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鉴宝天书 作者:维果 >

第234部分

鉴宝天书 作者:维果-第234部分

小说: 鉴宝天书 作者:维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了那件大闹天宫的罐子。这东西太逆天,虽然不像陆子冈的神作那般牵涉河山山河什么的,但还是让师父看看,听听他老人家的意见比较好。
临出发之前,他忽然看到架子上放着的四系扁壶,鬼使神差的将它拿了下来。这件虽然残了,但多少是个稀罕玩意,说不定师父也会喜欢呢?
“呵呵,这件罐子有意思,你说他是故意烧成这样子的?能混色混到这种程度,也是要点水平啊。让我好好看看……嗯,这居然还是件精品。这么多的气泡。怎么做到的?”
“师父,我还带了这个来,等一会给你变个魔术。”
吴迪拿出了几根长短不一的蜡烛。等待蜡烛自己燃烧变化图案实在是太慢了,不如多准备几根换着看的过瘾。
昨天吴迪陪闻斓家人吃饭的时候,孟瑶她们已经试验了几种想法,还是一根蜡烛的效果最好。用灯泡在清晰度和造型上始终会有一点缺陷,至于两根蜡烛什么的,根本就不可行,画面重影的厉害。
常老微笑着看着吴迪,蜡烛和瓷器相差实在是太远。猜都无从猜起,还不如静观其变,看看这次这个关门弟子能给他带来什么意外之喜。
“这是什么?四系扁壶?系呢?”
在吴迪吩咐机器猫将瓷罐拿去浸泡的空档,常老拿起了桌上的釉里红四系扁壶。
“唉,说起来真是可惜,这是一件元初的釉里红,可惜收藏那家不懂古玩,竟然让自家小子用绳子系着打水玩。喏,本来四个鼻子是全的。只有一个有小裂,现在……”
吴迪摇了摇头,却没注意到师父听到他说四个鼻子是全的的时候,脸色已经大变。
“小李。守住门口,谁都不让进来。”
常老猛地站了起来,没理满头雾水的吴迪,快步走到书桌前。翻出了一份文件,交到他的手上。
“一个月前我就拿到了这份文件,本以为是虚无飘渺的事。现在嘛……你看看,这件有没有可能就是文件上说的那个?”
文件很短,常老说话的时间,吴迪已经看完了一遍,可是这消息实在是让他太吃惊了,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师父,这是他们的调查结果?”
“没错,自从知道传国玉玺有可能是被一个叫刘立人的士兵偷走并藏匿的消息后,有关部门就展开了缜密的调查,可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只得到了这个结果。我本以为已经无望,没想到……”
“这是从哪里调查来的?”
“刘立人是普通的士兵,无迹可寻,可是当年负责盗墓的主官却有名有姓。我们找到了他的后人,并从他的遗书当中获得了这个消息,刘立人当年从墓穴中拿走的东西不止一件,其中除了疑似传国玉玺那件玉雕之外,另外一件就是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我看到这件扁壶时就觉得有些熟悉,等听到你说它曾经四系齐全,才想起了这则消息,怎么样?有没有可能是一件?”
“有可能,有很大的可能。送给我扁壶那位老先生说,这件东西是二十多年前,他当年插队的地方一位老乡送给他的,我们只要顺着这条线摸下去,说不定能够有所收获。”
“好,小五,我现在算是服了!我发现你不仅仅是有气运这么简单,这全天下的宝贝好像都是为了你而存在的。否则怎么去解释这短短的半年时间内,竟然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神画神作,这可是以前几十、几百年都从未听人说起过的啊!”
吴迪汗了一下,师父,那件逆天神作你还没来得及看呢!
“这样,我待会儿就去找那位老先生,问一下当年送他扁壶的人是谁,然后派个人过去打听一下,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线索。师父,您看这样安排合适吗?”
常老迟疑了一下,说道:
“小五,这件事情干系太大,我的意见是你亲自去办。倒不是我信不过你那几个手下,主要是我怕他们没有你的那份气运,将事情办砸了就麻烦了。”
