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嫌妻当家 >

第121部分

嫌妻当家-第121部分

小说: 嫌妻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宴卿被她噎得不轻。
这女人似乎打定了主意,便很难更改。
看来要徐徐图之。若温水煮青蛙。
可别把她吓着了。
“真不搬?”
乔明瑾看了他一眼,那厮眼里带着几分坚定,盼她改变主意,等着她点头应邀。好像她不点头,那眸子里马上会浮上满满的失望一样……
两人各怀心思地对望。让堂屋门口的石头更是紧张万分。一颗心涌上了喉咙口。
屋里乔明瑾掩了掩神色。偏头不看他,道:“我现在还不能搬到城里。”
周宴卿看着对面垂首的女人,面上似乎能瞧得出惹人万般心疼的落寞。
周宴卿的心莫明地就揪成一团。
乔明瑾不待周宴卿开口,又道:“对了,你可以让人帮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你也说了我两个弟弟再过不久就要转至书院就读了,在城里有个落脚的地方也方便些。平时休沐,还有个地方可供他们休憩。家人探望也便利。”
周宴卿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
这女人,眼里心里总是想着家人才会想到她自己。任境况如何的艰难,也不见她脸上有一丝波动,总是淡淡的。好像没什么事能进心一样。
周宴卿叹了一口气,说道:“放心。一回城就帮你办了。对了。早两天让周管事跟你说的鸡蛋的事,你可都知晓了?”
乔明瑾笑着点头:“嗯,已是带话给家里了。父母家人都很高兴。这天渐热,鸡蛋也不好存放。家里的鸡也孵不了那么多蛋。卖鸡娃子周期长了些,而且能十孵六七已是极好,还是卖鸡蛋划算些,亦不用操太多心。现如今有了你提供的门路。倒是不用愁了。我娘还说要再多养一些呢。”
周宴卿看她欢喜自己心里也欢喜了起来,对自己来说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可她都记着呢。
“嗯,且养吧。再多一些蛋我也能帮你销得出去。青川及邻近几个城里我还是有一些人脉的。”
乔明瑾听了便郑重地朝他道谢。
弄得周宴卿哭笑不得。
这女人欠着人情就浑身不舒坦,总迫不及待要还。
明明前一刻他们还是熟捻得很的。
石头在外头看着这两人的互动,急得直搓手。他家爷今天有些热情过头了。
不成,得想个办法。
石头又是敲头又是跺脚的,抬头看了看渐渐偏西的太阳,眼睛一亮。冲进来对周宴卿说道:“爷,您瞧我这记性,早上出来时,老太太还让人交待让爷今天早些回府呢,说是有什么事要和您商量,还说等着您一起用晚膳呢,您这要是回晚了,老太太怕是要空着腹干等了。”
周宴卿偏头看向他:“有这事?”
石头连连冲他主子爷点头:“有呢有呢。您看,这路上还要不少时间,咱还是快些赶路要紧。老太太还等着爷呢。”
周宴卿哼了一声:“就没问什么事?”
“爷,您说笑呢?小的哪敢问。”石头往外缩了缩。
乔明瑾看了石头一眼,又转向周宴卿道:“回吧。有事让周管事带话过来就成。”
周宴卿沉吟了一会,又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好像是得赶路了,不然估计得摸黑进城了。
点头应道:“也好。这几日我倒是有空,待我理一理,就把帐本给你带来。有你帮忙,我也能腾出手做一些别的事。”
乔明瑾也笑着朝他点头。
很快,那厮又驾着他那辆招摇的马车绝尘而去。
已是下半晌了,琬儿自午饭后还未睡醒。
乔明瑾觉得眼睛有些干涩,也进屋掀了被搂着女儿补起午觉来。
家里只她母女二人在,哪怕睡到天黑,也没人管得着她们。
这日子乔明瑾极为满意。
农忙刚过没两天,云锦回了一趟云家村,回来的时候,把云峦和明琦也带来了。
夏氏和何氏喜得搂着云峦一阵揉搓。
而乔明瑾看着晒得有些发黑的明琦有些心疼。
琬儿则一蹦老高,拉着明琦在屋里直转圈。又迫不及待地拉她去看她捡的鸡蛋及种的小青菜。
姨甥两个就好像是多久不见了一样。明明上个月明琦还在家里住了好长时间的。
有了明琦,乔明瑾也不再带着琬儿在作坊蹭饭了。三个人亲亲热热地一起洗菜做饭,一起烧水洗澡,夜里又挤在一张床上嘻笑玩闹,说不完的话。
每回明琦过来,乔明瑾都能松快几天。家里也体贴她,每个月总会打发明琦过来住上十天半月的。
明琦来后的第三天,周宴卿捧着厚厚的几箱子帐册又来了。
各种帐册,细帐、总帐,今年的、去年的、往年的,且类别还多,铺子的、田庄的、酒楼的、作坊的一个不落。
这是作何?
