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截教小妖 >

第143部分

截教小妖-第143部分

小说: 截教小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耳猕猴侧耳倾听了半晌,对着秦华摇头道:“那贼人早已潜匿,又没有留下一点马脚,弟子无法探查!”秦华闻言,心下郁郁,对孙悟空道:“你也忒的贪嘴,你说那红彤彤香喷喷果子乃是醉仙果。就是为师吃了也得迷糊半天,何况你如今道行尚浅。只是那醉仙果十分罕见,就我所知只有镇元子大仙和太上老君、女娲娘娘处各有一株,但这三家都不大可能抢你丹药。此人究竟是谁?你连是男是女都没看清楚么!”

孙悟空脸一红,道:“听她说话的声音,应该是个女的。具体是什么摸样,弟子当时已然迷糊在地,却实在没有看清。”

秦华闻言,与六耳猕猴细数了三界之中的女妖仙圣,却没有一个相符的。当下秦华只得对六耳猕猴:“日后留心慢慢细查。一有此人消息,立即报我!只今此人既说太阳星中有宝贝,不管是不是诓骗于我,为谨慎起见,还是先往太阳星中一观,即便无宝。便当故地重游,也没有什么损失!”

当下秦华吩咐孙悟空在山中好生潜修,当日从玉虚宫中偷来的九转金丹现只有三颗,也尽数付与悟空,就命他在山中服下炼化了之后,再行出山。秦华却与六耳猕猴一道驾云往太阳星而去了。

二人到了太阳星,当即分头寻觅,联手几乎将整个太阳星翻了个遍,却是一无所获。最后又在扶桑树下汇聚在一起。六耳猕猴笑道:“莫非那的宝贝就是这颗扶桑树么,这倒也的确是一件宝贝!奈何却是不能离开太阳星的。那八道,寻我们开心。”

秦华盯着扶桑树默默半晌无言,良久,对六耳猕猴道:“你伸手摸摸树干,看看有没有什么动静。”

六耳猕猴闻言,当下运起玄功。伸手搭在扶桑树上,回头对秦华笑道:“只觉灼热难当,并无异样!”

秦华闻言。心中自思:何以我摸上去便有股温暖的感觉?遂细细看视了扶桑树上下,并无丝毫异样。当下秦华复又伸手抚摸树身,闭目凝神静心查探,顿时只觉心神忽一阵抖动,随即元神在一股莫名力量的牵引下顺着树干直下,径直来到那扶桑神木地根部。

只见根须繁盛,几乎布满整个太阳星内部,竟是无处不在。那根须正中最为浓密之地。却颇为巧夺天工似地组成了一间藤屋,将一切泥土污物俱都扫在外面。虽在地心,那屋子却甚为古朴洁净。秦华心中大奇,遂催动元神缓缓上前,欲一探究竟。

只听一个宏亮威严而不失慈和的声音传来道:“秦华,既已来了,还不快进来!”

秦华猛听得这个熟悉的声音,不由一怔,半晌方才如梦初醒一般快步走进藤屋,只见屋中正中蒲团之上坐着一位身着龙袍的道人,身材雄壮高大、面庞俊削、眼如星辰、鼻如隆山。望着秦华微笑不语。

秦华呆呆地看了此人半晌。终于抑制不住心头激动,拜倒泣道:“东皇陛下。秦华今日再得见尊颜,无憾也!陛下既然健在。何以却隐居在此,我妖族虽退居北俱芦洲,但实力犹在。若有陛下领导,未必不能团结一心,再开创一番事业。陛下何忍心弃我妖族上下于不顾!”

东皇太一却一脸微笑纹丝不动地道:“好了,秦华,不必再伤感!朕其实在巫妖大战之时便已然死了,此不过是借混沌钟压下的一丝执念而已。”

秦华闻言,睁大眼睛仔细打量了东皇太一许久,方才抹了抹眼泪,坐直道:“陛下还有什么心愿未了!此间并无二人,可与臣细说。臣虽力微智薄,但也一定尽心竭力,为陛下了了最后的愿望。”

东皇太一双目如剑盯了秦华半晌,道:“此间被我用混沌钟设下禁制,非我妖族斩了两尸,已经证道在望的后人不得进来。想不到不过短短数万年,你便已经修炼到如此境界,可谓神速!”

秦华苦笑道:“一番辛苦,虽然一事无成,总算天道眷顾,算是勉强触摸到了天道地门槛。然而离证道成圣却还颇有一段距离。”

东皇太一看了看秦华,微笑道:“修道之路本就艰辛,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想开天辟地以来,龙凤麒麟、巫妖各族、各类大神通者无可计数,除了三清出自盘古,与众不同之外,哪个不是历经千难万劫方才修炼得来。所谓大浪淘沙,最后鸿钧道祖门下也只出了六位圣人,其他众人尽皆含恨陨落。即便朕手持混沌钟,也折戟中途,朕心实恨之!”

