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新明朝 >

第144部分

奋斗在新明朝-第144部分

小说: 奋斗在新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极门下内阁众人面色精彩纷呈,所思所想所言所语便不一一赘述了。
前来交奏章的一些外朝各衙门官员这时也会极门外等候着的。看到眼前这一幕,心中的震撼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了,恨不得大呼一声李中书真乃神人也。此后短短一日内,李佑的大名再次传诵于京城各部、院、寺、监、司。
“狂悖!”袁阁老又爆发了,转身向西而去。他要去见皇太后,一定得将这的李佑干掉。
却说李佑昂首行至阁门,却发现阁门紧锁……而钥匙只有大学士有。他只好反身去东华门附近溜了一圈。
回来再看,阁门已经开了。李佑便迅速溜进自己公房,接了今日奏章,便紧闭门窗,静坐于椅子上。他正在等待一个结果,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颤抖的双手出卖了他的内心世界。
李佑做事的心态喜欢算无遗策、力求安全,不轻易行险,今天算是少有的弄险了,为的就是在没有掌控力的情况下证实自己的判断。
从早晨等到午时,结果迟迟不来,李佑连午饭都没有心思吃,仍旧闭门自守。
直至午后,太后谕旨到阁——罚李佑俸禄半年。整个内阁听到这个处分,群情大哗,这明摆着就是偏袒!毫不遮掩的偏袒!
而李佑兴奋地猛然捶案,他猜对了,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太后对他的行为根本就是纵容!上次文华殿事件受了处分后,别人如何想不知道,但李佑这个当事人却隐隐约约感到一丝纵容之意,结果今天又是这样。
这也说明他从宫中和外朝的夹缝中找到了一条路,起码暂时可以左右逢源了。
李佑今天在会极门可不是发疯,真是发疯也不会在贬低大学士同时,口口声声强调宫中只有天子、太后为尊了。
话要从头说起,那晚送走了下毒未遂的归德千岁,李佑便对自己的处境再次进行了长考。
外朝文官是他的根本,不可背弃;而宫廷这边也有点防不胜防,归德千岁也实在不是个好对付的。两边都想抓住分票中书,双重挤压之下,夹在中间的他就很不好受。这可如何是好?
当时李佑又分析起两边心态:许尚书派他出任分票中书,是为了牵制内阁;归德千岁想要分票中书,是为了控制内阁。想至此,李佑不由得眼前一亮,说白了两边都是想打压内阁嘛……
看来近年内阁权势太盛,外朝和宫内都很不满。如今内阁首辅病休、次辅致仕,剩余大学士里没有太强力的人物,所以乃是难得一见的虚弱时候,此时不借机压制更待何时?
李佑便继续想道,有了共同点就好办,内部矛盾不好解决时,可以通过外部矛盾来转移视线嘛……帝国主义都是这么办的。
例如他与内阁之间发生了剧烈冲突,无论是归德千岁还是许尚书,恐怕都得全力支持他罢,哪里还有功夫互相争斗。
当即李舍人心下大定,干脆就学那轻挑边衅、挟寇自重的领兵大将罢。只要他与内阁纷争不息、斗争不已,外朝和宫中就得支持他到底。
不过李佑还有个疑虑,秉政太后对内阁是个什么心思?万一他刚挑了衅,立刻就被太后罢官,那还挟什么寇、自什么重?
上次文华殿事件中,太后的处分就很值得玩味,但李佑不太确定。今天会极门外,李佑便再次稍稍放肆了一把,以此试探太后的态度。大不了再去求钱皇商、求归德千岁……
现在可以确定了,太后也在纵容他!一个能够秉国政八年的人不会轻率做出这种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决定。看来太后对内阁也有想法……


