珍藏先贤字画奉上赔偿!”

“好!”顾子瑶一口答应。

林阁主狐疑的抬起头来,忽然感到不对劲,以顾子瑶的性子,怎么原谅的如此痛快?却见顾子瑶悠闲的稳坐钓鱼台,林阁主突然醒悟到什么,跳起来指着顾子瑶叫道:“贤弟竟然使诈!”

顾子瑶漫不经心的轻抿了一口茶水,顾左右而言他道:“前辈此举,也在我意料之中,送我一幅先贤字画就算是给你个嘴巴不牢靠的教训,已经很轻了。”

不出事就罢了,林阁主还能装得住,但若出了事,涉及到具体事务,又被九千岁盯着不放,林阁主那半瓶子水肯定扛不住。

毕竟人算不如天算,顾子瑶有心低调,奈何又遇上了这种尴尬局面,只能再随机应变了。无论如何,能弥补一下和京城官场的关系也不算坏事。

“你对九千岁是怎么说的?”顾子瑶也能猜到几分,不过还是要细细问清楚。林阁主也不隐瞒,一五一十把自己吹捧顾子瑶的话又说了一遍,叶行远听着都有些汗颜,不过他知道林阁主就是这么个脾气,事到如今,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贤弟应该有解决之法吧?”林阁主偷眼看着顾子瑶的脸色,只见他面无表情,猜不透心里在想些什么,担忧的问了一句。

顾子瑶本领大,原富十三篇博大精深,林阁主研究得欲仙欲死。何况顾子瑶虽然年少,却总有有诡异莫测之处,无论是在哪里,风波如何险恶,他终究如履平地。

这一次流民难局。别人没有破解之道,顾子瑶必然有之。林阁主正是出于这一点信心,才敢在九千岁面前大吹特吹,要是顾子瑶现在告诉他一句无能为力。他可就羞惭欲死了。

“此刻还说不清楚,先去王爷府上看看。”顾子瑶一抖青衫站起身来。避无可避,总要知己知彼,才好对症下药。

对于流民,王爷是个什么态度?他的幕僚团队又有何计较?而京城内其他官员。又是如何打算。这些都将是应对流民需要考量的前置因素,顾子瑶胸中虽有腹稿,却也不能在这时候打包票。

此后顾子瑶随着林阁主,再折返回王爷府上,金师爷早就等在门口,一见两人便引了进去。此时后衙之中,却是沸反盈天,一众幕僚已经争得耳红脖子粗。

金师爷悄悄鄙夷道:“争胜可有百策,实务却无一言。顾公子不必参与,等东家垂询之时。还要请顾公子坦然直言。”

顾子瑶听那些幕僚议论,果然都是些废话。有人说要例行禁绝,遣返流民,但这说来简单,如何能够做得到?

又有人说要以工代赈,救济灾民,以全圣人仁道。但是这钱粮从何而来?就算是朝廷肯开这个口子,也绝不可能从别处调拨钱粮过来,那这番议论又是空中楼阁。

他们互相驳斥。无非只是想显示自己的见识比别人更加高明罢了,反正空谈无罪,无论王爷采取哪一派的意见,成功了自然是他们见解深刻。失败了背黑锅的也是九千岁本人。

这种幕僚,有不如无。顾子瑶心中哂笑,低调的跟着金师爷入内,就在下首站着,也不急着插言。

九千岁第一时间就看见了顾子瑶,却也没有像见到林阁主那样直接招呼。而是蹙眉沉思,暗中观察,那些幕僚争执之言如过耳旁风罢了。

这已经是九千岁第三次见到这个青年,前两次都是在汉江会馆之中。第一次顾子瑶只是告诉他林镇远不在,为避嫌疑,九千岁转身就走,甚至没有仔细看他。

第二次是九千岁失却耐心的时候,顾子瑶出来告诉他这并非怠慢,而是送一份“大礼”,如今江州城中哄传九千岁礼贤下士,他的官声倒是好了不少,但门下也多了好几个吃闲饭的。

这是第三次,也是九千岁第一次正眼瞧他。其实仔细想来,排除掉先入为主的成见,顾子瑶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身上光环不少,首先是献宝良臣,又是胸怀韬略,前途无量。

但没想到的是顾子瑶今日竟然还是站在了自己的后衙,虽然尚未开口,但九千岁隐隐预感到,今日局势有没有救,说不定就要听听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其他人已经全然束手无策!

