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新明朝 >

第47部分

奋斗在新明朝-第47部分

小说: 奋斗在新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集 巡检生涯 第85章 一把扇子五个问题
想着想着,关大小姐有点入了迷,粉面红润的又拿起算盘计算一通道:“每张机均算日获利一钱半,以千五百张机,两个月六十日计,估算得利可至一万三千五百两。即便没有这么多张机,八九千两是跑不了的。”
算毕李大人和关小姐两两相对,半晌无言。他们都没想到居然推算出超出想象的暴利。此时即便李佑做了巡检,也不过月俸五石,实发成米一石半,银三两五钱,计算出的利润最少相当于李佑一百几十年的俸禄了。
这样一个机会出现在眼前……
两个月十倍或以上的收益啊,李佑心里倒吸了一口又一口的气,活了几十年第一次如此直观的见识到垄断的强大威力,果然垄断意味着暴利这句话正确的不能再正确了。尽管层面很低只是一个县,但他要是知县就好了……
再说那关大小姐,她打理家中生意,一年到头流水银钱不过千两左右,赢利至多几百,哪里见识过短短时间席卷上万的买卖。对于这个数字,连她也无法淡定从容了。
关绣绣以手扶胸,按下动荡的心神,默默闭目片刻,再睁开眼时便恢复了清明,致歉道:“妾身失态了,仿佛和夫君一同作了场黄粱梦,还是早早醒来的好。”
李佑豪气万分的笑道:“未必是梦,包揽生丝为夫并非做不到!我之前懵懂不明,不知如何是好,如今听你一言茅塞顿开。请助为夫一臂之力,得了这笔横财,你我共享荣华,安度余生,岂不妙哉。”
关绣绣并没有附和,敛容正色道:“夫君万万不可!以势驭财,势不足而力取,乃取祸之道也!本县能有此势的仅陈知县与官府而已,以夫君之势尚还不够,强行出面行事便要与本县丝业作对,树下大敌夫君如何抵得住?即便侥幸得手也不能长守,何苦要有这非分之想,请夫君切不可为暴利钱财所惑!”
李佑不屑反驳说:“你们女儿家就是胆小。若与全县为敌,我也不敢去出面了,但此事不见得如此。前头说了,本县小机户生计艰难,我若包揽了生丝低价换他们的绸缎,虽然不能叫他们赚多少钱,但可助他们勉强维持而不至破家舍业,不然他们连这点生丝都抢不到,所以还得感谢我,怎会为敌?唯有可虑的只是坏了几个大户的好事,但他们又能如何,难道本官还怕了不成?”
又说:“你道我势不足,这点我承认。但我也没有想全靠自己,还要去借势的,那县尊的势我是有把握借到。你不也说本县只有陈县尊才能做吗?”
见李佑执迷不悟,关绣绣脸色焦急的继续劝道:“夫君怎的如此财迷心窍,再听妾身一言。一来那几个大机户财雄势大。二来借势既然是借,但总要还的。别的不讲,待到陈知县任满离职,没了靠山,夫君独留于本县如何与这些身家巨万的财主们相抗?那时险情难测,祸到家门,悔之晚矣!”
“哈哈哈哈!”李佑仰头大笑。
可把关大小姐气的银牙暗咬、柳眉倒竖,立起身子甩袖斥道:“原以为夫君固然行事不羁,但也是知晓本份的男儿,如今才知道你有眼如盲,短浅的看不到祸事,见不得钱财!如此一意孤行,殃及家中,妾身只觉所托非人,与其到时受辱,恨不能只求速死!”
啊!?这姐姐死字都说出来了,李佑惊得跳起来,玩笑开大了……
他方才故意那般表现,一是逗弄逗弄关大小姐看笑话;二是想测一测关小姐的心性,毕竟以后要托付关小姐经营生意的,若遇到个贪婪娘子,难免要坏事。
但这些理由能直白的说出来吗……
“绣姐儿莫急!还是你说的对。”李佑再次转移话题,不谈生意又谈起感情。拿出差点忘掉的礼物,就是那个装在袋中的团扇,递向关大小姐,“一份重礼,情意也重,还请收下。”
关绣绣冷眼旁观,见李佑立场转变的如此之快,心下有了几分疑虑,方才夫君那种姿态莫不是装的?却故作不屑道:“小小团扇,称得上重礼?”
李佑卖弄说:“不是我自夸,即便一把破蒲扇,只要写上了我的独家赠人诗词,也能卖到十两。这还当不得重礼吗。”
关小姐接过团扇,还没看扇面上的词句,忽然想起什么,脸色大变。“夫君送我团扇,是怎么个意思?”
