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新明朝 >

第204部分

奋斗在新明朝-第204部分

小说: 奋斗在新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娘子本想抬头劝一下,听见夫君荤言荤语的提到她,又害起羞接着垂头不语。
梅枝伸出手指头算道:“家里四房,算上奴婢和小竹,去掉喝过药的金姨娘,总共有五人。到现在只有关姨娘生出来了,其他一个也无,老爷你说自己中用不中用?我家小姐能不着急么?心里能安稳么?”
这……李佑语塞,他总不能将自己打野食的丰功伟绩报出来。最后怒道:“小竹不算!”
“那谁知道呢,那话儿只长在老爷身上。”梅枝撇撇嘴,抬起木盆,跨出门槛倒水去了。
到了院子里,又见关姨娘房中的绿水探头探脑的进来,在门外唤道:“老爷在这里么?我家小姐要找老爷说几句话。”
梅枝意有所指道:“你们关姨娘也担忧了么。”
一夜无话,次日李佑便签发了牌票,去金家催讨盐课和明目张胆捉拿前典史孟公明,以示敲打之意。
你金百万在官场内有势力不假,但本官却是真正官场中人,一样有强大的或明或暗后台,这点差别要搞清楚才好。
具体区分就是,应该是金员外成了李县尊的偏房老丈人,而不是李县尊成了金家的女婿。
在金家,被新女婿敲了两棒子,还在莫名其妙的金百万得知昨晚的事情,却与夫人吼了起来,“原来如此!谁叫你那样干的?李佑他不是普通官员,绝非池中之物,你这点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管个屁用!他不会吃你这套,今天反手就将我金家的面子扫了!”
谢夫人道:“可怜的宝儿被我夫妻亏待许多年,一天福也没有享过,想起来我这做娘的就心痛,如今寄人篱下当小妾成什么样子?什么办法也得用!你当初背着我卖女儿,遭了报应生不出儿子,现在不想法子补上,还好意思再说没用的?”


