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侠道行 >

第7部分

侠道行-第7部分

小说: 侠道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在台上相互给对方戴高帽,下面的人不答应了。

“别再相互客套了!快点动手吧,是玄门――论武,不是玄门论――武,别光论不武啊。”

围观的弟子可能是平日过于无聊,这时候唯恐天下不乱,立即附和道:“就是,就是,我们正等着精彩上演啊!”

明知是挤兑的话,白庸却大大方方的接下来:“既然师兄开了金口,倒也不好辜负大家的期待,这样吧,我就让师兄三招如何?”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喧哗一片。

“狂人啊!让人三招,太有豪情壮志了吧!”

“白师弟脑子昏了吗?居然会说出让三招的话,早上捡了不干净的东西吃了吧?”

“我看不像,说不定他早料到自己赢不了计帷幄,故意给一个台阶下。”

让人三招,意味着只能前三招只能防守或者躲避,不能进攻,然而最吃亏的地方并非在此,而是在于对手能够随心所欲的蓄力运招,不用担心会被打断。

肉身境不像天人境,天人境使用蓄力绝招时周身上下会有护体罡气保护,一般的招式根本破不了,但肉身境就没办法了,想使用大招唯有自行创造机会,或用法宝保护,或令对手无暇顾及,所以肉身境往往比拼精妙的技巧,而非一击决定局势的绝招。

台下的上官婵先是眉头紧锁,随即释然,又转为疑惑:“虽然用假痴不癫之计反将一军,也不过是被动防守,并没能赢得实际上的利益,可见不到哪里高明了。”

旁边不明白的大师兄农彪问:“聆月师妹,什么是假痴不癫之计?难道中计的不是白师弟吗?”

被人听到自言自语,上官婵反应迅速,转头优雅的一笑,装作害羞的样子,怯声道:“一番拙见,没想到被大师兄听见。”

“什么拙见不拙见,反正在我听来都是高见,你别藏私,尽管说。”

“那我就献丑了。假痴不癫是兵法三十六计之一,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意为故意装疯卖傻,假装不知道而不采取行动,实则以退为进,以静制动,达到后发制人的目的。看上去白师弟是受了激将而冲动,实际上是将计就计,可以肯定,计师兄绝对不会接下三招相让的便宜。”

果然,明明是自己争取到的大优势,计帷幄却是苦笑一声,心知计划落空了。一旦被武功不如自己的师弟让掉三招,哪怕最后能取胜,也会被说成胜之不武,想理直气壮的应下来,得具备相当厚的脸皮才行。占了这便宜,以后也不要想抬头见人,为了门内比斗的胜负而不择手段,他自认还不具备这般“广阔”胸怀。

想到这,计帷幄不由得暗叹白庸应对得巧妙,顺势而为就将自己的挤兑化于无形,无须任何口舌。

“师弟说笑了,言谈到此为此,手底上见功夫吧。”

白庸不置可否,摆出一个起手势道:“师兄出招吧。”

第十二章 五行失衡(上)

既然开战,双方再无客气,各自运转道气,暗中蓄劲。

只见白庸腰马一沉,双手一抬一扶,看似柔弱无力,却有一种与世推移,随其流而扬其波的气息。

“上善若水!这可是水之真义啊!”大师兄农彪认出这一招,讶异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这一招是请敌先攻的起手式,哈哈,白师弟是真的打算让计师兄三招啊,这下可真正有趣了。”

上官婵心中寻思:是故意激将还是真有自信?无论前者还是后者,白庸这步棋下得妙,其中玄机难料,引人思虑,且看计师兄怎么应对。

台上,计帷幄看了白庸的起手式,也不生气,反而开怀大笑:“哈,既然师弟这么客气,师兄就不辜负你的好意,小心了。”

他左手捏印藏于胸口,右手剑指向天,微微一转,一个“离卦”闪烁指尖,扑腾跃起一道白色火焰。

“离卦?燃烬指。”

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计帷幄前冲直刺,指间的离卦玄符越变越大,从鸡蛋大小扩张得比人还要大,四周的空气也变得灼热起来,散发着熟透的红。

面对进逼,白庸以退为进,体内精气全数集中在肾脏,他的肉身修炼已经完成第五重的炼脏,运转起肾脏并不困难,快速化为水之精气。

他脚下连踩数步,身体大幅度扭动,如同在水中快速游走的泥鳅。这并非是简简单单的步法,而是一种五行卦步,蕴含周易之数,与之呼应的是四周骤降的空气温度,凡是踩过的地面统统结霜成冰。

