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药女晶晶 >

第267部分

药女晶晶-第267部分

小说: 药女晶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敬焱与李晶晶住的院子叫做百好院,意为百年好合。这是座五进的院子,里面自是置着李晶晶的嫁妆——黄梨花家具。

“夫君,这比我想象中的好许多。”李晶晶在百好园转了一圈,简单洗漱过后就与何敬焱去了正院饭厅。

从长安来的众位家眷都在正院饭厅,等着李晶晶入座便一起享用来到金城的第一顿饭食。

众家眷这几天在驿馆里没有吃好睡好,昨个受了惊吓,又坐了一夜马车,今个在城南门听到百姓的欢呼声就觉得放松了些,刚才进王府时听到喜乐及鞭炮响,这又吃上可口丰盛的早饭,终于全身心放轻松下来。

有曾经来过金城的夫人,欣喜的道:“这是金城的名吃羊肉饱馍、浆水面、酱羊头肉,我吃着极好,羊肉做的一点膻味都没有,你们快尝尝。”

有夫人好奇的问道:“浆水面是啥面?”

“这馍跟长安的烧饼味道可不一样。”

“羊肉汤真是鲜,连我这个不吃羊肉的都喝了半碗呢。”

早饭过后,众位家眷纷纷向李晶晶道谢,就由带着马车到王府门口的夫君接走了。

虎奔军军官的家就建在金城郊外,二百多座独立的二进小院,旁边就是虎奔军的军营,方便军官回家,也方便家眷串门打发日子。

王浩然、狄玉敏、曲多等人的府邸设在城府内,都是由何敬焱、李晶晶出银钱买下送给他们。

曲多带着奴仆接了马氏及五个儿女回到了新家。

马氏一直未收到曲多的信,刚才在路上听他说这些天忙得脚不着地,早出晚归累得跟狗一样,都没时间瞧看新家,就误以为新家又小又破。

马氏一进了家门,就迫不及待的去瞧看。

只见三进的院子,每进七间房,比长安书院的家大几倍,而且家具全部是崭新的红木,便是长安城府里的曲家也没有这么气派。

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院子前后空荡荡,没有植一棵树,也没有种着花草,瞧着没什么生气。

“夫人,这是这座宅子的房契。你收好了。”曲多又道:“过了年书院建好,书院还会分给我一个府邸。”

马氏拿着房契仔细瞧过,异常惊喜,困意全无,激动的问道:“多郎,除了你还有谁得了王爷送宅子?”

曲多自豪的道:“此次追随妹妹、妹夫来陇地的官员人人都有。我的官职也不低,就得了这座宅子。”

他以前在长安书院只是副职,这次何敬焱向朝廷递了奏折,给他提为正职,已是从五品下,成为定朝的中层官员。

这是他以前绝对不敢想的事。

马氏便道:“我在途中就听几位夫人说过,金城的房价比陕西道城府的略低些。我瞧着这座宅子位置离王府不到二里路,房价不会少于三千两,宅子里的家具也能值个二、三百两银钱。”

曲多点点头,又低声道:“妹妹、妹夫给我们封地所有官员的俸禄提了一倍,还说干得好,年底会有红包。”

何敬焱夫妻如此厚待他们,得到的回报就是他们拼命的干活,曲多就是其中之一。

今个何敬焱给接家眷的官员放一日假,曲多都觉得休息没干活良心上有些过不去,准备接下来几天再多做些活,把今日没干的活补回来。

“之前王爷、公主在长安一点口风都没透露,谁能想到他们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手笔。”马氏这就把房契收好了,迎上曲多热切的目光,柔声道:“多郎,我先去孩子们的房间安置好。”

与此同时虎奔军官的家眷坐着马车出城到了郊外,住进了独立小院的新家,瞧着面积大清一色红木家具的宅院,都非常惊喜,再拿到了地契,听说俸禄涨了一倍,简直是喜上加喜。

“王爷说只有家眷来了在金城定居五年以上的军官才能得到这样的宅子。”

“这宅子虽是在郊外,也能值个一千六、七百两,再加上家具差不两千两。”