当她是当家理事执掌中馈的?
弄得这么齐全,不知情的还以为宅门里正清算换血呢。
“没必要把你家的生意全摆来给我看吧?再说,你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妥?”
乔明瑾扬了扬自己手中的几本帐册,这些怕是非周家关键人物都不能得知的细帐吧?拿给她看吗?
周宴卿自然知道她手里拿的是什么帐簿,不以为意:“这些原本全是我要看的。每个月光看这些帐簿,就费去我大半的时间。如今全交给你,也好让我松快松快。我都好久没去春香楼了。”
乔明瑾挑了挑眉:“春香楼吗?”
周宴卿恨自己嘴快,手忙脚乱解释:“不是……不是你想的那样。就是约上几个好友,去听听小曲,喝喝小酒而已。”
唯恐乔明瑾不信,又急着说道:“真的真的,就只是听曲喝酒而已。爷没那个癖好,若是有了可心的,定是会收进府里的,绝不会在外头胡来……”
话说到这又恨不能咬掉自己的舌头。
又急忙道:“也不是,我就是说吧,就是喜欢,也要堂堂正正……也不是……就是不能放在外头跟别人一起用吧?不,我的意思是说,爷不是那随随便便的人……”
乔明瑾看着他手忙脚乱,笑了起来。
“你不用跟我解释。你们男人自诩风流,有那闲钱的自然是不肯与人分享的,自是要收进府独用的。”
周宴卿急了,说道:“都说了爷不是那等随便之人。再说外头那些,爷也看不上!”
乔明瑾也没与他分辩,低头去看帐簿。
拍了拍厚厚的几摞帐篷,道:“这些,都是真的?还是做给人看的?”
“给你看的当然都是真的。”
乔明瑾点了点头。又道:“可要我帮你分开做两种帐册?”
乔明瑾以前没少应上头的吩咐做内帐外帐,外帐自然是给别人看的,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避税”。所以她不仅内帐外帐做得让人看不出,分辩眼前这些帐册是内帐还是外帐,自然也是驾轻就熟。
周宴卿很意外:“你还懂内帐外帐啊?”这明显一副老手的样子,哪里像个乡下秀才养在深闺的女儿?
乔明瑾笑了笑,没应话。
周宴卿也不是那究根追底的,朝她说道:“我府内有两个帐房深谙此道,别的不是心腹之人,也不敢让他们做。若你愿意,自然更好。”
“我像心腹之人?”乔明瑾看着她戏谑道。
”不,你不是。〃“那我是什么?〃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 有变

周宴卿定定地看着她。
久到乔明瑾觉得那厮不会回答了。才听他说道:“我信你,就跟信我自己一样。”
乔明瑾有刹那的错愕。
什么时候她竟上升到这个高度了?
“你没开玩笑?”
“我像吗?”
乔明瑾听完不语。
两人皆沉默了起来。
片刻后,乔明瑾抬头看向他,没想到那人还定定地看着她。
乔明瑾目光闪了闪,略偏了偏头,说道:“我如今看了这些帐册,又揽下帮你做内帐的活,你难道真不担心?”
周宴卿往椅背上靠去,伸了两下懒腰,道:“我说过了,信你跟信我没什么区别。这都拿过来了,你不是也见着了?我可没藏着掖着。为了方便你核帐,往年的一些帐册我也都带过来了。这些够你忙活一段时间了。以后拿到帐册我就给你送来。”
乔明瑾点头。
亏他想的周到,拿来往年的帐册,不然不说做内帐,只说核对,没个比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刚翻了几页,挤做一堆的繁体字看得乔明瑾眼冒金星。她还得把那些数字换成她习惯的符号,这跟再翻译有什么两样?
