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鉴宝天书 作者:维果 >

第216部分

鉴宝天书 作者:维果-第216部分

小说: 鉴宝天书 作者:维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品?有啊,不知道老板您是想看字还是想看画?是想看明、清近代的,还是想看宋、元大家的?”
吴迪呵呵一笑,有意思,这小伙儿居然跟饭店里的跑堂似的,大话说的倒挺溜!
“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尽管拿来看看吧。”
“那……老板您请稍等。我请我们经理出来。”
吴迪笑了笑,站起来打量大厅里挂着的画,不少都是现代画家的,还有不少是油画,少数几幅名人之作,一看就是仿作,只是老板也不加掩饰,直接明码标价出售,最贵的也才万元左右。
一个中年人从楼上不紧不慢的走了下来,一看到吴迪。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就是几步快跑,来到他的面前,抓着他的手就不肯松开,
“吴大师,欢迎光临小店,荣幸,不胜荣幸啊!鄙人周建雄,请多多指教。”
吴迪一愣。认识我?随即想起那几本杂志,不由的苦笑,看来这是要把我捡漏的路都给堵死啊!
在贵宾室里坐了没多久,周建雄就抱了一堆的卷轴过来。放在他面前的桌子上,笑道:
“这都是家父珍藏多年的名画名字,只是有几幅实在是辨不清真伪,既然今天吴大师到了。我就厚颜请大师代为鉴定一下,呵呵。”
吴迪苦笑道:
“这么说就是不卖喽,这要是让我看到喜欢的。还不得朝思暮想,睡不着觉啊!”
“呵呵,这些和大师的珍藏比起来,实在是算不得什么,不过如果大师实在是看中了,我就忍痛割爱一两幅也没问题,想必家父就算知道,也只有高兴的份。”
两个人客气了几句没营养的废话,吴迪打开了最面上那幅卷轴,看了一眼,不由的沉吟起来。
这是一幅水墨山水,落款是西庐老人。画面上峰峦数叠,树丛浓郁,勾线空灵,苔点细密,皴笔干湿浓淡相间,皴擦点染兼用,形成了苍老而又清润的艺术特色,不过很明显,构图的变化比较少。
“这是明末清初”娄东派”代表性人物王时敏的真迹,笔墨含蓄,苍润松秀,浑厚清逸,一笔一划无一不尽得古人之精髓。虽然稍显刻板,但也有他的匠心之所在。好东西!这幅画虽是临古之作,但又能集众家所长,浑然一体,画得很有味道。精品,精品!”
吴迪说的稍稍有点客气,王时敏这样的画作,他不喜欢。他喜欢的是一些肆意纵横,大开大阖的艺术风格,他认为那样才能将画家的思想、天赋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不是像这样,一笔一笔,工工整整,就像小学生在写作业一样拘谨。
王时敏在华夏绘画史上的地位并不高,这一点从作品的拍卖价格上就能看出来,很少有过50万的,跟那些一幅画动辄上亿的大艺术家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第二幅卷轴是一幅楷书,吴迪一看就乐了,竟然是祝允明的楷书《赤壁赋》!
说起祝允明,可能很多人还要想一想,可是一说起和唐伯虎齐名的四大才子祝枝山,那么很多人都知道,因为他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就是,哦,《唐伯虎点秋香》里的那个废柴!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又自号“枝指生”。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自古就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
但是,见过他草书《赤壁赋》,还真没听说过他楷书的版本,这主观臆造的也太厉害了吧?
吴迪照着读了两句,这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前赤壁赋》。苏东坡一共写了两篇《赤壁赋》,分别写于他两度游览黄州赤壁(赤鼻矶)之时,故有《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之分。其中《前赤壁赋》比较有名,历代书法家多有临摹、书写。
读着读着,吴迪的目光逐渐变的凝重起来,这竟是祝枝山的真迹!他又细看了几遍笔画字迹,忍不住拍案叫好:
“性功须并重超然出神采,好,好一幅祝枝山的《赤壁赋》!”