如今朝廷不跟匈奴打仗,虎奔军就发不了战争财,朝廷发的俸禄只够养家,攒不下银钱。

两千两银钱已是笔很大的数目。

那些昨个说要返回长安的家眷至此打消念头,都不曾在夫君面前提一句。

且说李晶晶补了眠醒来已是中午,何敬焱刚处理完公事,过来等她一起用午饭。

李云霄比何敬焱还早一步来,已等了快半个时辰。

他如今的职务是王府的秘书郎,官职从六品上,来到金城二十多天,就是记录何敬焱与众位官员谈论大小事情,偶尔会发表见解。

前些天他陪着何敬焱巡视整个封地,一天要走两个县,累得夜里做梦都在骑马狂奔,皮肤变黑、体重减轻再正常不过。

“二哥、夫君,我让你们的肚子饿着了,抱歉哦。”李晶晶换了身淡绿色的衣裙,让何敬焱瞧着眼前一亮。

何敬焱柔声道:“娘子,我没等你多久,倒是二哥等了半个时辰。”

李云霄憨笑道:“无妨。我还不太饿。”他的耐心是出了名的,不过那也得看跟谁。

李晶晶关切的道:“二哥住哪个院子,用过午饭,我去瞧瞧。”

何敬焱同样前些天送给李云霄一座宅子,只是李云霄根本不去住,直说是要替李晶晶监督他,就这样住进了王府。

李云霄自是高兴的应下,道:“妹妹,我住得院子挨着池塘,离这里不远。”

李晶晶问道:“你可曾住得习惯?”

李云霄大大咧咧的道:“我来了陇地二十几天,在这个院子总共睡了两晚就跟着妹夫去封地巡视。”

何敬焱柔声道:“娘子,陇地风沙大,气候干燥,我之前常年北地,那里跟这里差不多,都适应习惯。”又道:“只是二哥每天早上醒来都说嗓子冒烟。”

“妹妹,我好着呢。没事。”李云霄不止是嗓子冒烟,还有便秘。

另外一件郁闷的事就是他跟着何敬焱巡视时,县城里的驿站没有白米,只有面粉,哪怕吃十个大馒头,都觉得没吃饱,不到正点就会饿。

李晶晶便道:“二哥,我制一些去火的药给你吃。”又劝道:“你得多吃水果。我听说金城的瓜果很甜,你要多吃些。”

饭厅里的饭菜已备好,六菜一汤,黄瓜拌小河虾、老醋花生、红烧黄河鲤鱼、葱爆羊肉、清炒油菜白果、粉蒸排骨、瑶柱蛋羹汤,主食是米饭、手擀面、三鲜包子、凉面。

李晶晶心说:眼下是五月底,金城还能吃到绿油油的青菜,一旦进入九月,天气开始寒冷,就吃不上了。

李云霄终于能吃上白米饭了,喜得多吃了两碗。

何敬焱有了娇妻陪伴,心情自是舒畅,也比平时多吃了些。

三人同桌用饭,因没有食不语的习惯,边吃边说着,其乐融融,仿佛在长安一样。

饭后,李晶晶去瞧看李云霄所住的院子,何敬焱则是去了书房,瞧过长安来的紧急飞鸽传书,眉头紧蹙,长叹一声,悲从心起。

------题外话------

本月本文在月票榜上的排名低,很容易被后面的文超过。

亲们,请把所有的票投给本文。谢!

 22 药道人分解药方遇挫

李云青从火工少年目光里看出不是好事,从容的走出药圃。

半年前有个跟李云青同样身份的俗家火工少年将药草盗出去高价售卖给药店。

这个少年非常阴险,每次出去交易都穿着与李云青一样的衣裤,还冒充李云青的名字。

药道人最紧张药圃里的药草,亲自带着人抓了药店的伙计到观里认人。

伙计吓坏了,糊里糊涂的指证是李云青,还说他的名字就叫李云青。

药道人当时气坏了,若不是被李云青协助的药徒从背后抱着,差点扇他耳光。

李云青表现的十分沉着,让伙计讲出每次交易的日子。太清观管理森严,除去高层的道士,其余的人离开道观必须请假。

伙计讲了之后,李云青让药道人派人去查谁在那几天请了假,最终将那个少年纠了出来。

这只是李云青经历的一件事情。

他在太清观两年出头,得出一个道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如果遇到有人陷害,越是大事越不能心慌,一定要沉着冷静,找到陷害者的破绽,将此人从幕后纠出来以证自身的清白。

太清观药室在安静的后山,两层竹制的小楼,上下十二间,旁边就是养着药兽的园子。

药道人厌恶道袍袖子宽大不方便制药,就让人把袖子置成缩口贴身。

今个他难得在白天没有制药,而是坐在小楼一层的大厅,阴沉的脸上就差写着生气两个字。

他这个状态是要揍人的前兆,药徒深知他的脾气,全部躲得远远的,一层的药室安静的只能听到几十个药罐煮汤药的咕嘟声。

“您唤小子来何事?”李云青进来之前,他协助的药徒特意打了手势,让他小心点。

药道人是个急脾气,不喜欢拖泥带水,要求药室的人说话开门见山。李云青才有此问。

药道人瞪眼问道:“我何时给你制过治冻疮的药?”

