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在新明朝 >

第120部分

奋斗在新明朝-第120部分

小说: 奋斗在新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尚且如此,他李佑一个初见的小小七品拿来利用一下又算什么?被利用也就罢了,但事前不打招呼就太瞧不起人了。
他看不上的人没有价值,他看得上的人却看不上他。李大人眼中仿佛幻出宏大的画卷,苍茫天地间却只有他一人存在,孤独而又茫然的立在那里……做官以来,从未像现在一样渴望有同年、同窗、师生。
但李佑很快便清醒过来,此事很明显有两种结局,一是被总宪老大人当了弃子,二是被总宪老大人给些补偿。但赵总宪可以有两种选择,李佑如今却只有一条路可走。
被利用就要有被利用的觉悟,而李大人一向是个很有觉悟的人,想至此立刻又咬牙站到王大郎前方,算是亲自赤膊上阵了。
只见他用更大的声音斥骂道:“此生事涉大案,本官在此询问,尔等要结伙做乱么!给本官滚开!”
国子监虽然没什么权势,监生实际地位也被科举挤压的很低,但毕竟是国家太学门面,理论上的最高学府,天子按惯例每年都要象征性视察讲学一次。
在这里嚣张跋扈的人真不多见(谁吃饱撑着和跑来一群光脚书生跋扈),顿时监生哗然愤激,叫骂不绝于口。若不是畏惧王大郎二郎的腰刀,多半早围上来动手动脚了。
这边厢李佑斥骂几句,便猛然回身飞脚踢向被绑住的那个不知名监生,本就拉满的仇恨值立刻爆了上限。
狠狠踢过几脚,李佑偷眼瞧了瞧周围人群,已然发现蠢蠢欲动迹象。他心里不住得求祖宗保佑,祈祷自己能完整的活着逃出去。
关键时刻,救兵突降,国子监负责监规的监丞及时赶到了现场,挤到李佑面前叫道:“怎的又是你!”
李佑瞥了一眼监丞的袍服和补子,仅是个八品,唬监生是够了,吓他仍未够班哪。便指着监丞鼻子道:“你如何做的监丞?专会叫诸生围在这里无事生非么!还不让他们散去!”
监丞被倒打一耙,瞪着李佑道:“这位大人好无礼!此生犯了过错自有监规处置,大人何故捆绑于此?不然诸生何至于路见不平。”
李佑道:“他辱骂殴打朝廷命官在先,本官信不过贵厅,自然绑他去有司衙门处置!莫非你想包庇?”
真不该来!监丞被李大人气的哆嗦,极其后悔自己跑这一趟。现在若放手不管,让这貌似有背景的七品官员在自己眼前被监生殴打了,他这监丞基本也就算干到头了,朝廷不会跟他讲理的。
但令他愤怒的是,这年轻而蠢如猪的嚣张货色一点眼力也没有,在这里不停挑衅众怒,万一被打了他这无辜监丞还得担责任。这样子实在叫人想一刀砍死,蠢到如此地步是怎么当成七品的?
正当监丞考虑是不是去将祭酒或者司业请过来镇压妖邪时候,又挤进来一群人,却都是军卒打扮。
领头的劲袄军官身材雄壮,大脸粗眉,他在李佑身上扫视几眼,高喝道:“接报,有假冒御史之人在此,可否是你?”
这又是哪里人马?李佑皱眉道:“本官并未假冒御史,你等又是何人?”
军官自报家门道:“本官乃北城兵马司副指挥何大用,你且随本官去衙门问话!”
京城虽分宛平、大兴二县,但治安却不归县衙管,特别设了东、西、南、北、中五城兵马司,分片负责。
兵马司是六品衙门,主要官员有指挥、副指挥,下辖军卒若干,活计类似于地方巡检和捕快的综合。
副指挥何大用今日在北城兵马司当值,听到举报道是假冒御史之人现身国子监,何大用便觉得立大功的机会到了,亲自率领军卒来捉拿嫌犯。
原来是管治安罪案的衙门来了,李佑骤然变色道:“荒唐!本官堂堂七品命官,用得着假冒御史?更何况焉能随你这武卒回衙?太放肆了!”
何大用见李佑胆色极壮,心里也犯了嘀咕,但看这样子,嫌犯似乎很有底气……
便谨慎道:“得罪了,可否有告身验看?”
李佑今日去礼部办事,官告恰好随身带着,便拿出来冷笑着甩给何大用。
何大用接过来查验完毕,心里暗暗后悔,自己真不该来!