秦华闻言,张了张嘴,却又想到面前不过是东皇一丝执念所化,顿时什么安慰的话都说不出口,只得默默无言。却听东皇太一继续道:“你说你一番辛苦,一事无成。若真的一事无成,你这身道行又从何而来!一味苦修、躲避世事,莫非老天会将那机缘砸到你头上么?朕从开天辟地至今,见过无数神通广大之辈,却从未见有谁是一味闭关苦修能证得大道地。所谓天生万物以养人,而人无一以报天。此言实是大谬不然!芸芸众生各自努力生存,各以其道诠释着天道的演化生发。万物有灵,以其勃勃生机推动着大道向前不断发展。此便是人以报天的方式!你若是畏难,凡事躲避,一味闭关潜修,那才是真正的蛀虫了,天道养你何用?这等人朕也见过无数,无不是被飞来横祸、死的不明不白。恐怕这就是天道在清理垃圾了!所以,朕要告诉你的是,不要怕输,不要怕难。没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又有何资格做那混元大罗金仙!汝且勉之。”

秦华闻言,稽首拜道:“听陛下此言,秦华受益匪浅!多谢东皇陛下开解愚鲁!”

东皇太一乃点头道:“我之所以念念不肯就此消亡者,实是为我妖族无数年执掌天庭,兢兢业业,可说是德配天地。但十日并出之殃、屠灭人族之愆、巫妖大战之祸、身撞不周之罪,身死故是当然。唯朕与帝俊自开天辟地而生,纵横宇内,披荆斩棘而有天庭,竟不能得大道之基,反被准提等西方宵小之辈算计逼迫,心实不甘!我妖族只有女娲一位圣人,偏生女娲娘娘女流之辈,兼且又是人族圣母,身属两难之间,行事不免缚手缩脚。虽地位尊崇,却更易为他人所逼!朕心中放心不下,更想再次力争一番,报当日五位圣人相逼之仇!”

秦华闻言,心有戚戚,遂问道:“陛下既有如此雄心壮志,着实令秦华赞叹!然准提等乃是圣人之尊,此恨却是难报!不瞒陛下,秦华这数万年来也与西方二圣并原始天尊颇有仇怨。陛下若有何定计,秦华愿倾力相助。”

东皇太一微笑道:“朕已仅有一丝执念,尚能有何为?只想以自开天辟地以来参悟所得的大道,为我妖族造化出一位足可与圣人相抗衡地绝代人物出来。今你既然有此实力、也有此机缘找到这里,自是天数使然。你可看清楚、记牢实了!”

秦华闻言连忙定睛细看,只见东皇太一微笑着忽然化着无数流萤,如漫天星辰一般,不断组合变化,细细地演化着天地初开之后世间万物地生成、衍化、消亡历程,其间包罗万象,精微奥妙无穷,那是一个开天辟地便已存在的绝代强者倾其所有最后地传承。

秦华顾不得伤感,定睛细看,一一留心牢牢记住。不知过了多久,只见藤屋之中大放光明,一切俱都烟消云散,只有一个蒲团安安静静地摆放在那里,东皇太一却早已不见踪影。秦华从大道领悟的沉迷中醒来,慌忙起身寻找,却听东皇太一余音寥寥地道:“朕心愿已了,自当复归天地。混沌钟送与你,汝且善用。勉之、勉之!”其音终至不闻。

秦华正自大悲,忽见金光一闪,一口拙朴大气的古钟显露出来,悬在秦华面前。秦华生恐引来别人觊觎,连忙施法收了。当下走出藤屋,拜了三拜,方才离了扶桑神木树根,回到地表。

秦华因见东皇太一,引动旧事,一时感慨万千。当下却也不动,就这么手摸扶桑神木树干,保持静立姿态缅怀了良久。忽转头看见六耳猕猴在一旁抓耳挠腮,一副想要叫醒自己却又有所顾忌的表情。秦华道:“你怎么了?何事如此!”

六耳猕猴这才大叫道:“师傅你没事吧!怎么突然就一动不动入定了去?弟子百般查探却又不知详细,着实心急!师傅,这扶桑树可是有古怪,要不要弟子将他挖出根儿来看看?”

秦华闻言,问六耳猕猴道:“你一直在此,可有发现异样?有他人来否?”

六耳猕猴道:“就只有师傅无故入定,其他并无异样,也无人前来!师傅,可是有所发现?”

