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鉴宝天书 作者:维果 >

第69部分

鉴宝天书 作者:维果-第69部分

小说: 鉴宝天书 作者:维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都想着能捡漏,可是现在捡漏可不容易,连上门收货都被人埋地雷!咱们不着急,等人都进去了再进,搞古玩的不能没来过鬼市,咱们今天就是见识来了。”
4点半大门一开,人群一拥而入,迅速各就各位。不一会儿,每个摊子前就蹲了一两个人。
“现在的鬼市和以前大不一样了。鬼市出现于清末民初,之所以大早晨成市,是因为这个钟点警察管理不严,可以脱手一些来路不明的物件。当时有一些贵族沦落到变卖家产为生的地步,面子上又拉不下来,为躲避熟人,也就到“鬼市”上捧着古董站街。所以古董行都知道,鬼市出好货。现在,在鬼市淘到一件老物件,有门路的倒手挣个万儿八千的都是大漏了。”
宋鸿雁一边给吴迪讲解鬼市的来历,一边缓缓朝市场走去。
鬼市的东西很杂,摊子都不大,不过粗粗看了十几个摊位,吴迪已经见识了诸如古籍字画、玛瑙玉石、陶瓷、中外钱币、宗教用品等诸多花样的东西。
“这个摊子有意思。”
宋鸿雁低语一声,吸引了吴迪的注意力,这是一个卖瓷器的摊子,一眼看过去,青瓷、白瓷、粉彩、青花、哥、汝、官、钧、定一样不落,整个一个中国历代瓷器大杂烩。
两个人蹲下来,借着路灯的光亮细细打量。忽然,宋鸿雁拿起了一件青花瓷大盘,用手电仔细看了一阵放在地上,示意吴迪看看。吴迪拿起来先看款识,“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双圆圈官窑款,主要用在青花和粉彩瓷器上,没错。字体柔弱、略草,青花色调纯正,也没错。再看胎,胎子坚致洁白,非常细润,胎体轻薄,修胎非常工整,正是雍正官窑青花瓷的特点。再看纹饰,青花莲托八宝纹,发色浅淡而深沉,略有晕散,不由得心中起疑,用天书一试,却是现代仿品。
“这件东西的水平和老师给你看那件应该不相上下。你看,这青花看似有晕散,实际上并不均匀,明显是刻意去追求的效果,不自然。另外青花略显轻浮。还有最重要的是橘皮纹很难仿制。不过,这一件也算是精品了。老板,这件多少钱?”
“本来要五万,看您也是个行家,八千拿走!”
“两千,我就买回去做个教材,教教那些小家伙们。”
“最低六千!”
“再给你加六百,成就成,不成就算了。”
宋鸿雁作势要放下东西,老板急了,这件东西是五百块收来的,能卖两千六也赚回了所有的路费,当下咬牙道:
“两千八!”
“成,你给包上。”
吴迪抱着盒子继续往前走,宋鸿雁道:
“我那有一件雍正青花的真品,你拿回去对照一看,一目了然。其实,几乎所有的赝品都是仿真品而制,假自真中来,每一样赝品都具有真品的某部分特征,假的看得多了,自然会认得真品。”
“假自真中来,经典啊。我就是实物见得太少,明知道是假,却说不出假在哪里。”
“老师对你很看重,他说你对古玩的感觉万中无一!如果肯下苦功,两年时间相当于别人二十年!毕竟,一眼能认出物件的真假,再反推回去找证据,比猜测要容易得多。而且,你还有那么变态的记忆力。”
前边是一个卖旧书的摊子,宋鸿雁上前拿起一本六十年代版的《容斋随笔》翻了翻,说道:
“这些东西报国寺最多,哪天可以过去看看。像这个年代出版,保存又这么完好的,已经算是不错的藏本了。你看那卷《阅微草堂笔记》,故意做旧成那样,反而不如卖原书值钱。”