五城兵马司,不过是个六品衙门,指挥和副指挥还都是武官,在京城中位置可想而知,实际上也就能管管平民百姓,权贵和官员真管不了的。那些人另由都察院派出的巡城御史负责纠察,兵马司一般就跟着巡城御史老爷跑腿。
何副指挥捧着李大人的官告,像是捧着烫手山芋。他和李佑虽然品级相差不多,但武官地位低、品级不值钱是公认的,在同级文官面前抬不起头。
接到举报后,他原以为是有胆大无赖假冒官员招摇撞骗,抓住破案就是立了大功,谁料对方居然是个货真价实的七品官员。就算人家假冒了御史,也不是他能抓的……
京城中说不清道不明、不能管的事情太多了,谁知道这里头藏着什么?


第四集 京城风云 第203章 终见突破口
北城兵马司副指挥何大用面对鼻孔朝天的李佑,除了心里咒骂几句外也无可奈何。但这么多人在围观,他身为兵马司,若袖手便走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只得上前对李佑小声道:“此处不宜久留,本官请大人移步去衙门喝茶,假冒之事或有误会……”
李佑叹口气,他又不是神经病和真正的权二代,是他想这样的吗?王家兄弟故意帮他惹事显然是有赵总宪的授意。
方才他也悟透了其中道理。常言道,风起于青萍之末,见微而知著,那六监生公然诣阙请天子亲政太后退养,绝非独立政治事件。
在背后的背后,有人故意将这无足轻重的六个棋子抛出来投石问路的,借以试探朝堂各方反应和风向。或者说,就是为了挑起话题争议。
只要达成了这个目的,损失几个监生的确不可惜的,比起用官员挑事那真是价格便宜量又足。
究竟是谁藏身背后?现在最聪明的人也猜不出的。因为天子毕竟是正统所在、大势所趋,如今逐渐长成,从龙之功就在眼前,朝廷每一个人都可能化身拥帝党,如此多可能实在叫人难以辨清。
所以赵良仁老大人听说李佑误打误撞掺乎进来,便灵机一动,也欲将李佑当做棋子打出去。他还以为李佑与他的关系已经被别人知道了,便要通过别人对李佑的态度试探浑水的深浅。
那边六个监生固然无足轻重,这边一个破推官好像也没多少分量,彼此彼此,大家互相拿棋子试探好了。不过李佑这小棋子不惹点事,怎么叫别人注意他?
将这几层意思想的清清楚楚后,李佑仿佛立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感到自己修为又涨了……自从到了京师,短短几日内李大人的修为突飞猛进,这真龙所在的洞天福地真是锻炼人哪。
其实赵大中丞还有一层意思,通过此举测一测李佑的根骨和悟性。
不过即便空前的清明灵透,李佑也改不了现今骑虎难下的处境。这半天只闹出一个小小兵马司副指挥,还不够格。连那祭酒和司业都不出面,任由他在这里胡闹。从这点看来真如所猜想的,必有阴私事。
尤其是李司业,李佑一直怀疑李司业身上有猫腻。如果说费祭酒翰林清流出身,不爱管俗务,那李司业总该来现场了。但他却迟迟不到,坐视不理了。
兵马司八成也是李司业偷偷找人叫来的罢,一件监内可以解决的事情,偏偏要闹大……
李司业很清楚的知道他是苏州府推官,由吏部尚书推荐坐监读书,还在背后苟苟且且的……真是个令人讨厌的苍蝇,心情很坏的李佑暗骂道。
见李大人不挪动脚步,何大用又指着被绑在一边的监生劝道:“大人何必为了区区一书生陷自己于险地,先放了他,忍辱负重给监生们陪个不是,出得太学再秋后算账如何?”
张三也劝道:“兵马司老爷说的也有道理……”
放他?李佑咬牙切齿道:“不能放!必须带走。”这人是他打破局面的突破口,说什么也不能放。
正当此时,传进几声锣响,又来了一伙人。
何副指挥转头看去,大喜道:“察院老爷来了!”
他口中所谓察院老爷,乃巡城御史也,五城巡城御史的公署自然就是五城察院。自从锦衣卫势力消退,京城街面管理便由巡城御史和五城兵马司共同担责。
兵马司指挥是六品,副指挥是七品,巡城御史是七品。但武职兵马司在话语权超强的御史老爷前只能是跑腿的……权贵可能会顾虑御史言官,却不会将兵马司放眼里。
终于出现了有点分量的人,李佑上前见礼。何大用也上前禀报说:“这位大人是苏州府推官,不知为何被指认假冒御史,其中也许有误会……”
北巡城御史姓陶,三十岁年纪,盯了几眼李佑后对四周道:“有本官在此做主,诸贤生不必愤激。太学祭酒何在?太学司业何在?”