李云青心里疑惑,答道:“您从未制过。”

药道人身体向前倾斜,双手握住靠椅的把柄,怒道:“那你为何到处宣称,我专门给你制过冻疮药?”

李云青道:“我从未说过。”

药道人腾的站起,叫道:“你没有说过,那为何观里道友多次找我,如今就连观主都找我要冻疮药?”

李云青一脸震惊。

他只是涂了冻疮膏,其余的都没做,怎么引起太清观包括观主在内的道士关注?

药道人观察着李云青的表情,道:“我给观主说从未给你制过冻疮药,他竟然不信!”

李云青缓缓道:“您向来说一不二。观主当时或许不信,事后冷静下来想到您多年来的处事,定会信您。”

药道人挥手,烦躁的问道:“你的冻疮药还有吗?”

他潜意识里早就想知道什么秘制药膏能够在一夜之内把冻疮治好。这回终于说出来,面色都跟着缓和些。

李云青走上前取出药瓶双手呈上。

药道人凶狠狠的夺了过来,打开药瓶看到黑呼呼的膏,闻了一闻,面露震惊喜悦之色,竟是甩了李云青,风似的跑出大厅,奔到了二楼挂着“勿打扰”牌子的药室,砰的把门关上了。

到了中午,药道人仍在二楼药室,药徒不敢打扰就将饭菜放在门外。

次日早上,药室众人用早饭,仍然没见到药道人,望向李云青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他们可是亲眼看见李云青交给药道人一个药瓶,药道人拿着药瓶进二楼药室这么久都没分解出来,药瓶装里的冻疮药究竟是什么制成?

第三日早晨,药道人双眼布满血丝、下巴胡子拉碴神色疲惫,手里紧紧攥着药瓶,从二楼药室里走到大厅,派人把正在用早饭的李云青叫来。

药道人早就没有了前日得到冻疮药时的激动喜悦,声音低沉,一本正经道:“我此生见过药方三千余种,制药五万余次,任何药粉、药膏、药丸、药水,到了我手里,不到一日就能分解出成份效仿制作。”

李云青听得神情肃然。

他只知道药道人药术高明,没料到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道教很重视药术,药道人药术如此厉害,怎么没有呆在京都最大的白云观,也没有呆在潭州府的清云观,而是在偏远的太清观。

他心里有些疑惑。

药道人扬起手里的小药瓶,非常沮丧的道:“唯独此治冻疮小病的药膏,苦思冥想两日两夜,两种成份只分解出一种,还有一种实在不知是什么药草。”

李云青依稀记得爹爹说过,奶奶亲眼目睹妹妹用茄子把、苦菜熬药膏。

他不敢确定到底是不是,只有问道:“您分解出的一种是什么?”

药道人肃声道:“败酱草。此草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摘自百度)

李云青侍候的药圃里就有败酱草,此草俗名苦菜,曲家村有几处可以见到,村里人都把它当成野草,他也是今年才知道是药草。

药道人瞧着李云青点头,看来知道药方,狐疑道:“药膏是你制的?”

李云青忙道:“不是。”

药道人追问道:“你认识制药膏的人?”

李云青点头道:“认识。她就在我们曲家村。”

药道人一听,根据药膏凝固的状态,猜测是一个浸淫药术多年药技不亚于他的大药师。

甚至脑海里已出现一、两个形象,深藏乡村的老妇人药师或是回归田林的老头子药师。

他站起来激动的道:“你快带我去见他。我要当面向他请教。”

冻疮膏虽是小药,但是世面上没有的新药,他能够分解药方成份是本事,药方主人不得追究,但未经药方主人同意骗得药方那是骗子,被药界同行不耻。

他行得正坐得端,从来不屑骗夺药方。

既然无法解开人家制的药膏成份,又对人家制药膏的药术心生佩服,就亲自去一趟曲家村请教。

李云青想到家里没有成年男子,便道:“您看能否叫我爹同去。”

“真是罗嗦。你快去。”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