吴迪想了想,随即说道:
“好,那过完年我就亲自跑一趟。”
“不,你最好是今天问清楚了,明天就出发,越快越好!不要问为什么,只要知道对你有天大的好处就行了。”
吴迪愣了一下,苦笑着点了点头,好嘛,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线索,连过年也搭进去了。
常老看到他似乎有点不情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忍住了。如果不告诉他目前常家面临的危险形势,这件事情还真的不好解释,只好用一次自己这个师父的权威,压着他去办了。
“对了。师父,一会儿我就回去打听,知道了确切的消息我就出发。不过刚才那件瓷罐还是要先让您看看,怎么处理,需要您给个意见。”
“怎么?那件瓷罐也有问题?”
常老的心思此刻已经不在这上边了,如果吴迪这趟出行顺利,找到了传国玉玺的确切下落,甚至直接拿到玉玺,那常家的危机将迎刃而解!虽然老大老二他们未必能保得住现在的权位,但是换一个清闲的部门安度晚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他有把握,常家其他人的仕途不但不会受到影响,只怕还会获得一些补偿!
“您老待会儿看一眼就知道了,我已经交代了,所有知道的人都不能外传,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常老吩咐小李将机器猫放了进来,然后看着两人开始忙碌,满心的疑惑,
“我已经将话讲的那么明白了。这小子还在这儿磨蹭,难道这个罐子也是件神器不成?”
不能不说常老的直觉还是很灵的,一分钟之后,他就被眼前出现的图像吓得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这么多猴子!花果山?”
“没错。师父。这件瓷罐我给它起名叫大闹天宫图五彩瓷罐,因为它能映照出来的图像不止一幅,您老慢慢看就知道了。”
“大闹天宫图?不止一幅?你是说这件瓷罐像你那幅神画一样,会有好几个变化?”
吴迪苦笑点头。岂止是好几个,是整整十个好不好?而且个个神态生动,惟妙惟肖。他直到现在都还难以接受世界上会有这么神奇的东西存在。
惊天神作可以解释为光线在玉石表面或者其中一些小洞中的折射而形成,两幅神画可以理解为所用的画纸和颜料有机关,这些虽然都有点牵强,但好歹还是可以让人接受。可是这件东西不同,它是做好胚胎后在一千多度的高温瓷窑中烧制而成,中间最重要的过程是脱离了人的控制的,居然还能这么精确的表达制作人的意图,这似乎除了神迹就再也找不出其他的解释了。
随着不同长短的蜡烛配合不同高矮的烛台轮流更换,很快,常老就看完了十幅大闹天宫图。当最后一幅被压五指山的图像在空中消散,他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这究竟是什么东西?这是一件瓷器还是一件伪装成瓷器的高科技的播放设备?
他将瓷罐拿到眼前,仔细的看了又看,没错,是康熙朝的五彩瓷,可是也没听说那会儿会有人厉害到这种程度啊,难道这真的是神的作品?
“师父,您说这件是不是比其他几件加起来还要逆天?这件东西烫手的我都不敢让外人知道!这次过来就是想和您商量一下,我不想它和那件《雪山萧寺图》这么快的露面,先藏一阵,碰到合适的时机再向外公布,您看行不行?”
常老点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满脸的苦笑:
“小五啊,说实在的,本来我对你这趟是没抱太大希望的,不过现在我改变主意了,这件四系扁壶一定就是文件里说的那件,你这趟出去也一定能将那个东西给带回来!”
吴迪揉了揉脸,说道:
“希望如此吧。师父,这件瓷罐和上次那幅画一样,都是从鉴宝节目现场买来的,不过不同的是,这件是经我手鉴定过的,当时……”
吴迪将瓷罐的来历讲了一遍,常老呵呵笑道:
“这算什么?就算是当时看出了端倪使的手段,为了这件逆天的东西也是值得的啊。”
吴迪一头的黑线,师父都这么想,更不要说是其他人了,奶奶的,为了老子那不知道还存不存在名声,干脆就让这两件神物永远的沉睡在藏宝室里吧!