、第三百二十章 吴迪的第一次


ps:谢谢万遍大大、龙大、飞扬大大的打赏,谢谢龙大、阿甘大大的月票,急的一头汗,发文前习惯的读了一遍,发现味道不大对,做了大改,耽误了时间是一方面,就怕改的也不合适啊!存稿,要命的存稿,最少要存两章才行啊!
十幅卷轴,吴迪看了整整两个多小时,期间错认了一幅明末安绍芳仿黄公望的《丹崖玉树图》,他也没有在意,实在是这安绍芳就几乎没什么传世作品,认不认得出来非他之罪。
安绍芳是明万历年间苏省人氏,山水师法黄公望、倪瓒,萧疏有致,唯用笔稍显刻板,同时他还善画兰竹,但从不不轻易为人作画,传世仅闻一幅《仿倪瓒疏林远岫图》。如果没有天书,这幅画绝大多数人都认不出来。就连吴迪得了提示,也是思索良久,方才想起历代书画家谱中确实是有这么一号人物。
“这周老板还真是有意思,尽收藏些稀奇古怪却价值不大的作品,也不知道是运气不好还是喜欢标新立异?不对,难道是故意拿来难为我的?”
吴迪看了两个多小时,周建雄也在一边也陪了两个多小时,一直小心翼翼的亲自添茶续水,一句话都没有说过。甚至有一名店伙计满面急色的想招他出去,都被他挥手赶走了事。
吴迪看画一声都没有出过,周建雄也很难从他的表情上看出什么,心下一直惴惴。他父亲收藏这些画确实生僻了些,以至于都找不到人来出鉴定证书,凡是看过的,客气的说一句看不懂,不客气的更是直接拂袖而去。这吴迪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应该能给出一个结论了吧?希望他的水平真的很高,不过万一要是和传说中一样。是常幼学捧起来的那就糟了,他肯定会认为这是故意在刁难他!
周建雄有点后悔,不该这么急切的将这些作品拿出来,随便找两幅常见的佳作就好了,他这么年轻,能记住历代的书画家的名字就算不错的了!
吴迪并不知道周建雄在后悔,他已经打开了最后一幅卷轴,发现竟是一幅《葫芦图》,不由的苦笑,这想必又是哪位生僻的画家所作!
这幅画敷色以淡彩为主。局部亦用强烈对比色,风格冷峭新奇,隽雅鲜活,无一带滞相,构图大显匠心独运,落款署名却是“虚谷”二字。
这竟是“海派四杰”之一,清朝末年虚谷的作品!虚谷去世在1896年,原是清军一名参将,因不满朝廷统治。不愿奉命攻打太平军,后出家为僧,曾被人誉为晚清画苑第一家。在故宫博物院,收有其一幅代表作《梅鹤图》。因年代较近,传世作品较多,大概有十来幅的样子。没想到在这里也能见到一幅。
放好卷轴,吴迪抬腕看了看表。苦笑道: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看的太专注了。没想到这都一点多了。周老板这十幅字画,件件真品,件件珍品啊!”
周建雄长出了一口气,忙抱拳行礼道:
“谢谢大师,谢谢大师,能够得到您的认可,想必家父会非常高兴。这正好到了吃饭时间,我想冒昧的邀请大师您到家中小坐,正好让家父见见您,也算圆了他的一个心愿。对了,忘了说了,家父年事已高,不良于行,所以才没有过到店里来见您,大师莫怪。”
“这个,还是下次吧,这次过来本来是想捡漏来着……”
吴迪对周建雄印象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从看画期间的表现能看出这是一个修养工夫到家的人,但是拿出这些画来给他看,就有点难为人的意思了。所以他就实话实说,也算是小小的发泄了一下心中的不满。
周建雄一愣,摇头苦笑道:
“非是在下故意拿这些画刁难大师,实在是好不容易遇到像您这种水平的,建雄不敢轻易错过啊!”
吴迪知道这些画如果拿给其他人看会是什么结果,也就不为己甚,挥挥手道:
“没关系,现在画也看完了,我也该走了。周老板眼光高明,你这家店里多半是没什么漏可以捡了,哈哈哈哈。”
周建雄急了,哎呦!您老这还是生我的气了!看完了说是真品有什么用?要出具鉴定证书啊!他却不知道吴迪从来没有帮人做过鉴定,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
“大师,在下还有一事相求,万望大师能够成全!”
吴迪皱了皱眉头,有点不愉快,这都耽误了两个多小时了,也没看到什么好东西,怎么还有事?
周建雄硬着头皮说道:
“大师,既然您鉴定这十幅字画俱为真品,不知能不能再劳烦您一下,给出具几本鉴定证书啊?”
吴迪一愣,不禁哑然失笑。也是;帮藏家鉴定藏品的真伪,是每个鉴定师常有之事,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也会有这么一天罢了。算了,既然看了人家的好东西,该动笔就动动笔吧。只是可惜了他的这个第一次,居然是在香港失去的!