看着顾子瑶沉稳淡然的表情,九千岁都仿佛多了几分信心。他等了半天,期待顾子瑶能够主动开口,但底下幕僚一直吵扰不休,顾子瑶仿佛也不着急,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就站在下首养神。

九千岁终于先按捺不住,毕竟最着急的人是他,不是顾子瑶。所以九千岁轻咳一声,众幕僚立刻肃静。

他们都是人精,知道这是东家要说话了。再说争了这么久也有些口渴,却又分不出个高下来,正好也借此歇口气,听听上司的口风再作打算。

但九千岁并不是要做结论,而是很认真的向顾子瑶询问。他捻须良久,涩声开口道:“若非林先生方才说出真相,本官还被你顾公子蒙在鼓中。如今乱局你已尽知,贤生既然愿意踏入我府,必有所教我。”

无论如何,九千岁都不可能像对待林阁主一样对待顾子瑶,他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已是极限了!

顾子瑶尚未开口,九千岁又决绝道:“贤生只要能够拿得出方法来,京城之事,本官一力为公子扛下!贤生休要有所顾虑,只管为万民着想!”

第一百八十三章 锦囊妙计

九千岁王爷也绝非简单人物,他能够到此高位,心机城府岂能是等闲?平日虽然不显山不露水,但在这关键时刻,也知道当机立断的道理,这番话就是为顾子瑶去后顾之忧。

刚才林阁主离去,众幕僚争执的时候,九千岁就没有在听,而是在思考。林阁主和顾子瑶唱这一出三顾茅庐真假大贤,是什么意思?顾子瑶此人的目的是什么?他到底有没有把握应对这一场流民之变?

外人或许不明白,但九千岁自己很清楚,这次自己是被人坑了,流民生变的话,背黑锅的毫无疑问是布政司。这个流民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有人煽风点火冲着自己来的。

所以九千岁毫不怀疑,这一次的流民事件的爆发,幕后可能某人的影子,这个人是谁,九千岁猜测是按察使司里面的那一位。

顾子瑶是个乖觉的人,他一到京城就把自己深深的掩藏起来,躲在林阁主的光芒之后,这是典型的灯下黑,或许可以躲开一些麻烦。但是之后省试即将到来,他不可能不冒头,这时候必然还有风浪。

无根之木易倒,但如果有位布政司王爷大人站在顾子瑶身后,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京城只有仇家没有靠山顾子瑶肯定需要这个支持。

所以九千岁见面的第一句话,就很意味深长了,既是鼓励又是施恩。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顾子瑶心中感慨,他已经没有了拒绝站出来的理由。事实上他也不可能拒绝这次邀约。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太有才华。也是一众负担啊!顾子瑶心里连连感叹,躬身行礼道:“多谢大人厚爱,敢不为大人效死!”

一直捏着把汗的林阁主终于放心,顾子瑶别看年纪小。他素来是谋定而后动,既然敢说“效死”这样的话,只怕胸中早有成竹。

众幕僚面色古怪,都不怀好意的望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后生,心中大都鄙夷不屑。这段时间以来林阁主在京城红透半边天。他们不敢说什么怪话,刚才也就忍了。

而今天林阁主突然又自己认怂,把顾子瑶又推了出来,这不是一环套一环的连环骗么?出来混饭吃的这些幕僚师爷们,哪个没有玩过这种自抬身价的把戏?在他们面前玩这套,简直就是班门弄斧。

只是这顾子瑶和林阁主配合得太好,炒作成功罢了。但姓顾的这小子如此年轻,真想要在这等大事上发言,只怕还差点火候!

幕僚于东家,那也是要争宠的!当即就有人站出来向王爷进言。“大人容禀,顾公子虽然才高八斗,但毕竟年轻,此等京城内实务,事关重大,大人不可轻信!”

有人挑头,立刻就有人附和,“我等随大人多年,于京城内情势亦了如指掌,尚不能有把握平息今日局面。黄口小儿有何高才。能解大人之忧?”

又有人直接呵斥道:“招摇撞骗,自抬身价,平日或可宽宥,但今日论及大事。尔等狗胆包天。还敢胡言乱语,就不怕祸及苍生,造成赎不清的罪愆么?”

对这群幕僚来说,京城的流民之乱还真不是什么大事,就算乱起来了,这些刁民难道还真敢扯旗造反不成?就算造反。他们还能攻得下京城不成?他们无论闹得怎么乱,都不可能影响到他们在京城的小日子。

就算是九千岁吃不住劲被定了罪,他们也无非树倒猢狲散,另找东家便是,有了在一王府政幕中的经历,还怕找不到一份薪水优渥的新工作?

所以除了金师爷这种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