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倾城娘子休要逃 >

第35部分

倾城娘子休要逃-第35部分

小说: 倾城娘子休要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衣首领见他们拒捕,眸中顿时涌上怒意,他厉声道:“除了大皇子与宁婉公主,其余人等一律格杀勿论。”

唯一没有闭塞听觉的花缅闻之一愣,只是此刻双方已经厮杀在一起,容不得她多想。她迅速将玉箫置于唇上,以内力送出乐声。

笼罩在刀光剑影中的紫衣卫,只觉耳边漫过诡异的箫声,仿佛来自地狱的催魂曲,直教他们心神俱颤,面露惊惧。

眼见手下纷纷坠马,抱头翻滚,片刻后便没了动静,紫衣首领大惊,他长剑一扫,威力恢弘,将姬云野等人逼退至数丈开外。抬眸看向远处立马吹。箫的女子,他怒喝道:“宁婉公主罔顾国法,抗旨不尊,肆意屠杀皇帝亲卫,此为十恶不赦之重罪。你若束手就擒,我或可向皇上求情,免你不死,否则,以你所犯之事,我即便是将你就地正法,皇上亦不会怪罪。而且,你们皆不是我的对手,即便只有我一人,也可将你们全部拿下。”

此人所言并非为虚,方才他一招威力巨大的“横扫千军”已让他们见识了他的实力。若凌月功力未失,或可一搏,而如今他的功力仅仅恢复了一成,加上他们几人,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绝非对手。

花缅蹙眉望着那人,心下十分不解,五十紫衣人已有四十九人落马,唯有他安然无恙,究竟是何缘故?

姬云野等人已经解开了听会穴,闻言皆是神色肃然。他们虽然不知此人是何方神圣,可从他的气势上却能感到一股威慑之力,皆知此人不容小觑。

花缅将玉箫收入腰间,冷声道:“你既不为我的箫音所控,必非常人,我相信你的能耐。事已至此,你放马过来吧。”说着策马迎上前去。

紫衣首领眸光一凛,有如利刃出鞘,一扫而过身前众人,在花缅快至近前时,他飞身跃起,踏着黎末的马身借力跃上花缅的马背,出手如电点住了她的穴道。

这一系列动作有如行云流水,不过是眨眼之间,待众人反应过来,紫衣首领已挟持着花缅策马狂奔了起来。

他转头望了一眼紧追而来的姬云野等人对花缅道:“我本无意伤害你,但今日看来,只有劫持你,才能将你们顺利带到皇上身边了。”

花缅心下一惊:“你们不是来取我们性命的杀手吗?”

紫衣首领冷声道:“我已经说过,我们只是奉皇上之命前来捉拿你们。”

“那你可有符节?”花缅问出这话的时候心中几乎已经有了答案。

紫衣首领从怀中摸出铜质符节在她眼前晃晃道:“你可看清了?”

原来此人正是所向无敌具有“杀神”称号的紫衣卫统领方权。

看到符节,花缅浑身一震,脑中灵光飞闪,将两次阻截联系在一起,方知他们中了奸人的离间之计,遂道:“快停下来,我要去救那些紫衣卫。”

方权一愣,花缅急道:“他们没有死,只是暂时昏迷,只有我的箫音才能将他们唤醒。”

一路飞快地往回赶,花缅心中的弦一直崩得紧紧的。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方才的战场附近一定有某人的眼线。若他发现那些紫衣卫不是真的死了,再补刀杀了他们简直是易如反掌。到那时,他们有口难辩,就真的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了。

终于奔回旷野,远远便见躺倒一片的紫衣卫,花缅飞身下马狂奔过去。待看清眼前状况,她长吁了一口气。还好,没有被人动手脚。

姬云野等人随后追了上来,皆疑惑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花缅沉声道:“第一拨紫衣人的确不是皇上的紫衣卫,可这些人,确是无疑。”

连同姬云野在内的所有人皆倒抽了一口凉气。他们不可置信地看着那个唯一站着的紫衣人,眸中皆闪着复杂的光芒。都是聪明人,他们只消片刻便将这前后的因由联系了起来。

杀手的目的应该是两个。第一,杀了他们;第二,若刺杀不成,便诱他们和紫衣卫自相残杀,待大错铸成,便是皇上也保不了他们。

好一个借刀杀人的连环计,姬云野眸中含了悲愤:“如今我们杀了父皇的紫衣卫,中了那人的计,怕是难以洗脱罪名了。”

花缅以慈悲的目光看着姬云野,是啊,幸好她不像那些杀手一样心狠手辣,否则恐怕真的难以收场了。她伸出双手,抚上他的脸颊,脸上缓缓绽放出璀璨笑容。

姬云野一愣,不明所以道:“缅儿何故如此欢喜?”

