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作者:王蒙_2 >

第7部分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作者:王蒙_2-第7部分

小说: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作者:王蒙_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随便的话,这是中国文化更是总结近百年中国近代史、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结晶之语。
    口是厉害的,俗话说众口铄金,然而那说的是众口,一只口就未必有那么大力量。一只口这样说,另几只口很可能是另一样说。众口也得看是真众口还是起哄或被迫的众口。例如“文革”当中,众口齐声打倒刘少奇,众口一声誓死保卫这个誓死保卫那个,收效如何呢?只有真正代表民心的众口才有铄金的力量。再说,众口铄金,这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并非全部,另一面则是真金不怕火炼,是淘尽黄沙才是金。另一面还有众口的随风倒,还有所谓“沉默的大多数”。需知世上除了“叱咤则风云变色”以外,也还有“喑呜则山岳崩颓”。

    太想赢的时候反而会输

    有一次我问起十分高龄而且健康的周谷城先生:“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他回答说:“说了别人不信,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养生’三个字。我从来不考虑养生不养生的,饮食睡眠活动一切听其自然。”他讲得太好了,对比那些吃补药吃出毛病来的,练气功练得走火入魔的,长跑最后猝死的,还有秦始皇汉武帝等追求长生不老之药的,贾家宁国府里炼丹服丹最后把自己药死的……他的话就更深刻。当然我无意否定良好的生活饮食锻炼安排的重要性。
    1996年我在德国从电视里看当时在英国举行的欧洲杯足球锦标赛半决赛,德国队对英国队。英国队状态极佳,又是在家门口比赛,志在必得;德国队当时也处于高峰时期。两队踢了个平局,加时又是平局,点球大战决胜负。英国队极兴奋,踢进一个点球球员就表露出兴奋若狂不可一世的架势,而德国队显得很冷静,踢进一个点球,竟基本上无反应。后来,英国队输了。我评论说:“英国队太想赢了,所以反而输了。”一位德国汉学家朋友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评论,欧洲人是没办法懂你的逻辑的。”
    然而我们周围到处都是这样的事例,那些孜孜以求官的人,能做多大的官?那些孜孜以求名的人,能出多大的名?那些自命精英的人,能有多少货色?那些惟恐别人反对自己的人,能没有人反对吗?那些事事惟恐吃亏的人,又能占多少便宜?那些装腔作势的家伙,因其装与作不是更像一个小丑而不是大师吗?吹吹打打的炒作广告,不是更泄露出货色的没有底气吗?还有的人整天表白论证自己一贯是正确的,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叫自己的下属表态确认与拥戴自己的正确性,他们的样子像是正确性与真理性的垄断者吗?甚至还有人专门弄一批人搜集对自己的不满言论,然后大呼小叫地闹腾,这种可笑的帮法除了自己传播对自己极不利的各种说法以外,能有什么正面的效果吗?其实绝大多数人对一个人不会有特殊的兴趣,不会有多少成见也不会有多少专案组式的调查狂。你是交通警人家开车自然要听你的指挥,谁管你道德品质觉悟如何?你是开车的我是交通警,则我要求你遵守交通规则,同样这与对你的印象无关。没完没了地捶胸顿足地折腾自己表白自己吹嘘自己,除了丢人现眼,你能做成什么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中国人这方面的经验多着呢。求事业,求道德,求本领,求学习,则人际关系良好;求山头,求蝇营狗苟,求私利,则人际关系完蛋。世间诸事多为双向,没有单方面的取得,也少有单方面的付出。希望从与旁人的相处中得到一切好处的人更应该想想自己可以为旁人做些什么。八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十)