吴迪拿起《阅微草堂笔记》,随手翻阅,这是第一本,收录《滦阳消夏录》六卷,看了一下出版年代,竟然空缺,宋鸿雁笑道:
“多半是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
吴迪哑然失笑,正待放下,心中一动,将其他几本都翻了出来,问道:
“老板,这套书多少钱?”
老板是个年轻小伙子,在两人看书时一个劲的打哈欠,好像这生意不是他的似的。果然,吴迪一问,小伙子直接说道:
“这不是我的摊子,老爷子被人约走去钓鱼,让我替他看摊,我也不问你瞎要,直接说卖价,给两百块钱你拿走。”
两百确实不贵,吴迪懒得还价,直接打包走人。宋鸿雁一直冷眼旁观,一句话都没说,好像和吴迪不是一道来的一样。
隔了三、五个摊子,宋鸿雁眉毛一挑,低声问道:
“有问题?”
“嗯,看到一张便签,写着两首诗,像是纪昀的手迹,待会儿回去好好看看!”
宋鸿雁有点兴奋,对于小师弟的运气,他向来是深信不疑的。在这鬼市已经很久没有捡到漏了,最近几年他几乎都不来了,但今天小师弟一出马,不但买到一件现代的高仿瓷器,还可能碰到了纪昀的手迹,让他如何不兴奋?
两人接着往下逛,吴迪有天书的提示,早知道只有第一本里有一张便签,应该是纪昀当年的草稿,其他的书都是陪衬。宋鸿雁是老手,早过了那见了好东西就心痒难耐的阶段,所以也沉得住气。
走过大半个鬼市,看到了一个卖瓷片的,大大小小的在地下铺了厚厚的一层。
“学瓷器先从瓷片学起,因为瓷片能看到胎,所以不容易买到假东西,如果运气好,能买到带有重要特征的瓷片,对你掌握那一类型的瓷器有很大的帮助。走,我们过去看看,能不能淘到什么好东西。”
“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呵呵,说不定我们还能找个家财万贯呢!”
“两位老板,这些瓷片都是刚收上来的,说不定真如这小兄弟所说,挣个家财万贯呢!”
宋鸿雁笑笑,问道:
“老板,怎么卖?”
“老规矩,那堆大的五十一片,小的二十一片,随便挑。”
吴迪蹲在大的一堆那边细细挑选,不一会竟发现一片元龙泉窑系福字款卵青釉瓷片!是一个碗的完整底部,带少半边碗沿,底部福字清晰可见,可惜无款。
吴迪精神大振,这种淘宝的感觉让他热血沸腾,接连几日被琐事弄得烦躁的心也沉静了下来。
明青花花卉纹残片,清粉彩龙纹残片。吴迪看完所有大片瓷,挑出了三片,又用左手挨着瓷片堆,检查了一遍,果然再没什么好货,心下高兴,那边宋鸿雁却挑了十几片出来,而且还在继续寻找。
难道这家的好货有那么多?吴迪也不去凑热闹,只将他拣出来的瓷片一片一片的拿在手上打量,有真有假,不禁心下感动,看样子师兄这是在找教材啊!
一共花了六百块钱,两人方满意而去。
眼看天光渐亮,宋鸿雁提议道:
“再看一个玉器的摊子,就回去,如何?”
“听师兄的,这可是你的强项啊!”
玉器的摊子不少,两人放过那些大多是一眼假的货色的摊位,专找那些有着黑乎乎不易辨认的东西的摊子。这里有一个摊子很奇怪,像卖瓷片一样,面前堆着一堆的黑乎乎的小东西。宋鸿雁笑道:
“有些人懒得费心思做假,就用些塑料、玻璃、废玉做成各种形状,埋在混了胶水的土里,过的一些时日挖出来,随便打理一下,拿出来当古玉卖,这种东西最考眼力。咱们两个比比看,谁能从这一大堆当中找出真正的玉来?”
宋鸿雁不说古玉,显然已经认定这些都是他刚才说的那种方法作假的,能从中找出玉石来还真的不容易,吴迪不由得雄心大起,决定不用天书,就靠自己的眼力与运气,和二师兄好好的较量一番! 