花缅道:“野哥哥如此聪明之人都以为他们已死,想来那眼线也是如此认为,因此一时大意错过了杀人嫁祸的大好时机,估计现在已经把我们灭了紫衣卫的消息传回皇宫了,不知朝堂要乱成什么样了。”

姬云野闻言错愕地转头看向躺了一地的紫衣卫。他走上前去一一探查他们的鼻息,虽然气息微弱,可还是有呼吸的,心中顿时大喜,他起身抱住花缅,语无伦次道:“我还以为……幸好……缅儿,谢谢你!”

花缅自然明白他为何感谢自己,那是因为她心存仁善没有伤他们性命。

箫音再起,这次不再是扰人心智,催人性命的摄魂曲,而是绵柔祥和,唤醒灵魂的还魂调。丝丝缕缕,细细密密,有如春雨滋润下万物复苏,重获生机。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再次绽放在眼前,众人眼中皆是难掩的欣喜。

回去的路上,花缅打马和方权并辔而行,因为有一个问题她一直没有想明白,那就是为什么他可以不受自己箫音的控制。当她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方权一向冷凝的眸中漾出了粼粼笑意,他附耳道:“此事我只告诉你一人,你可要为我保密。”

花缅心下更加好奇,于是信誓旦旦地保证道:“那是自然,我一定会为你保密的,你只管告诉我便是。”

方权清了清嗓子,眸光略带闪躲道:“我向来对音律一窍不通,听不懂也唱不出。”

花缅惊愕得张大了嘴巴,待明白了他的意思后脱口道:“原来你有失歌症啊!”

这一嗓子一出,众人皆看向了他们。

花缅忙捂住嘴巴道:“我……我不是有意的,我是太吃惊了才会口没遮拦,你大人有大量……诶,你的脸怎么红了?喂,你跑什么呀,等等我……”

第046章 风波

写有花缅音杀四十九个紫衣卫的信笺在当日夜晚通过飞鸽传到了姬锦言手中。他大笑着将信笺付之一炬:“真是天助我也!”

第二日早朝,成昭帝一进宣政殿,便觉气氛不太对劲。那帮大臣方才似乎在分帮结派地争执着什么,直到听见连喜的通报这才噤了声。他一边猜测着又是何事惊动了这帮老家伙,一边踏上九级灿金陛阶稳步迈向龙椅。他转身落座,神态威仪。众人齐齐匍匐于地山呼万岁。

成昭帝醇厚凛然的嗓音响彻大殿:“众爱卿平身。”

话落,一部分大臣谢恩后起身立回大殿两侧,大部分却仍跪着毫无起身之意。

成昭帝面上不由有了愠色,他冷声道:“尔等这是何意?”

跪在地上的丞相柳万兴此时抬起头,揖礼言道:“启禀皇上,臣等昨夜收到密报,说是大皇子与宁婉公主私奔在逃,因为拒捕而在西莱城外杀死了皇上的四十九个紫衣亲卫。若此事属实,还望皇上切勿包庇,须要尽早将他们捉拿归案,以证国法才是。”

成昭帝听到前半句时震惊不已,如此大事,为何他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他不相信他们有能耐杀得了四十九个紫衣卫。待听到后半句,他不禁怒从中来,喝道:“丞相莫非是想让朕砍了自己的儿子不成?”

柳万兴忙叩头道:“微臣不敢,只是兹事体大,若不施以惩戒,无法堵住悠悠众口啊。”

成昭帝眯起森冷的眸子望向柳万兴,语含兴味道:“不知丞相大人打算如何惩罚朕的皇子呢?”

柳万兴胸有成竹般侃侃而谈道:“大皇子在五年前便因随意斩杀皇上的妃嫔而被废去了太子之位,因皇上一直未立太子,便仍让其居于东宫,可此事毕竟有失体统。臣以为,既然二皇子都已被封为锦亲王搬出皇宫住进了锦王府,不如也给大皇子封个亲王,赐其封地,并令其迁往封地定居,无召不得回京。”

此刻,成昭帝那十二旒冕冠遮盖下的目光仿佛淬了冰雪,冷肃骇人。

兵部尚书颛孙长夷从站着的大臣中出列道:“皇上,臣以为,此事尚未证实,现在便来谈论如何惩罚大皇子,未免言之过早。何况,给柳丞相等人传递密信之人行事不够光明磊落,必有不可告人之处,其言不足为信。为今之计,还是查明真相之后再做定夺为好。”