李佑被问得一头雾水,“什么意思?送礼而已。”
关小姐冷笑道:“李大才子饱读诗书,不会不知道秋扇的典故罢?如今可是即将八月入秋了。”
一言惊醒了李佑,他这穿越男稍有疏忽就忘了代入古人的思维。依稀记得有个汉代妃子失了宠,写了首诗将自己比作秋天被弃置不用的团扇,所以历朝历代秋扇就成了弃妇的代称。自己这好死不死的在七月末送她团扇……光惦记着在扇子上能写词卖弄了……
“唉,是我疏忽了,绝无它意,绣姐儿不要多想。”李佑不知道已经是第几次转移话题道:“你看上面的词句,专为你写的,这才是大礼。不要在意扇子了。”
关大小姐脸色稍缓,但一听词句,又想起什么道:“你那首金粉东南十五州中有一句是: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居上游。送扇莫不是讽刺妾身?”
……
送个扇子都出了这么多事故,李佑心里都不知道该骂谁了。题扇赠美,好好的一桩风雅事,怎么扭曲成了这样子,无奈道:“那首和今天无关,也和你无关。”
关绣绣总算把注意力放到了扇面诗句上,看了一遍评论道:“这不像妾身,是写给另一个千金小姐的罢,夫君拿错了扇子?”
“你又误会了,诗词总是带点虚景的,不见得都是很写实。”李佑解释说。
关大小姐又道:“妾身已经过了十八岁生日,而且记得夫君才十七?如何就是关妹妹?”
李佑打哈哈道:“你难道想被叫老了么?”
“妾身今日翻看探花集时还注意到,夫君诗词相赠的皆是没多大关系的外人。似乎未给亲近之人写过,为何要给妾身这首?莫非妾身算是外人?”
“哪有的事。”李佑自己都没发现过这点。
“那个在县城住的姐妹可曾有过?刘娘子可曾有过?走得最近的名妓李媚姐可曾有过?”
你还有多少意见一起说了罢……李佑无语。看来关大小姐已经觉察到自己刚才的装模作样看笑话的心思了,这是在使小性子。良家闺阁小姐被调戏后的反应果然和欢场女子那撒娇痴缠的做派不一样……自己戏弄在先,也怨不得人。
关绣绣见李佑哑口无言的样子,心下也有点后悔。捏着团扇在胸前摇了摇风道:“即便有种种不是,妾身仍是很喜欢这件礼物,拿出去闺中好友们定会羡慕妾身,多谢夫君。方才只是气不过夫君戏弄,故意刻薄使性,妾身在此赔礼了,夫君勿怪。”说着盈盈一拜。
李佑也不计较,继续商议起生意……大买卖没能力做,小的总可以罢。他可以说动官府出面主事,自家在其中操持,收个一成佣金也有千把两银子,不算少了。


第二集 巡检生涯 第86章 真的宁欺白头翁
傍晚时分,李佑不情不愿的走在回家路上,怅然若失。名人没有隐私啊,家里稍一打听,就知道他在关府,便派了人叫他回去。另一方面,挨了杖责的关老员外睡饱了醒来,听说李佑来到家里,又要发狂,李佑在关家也呆不下去了,更别说其他非分企图。
进了家门,看到王同知和父亲一同坐在庭院里的竹椅上闲谈,很没有形象,李佑便觉得这个同知老爷真的给他们当官的丢人!如果让什么御史之类的看到了,没准会弹劾他。
李佑凑上去要拜见,王同知抬手道:“免礼免礼。”
旁边李父板起脸道:“你又出去胡混,不知道王老爷找你么!王老爷已经答应了帮着李正过府试的事情,得了恩便要报答。听说王老爷有事需你帮衬,你要尽力!”
父亲您老人家好歹也是县里的一代凶人,能不能不要见了官就像中了弱智光环,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李佑心里叹道,人家答应帮忙会是白答应的么。
幸亏他此时和关家小姐谈过后,有了一些主意,不妨卖卖人情给王同知,顺便把牢里那几十个府城无赖的事情解决掉。便对王同知说:“王大人的来意下官知晓,请借一步说话。”
说罢他拿眼去挤兑父亲,意思很明显,官员说话,您老人家一介平民就回避了罢,其实是担心父亲在边上又会莫名其妙的去帮王同知说话让他难做。
李父泱泱离开了。
见周边无人李佑便道:“本县银钱确实紧的很,即便有心为郡守分忧也难为无米之炊。但当下有一门来钱的事,我欲劝陈县尊拿官府名义去做,有了钱才好上缴府库。”
王同知疑道:“这行得通么,你们县尊怕是不愿担着与民争利的风评罢?”