、第一百零三章 子冈玉牌


吴迪和宋鸿雁在古玉摊上蹲下,那个摊主就开始介绍,声音压得很低,
“这是汴梁那边过来的生坑货,埋得时间长了,我也不敢清理,否则这么大量的古玉,被人告了可不是好事,绝对是老东西,至于好坏,就看两位的眼力了。”
地上一堆破烂大概有两百枚左右,大多数是玉牌,玉佩的造型,可是品相实在是太差了。吴迪拿起一块小儿手掌般大小的玉牌,大拇指用劲,搓了一下,也只下来些浮土。他掂了掂牌子的重量,放了下来。
真的很难找,有些露出一部分本体的,确实如宋鸿雁所说,不是塑料就是玻璃,剩下感觉重量差不多的,都像全赌毛料一样,蒙头货。吴迪粗粗的看了一遍,排除了大多数,拣出十多片细看。
宋鸿雁用的也是这种方法,不过他已经拣出一块放在了一边,吴迪看那块整个就是一泥巴团子,也不知道他怎么挑出来的。
现在他手上拿的是一个玉牌,粘的泥土不厚,能看出是一个四六牌,上边右角有绿豆大一块没有被覆盖。吴迪用指甲刮了刮附近的泥土,刮出花生粒大小一块空白,是青白玉,真是不容易!
吴迪继续挑选片刻后和宋鸿雁换了一下位置,宋鸿雁摇摇头,说道:
“淘宝的人都是这样,明知道希望渺茫,还不甘心,总以为自己会是最幸运的那个。呵呵,这么多年了,也改不了。”
摊主忽然发了句感慨:
“这就是古玩之乐啊,少了这苦求不得的乐趣,只怕多半人都不玩这个了。”
吴迪冲摊主一竖大拇指,低头继续扒拉。
宋鸿雁既然看过这半堆,吴迪挑的就比较随意,不一会儿就看完了,没什么发现。看到宋鸿雁还在苦苦寻找,就用左手将玉石堆过了一遍,好家伙,品种是挺齐全,还有花岗岩的。忽然,他眼光一闪,装作不经意的扒开一个小坑,拿出一块包着厚厚泥土的圆疙瘩,笑道:
“这东西,跟馒头似的,老板,你确定这不是一个泥疙瘩?”
老板讪笑道:
“反正一起收上来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你想要,算你便宜点。”
吴迪掂了掂份量,笑道:
“能便宜到多少?”
老板仔细的看了看吴迪手上的东西,确认是一大团泥巴,笑道:
“随便给一张吧。”
“一张?一张十块的?”
“老板您开玩笑了,还不够跑腿的钱呢!话说我们摆摊也要交管理费的。诚心想要,八十,真的没法再便宜了。”
吴迪不说话,等宋鸿雁挑好了一块算。宋鸿雁自吴迪那堆里又选了一块出来,也是一个泥疙瘩,看来也是找不出什么好东西,准备跟吴迪学,赌运,只要重量差不多,最少不会买块塑料回去。
一共四块,老板开价一千,最后还到三百,又加了二十成交。天色已经大亮,有不少店铺都准备开门了,早市的零摊走了不少,剩下一些也是在不挡道的地方。宋鸿雁看看两个人手上的泥疙瘩笑道:
“都说小五你运气无敌,我这回就跟着赌一把!和年轻人在一起就是好,居然有心情扒拉土堆,还扒拉了半个多小时!”
“呵呵,师兄也不老啊,正是男人最黄金的时候。走,回去看收获去。”
两个人直奔宋鸿雁的办公室,那里家伙事齐全,估计能把这几个泥疙瘩收拾明白。
先拿水冲洗,不少浮土被冲掉了,不过土里确实混了胶,宋鸿雁开始配溶剂,准备把胶化开,边配边教吴迪比例。吴迪知道这是每个人的不传之秘,用心记的同时更加的感激。
将几个泥疙瘩泡上,吴迪取出《阅微草堂笔记》,翻了翻,拿出一张素签,上边果然用草书写着两首诗。
一首云:千生心力坐销磨.纸上烟云过眼多
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以东坡
第二首:前因后果验无差,琐记搜罗鬼一车。
传语洛闰门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最下边写着一行小字:观弈道人自题
正是《阅微草堂笔记》收录的两首诗。
宋鸿雁将纸拿起,感受了一下纸张的材质,笑道:
“看笔迹应该是纪昀的亲笔,估计是当时的草稿。这个藏家也是有心,可怎么也不会想到就这样被贱卖了。”
“很多老一辈人收藏古玩,子孙里后继无人,人在还能留住东西,人走了什么都被拿来换钱,要是不这样,市面上流通的古玩更少。”
“呵呵,今天收获不错,只这一片纸,就是一个大漏,我们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存货。”
吴迪知道没有了,可是不能说,只能跟着翻检。一页一页仔细看过,没什么发现,宋鸿雁笑道:
“人唯有贪心,才有进步,若是各个都无欲无求,这社会就完了。”
“借口!”
“哈哈哈哈,来,让我看看师弟的瓷片!”
两个人研究了一上午瓷片,吴迪又学到了许多书上看不到的东西,看看时间到了饭点,宋鸿雁笑道:
“改天你去老大那里,那瓷片才叫一个多,除了哥窑,其他的名瓷都收录了!足够你学半个月!走,吃饭去,回来再收拾那几块泥巴。”
泥巴已经被泡软,拿起来搓弄几下就掉了,吴迪干脆将脸盆端到卫生间,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片刻,端着空盆面含微笑的回到办公室。
“怎么?有收获?”
“哈哈,我纯粹靠赌运赢了师兄,承让了。”
“哟,还有什么宝贝不成?”
吴迪摊开手掌,正是从他那团泥疙瘩中弄出来的一个玉牌,宽度在四厘米左右,长度六厘米左右。宋鸿雁一眼认了出来,笑道:
“四六子冈牌?这倒要好好看看,要是陆子冈的手笔,你小子可又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