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大皇商 >

第115部分

大皇商-第115部分

小说: 大皇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在丹洛时哪里有在衢州风光,可茶馆掌柜对他们两个都很照顾,每日也总是和和气气,倒是个不错的人。
“行,看看掌柜愿不愿意做吧,他要是愿意,以后丹洛的茶园便都让他管,他也懂茶,最是合适不过。”
程维哲回头冲他笑笑,知道这事就算是定下了。
两个人说工事片刻间,吃饱喝足的豆豆就又打起了小呼噜,他睡着了倒是没有醒着老实,一双手不停地动,也不知将来到底是什么性格。
杨中元见他睡了,忙站起来把摇篮重新铺了一遍,随后程维哲小心翼翼把儿子放到床上:“这小子,可真壮实。”
程维哲嘀咕一句,可话里话外都是满满的得意。
两个人又站在摇篮边上看了好一会儿,才走到一旁榻上坐下。
杨中元帮他倒了杯热茶,笑道:“春日里的帝京斗茶结束了,今年还是千重雪跟蔡家的满庭芳中了,其他散茶也差不多是一半对一半。而明年的斗茶,年前郡府便要定下,阿哲,你有把握吗?”
程维哲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却还是把那一盏温热的茶汤润进肺腑:“顾家是做绿茶起家的,无论是崇岭雪芽还是千重雪,都是绿茶为基。而蔡家的满庭芳却是黑茶,你没有尝过,但师父说那味道不过是借了小荣华三分本味,说起来在‘馥’‘烈’二字上都差了一些,如果不是世间再无小荣华,那怎么会有蔡家满庭芳的位置。”
原本杨中元正认真听着他分析,可到最后猛然听到他讲“世间再无小荣华”,顿时便觉得心里一阵凄凉。
“阿哲,我当年在宫中算是混得不差,有幸尝过早年的小荣华陈茶,那茶有些年头了,也不是韩家所做,却也相当好喝。我记得茶汤颜色真是红亮清澈,晌午里煮上一壶,一天屋里都有余香,然而香却不熏人,清冽微甜,是为上品。不过,龙凤团圆就连陈茶也没有了,宫里头好些人都讲,龙凤团圆都已化作仙鸾,再也无处可循,自从那年韩家出了事,这御茶之最的龙凤团圆便成为了传说。”
程维哲见他不自觉说起早年的事来,听得尤其认真。在自打他归家之后已经两年余,可对于之前那十几年的生活,他提及的次数一个巴掌数的过来。就算他说了,也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趣事,那些艰辛一概不提,那些难熬的岁月也只当不存在。
“其实,师父同我商量要在丹洛买茶的时候我便多少有些了悟,他已经把小荣华的方子教给了我,但我们既要能一举夺魁,还是要做的比当年更好才行。至于龙凤团圆,这个倒是不急。”
这事情杨中元也知道,他心里清楚,韩世谦把所学都倾囊相授,不是为了韩家重新崛起,他是想让两个孩子做出属于福满楼自己的茶饼。
韩家的荣华富贵都已经湮没在历史之中,就如同曾经的小荣华跟龙凤团圆一般,过去的终究过去了,他把手艺传承下去,已经不算辱没祖宗。
“师父……这辈子也是苦了。”杨中元说着,又问他,“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咱们是明年去还是后年去?你有没有把握?”
程维哲最近晚上都在特地改成茶房的院子里忙,杨中元知道他在试做新茶,所以也很少去打扰。不过,他忙了这么久也没跟自己透个底,杨中元也不免有些着急了。
其实倒不是程维哲不说,只是小锅炒制出来的散茶到底跟茶饼不同,他喝起来味道不错的,不知道压成茶饼封存以后还会不会味道更好。而且,他目前用的黑茶不过是之前冬日里剩下的,跟他们自己去选嫩叶却是不同。
要想做出斗品,并不是随便试试就能成的,嫩芽要用最好的雀舌,而里面加的辅味也要斟酌斗量,多一点都失了味,出不来那种珍香馥烈。