于是擂台上呈现两极对立,一边是热浪滚滚,赤红冲天,一边是寒流涌动,白雪皑皑。擂台四周观战的弟子也受到影响,一寒意热难以忍受,不得不暗暗运转道气,保护自身。

主持这场擂台竞技,而在主席位置上观看战斗的戏无涯心中起了疑问。

逆水千寒步,虽然对应剑法可以发挥出凌厉的攻势,但白庸似乎只是想用这招来抵消计帷幄的火劲……看来,他是真的打算让出三招。可他到底倚仗些什么呢?难道是在外面游历江湖的时候有了奇遇,功力大增,特意扮猪吃老虎?

可仅仅是如此的话,是无法达到我的要求……

虽然心中有了疑虑,戏无涯脸上还是看不出任何表情,平静地监督比赛的进行。

水火相克,计帷幄的燃烬指固然霸道,却在白庸的寒劲侵蚀下,威力快速下降着。再加上逆水千寒步的步法玄妙,同时兼备腾挪闪避之效,短时间内无法追上,真要纠缠到底,恐怕到最后会落得被蚕食殆尽的下场。

计帷幄自然明白其中变化,嘴角一扬,果断中止离卦,将右手收回,然后之前就藏在胸口左手立即挥拳而出,竟是携带着截然相反的寒冰气劲。

大师兄赞叹:“这是坎卦?凝霜拳!计帷幄好算计,他早料到白庸会用寒劲来克制他的火卦,特意准备了一道水卦,借力打力,这下子逆水千寒步的效果反而成为了他的助力。”

场上的发展一如所言,坎卦吸纳逆水千寒步散发出来的寒劲,迅速壮大,同样也散发出却是为了冻结白庸的行动,使他的步法为之一缓,计帷幄趁机抢占退路,凝霜拳携带无边寒劲挥舞而来。

凝霜拳这种将寒劲道气蓄而不发的拳术,往往比道术更具威力,因为道术只是将灵力聚集起来然后释放,一旦没有命中就会完全浪费,而拳法没有打中人就不会流失灵力,甚至还能将寒劲积蓄起来,在命中的瞬间全部爆发。所以道术高手哪怕打中了人也要补上数招,而拳法高手往往一拳就能取人性命。

白庸眼见避之不开,也不慌张,脚下一顿,体内精气由肾转向心,双掌开合,残影重重,如飞云流转,将自己裹在其中,守得密不透风。

他的掌法并非刚猛勇烈,因此没有与计帷幄硬碰硬,而是旁敲侧击,贴、卸、牵、引将拳劲尽数化去,而且速度极快,往往计帷幄出一拳,他就能打出三掌,前两掌化去威力,第三掌将其格挡开。

凝霜拳中携带的寒劲,也被他掌上蕴含的火劲抵消。场上一寒一热两股气劲相交,蒸汽腾腾,又变回开局时的状态,只是寒热劲道的双方调换了一下。

“烈火流云掌……怪哉怪哉,白庸的应对也不简单。”农彪满是疑惑。

旁边不明所以的弟子开口问:“有什么奇怪的,用火行掌法来抵消水卦拳法,水火相克,一般人都会做出这样的判断吧。”

“别只看到表象,往更深层的想,以火挡水这点倒没什么可奇怪的,但是你能做到上一刻走水行步法,下一刻就转为火行掌法吗?一般而言都是利用水生木的原理,转换成木行招式,激发潜能。对立属性转换,计师弟一开始就蓄力准备还好说,白庸突然变招,就不怕五行冲突,导致内劲暴走吗?”

台上白庸守得游刃有余,交手中不乏一些机会能够趁隙进攻,但他似乎真正打算要让对方三招,所以只守不攻,尽显上善若水的真义,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看到农彪依然想不明白,上官婵轻声提醒道:“大师兄忘了,白庸是五行失衡体质,根本不在乎五行冲突。”

农彪一拍脑门:“原来如此!是五行失衡,怪不得!看来白师弟也是早有准备。”

人的身体对应五行,分别是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脾土,但并非五行均衡,总是有多有少,有些人先天缺水,就是身体水行占的比例较少,有些人天生对火行术法精通,就是身体火行旺盛,占的比例较多。但无论怎样,五行所占的比例总是固定,不会因为你修为增加而改变,你吸纳火行元素,自然会依照依照五行相生而转化成其他元素,火行占的比例始终不会变化。