  十、“无为”也是一支歌
  藉此我想说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子讲的“无为而治”。这当然不是绝对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目的是有为而不是睡觉不是长眠不醒。让我们冷眼看看世界,出丑的人往往不是消极退缩的人而是轻举妄动的人,人的出丑与其说是由于无知少知不如说是由于强不知以为知,为害人群的人与其说是谨小慎微的人不如说是大言欺世的人,坏人蠢人常常是自我感觉过分良好的人而不是缺少信心的人。儿童少年,没上过学,智障失语,这都不丢人,而只应得到人们的帮助与同情,原因在于这些人才不会自命不凡,横行霸道。
  当然,“无为”云云这话本身就很可争议。人生是复杂的,任何人都可以举出一千个例子来说明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的主要问题是消极退避而不是相反。那么我们应该提倡的就应该是有为而不是无为。好吧,我也觉得老子的“无为”这个说法有点太艺术太浪漫太哲理,此两个字与其说是科学论断不如说是美的感受,与其说是一种原则不如说是一种感觉,它是一种境界而不是具体规定。然而这两个字又是太精彩了,太传神了,太灵动了,所以我还是愿意就此二字做一点文章———这也是语言悖论的一例吧。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书读得愈多愈蠢”一样,时髦一点说,这也是深刻的片面之一例。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灵气,自身的不教条、不矫情、不可故意抬杠、不可把书读死读呆。
  “无为”云云,还有老子的一些其他名言,由于它们的含蓄、神奇、巧妙、哲理性和浪漫性,因而常常引起误解。一种认为老子太消极,其实老子只是比常人俗人深了一两步。更糟糕的是认为老子的“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无私欤,故能成其私”与“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之类的精辟之论是一种阴谋家的学问。其实阴谋不阴谋就看谁用、为什么用、怎样用了,以阴谋境界看无为之论,最多搞几手阴谋还搞不太像,阴谋家是没有无为而治的这种气魄这种静适这种虚怀若谷与这种海阔天空的。无为是一种境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无为是一种艺术,一种圆融贯通,一种天马行空,自由自在,得心应手,了无痕迹。无为是非“常道”的天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理。无为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精神的翱翔,精神的解放,精神的自由舒卷,精神的大写意与现代舞。你可以享受无为,欣赏无为,以无为为契机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却难于强求之硬解之操作之扮演之。
  无为好像一首歌,每个人都可以唱它,每个人的唱法都有不同。无为又好像一部交响乐,你可以欣赏之、感受之、联想之、琢磨之、赞叹之,却不可自称听明白了全懂了穷尽了,更谈不到会用了管用了。顺便说一下,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窃以为应该用一种半审美的心态去阅读体味,否则把《论语》《孟子》当道学(即丧失了一切生活气息的教条)读,把老庄当阴谋或消极的装疯卖傻读,甚至连《诗经》都当成君臣教化的东西来解读,岂不只能带来灾难?
  那么让我们换一种说法,那就是一个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一个事无巨细都上心都操劳的人不会有成绩,一个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的人不会有作为,一个热衷于关系学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建对,一个拼命做表面文章的人不会有深度,一个孜孜求成的人反而成功不了。一定要放弃许多诱惑,不仅是声色犬马消费享乐的诱惑,而且是小打小闹急功近利窍门捷径事半功倍的做事的诱惑,才能有所为。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除了说明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外,也说明太以意为之了,常常举措失当,强求而不得。有意也者,就要看你的意是否符合客观规律了。符合客观规律的努力愈努力愈有效,而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努力,愈努力愈糟糕。
  集中时间和精力也是一种天才