“最近试了几次,大抵味道是稳了,不过北地那边茶还未买回来,一旦买到最好特等茶,我便开始做。”程维哲想了想,如是说。
他们这一次要参加斗茶的茶饼不仅不能用小荣华,还要比小荣华更好更香,这本就难。但程维哲却是个心思活络之人,又有韩世谦这些年来独自一人的品味,到底还是研究了许多种变品。
其中有一味里不仅加了小荣华本就有的新桃,还加了非常少量的香片跟梨花,最后出锅的时候那香味相当复杂,闻着成茶是一种味,可煮开之后却又是另一种,最后喝进口中,又觉得还是有区别,是真的十分润口。
韩世谦品过之后,就连一贯温和的表情都变了,难得露出些喜意来:“这一次的,相当不错了。”
这话程维哲倒是没跟杨中元说,最近铺子里上了好多新菜,他本就十分辛苦,分店总店来回跑,生怕出半点差错。再拿这事让他烦心,一会儿可行一会儿不可行的,那可不好。
杨中元听了他的话,到底安心一些,想想感叹一句:“说实在的,我还是觉得师父做的茶最好喝。不过,你做的也好,生日前送我那一罐,我是相当喜欢。”
前几日杨中元生辰,程维哲特地给他做了一小罐茶。那里面有他最爱吃的梨子,味道也有些甘苦,可完完全全都是杨中元最爱的味道。
程维哲对他的了解,就好像那一罐最贴切的茶,无论外人喜不喜欢,都能暖到他心坎里去。
“我怎么听着后面夸我那句那么勉强?不行,我觉得心里不太好受,你给我揉揉。”程维哲说着,就要拉着他的手往胸膛上贴。
这会儿正是夏日,茶室里所有的外门都开着,抬头就能看见荷塘。杨中元被他弄得顿时红了脸,白了他一眼:“你胡闹什么!”
程维哲嬉皮笑脸凑过去又闹了一会儿,享受尽了二人时光,这才作罢。
“不过,我们自己铺子里也卖荣华,这倒是没什么,以后没那么好的机缘,卖得比市价略低一点便可。可这做御供的茶,我总觉得还是自己在家门口种来的踏实些。你说,衢州这边能种荣华的茶树吗?”
程维哲不是不烦恼这个问题,虽然衢州漕运陆运都很便利,可到底离丹洛十分遥远,那边但凡出任何差错,就算他们安排再仔细都鞭长莫及,更何况那边还是蔡家的地盘。
可是,茶树并不是说换就能换地的,丹洛是北地气候,无论冬夏都比衢州要冷一些,而且由于雨水较少,所以春秋都比较干燥,同衢州十分不同。
茶树虽然并不娇贵,但也不是随便就能成活的,端看各地茶树的品种不同就能知道一二。
但杨中元心思却很活络,他想想便说:“衢州本地的黑茶并不是太出色,所以也很少有人卖,你说,我们把衢州黑茶同荣华嫁接在一处可否行得通?而且,你说冷热的问题,衢州郡府里确实比丹洛要热,但是周边却不一定,你觉得……崇岭上如何?”
一般而言,山地都比较寒凉,崇岭离衢州不远不近,策马一个白日便能到,倒是个好地方。
程维哲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虽说大梁的种植技术一直很好,但是寻常人家里面也不可能花大力气去栽种外地花树。不过杨中元在宫中那么多年,那座辉煌的永安宫中什么没有?就算是隆冬时节,沙漠特有的沙漠玫瑰也能绽放,这在百姓一贯的认识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程维哲自己确实是学过种养茶树,但并不精通此道,如果要想认真研究一番,还是要靠老孙这个老辈茶农。
“小元,你真是太聪明了,连这样方法都想得到。待会儿我就写了信让人送去,让他们此番多带几十株茶树回来,各个品种都要有,咱们先慢慢研究着,时间还长,总能种出来。”
两个人这样讨论一番,顿时觉得未来十分敞亮。
他们坐在微风习习的茶室中,身旁摇篮里的儿子正睡得香甜,纵是神仙,也没这般幸福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洛书。、公子无忧、爱丽丝、可安于晨的地雷。木子藤之环的地雷*2。yanio的手榴弹~~超级感谢~~
最近我的更新越来越长了,给自己点个赞~~明天就是帝京副本啦~~本文最后一个副本!群演即将上线=V=