但有一种人的体质非常特殊,那就是五行失衡,人体内的五行比例会随时随地而改变,到极端的时候甚至会发生火行占据人体九成,其余四行只占据一成的情况。这种情况发生在普通人身上,早就暴毙而亡,也就是所谓的“急火攻心”,但对于天生五行失衡的人而言,不过是一种常见现象,最多身体感到有些不舒服。

第十三章 五行失衡(下)

五行失衡体质绝不是什么天赋异禀或者上天的恩赐,恰恰相反,这是劣等体质,拥有这种体质,基本上是不可能修炼术法了。虽然说术法中除了五行之外还有幻术、阵法、咒术、召唤术等其他类的,但五行术法占据了八成以上,连稀有的风系雷系术法也是建立在五行基础上才能掌握,不能修炼五行术法,在道术的修炼路上必定崎岖坎坷。

白庸只修武道,最大的原因也是这个五行失衡体质。不过有失也有得――虽然得到的相比失去的有些微不足道――就是他在使用某些拳术的时候,可以不用在乎五行冲突,因为这对他而言根本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威力加成。

使用火行拳术的时候,他的身体会受其影响而大幅度提高火行比例,从而使拳术更加厉害,借助这一变化,可以将五行拳术的威力发挥到最大,和那些天生为火德之身或者水德之身的人比较也毫不逊色。

但这种变化不适合道术。的确,人体越趋向火行体质,使用火行术法时威力会更大,可是相比威力,道术更加追求控制和稳定。人体的五行比例随时会改变,也就意味着使用道术时必须时时改变控制力度,一个不慎,很可能会导致术法反噬,灵气暴走,特别是一些牵引天地之力来发动的极道术法,一旦反噬,就算虚空高手也要自爆而亡。

所谓火德之身,就是人体内的火行元素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这种人天生对火元素敏感,是火神的宠儿。不过相应的代价,这种人在修炼道术之前往往会染上怪病。同样可以推断,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五行之身。

擂台上,无论计帷幄还是白庸都没有占到便宜,各自收招,不过白庸的目的就是防守,真要论起来还是他赢了这一招。

燃烬指是虚招,凝霜拳是实招,因此目前只算是拼过一招。

“师弟好手段,利用五行拳法,将明明是弱点的体质转化为优点。”计帷幄才思敏捷,一下子就想到了其中玄妙,也不懊恼,而是仿佛看到弟弟有出息的兄长一样笑起来,“圆通变化已经见识过了,不知道师弟对奇门术数掌握得如何。太虚无穷,玄宗秘法!”

他左手化掌,吸纳纯阳之力,右手化指,吸纳纯阴之力,掌指相对,阴阳之力交融,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最后形成一道奇妙阵法当空罩下。

计帷幄虽是武道双修,但他师从算万古,武术并非所长,所精通的是师承的星象天命,应用到道术上就是奇门阵法。阵法其实并不适合擂台对敌,因为布阵需要消耗不少时间,一般情况下对手根本不会让你有空暇来从容布阵,不过眼下的情况却是刚好适用。

要让招,就必须乖乖呆在原地,不能打断对手的蓄力。计帷幄选用阵法作为第二招,显然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老谋深算,而不是像嘴上说得那么客气友爱。

白庸似乎早料到对方会使用阵法奇术,没有惊讶,也没有着急应对,而是细心观察四周景象,感受天地灵气的变化,好作出准确的判断。

人在阵法当中,再也看不见其他事物,如同坠入异空间,同时越来越多的雾气弥漫,阻挡视线的观测。

忽而传来一声震天龙吟,白庸凝神以备,定睛看去,一头泥石所化的地龙朝他奔驰急冲而来,犹如万马奔腾一般,地面隆隆作响。

“地之龙,唔……”白庸心中暗暗记下线索,双腿一沉,如老树盘根扎入地面,双手合十高举头顶,全身道气凝于掌间,顿时金光四射,耀眼夺目。面对急冲而来的石龙,争锋相对,劈斩而下。

金戈铁马斩!

金系灵气化为细长的光刃,一举将石龙劈为两半。五行土生金,白庸正是利用土行元气来助长金行元气,虽说用木行效果会更好,但他学的木系拳法是万木缠丝手,并不适合正面硬碰硬。

被一分为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