“王大人屈身亲至我家,还肯相助我李族童生府试,下官怎能不感念于心。虽然此事极难,但下官定要竭尽全力促成此事,以报大人之恩。”既然做了,李佑便要强调一下困难卖足人情,怎么说也是个同知,指不定啥时候就用得着。
王同知这才宽了心,转眼就故意把黄师爷名字吐露了,“那就先行谢过了,果然如同黄先生所言,此事非李巡检不可。”
黄师爷啊黄师爷,你可真抬举我,李佑心里只有苦笑,估计老先生也是被纠缠的没法子才把人打发到他这罢。又想起牢里那几十个府城无赖,以及洪巡捕的事情。但李佑没有直接说,却故意问道:“大人堂堂五品大员,不惜清誉屈身到访,在下实在有些愧不敢当。你就这样有把握来劝得动在下么?”
李佑已经答应帮忙游说陈知县了,王同知也就没什么提防之心。坦然从怀里掏出几张纸递给李佑道:“不瞒你说,老夫也是有备而来,你且阅一阅这个。”
李佑接过便看,上面写着:“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分,老子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即此理也。故阴阳不调,便有干旱。古人又云,天地阴阳不调,旷男怨女之故也。汉之大贤董子求雨,尝令吏民夫妻偶处交媾,以调和阴阳,皆有灵验。以此推之:虚江城隍庙有巫祝韩氏,以女身侍奉阴神,乃至阴女子也,当时又有本县闻人李佑,魁伟健壮为至阳男子也。二人神前交媾,便有调和阴阳奇效,甘霖遂降县境。”
看毕李佑哭笑不得,好有趣的东西,竟然拿他的绯闻说事。便问道:“从哪里来的?简直荒谬。”
王同知一本正经的说:“法师们会商贵县降雨缘故后,写出这么一篇呈文,报到我这里。老夫也觉得不像话,扣住了。”
这还是正式呈文?没开玩笑罢……李佑猜到定是那几个神棍们变着法子故意恶心自己,真要报上府里,那真有点丢人丢到全苏州了。
王同知拿着这篇东西一直忍到最后才亮了底给自己卖个好,如果自己不肯帮忙,恐怕就不是卖好而是要挟了。
又一想,这老头看上去谦和平庸无能,也许都是假象,敢舍出去脸面的官员多了,有几个只靠这个混到五品?这篇东西莫非是王老头指使神棍们写出来的?越想越有可能……
先不想那么多了,王同知如今大概也没有别的底牌了罢。李佑拱手谢道:“多谢王大人扶持相助,这篇东西实在下流不体面,焉能去污了府尊的眼睛。”
“李小哥但请放心。”王同知将呈文揉作一团扔了,以示心意。
李佑紧接着就道:“不过还有一事,那西水巡检司关押了几十个府城无赖,涉及到下官的考计,请王大人告知洪巡捕,不要再来啰唆了。因为不便审讯结案,只能关押到考核时现充人数,待到八月考计完毕,我就放人。”
王老同知有些为难了,洪巡捕是府衙刑名一系的胥吏首领,上面有相应的推官、通判一直到知府,他这并非当权的老同知去说话很吃力,但也拒绝不了李佑。不由得叹道,底牌亮早了,难怪这小哥刚才问东问西的套话,真是八十老娘倒绷孩儿……无奈只得答应道:“老夫一定尽力。”
话说王同知为何如此委曲求全?原来这知府想叫他致仕回乡,但王老同知恋栈不去,自觉身子康健再干十年毫无问题,知府便把这要钱的大难题给了他。要知道,就连知府老爷都不想(只是不想不是不敢)去直接面对各方面硬气无比的陈知县,换成别的县,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
不想被强迫退休的王老头也只能硬着头皮、拉下脸皮来到虚江县,一个五品文官,连这小小九品芝麻官都得去求。亏得他以不第秀才出贡,多少年历任下僚杂职,卑躬屈膝也是练出来了,换成别人哪里放得下身段。白发老翁,屈身到如此地步,其情可悯,值得一叹。也幸是李佑正好有个法子,顺势就帮了他,换成别人给他个闭门羹,那就更是屈辱。
后话不提,见已经说动了李佑帮忙,同时贴出一堆人情的王同知也不在李家久待,起轿回了县公馆。可惜李父在外面叫办了精美席面到家里,准备留王同知宴饮,全都浪费了,又被李佑暗中鄙视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