、第153章 上京

自打春日里福满楼推出暗香汤;他们茶商的位置算是坐稳了。
暗香汤其实并不算是茶;但意境深远,又实在相当宜人;加之价格便宜,所以一时间令福满楼的生意越发好做。
等到清明之后福满楼的新茶也上了市,便彻底在衢州家喻户晓起来。
虽然为了规避顾家的崇岭雪芽;福满楼多做红茶与黑茶,但他们家的茶品相当出色,价格也并不贵的离谱,所以相当受衢州百姓喜爱。
至夏日里他们又有一批北地的新茶上了铺子售卖;这才真正引起漕帮的注意。
原本他们去岁冬日里便给了漕帮一个人情;帮他们解决了大麻烦;近日里又从北地往衢州运茶;也算是正式同漕帮合作起来。
福满楼开张一年有余,已经成为衢州有名的大食肆了,每到福满楼换新菜品的时节,生意往往火爆得令其他商贾看不下去,却又莫可奈何。
谁叫福满楼的两位年轻老板,手里有真本事呢?
一直到秋日红叶落满地,才第一次有外地茶商寻了过来,说要代理售卖他们家的茶品。
福满楼的茶品,贵一些的全部都是一等,便宜的茶也都用最好的叶子,无论买多少,也无论买什么品级的茶,回到家冲泡开来,没有一个叶子是坏的,足见其诚意跟用心。
加之他们包装精巧,足斤足两从不短秤,每每上新茶品也连带着推新菜,这样一来二去,彻底把名声打了出去,也让外地的商人们知道了衢州这新的茶商。
他们如今在北地有一个茶园,在衢州有三个,前日里甚至跑崇岭山脚下也买了几十亩地,等着开春栽种新茶。自家茶叶够多,底气也足了,所以有人上门谈合作,他们两个也没有一口回绝。
只是晚上回了家里,倒是仔细商量了一番。
茶商最赚钱的不是茶馆茶楼,而是卖往别地的成茶。他们当然知道这一点,找人合作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找谁,怎么找却相当重要。
晚上两个人哄了儿子睡觉,这才一起躺到床上,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今日来的张老板怎么说?”
第一个找上门的货商是直接到了主店来的,那会儿杨中元正在分店忙,所以没赶得及一起见上一面。
程维哲用布巾帮他擦拭头发,道:“他倒是挺有诚意的,之前夏兄不是给过咱们一个外地的货商单子?他们家在上面,是淮安最大的行走货商,在郡府里生意相当好。”
听到夏君然的单子里有这人,杨中元就放心了,整个人仿佛没骨头一般,软软靠在程维哲身上。
“看看他到底什么意思,如果他想代理整个淮安的成茶,那便给他。”杨中元道。
程维哲今个下午回来便先沐浴了,所以头发已经干了。杨中元忙到晚饭才回来,吃了饭又伺候小少爷入睡,等到月上中天才得了空休息。
他有点困,可程维哲却坚持要给他擦干头发再睡,杨中元只好有一搭没一搭跟他谈着正事,也好让自己清醒几分。
“既然有了第一家,后续可能还会有很多。大梁幅员辽阔,只要咱们成茶够,把招牌打到全国各地都成。不过,咱们要定个规矩,以后所有的合作都按那个来,那便不会有人说闲话,也能把口碑保持住。”
杨中元点点头,说到这个是真的褪了几分睡意:“我想过了,首先合作的货商要先看看口碑,口碑好了再往下谈,口碑不好的干脆不答应。其次咱们这边的价格所有货商都给一样的,然后按照远近和当地的情况,给他们定个浮动的价格,他们到时候爱怎么卖就怎么卖,只要价格不超过范围便成了。其他的我还没想,不过夏大哥给咱们的单子,好多也做他家的酒,所以应当没什么问题。”
程维哲把已经湿了的手巾放到一边,又拿来一块干净的继续擦:“恩,尚兄之前给我划了几个名字,说那几家都是同他们有合作的,是老伙伴了,信誉和口碑都是实打实的。如果他们来找,我们就按你说的那样直接谈,如果不是就再等等。我相信,以我们的质量,将来他们总会找上门来。”
“好,那不如这样,一地只找一家货商,让他们单独做咱们家的茶,这样人家心里也舒坦,咱们也好控制。”杨中元笑着说。
程维哲“嗯”了一声,终于给他擦好头发,又去取了个汤婆子过来。就算头发擦干了,可还是潮乎乎的,用汤婆子暖一暖才会彻底干了。
这会儿已经深秋,程维哲对杨中元元的身体越发上心,关于夫君跟儿子的大小事情他几乎都样样过问,杨中元劝过他几次,可见他态度还是异常坚定,只得作罢。
大底是那会儿他生豆豆的时候吓着程维哲了,所以孩子降生之后,程维哲对他好得过分,杨中元嘴上说不要他这样操心,心里却是高兴的。
等到杨中元的头发终于干透了,程维哲才终于放开他的头发,让他稳稳躺到床上:“冷不冷?你抱着汤婆子睡,过两日要是比现在还冷,咱们就烧了暖墙。”
杨中元迷迷糊糊答应一声,怀里的汤婆子热乎乎的,让他觉得浑身都很舒坦。
程维哲又不知去忙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