第五集 牧守江北 第324章 变幻的赌局
一提起当年卖女儿的事情,金百万就哑了火。他夫妻二人一合计,如果打算将大女儿扶持为正室,有两种路子。
第一种办法是使李佑休掉正妻,空出正房位置,金宝儿就有机会被抬举为正妻。
第二种办法是金宝儿脱离李家,成为自由之身,到时候自然可以招婿另嫁。凭他金百万的家世,什么样的女婿找不到?说不定还可以找个称心如意的倒插门女婿。
对金大员外而言,第一种办法若可行那是最好。毕竟李大人这样的女婿,天下少有,很难有更好的了,有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如果有他做女婿,就可保住下半辈子平安了,金百万想道。
知夫莫若妻,丈夫的心思,谢夫人看得一清二楚。忍不住讽刺道:“我瞧你这两日,好似为李佑着了迷,非他莫属了么?他是不错,贫贱出身却能少年显贵,这十分罕有,老身也颇为欣赏。但这样的人,心思必然深沉诡诈,岂是轻易把握得住?来做女婿未见得是好事,不要只看他光鲜夺目迷了眼,被别人吹捧几句就真以为自己是太上县尊了!”
闻言金百万悚然而道:“你故意张扬行事,送金银绸缎上门,莫非是为了试探他?”
“区区小事可以看得出,他肯定是个硬得起心肠的人物,做女婿是祸是福还真不好说。”
被妻子一通数落,金百万从飘飘然中冷静了下来。回想起来,他这二日有些兴奋的过度了。突然冒出个李佑这样数一数二的少年显贵做女婿,他便像在自家院中挖到了一座金矿,被美好未来冲昏了脑袋,陶醉于有个名士女婿的虚荣中,却忽略了李大人本身绝对不是个省油灯。李佑很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全看好用不好用了。
认真思量起来,前前后后其中有很多值得沉思的地方。
李佑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出来认亲?他应该不是刚刚知道金宝儿身世的,来了扬州几个月都没有动静,偏偏现在跑出来认亲。
之前他们盐商这边与李佑是尖锐对立的,他还指使表妹夫孟公明串联巡役叫歇,使李佑短期内陷入了两难境地。在这种局面下,李佑认亲又是什么意思?认亲这件事与前面那些争斗有关系吗?
还有,李佑主动来认亲,这态度是不是对他示好?如果是示好,为何昨夜打了他金家的人,今日又扫了他的面子?
金百万翻来覆去的琢磨不透,感觉这便宜女婿的心思如同迷雾一般,使人无从猜起。此时他不禁怀念起某位对李女婿心术了如指掌的老和尚,若有此人参赞,还用发愁对付不了李佑?
可惜,这位与他很谈得来的圆如法师居然是李佑的正牌岳父,那样两人就是宿命般的天敌了,只怕圆如法师打死也不会再来帮助自己对付李佑了。
但想了半个晚上后,金员外还是忍不住叹道,不管怎么说,李佑这样的女婿确实太人才难得了。有这么一个人,胜似千百手下,他若是能诚心诚意的,那就是绝大助力。真是舍不得就此放弃,能收服则收服罢。
关键在于,金百万深知自己不是什么清白人物,他有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将来不是没有可能东窗事发。李佑的强大后台对他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原来没有机会,而现在则有了机会去攀结,那么多一条退路总不是坏事。
同一个夜晚,李老爷轮到去二房歇宿。他掀开门帘进去,却见金姨娘坐在摇篮边上,看着张臂扭腿睡姿很不雅观的周岁女婴出神。
听见响动,金宝儿仰头对夫君道:“父母想叫奴家去那边小住几日,夫君意下如何?”
“昨日在金家宅第里,他们对你如何?”
金姨娘细长的眉毛微微皱起,斟酌着措辞描述自己的心情:“他们对奴家很好,但是奴家总觉得有些……太突然,有些不真切,好像迟早会一觉醒来似的。直到回家看到夫君和女儿,才似大梦初醒。”
李佑哈哈笑道:“那也正常,你幼年时候不记事,与父母十好几年不见,总会有些生疏感。”
金宝儿略带忧愁道:“听说夫君与盐商不对付,奴家这事会不会让夫君为难?”
李老爷大手一挥,“不须担心,到时候为难的不是我,而是你父母。”
“可是……”
李佑忽然攥住了眼前女人的白嫩小手,“你相信为夫么?”
金姨娘点点头,“自然是信得过的。”
“那么你要记住,无论为夫怎么做,终究不会害你父母的。”李佑信誓旦旦说。
到了次日,金百万由于昨夜思虑过度,起床很晚。他在婢女服侍下刚刚穿好衣衫,便有家奴来报信,“孟爷在堂上等候!”
这孟爷就是前县衙典史孟公明了,金员外的表妹夫。
不是叫他躲出城去,怎的又来了?金百万心中带着疑惑,去见孟公明。
“金老爷!前几日咱们不是指使巡役头目们给县衙上书,以歇工相要挟么?今日那李佑给了答复,声称解散巡役代以营兵只在早晚,拒绝许诺今后继续用巡役。我等如何是好?”
金员外感到震惊了,李佑真敢这么赌?就不怕巡役歇息的一个月内私盐泛滥,盐课损失几十上百万后,他这江都县正堂罪责难逃么!
又想道,按理李佑爱惜自身,肯定不会冒着得不偿失的风险赌上这一把,稍微有点头脑的人,也不会拿自己的官位来搏吧。
孟公明见金百万静思不语,不由得催促道:“金老爷早作决断,咱们要不要招呼巡役就此歇工?不然时间长了,兄弟们这股气就泄了,那李佑可是狠角色。”
真按原计划组织缉盐巡役歇工?金员外忽然发现,自己现在下不了这个决心了……
若是两天以前,金百万必然毫不犹豫的指使巡役全体歇工,李县尊就去承担倒台后果罢!
而现在,李县尊变成了他的女婿,而且是个很可能有大用处的女婿,说不定将来还要靠这位女婿庇护。他能有决心将这样的女婿推到深渊里?
混账!果然是奸诈小儿!整整一夜都没有想明白的事情,此刻金百万明白了!
先前他设下不公平的赌局,迫使李县尊不敢押上官位为赌注,所以只能弃权,别无他路。现在李佑却抛出赌注,重新设下了赌局,并无耻的用女婿身份拿捏他,只看他敢不敢赌!
而他金百万则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女婿按到了赌桌上。