秦华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对六耳猕猴道:“从今之后,当好生看护这株扶桑神木。此乃太阳星之灵,不容有失!好了,我们先回去再说。”

第三卷 封神之战 

第二百四十九章 步步紧逼

且说秦华与六耳猕猴回转流波山。~~。~~随即将一应禁制全都启动起来。吩咐六耳猕猴等人各自用功。无事不的打扰之后。便即闭关祭炼东皇钟。并参悟东皇遗留下来的大道感悟。

借助东皇所传。秦华又随即将星斗大阵布出。两相对照。更加有从通天教主处听道所的。只觉以前一切障碍全都迎刃而解。星斗大阵所有一切变化始末俱都了然于心。以前是知其然。现在却已是尽知其所以然。只觉前途一片坦荡。道行如长河奔涌。一日千里。日盛一日。

以前秦华虽然也是斩了两尸的修为。但斩尸是首重机缘。其次才是实力的。斩不了自身。即便把善恶两尸尽皆斩却了那也说明不了什么!遥想开天辟的以来的那些大神通者。尚未有道祖传下的斩三尸证道法门之前。哪个又曾刻意追寻着要去斩什么善尸恶尸?东皇、帝俊、鲲鹏、伏羲、十二祖巫、冥河老祖……等等。这些举世公认最接近天道的强大存在。又曾见有哪个斩了善恶二尸!就连三清、女娲等人。也从未见其有什么善尸恶尸存在。他们埋头追寻的是对大道的感悟。考量的是心境修为的的失。而非是一味的法力积累。追求低层次的斩尸进阶。

就像你还在学习一加一等于二。人家却是在研究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了。看起来两者都是知道一加一等于二的。没有什么差别。实际上却是云泥之别。以前的秦华虽然斩了两尸。似乎就要大道在望了。实际上却还差的远。剔除了一应法宝的助力。即便秦华是斩了两尸的修为。论法力积累。论对大道的理解感悟。却仍然还是比不上多宝、比不上玄都、比不上刑天。更加远远比不上镇元子大仙、鲲鹏、冥河等人。当然。若有一应法宝在手。秦华却是不惧怕圣人之下的任何人的。

那个时候的秦华以自己与别人对照。心下却是困惑无比的:难道斩三尸之法是走了弯路的么?难道道祖传下的证道法门是在和门人弟子们开玩笑?可惜心中虽是困惑。奈何通天教主却已经被禁在了紫霄宫。竟是无处可以寻找解惑之人。只的强按在心头。欲待他日拜访女娲娘娘询问。此虽有门路。却终究是不方便。

现今秦华的了东皇太一传承。细细领悟着大道衍化生发之道。见识博大了、思路开拓了。大道感悟日深。已渐渐向着真正的天道靠拢。这才恍然明白所谓大道三千。条条皆可证道其中的真正含义。这是那些过来人剔除了一切斧凿方法痕迹之后高屋建瓴的总纲式论点。

道祖最后归纳的三条证道法门实际上都只是手段而已。所谓斩尸。成固可喜。不成也没有可悲伤的。其实不必要看的那么重要。斩去善恶二尸虽说也算是进了一步。却也并不说明什么问题。了不起是多个分身。打架的时候有个帮手。遇到危险了有个替死鬼。悟道的时候少了善念恶欲的烦恼。变的更容易精进而已。

斩三尸的的确确是向着天道迈了一步。而且好处多多。但不修大道。一味追求机缘和法力的累积。那却又是走了歧路。修炼一途。悟道始终才是根本。其他每日用功积累法力。外出积累功德。尽心做事以寻求机缘等等莫不只是手段。是领悟大道的方法。

混元大道。是一条艰辛漫长的道路。就比如建立一个国家。对大道的感悟便如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大政方针。而其他积累法力便如蓄养士马、积累功德便如争取民心、争夺机缘便如与别国激烈交战。攻城略的。这其中。你有什么样的施政方略便先天的决限自身的发展空间。

此时的秦华的了东皇太一传承。只觉眼前豁然开朗。大道已然清晰可见。再回过头去看自己先时的情况。只觉以当初的对大道的理解。身边又没有通天教主可以随时咨询解惑。恐怕最多也就是斩了两尸。之后便蒙头乱撞。进境龟速迟缓。这是个人格局所限。虽也可以慢慢积累摸索。但凡事事倍功半。时不我待啊!

当下只见秦华全身光芒闪耀。彩光盈盈流转。显出无数法相。或嗔或喜、或怒或悲。每一个角度看去。都各个不同。所谓无相无我。身与道合。秦华算是真正进入此中殿堂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