、第三百四十六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


ps:谢谢煌殇大大、猪猪大大的打赏,谢谢煌殇大大、飞扬大大的月票,好像月底有双倍不过我这渣收藏,还是老老实实的码字好了!谢谢所有订阅的朋友!随时帮我盯着点,方向错了要提醒,省的走得远了回不了头了!
常老轻轻的拍了拍罐子,在他看来;最近这几件事无一不是在向他证明,吴迪就是常家的灵眼贵人!而今天,更是奇峰突出的带来了传国玉玺的线索,这怎能不让他心潮澎湃?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收了这个弟子,就没有一天让他停止过惊喜,这是他的幸运,也是常家的幸运啊!
“你去办事吧,这件事情我来处理。东西先放我这儿,我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什么?还有一个星期就过年了你要去陕北?”
孟瑶和闻斓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扮演咋咋呼呼、张牙舞爪的那个角色,私底下却不知道被吴迪欺负的有多惨。可是,或许她乐意呢?谁知道!
“没办法,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点都耽误不得。不过这次去的也不远,大概一千公里吧?我带上机器猫和狸猫,顺利的话两、三天就回来了。”
“那你路上小心点。这几天我会安排爸妈和阿姨见面,瑶瑶的妈妈也会见见阿姨,只是,让瑶瑶受委屈了,我一找到机会就……”
“好了,你烦不烦,一天要说多少遍?阿迪,要不你带我们去吧……”
“呵呵,你老老实实的在家陪我老妈吧,和三个大男人挤一个车,奔波几千里,很好玩吗?对了。你们两个待会就带大牛买车去,保证有一辆越野,其他的你们看着办就行,这人越来越多,车都不够用了。我看看能行的话,吃过午饭我们就出发了。”
吴迪从师父那里出来就直接奔了王林峰的四合院,还在四合院里数着日子等出国的王老爷子没有让他失望。送他扁壶的那个老乡他记得很清楚,叫做王大宝,今年应该快六十了,世代贫农。是陕北革命圣地一个叫做土屯的村子的村长,当然,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收拾了几件衣服,吴迪带着机器猫和狸猫出发了,今天半夜他们就能赶到县里,顺利的话明天一早就能见到王大宝。不过他隐隐有一种感觉,这一趟不会那么幸运。难道,他和师父的判断都错了,这件扁壶根本就不是资料上那一件?
机器猫和狸猫轮流开车。根本不用吴迪动手,晚上九点多钟就赶到了县城。这里距离地图上那个叫土屯的山村还有三十多公里,对于都修了村村通公路的现代农村来说,这点距离不过是半个多小时的事情罢了。
陕北的冬天是荒芜的存在。在吴迪的印象中。这里应该会有一望无垠的黄土坡和奔腾咆哮的黄河,可是车子开了快二十分钟了,高坡倒是见了几个,却没见着黄土。他不由得问道:
“黄土高坡不在这一块吗?”
“应该是包括,可现在的黄土高坡只保留了一部分用作参观游览,其他的地方都种上了树。改造的差不多了。”
吴迪恍然点头,看样子想看那印象中经典的漫天黄土、白毛巾老汉、羊群的画面,还是要专门的跑一趟才行。
他们赶到土屯的时候,村里大多数人家的烟囱里正往外冒着阵阵炊烟,冬天农闲的早饭向来是要晚一些。
王大宝是村支书,据说已经干了快三十年了,很和蔼的一个老头。吴迪他们找到他的时候,正端了一碗面汤,蹲在自家院子里啃馒头。
听说吴迪居然是从王林峰那里找来的,王支书热情的不得了,非让他家老太婆给三人冲一碗鸡蛋茶不可。用他的话说,这碗茶不喝,啥子都别谈!
“四系扁壶?那是什么东西?”
不出吴迪的预料,王大宝果然不记得曾经有过这么一件东西,但是给王林峰送过东西他倒是记得很清楚。
吴迪将扁壶拿给他,老爷子一眼就给认了出来,
“对,就是这个东西,这名字我忘了,长的样子我还是记得。没错,我当年送给他的就是这个!这还是一个在我们这儿插队的知青送给我的呢!是谁啊?你别急,让我想想,这三十多年了,实在是……”
吴迪一直观察着他的表情,应该不是他,如果是他,他当年根本就不会把这个扁壶送人。但是这老爷子到底能不能想起来究竟是谁送给他的,可就关键了,虽然回去也能查找当年的档案,看看有谁在那个年代在这一带插队,但是那种混乱时期,谁又敢保证资料一定会是齐全的?而且在这一带插队的知青不是少数,找起来会找死人的!
“想不起来,时间太长了。当时村里陆陆续续来了一百多个知青,那个人应该是最早一批的,和王林峰他们正好错开了……你等等,他好像姓刘,刘……没错,叫刘什么来着……这样吧,我带你们去村头老小家,我记得他家住的那个知青,好像和这个刘什么关系不错。”
刘?吴迪心中一动,会不会是那个刘立人的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