第五集 牧守江北 第325章 李大人是个好官
如果说之前是李佑投鼠忌器,那么现在就换成金百万投鼠忌器了,悄然间主客易位,只因为李佑找他认了个亲。
当然李佑认亲的影响还不仅仅止于此,其他盐商对李佑的态度也微妙起来,心怀不满想做出点动作的纷纷停手。李大人摇身一变成了盐业领袖金家的女婿,这个身份可就使人挠头了。
在盐商们看来,李大人和金百万之间再怎么斗也是翁婿关系,若外人胡乱插手对付李大人,谁知道金百万心里将怎么想?
盐商圈子里的上层人物心里都清楚,金百万未必是七大巨头中最富有的,但由于某些不能公开的原因却是最不好惹的。万一催生了“翁婿倪于墙内而共御外辱”的效果岂不是自讨苦吃……
面对这个打乱计划的意外,只怕金员外自己一时半刻都想不明白该如何是好。所以众盐商大都觉得,无论怎么做最好还是等金百万自己先明确了主意再说其它,不然后果太难预料。
一时间扬州盐商“万马齐喑究可哀”,或者说都在观望金百万如何去做。
“东主高明!如此盐商这边暂且会消停几日,可以专心应付府衙了。”庄师爷听说了后,连连拍马道。
经过大风大浪的李大人不会因为这点小手段就沾沾自喜的,喟然叹道:“此乃旁枝末节,县试才是干系严重的大事。大宗师的批文也该到了,他若真受府衙所邀按临江都县,本县便威风扫地了。”
若连科举这项核心权力都丧失了,县衙脸面靠别的什么都挣不回来。而且李佑下达过寄籍人口禁止考试的法令,大宗师若肯来多半是为了钱财,不会按照他的法令行事,更不会将富甲天下的盐商排除在外,那么他的县尊权威将受到很大损害。
庄师爷安慰道:“淮安府学道衙门那边还是没有消息,但车到山前必有路,东主暂且宽心。”
李佑递给庄师爷几张文书,“趁着机会,将这些告示张贴出去,若能张扬起来,万一县试事有不谐时可以遮掩一二颜面。”
话说自从李大人上任江都县以后,各种博眼球的事情层出不穷,便催生了一门新职业,美其名曰“信使”。许多闲散人物游荡于县衙大门外,一旦有了新的惊人告示或者惊人消息,哪怕获知李大人写了什么新诗词,便立刻飞奔到城中各大酒楼茶铺进行传播散布,以此来赚几个赏钱。
所以如今江都县县衙外面的闲汉远多于往,李佑交给庄师爷的几张告示刚一贴出来,半日内便是满城皆知了。
第一张告示,“江都县正堂谕:盐商王淳、刘重选、周恒、邬钰、姚士铨、孙开鼎六人虽寄籍江都县,向不服本县管教,屡纠不改,藐视县衙。既如此便不必居留江都,自今日起,六人并全家从江都县寄籍除名,限十日内离境回原籍,过期以流民论。敬告府内各县同僚,不可收留此六人。”
告示意思很简单,既然你们六个不服我江都县的王法,那么就别在江都县住了。对此扬州民众皆惊呼,县尊这是要动真格了!
从两个多月前,李县尊就以涉案名义大张旗鼓要捉拿这六人归案审判,中间曲折反复多次,最后通过府衙插手,这六人才得以彻底脱罪,到此似乎已经平息。
没想到刚正不阿的李县尊依然紧咬不放,另辟蹊径玩了这么一手狠的。作为需要时常与盐运司打交道的盐商,若被赶回几百里外的徽州府,那还算盐商么。
其实还可以去周边各县寄籍,但李县尊告示里同样对周边各县有所警告,万一别的县怕了才是麻烦。仔细想想,一般的知县还真没胆量为几个不上台面的中小盐商去得罪背景通天的同僚。
李县尊真是刚正不阿,法度森严啊,茶铺闲人点评道……从这个评价就可以看出名声的重要性了,若李大人名声不佳,舆论评价估计就成了“死要面子,心胸狭窄、善于记仇”。
被李佑开除江都县籍的六家盐商在新安会馆里哭天抢地,但这次大多数同行保持了沉默。
第二张告示,“寄籍人口占江都县籍,用江都县之地,饮江都县之水,却不务工农,钱粮于县内无益。自本年起,县衙加征寄籍人口生养银,凡寄籍人口每年一两,纲商家庭二两。今年限于八月之前缴完,过期除籍处置。”
一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相当于扬州城里普通人半个多月的薪银。三万多寄籍人口若依李县尊所想,一年下来就可收三万多两银子,接近于江都县每年皇粮国税的半数。
不过江都县寄籍人口多是商家,富裕程度相当高,每人缴纳一两银子问题不大,所以李佑才敢如此加征。如果去找农户每人每年加征一两,只怕李大人要制造出景和朝第一场农民起义了。
其实这也可以看做从二十一世界穿越而来的李大人倒行逆施,把在另一个时空已经废除的暂住人口管理费挪到了这个时空。寄籍人口中的盐商自然不会掏不起这点银子,但其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