“皇上!”柳万兴抢白道,“微臣可以等待真相大白,但还请皇上给臣子们一个保证,若事情属实,定要对大皇子与宁婉公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切不可再姑息养奸,包庇纵容,何况,宁婉公主和南秀皇帝还有婚约,若不加以严惩,给南秀一个交待,也实在说不过去。”

跪在地上的礼部尚书李雍附和道:“臣以为柳丞相所言甚是。”

其余跪地大臣亦齐声道:“臣附议。”

成昭帝自觉自己对姬云野的爱护已是极尽掩藏,不成想,竟还是被人看出端倪并拿来做文章。背后之人定是知道自己对姬云野所做之事即便再恼也必然会为其遮掩,所以才会提早将事情揭开并通过这些大臣来为自己施压,可真是好算计。

成昭帝冷哼一声道:“依法治国乃立国之本,可也不外乎法理人情。事情大白之时,朕自会依法办事。你们既知自己是臣子,便应做好臣子的本分,此刻还轮不到你们来逼迫朕。”。

李雍见龙颜已怒,忙叩首道:“皇上息怒,臣等并无逼迫皇上之意,只要皇上能够秉公处理大皇子与宁婉公主私奔与诛杀皇上亲卫一事,我等绝无异议。”

成昭帝不耐道:“朕作为一国之君,自会秉公办事,岂容尔等在此置喙。既无他事,便退朝吧。”

“臣还有本要奏。”说话的是站着的大臣中的一位,正是吏部侍郎时春明,他出列步入殿中央,揖礼道,“太子之位已经空置五年,臣以为,为了稳固国本,立嗣一事皇上应当早作打算。”

“是啊,立嗣事关江山社稷,宜早不宜迟。”又一个大臣附和。

“皇上正值春秋鼎盛,有什么宜早不宜迟的?何况,皇上的皇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皇上有的是时间甄选继承人。”说话的是户部侍郎张子正。

成昭帝兴味盎然地看着时春明道:“依爱卿之意,谁是太子的合适人选呢?”

“臣以为二皇子为人稳重,行事谨慎,在朝堂和军中都有历练,从未出过大的差池,堪当一国储君。”

成昭帝不由眯起了眸子。这朝堂之上,支持姬锦言的占了大半,从跪着的人数便可见一斑。然而向来中立的大臣也不在少数,比如兵部尚书颛孙长夷和户部侍郎张子正,以及眼前的这位吏部侍郎时春明。今日他竟主动提出要立姬锦言为太子,着实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他竟不知姬锦言何时将手伸到吏部去了,看来自己是该从长计议了。

“依时大人的观点,皇上的皇子中符合此几点的可不只二皇子一人。”有人接口道。

成昭帝看了看殿下一直缄口不言的姬锦言,只见他不卑不亢,宠辱不惊,朝堂之争似都与他无关般悠然而立,自有一番雍容气度。

他突发奇想地唤了一声:“锦言!”

姬锦言出列道:“儿臣在。”

成昭帝道:“你怎么看?”

姬锦言神态自若道:“父皇若是问皇兄之事,儿臣以为,真相如何,几日后便会得到证实,若事情属实,只要有情可原,也可法外开恩。如果父皇问的是立嗣一事,儿臣觉得父皇的皇子中,才智胜过儿臣的并非没有,此事还需父皇定夺才是。无论父皇最终的决定如何,儿臣都谨遵父皇旨意。”

他的回答看似滴水不漏,却未提及若姬云野私奔与诛杀皇帝亲卫皆是误传又当如何。若非他主观上希望如此,便和那幕后之人脱不了干系,亦或他本身便是那幕后之人。

成昭帝点了点头,并未说话,他眼帘轻阖,掩去了波动的眸光。

姬初阳冷眼旁观着朝中的众生百态,唇角轻嘲地勾起。

两日后的宣政殿上,当众臣仍为同样的事情争执不下时,只见一风尘仆仆的紫衣蒙面男子未经通报直入大殿,他衣袂飘飞,从众人身边掠过,在九级金陛前单膝跪下。

此刻,殿上众人连同他们投射过来或惊诧或疑惑的目光都成了背景,成昭帝的目光自那紫色身影进殿伊始便紧紧追随着胶着不放。他眸中似有雾气潋滟,几欲起身迎上前去立刻问个究竟,却在听到那声“微臣参见皇上”时生生忍住。

他稳了稳情绪道:“爱卿平身,不知爱卿此行可还顺利?”

方权起身道:“臣幸不辱命,已将大皇子与宁婉公主接回宫,如今他们正候在殿外。”

成昭帝压下心中的激动,故意强调道:“接回?”

“正是。”方权恭敬回禀道,“他们二人已经采得火莲花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