  人们对天才有许多定义,有的说天才即勤奋,有的说天才是三分运气七分汗水,都言之有理。但如果是我,如果浅薄如我都能有机会谈天才的定义问题,我要说,天才即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具有正常智商的人,如能集中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全力做好一两件事,而且是长期坚持不懈,一般都能做出不俗的成绩,都能表现出相当的才具来。其实人与人的先天的差别很可能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人的能力其实是一个常数,大区别大变数在于你把时间、精力集中到了什么地方,看你的精神走了哪一“经”。集中毕生精力打桥、下围棋、养蛐蛐、养蝎子、做泥人儿、捏面人儿、雕虫雕龙,都能创造成绩,都能当大师。可惜,多少人把自己的宝贵光阴宝贵青春精力用在无聊无益无意义无格调的事物上了!有的一辈子争名夺利,有的一辈子勾心斗角,有的一辈子家庭纠纷,有的一辈子吃喝玩乐、男男女女,有的一辈子计较得失,有的一辈子牢骚满腹,有的一辈子干什么事都是五分钟热度,一辈子总在改换门庭……还能有多少时间集中精力工作学习奋斗?
  而所谓天才,常常在非专长方面的表现像是傻子,我很喜欢牛顿拿怀表当鸡蛋煮了,以及他要为两只猫挖两个洞———他竟然不懂大猫虽然进出不了小洞,小猫却可以与大猫共享一个大洞的道理。这就对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有为;有所知有所不知,才能有知;有所长有所短,才能有长。任何正常的人只要肯集中时间精力做好一两件事,都能显现出过人的才智,都可能叩响天才的大门。
  守住人生的底线
  老子讲的无为实在是深刻极了美妙极了,那是因为人的各种各样的轻举妄为胡作非为无效劳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自讨苦吃的为太多太多了。也许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大贡献大创造大德行大智慧,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尽量少做那种连常识都违背了的坏事与蠢事。
  第一,不要反科学、反常识、违反客观规律地一厢情愿地为即蛮干地“为”。如企图用群众运动来破百米短跑的世界纪录。
  第二,不要为了表白自身的需要而乱为。我写过一篇微型小说,说是一个老人病了,他的几个孩子纷纷为了表达孝心而找一些江湖术士给老爷子治病,结果把老爷子吓跑了,即此意。
  第三,不要过度地为。为办成一件事也许你需要找15个人帮忙,但如果你找了1500人呢?只能引起大反感、大麻烦,反而办不成了。
  第四,不要斤斤计较地为,不要得不偿失地为。你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大动干戈,徙徙贻笑大方,至于造成的后遗症更是不堪设想。
  第五,不要为那些丢人现眼的事,如钻营、吹嘘、卖弄、装疯卖傻……
  第六,不要张张扬扬、咋咋呼呼地为。如一般写作人都是愿意自己的东西发在大报大刊上,更愿意发在头版头条上。但我对自己的探索性的东西,都特意寻找小报小刊上发,并特别关照不得发头条。我对于获得三等奖或不获奖也特别心安理得,无他,有利于平衡,有利于你过别人也要好好过也。
  第七,可以树立远大目标,以求自己有所作为,但也可以调整与修改目标,不“为”那种已经被多次证明“为”也“为”不成的事。如发明永动机之类。
  其他属于“无为”范围里的注意事项还多着呢,如不投机取巧,不感情用事,不忽冷忽热,不滥发脾气,不标榜自己,不整人害人,不算计得过于精明,不预报自己即将取得惊人成就。总之,也许我们无法为众人设计规定出谁谁应该为什么做什么的蓝图,因为各种人条件、处境、志趣价值选择是太不同了,正常情况下应该允许这种不同这种多样性。我们不可能建议人人成为炸碉堡的烈士,就像不能建议人人成为赚大钱的企业家;我们无法建议人人都去搞发明创造,就像无法建议人人都去当一辈子老黄牛。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建议他们不要去做什么,不要去做蠢事坏事,不要去做愚而诈的事,不要去做逞一己之私愤而置后果于不顾的不负责任的事等等。
  人生苦短,百年一瞬,我们无法要求大家都有一样的成就,却可以希望人人都不把生命和精力,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最最不应该有的行为上。没有这些本应该没有的行为,没有这些劣迹和笑柄,没有这些罪过和低级下作,即使你的成就极有限,起码你还是正直地正确地正常地从而是心安理得地度过了一生。你回忆起自己的一切的时候至少不必那样惭愧那样羞耻那样懊悔。一个人的一生,应该从正面要求自己达到这个,做到那个,得到这个,感到那个等等。同时,也许更重要的是树立反面的界限,即不可这样,不得那样,摆脱这样,脱离那样。如此这般,也许你的人生反而更清晰更明朗了,你将得到更多的光明与智慧,离开黑暗与愚蠢的苦海。那有多么好!九十一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