乔明瑾抚额。
周宴卿看她眉头紧皱,道:“帐房的水平参差不齐,你就凑合着看吧。也不急,慢慢看。”
乔明瑾头也没抬,道:“下次来给我带几刀宣纸来,再备几支细细的毛笔,纸不须多好,能写字就成。笔也不要多好的,但一定要细。”
周宴卿点头应了。这对他来说哪是什么要紧的事?若是在城里,吩咐一声,一柱香都不到,立马就有人送过来了。
这老远老远的,就是不方便。
这一趟来。周宴卿除了给乔明瑾带来帐册外。还给乔明瑾带来一张房契。
一进半的院子,一间正屋,左右厢房,共六个房间,两个耳房。前院加后院有半进。有厨房有水井,还有个门房,可住人。
院子是不敢想的,也没什么景致,只说院内种了两棵小石榴树。杂草可能也有一些。旁的就没了。
小是小了点,不过据说离书院很近。
附近住的都是读书的人家。安静,没有小商小贩从早到晚的吆喝。
房价也不便宜。一进半的屋子,要了整一千两,还是现银。
这还是对方看在周六爷的面子上,好不容易拿到的。
将来若是真的要搬到城里,若觉得离街市太远,以这个价钱换到内城还能换个更大的房子。书院周围也不愁卖不出去。
青川城里的书院都集中在外城,为了求个环境清幽。各书院倒联合起来,让各小商小贩退了一箭之地。
极适合读书人买来或是租住。
历来有钱读书的人,家境都还过得去。其中更不乏富得流油的富户乡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公子们,自是不愿住书院那种大通铺,更愿意在外求一个小院,享受家奴丫头的服伺。
故书院外的房子,又小且价贵,但好在也不难出手。
乔明瑾把房契接到手里。仔细看了看,才叠了起来。
又有产业了呢。
前世攒钱买个公寓千难万难。一生的梦想也就想混个有钱有房有粮。
乔明瑾有些感慨。
感谢未及出口,周宴卿就道:“可别。对我来说,这不过举手之劳。再说我可不是免费送的。下次分红时,会从里面扣除。我记性可好着呢。”
乔明瑾朝他笑了笑,把它拿起朝他扬了扬,才仔细收在荷包里。
周宴卿走后,乔明瑾一头埋在帐册里,很是忘我。饭也不煮了,家事也不做了。
好在明琦这次来,也不急着走,倒解了她的困。
乔明瑾自拿到帐册后,在家里埋头苦算。除了工坊一天去一趟,外头的事倒是一概不知。
岳家那头,忙完了农忙,吴氏便闲了下来。
当然从农忙开始,她也闲得不行。但人家却不那么认为。
农忙没过几天,吴氏似又活了过来。岳仲尧走后,对于岳仲尧带给他的闷气,也渐渐消散。儿媳是别家的好,儿子总归还是自家的好。
儿子没什么错,错的是引着儿子犯错的人。往村外通行的小路,吴氏都恨不得拿铲子铲上几车土填平了算了。
也省得有人走,还要让她听到那个女人活得好好的消息。
吴氏去了两趟青川城,柳氏倒是见到了。只媚娘去了两次都没见到。柳氏只说她女儿到外面揽活做了。
吴氏喜得连声夸。
揽活做好啊,多挣几个钱,嫁妆才会越丰富不是?那带到她家的还会少了?
头一次来柳氏对她很是热情,拉着她说着两家儿女的亲事,又照例提起她那个待她如何如何如珠似宝的男人。
又说死去的相公如何如何疼宠两个孩儿,多么多么不舍得母子三个吃一分苦……若是他还在,女人找个城里殷实的人家,儿子读书用功,科举有望,该是多让人艳羡的事?
怎奈上苍不公。
泪水横流得让素来硬心肠的吴氏都悲切了几分,让她听了都觉得他那乡下儿子不该换了人家城里顶梁柱的一条命。
真真是造孽啊。
这债如何能不还?
可第二次待她拿着乡里做的小食,大包小包再去的时候,那柳氏……怎么瞧着好像跟上次有些不一样了?
再不拉着她的手回忆往昔不说,还不那么急切了?她女儿又大了一岁,反而不着急了?
吴氏一向觉得她看人看得极准。
难道老三对她们说了些什么混帐话?
还是人家找到比她那乡下儿子更好的人选?
不行!可不能黄了!
她可再不想把那个姓乔的迎回家再当媳妇了。就算她如今有了两个钱也不行。
就她那冷心冷情的样,一副清高的模样,她如何使唤得动?
她养儿一场,替他们娶来婆娘,可不是让她们来拿捏婆婆的!
吴氏急得嘴上冒泡,一刻不停地往衙门里寻她的三儿。
不曾想,又像上次一样没见到人。
只听人说,去邻县了。还要好些天才回。
她可不能在城里干等着。她一日不在,家里那两个媳妇就翻了天了。再说城里也没人供她使唤。
吴氏匆匆往她家大儿女岳春分租住的房子去了一趟。
没想到女儿女婿没在家,大白天的在外给人做活还没回来呢。家里公婆孩子已都接过来了。
本来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