周建雄看到吴迪应允,大喜,急匆匆的跑出门拿鉴定证书去了。没想到一出门,就被焦急的等待在门口的伙计抓住,那小伙计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周建雄脸色骤变,低声惊呼道:
“你说什么?”
周建雄听了伙计的话,急匆匆的冲下楼,一眼就看到了店里或站或坐的十几位同行,不由的放慢了脚步,苦笑道:
“刘兄、王兄、宋老爷子,大家好,没想到小店今天竟能同时迎来几位的大架,实在是让我顿感蓬荜生辉啊!”
他一边说,一边抱拳游走,和没提到的几人相互见礼。
被他称为宋老爷子的老人须发皆白,人却很精神,闻言展颜一笑,向楼上指了指,低声问道:
“还在?”
周建雄苦笑道:
“还在,刚刚看完。”
十几个周边古玩店的老板一听。都围了上来,其中一人问道:
“传说他是被人捧出来的,这话可真?”
周建雄摇摇头,缓缓说道:
“高手,绝顶高手!”
众人齐齐倒抽了一口冷气,周建雄家学渊源,他家老爷子在香港古玩界都叫得响字号。而他本人从小学习鉴定,在书画方面也已达大师之境,能让他都尊为绝顶高手的,那该有多厉害?而且。听说这个吴迪可是一个全才……
“这个……这个待会儿大师下来,周兄可否为我等引荐一下,我最近刚刚收了件东西,总觉得怪怪的,心里不踏实,想请大师过去顺便帮我看看。”
这人一说,大家纷纷附和,都是想请吴迪去他们店里坐坐。
周建雄苦笑道:
“大家请稍等一下,我这边还有点首尾没有办完。而且大师还没顾上吃饭,一会儿有机会必定为各位引荐。至于大师有没有时间过去,我就不确定了。”
说罢,他又匆匆的跑上楼。从办公室拿了十本鉴定证书,恭恭敬敬的请吴迪书写鉴定词,签名留字。
吴迪提笔微微一想,十幅作品的鉴别特征尽在脑海。他运笔如飞,片刻,十本鉴定证书填完。笑道:
“我还没有私章,不过签名应该也能作数,就是这笔字丑了点,呵呵,周老板莫怪。”
在吴迪书写时,周建雄已经将他写过的都看了一遍。字迹是很一般,一看就是没有刻意练过,不过鉴定词语简短精辟,需要很深的功力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总结出来,看来他确实是吃透了这十幅作品。相比于某些专家,鉴定一幅书画就要花上十天半个月的,这水平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他将鉴定证书小心的收好,从怀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纸包,笑着递了过来,说道:
“一点微薄的心意,还请收下,万望大师不要推辞。”
吴迪又愣了一下,才想起他们这一行帮人做了鉴定,一般都有红包可拿。知道推辞也会让人认为是虚情假意,也就不再客气,很干脆的接了过来,顺便捏了一下,不禁忖道:
“这行情也不怎么样嘛!看这厚度,最多两万,听说郑竹雅那丫头上次在羊城还挣了三四万呢!”
心底琢磨,面上却笑道: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只是这挣了银子,我就不太好马上就走了,这样吧,今天中午这一顿我请!”
他忽然起了个心思,想借吃饭的时候打听打听这些画都是从哪儿来的。按照目前的情况推测,这周家应该还藏有一些绝世的孤品才对。就算到时候不能忽悠过来一两幅,可见识见识也是好的啊。
周建雄一听就苦笑道:
“先别说吃饭的事情了,大师您还是跟我下楼去看看吧。也不知道是哪个臭小子走漏了风声,这附近的十几家老板全来了,已经在楼下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吴迪哑然,今天的意外实在是太多了,随即又呵呵笑道:
“看来今天我是要出点血了,十几个,这一顿请的可真够多的!”
周建雄摇摇头,如果只是请客这么简单就好了,怕就怕您老人家一下楼就会被他们团团围住,最后来个五马分尸啊!不过看这吴迪虽然年轻,脾气似乎还不错,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二人先后走下楼来,那十几个老板看到他们下来,呼啦一下,都围了过来。周建雄扫了一圈,发现只是这一会儿,就又多了两个,不由苦笑道:
“大家请稍等,大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