第四集 京城风云 第239章 宫中流言
“又”被罚了俸禄的李佑躲在房中连连偷笑。如果太后或者千岁,或者外朝,单独与景和初期全盛时的内阁碰撞,恐怕很难有胜面。但都联合起来支持他,内阁又逐渐衰微,大势所趋之下,他有什么可怕的?
只是目前看清这个大势的人不多。当局者迷,旁观者也迷,也就李佑这个最近与各方接触都比较多,对各方心态都有准确把握的,本该顾此失彼的夹缝男反而率先意识到了这点。对此他唏嘘道,危机意味着转机,后人诚不我欺。
在李舍人眼中,如今内阁名声尚大,架子还在,依旧是朝廷百官心目中的事实宰相。但内阁所面临的形势已经差多了,地位和实力开始不对等。这样的目标,岂不是最好的刷声望对象?
还沉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臣之极的宰相荣光中,并以此为傲的大学士们如果知道了自己被某人当做挟寇自重的“寇”,不知作何感想。
如今在任的五个大学士(包括养病两年的首辅),除了最末位的东阁大学士杨阁老去年廷推补入,其他都是由先皇委任。从景和天子即位到如今,已经过了八年,太平时间是有点久了……
为自己终于找出华山一条路的李舍人暗爽完毕,便开始投入工作。
工作之时,也不忘报复一番。袁阁老这厮令李舍人太不顺眼,李佑便将所有烦难事务以及会得罪人的事务统统分给袁阁老,长此以往够他喝一壶的了。如今是分票办事制度,分出去了便责任到人,袁阁老想推诿都推不掉,也别想拉着别人一起承担。
下午分拣完毕,李佑亲自托着一叠章本,去文渊阁寻那杨阁老。人和事都不可做绝哪,前几天已经认了杨阁老作恩人,此时必须该去表个态。
李佑出了东阁,再入文渊阁,一路凡是遇到的同僚中书舍人,无不对他避道相让,仿佛畏之如虎。威风凛凛的李舍人有些小小得意,很是虚荣了一把,在内阁里本该只有阁老才会遇到这样对待罢。
话说这天下第一机要之地文渊阁的建筑构造,正面宽度是五开间,纵深是两进。
正中的一间两进就是所谓的“中堂”,看过辫子戏的对这个词应当很熟悉,便是起源于此了。中堂里供着圣人牌位,有数个坐位,东西对置,是阁老们议事之所。出入文渊阁唯一的门也开在中堂。
中堂两边便通往阁老们办事之处,根据宽度和纵深一共隔成了八间房屋。其中左右各四间,一半在南侧一半在北侧。
李佑进了文渊阁,进了中堂西边过道,瞧见里面有间屋子烛光闪动,便知道那里肯定是杨阁老所在了。
估计有看官要问,在这大白天点什么蜡烛?要知道,文渊阁根据世宗皇帝钦定方案改造后,在南面对着庭院开了窗,但北面仍旧是密不透风的墙壁。估计是为了安全,毕竟北边靠着宫廷甬道,往来杂乱。
所以文渊阁里中堂之外的八间屋子,只有南侧四间有窗户,北侧四间是没有的。既在里进,又没有窗户,北侧四间屋子的见度可想而知,照明那是终日不可少。
大学士正常情况下有六个,前四位的四殿大学士自然占据了南侧有窗户的四间。至于文渊阁、东阁两个后位大学士,选择余地很大,可以在北侧小黑屋里自由入驻,没有人来抢的。
所以李佑一看中堂西边有个点蜡烛的屋子,便知道那是杨阁老的地盘了。
杨阁老对李佑的态度颇为冷淡,倒也在李佑的预料之中。今天他将内阁全体的面子扫了一遍,杨阁老的态度能好才怪。
李佑轻轻将奏章放于旁边案子上,对杨阁老笑道:“今日一时愤激,没了头脑言行无状,阁老勿要介意。”
杨阁老讽刺道:“一时愤激?分明是处心积虑罢。没头脑的人岂能稳坐于分票中书之位?”
“下官本意只是不忿袁阁老,与他已成水火之势。放肆时候不免有误中副车之举,实非蓄意。”
李佑话里有话的含义是——本人目标只是袁阁老这个人而已。
杨阁老当然听得懂,抬手阻止李佑继续说下去,脸色却渐缓了。他心里叹道,名缰利锁,功名利禄,自己终究也跳不过去啊。又出言教训道:“别以为你是太后亲戚便可以在宫中……”
什么?太后亲戚?李佑急忙插话道:“这太后亲戚是何意?”
“别装样子不认了。”杨阁老不耐烦道:“今日有流言道你是太后在苏州府的母族子弟。老夫隐约记得,当年追赠过太后生母,的确是姓李。前后对照,此言不虚,不然太后何以偏袒之极。宫中都知道,太后重亲情。”
李佑无语,才半天多时间,就出了个这流言?可巧太后她母亲也姓李……可巧他也是苏州人……天下姓李的何止百万,他自家事他当然清楚,肯定和太后半文钱关系也无。
李佑又想道,难怪方才出入之间,那些同为中书舍人的同僚对他态度异常敬畏,原来是把他看成太后亲戚了。身为人微言轻的内廷小官,得罪了阁老或许只是当不成官,但要得罪了秉政太后,怕是当人都当不成了。
“这流言真的不实。”李佑诚恳道。
但杨阁老明显不信,教育了李佑一顿便挥挥手打发他走人了。
太阳西斜,李佑便拍拍屁股下班了。回家的路上,他总觉得今天仿佛忘记了一件事。
随后从袖中却摸出一张手本,这才记起昨天都察院河南道找过他,并传他今天过堂,结果被他彻底抛之脑后了。
这等小事,忘就忘了罢。
吏部尚书捧他上位,兵部尚书是他前辈,左都御史是他保护伞,归德千岁对他有情意,自觉已经立稳跟脚,李佑在苏州府时的骄狂之态复萌,轻蔑的将手本撕成碎片,顺手扔到金水河中。
次日十月二十七,是太后圣寿节,朝廷放假一天。从工作狂太祖皇帝定了规矩始,国朝官员一年到头难得有放假时候,真正的屈指可数。
为了彰显天子孝心,太后生日时给大家放假,同时一切从简群臣不必入贺,确实也收到了普天同庆的效果。
虽然不用入直,李佑还是有活动要参加。昨晚收到个请帖,教坊司排练出一些新节目,主管部门礼部的几位郎官主事邀请江南文化界著名诗人李才子今日一起去指导工作,关怀一下在籍女性的生产生活。
有免费的午餐吃,李佑欣然往之。