场内无人应答。陶御史又问两声,还是无人应答,便对李佑道:“请随本官回署。”
这时候李司业匆匆赶到,对陶御史笑道:“本官来迟了。”都惊动了御史,国子监两个主要官员还不出来一个,那就等着被弹劾罢。
虽然品级低于对方,陶御史却毫不客气道:“数百监生在此围聚多时,虽事出有因,但尔等学官迟迟不到,未免怠职太甚。”
李司业神色为难,看看左右人太多,便道:“另有内情,借一步说话。”
“事无不可对人言!李学官就在这里说!”陶御史拒绝了延请。
李司业咳嗽一声便要开口,在几百双耳朵里,他想“好心”的强调一下李佑的“后台”许尚书。虽然这招有点伤人伤己。
李佑冷眼旁观,虽然不知道李司业要说什么,但他下意识断定,决定不能让他开口,说不定这个场合正是他蓄谋已久的。当即抢在前头道:“陶大人!本官正有要情上述!李司业有嫌疑,还请去一旁避嫌!”
这话说出口,李佑算是彻底和司业大人撕破脸了,再无虚以委蛇之意。李司业也明白了,李佑显然怀疑到自己什么。
陶御史心里衡量,发生在他辖区内的假冒御史是重点案子,审清楚这个李推官才是今日主要目的,只要他肯去一趟衙门都好说,至于李司业是无所谓的。想定了就开口道:“那就一并回察院官署说。”
李佑拱手道:“愿随君往。”
张三和韩宗便拉起被捆绑的监生要带走,不知何时那监生嘴里被塞了几块破布,难怪清净了半天没做声。
登时又引起围观监生哗然,气氛重新紧张。
李司业急道:“监生身份不同,朝廷特设绳愆厅惩治,不知他犯了何等过错?李大人擅自抓捕该当何罪!”
看来你很着急?李佑没理睬李司业,用手扯着官袍裂缝对陶御史道:“此监生辱骂殴打本官,此为证据,定要送他见官受惩!另外本官有些话要问这监生,既然李司业蓄意包庇,不许带走,可否在此问明了再随大人离去?”
陶御史便抬手示意允许。
张三将那监生嘴中破布掏出来,立刻又听见他破口大骂:“狗官!狗官!”
真是个头脑不太灵光的人,难怪被人利用,本官从做衙役以来就喜欢对付这样的……李佑笑道:“陶御史可曾听仔细?辱骂殴打朝廷命官,此为一罪。”
陶御史轻喝道:“有话快问!”
李佑站到那监生身前斥道:“你因何辱骂本官?”
“你假冒御史,骗走上书,戕害吾之同窗!吾恨不得手刃你这贼子!”监生大声道。
“胡言乱语!”李佑突然变了脸色,凶狠的揪住监生发髻左右开弓抽了他两个耳光,大吼道:“本官已经查明,证据确凿,血书根本就是伪造的!尔等胆敢如此污蔑本官,当真欺朝廷无人乎!同窗便因你而死,罪无可赦!”
“伪造的?”那监生被李佑打的眼冒金星,头晕目眩而不辨南北,但仍被“伪造”两字震得发愣。
“不是你伪造的难道是谁给你的?说!”李佑揪紧了监生的头皮追问道。
“怎么会是伪造的……”监生喃喃自语。
李佑见自己威逼欺诈的三板斧有点效果,但仍未从对方嘴里抠出自己想要的内容,真发了急,再次左右开弓吼道:“是不是李司业交给你的!说!不然王法无情发你全家为奴!”
那监生被李佑打的昏头昏脑,却忍不住大吃一惊叫道:“你怎么晓得的!”
声音不小,在场所有人都听见了。李司业本人吓得几乎要跳起来,他与那监生事前有约,死也不许泄露此事,怎的稀里糊涂被李佑给逼问出来了?
李司业懊悔万分,早知如此不该大意的,谁能想到李佑被冤枉了假冒御史不去联络后台消掉此事,反而大模大样又回到国子监?
那六个监生是被朝廷下令关押起来待问的,若别的监生钻空将血书带出来上报算是同窗之谊。但李司业身为看守六人的官员,这么做就是严重违规了。而且是非常令人遐想的违规,要知道,这六人诣阙议论帝后大政,可是很敏感的人物。
北城兵马司副指挥何大用倒是暗暗称奇,这李大人外表年纪轻轻小白脸样子,问讯手法居然如此老练,耳光、逼问、诱供拿捏得很有火候……似乎是审惯了人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