第四集 京城风云 第240章 圣寿节际遇
今日老天爷很给太后面子,是个晴朗无风的好天气。在暖暖的初冬日光之下,李佑懒洋洋的钻进了东城演乐胡同,与几位约好的礼部官员会了面。还有两个教坊司九品官儿也出来应承,他们的官名是什么?李佑是不清楚的,也不关心。
看官们先不要想歪了,这几位大人真的是去教坊司指导工作了,至少上午是在认真品鉴节目。这是必须的,没此由头,他们也不敢公然来寻花问柳,不过还是有点心虚,不约而同的俱都没有穿官服。
按照计划,先在上午看完新节目,中午是宴饮,少不得有召来陪侍的。当然,吃喝完毕、酒足饭饱后,就是个人时间了。京城初冬夜寒,很多夜生活都提前进行,你懂得。
礼部是个清水衙门,小金库收入来源委实不多,无非靠着僧道司卖度牒和教坊司卖艺两大项。教坊司除了承应官方仪式中的乐舞差事外,还是可以接私活的。京城权贵人家办礼事,都要请教坊司演艺助兴,当然演出费不能少,并由礼部直接收取。
所以教坊司乐舞乃是礼部小金库的最大来源,质量如何不可不关心。再说教坊司除了承应礼乐,理论上还有宫中献艺娱情的差事,大人们去检查一下水准很正常。
大约这几位礼部官员听说过李大人在这方面有眼力有经验,又出身金粉繁华的本朝时尚名城苏州府,也是个值得结交的,便通过朱部郎做中请过来一起去考察。朱部郎本人倒并没有来,他作为皇亲进宫给太后贺寿了。
今天太后过寿,顶尖的雅乐班子去了宫中承应,剩下的都是所谓俗乐班子,更适合大家胃口。
教坊司给几位大人安排了一间暖和屋子,众人团团围坐,留出空地。此后有女性妓家轮番入屋演艺,男伎就算了,不在今天检阅范围内。
象征性的观阅过几道歌舞,众人便不老实起来,一边喝小酒,一边调戏入屋演艺的妓家,美其名曰放浪形骸。谁有入眼的当然可以留在身边,继续与她探讨艺术。
之前李佑连续紧张了好几天,很需要放松,此时比别人发泄得更欢畅。
有个秀美白皙的女乐师奏曲完毕,没有出去,却主动到李佑身前,盈盈一拜道:“奴家今日愿为李老爷左右驱使。”
教坊司这些女妓,有卖身的有不愿意的。这位女乐师穿着妆容,近似于良家,不像是肯卖身的。她若自重,李佑倒也不会没情趣没素质的强迫,当下便奇道:“你识得我?”
“李老爷大名如雷贯耳,见了面如何不识?”
李佑心有所感的对众人叹道:“近日我悟出一个道理,凡有女子平白自荐枕席,无论什么原因,其中必有另一个男子。”
众人一齐大笑,有人问道:“李老爷有什么遭遇悟出了道理?敢详述让我等解疑否?”
还有人调笑道:“敢问小娘子,李老爷之话准也不准?你的相好是谁?”
那女乐师抿住嘴唇,脸色通红,紧握衣角,窘迫的低头不知如何是好。
此时门外却有人朝里面探头探脑,瞧见李佑在内便进来呼叫,“李中书原来在这里,叫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