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从野人到帝王 >

第52部分

从野人到帝王-第52部分

小说: 从野人到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急不行啊,狼族开始行动了。

据来报信的族人说,从我离开驻地的第三天起,狼族人就来到了山下,不过看看堆积如山的冰雪,转了一通就回转了,直到几天前,才出动了大量人马,开始清除积雪。

因为隔得太远,虽然居高临下,但是弓箭依然威胁不到狼族人,石头滚下去,陷入冰雪出不来了,所以风行也是无计可施,只好密切注意狼族人动向,严阵以待,不过积雪太多,狼族要清理干净至少也得十天。

既然这样,也就暂时不用太急,我确定了增援队伍,也就是那些神箭营冲锋队等职业军队,让他们开上山,在山后面练兵,一有需要,就可以立刻开上前线,我们龙族人少,暂时只能防守,好在这里易守难攻,狼族要想突破,势比登天还难。

关于摇身一变提出古今中外有很多好歌,本书却选用艺术性不高的歌,主要是因为古人头脑简单,只要容易懂就行,艺术性不做考虑。

第二卷·艰难的岁月四十八,先进工具

更新时间:2011…8…1919:18:58本章字数:3563

四十八,先进工具

这里,我将带回来的蜂窝铁交给工人加工,并且为此大大扩充了铁匠队伍,达到了一百人,这个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了,指定了上次那个打铁的师傅蛮强管理,硫磺则交给阿根他们去**。

花了好几天,加工出来的铁先做了铁锤铁砧,欲善其事,必先工其器,有了铁锤铁砧后,打铁度加快了不少,只需半天,就可以将一大块蜂窝铁打造成精铁,毛估估也有斤把重。

一时间,整个打铁工棚热火朝天,叮叮咚咚声不绝于耳。

大约五天后,所有的工匠都有了自己的工具,这下如虎添翼,加工度大大加快。

两个成年铁匠,三天工夫就能打出一把铁刀,在劳动生产率落后的古代,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果。

当然,刀的样子是仿制我最初的那把刀的,只是规格放大了几倍,安装了木柄,因为整把刀大了不少,所以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除了刀以外,就是锯了,这个加工也不是太难,先加工出锯条,再用小铁条将烧红的锯条上砸出阴阳锯齿,最后反复淬火,这种锯子虽然不如现代锯那么锋利,但是用起来也不赖,大大提高了对竹木的加工度,木板奇缺的情况也一去不复返了。

另外几样东西是斧子、锄头、犁以及锅和铲。

这些东西都是我先用粘土捏出模型,族人依样画葫芦打造出来的,虽然因为不熟练,很费功夫,不过一用到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那是几十倍上百倍的提高,而且工匠也得到锻炼,工艺越来越进步,度越来越快了。

值得提提的是铁锅,熟铁用来制锅那是再好不过了,生铁脆很容易打碎,熟铁的延展性、韧性与传热都很不错,用来制锅可以说是最合适的。

族里原先用的都是陶锅,除了易碎,传热慢以外,还不能进行炒菜等精细加工,有了铁锅铁铲就容易多了,而且铁锅对将来随军出征的火头军来说,优越之处就不用说了。

虽然铁制工具打造不易,但是经久耐用,所以相对石刀石斧来说,反而减少了加工生产的工作量,至于用于生产,劳动,自然是效率提高百倍都不止。可惜就是数量太少,只能轮班使用以提高效率,虽然上百个铁匠日夜加班,但是锤炼蜂窝铁太费时间了,所以工具还是供不应求,本来我想将箭头换成铁制的,现在看来,只是奢望,只得打了十个箭头,关键时刻备用。

另外有一个好消息就是,经过努力,派出去的人与机谋方面的人两面努力,终于打通了浮冰层,开通了航道。

不出所料,煮盐队不但粮食没有问题,还送回来大量海货,为此,我当机立断,又派出了一支队伍,其中大多数是煮盐队除了轮换者以外人的家属,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奋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问题,另一方面,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驻地周边也很少野兽,耕种因为种子有限,规模不大,而且时间也没有到,也不用很多人搞编制缝衣什么的,将她们派去,正好开拓一个新的食物来源。

这支队伍一共八十人,其中妇女近六十人,分乘二十个竹筏浩浩荡荡前去,男子则主要去换班,当然也带了家眷,海边没有竹子,竹筏到了那里可以拆掉一部分派用场。

另外,还将新打制的铁锅以及一些铁器,以及族里新制作的一些生活用品与衣服等等,这些都优先给机谋送去,尤其是海边稀缺的毛竹,另外扎了几个竹筏拖着跟在后面,好在现在顺风顺水,无需多花力气。

这段时间,我主要还是泡在铁匠铺里,不断想出新的东西,来提高族人的劳动生产率,比如犁,虽然时间还早,但是我已经安排多余的劳力去开荒,在寨子两边低地上有很多荒地,类似沼泽与草甸,土地肥沃,可以展我的农业大计。

族人这么多,现在铁制农具跟不上,按照目前度,想要达到几千族人,人手一件铁制农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再说,生活生产战斗与手工业本身都需要大量的铁,根本不可能全部用来生产农具,所以,我必须考虑重点。

一个犁,可以用很多人拉,大大提高了开垦荒地度,耗铁虽然大了点,但是经久耐用,比别的农具性价比高出好多倍,所以作为优先展。

另外,锄头也是最常用的农具,而且可以用于多个方面,重点照顾。

斧子在木料加工中必不可少,所以也是重点。

手工业方面,有好的工具,劳动生产率可以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提高,所以更是作为重点中的重点。好在手工业工具大多耗铁不多,比如刀剪铁针之类,而效益明显,所以,我并不担心原材料消耗过大,不过,铁锯因为效率很高,用料又省,所以生产了不少,至少现在族里不用担心木板了,这样,木板又可以生产别的生产生活用品,带动了下游产业。

生活用品方面,除了铁锅铁铲铁钉外,其余的就只能让一让,等以后再说了。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武器制作了。

虽然武器是重中之重,关系到龙族的生死存亡,我们与狼族的大战在即,自然要优先保证,可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武器的耗材不是一般的大,比如一把大刀,至少要消耗三五斤铁,重的可以达到几十斤,就算是三五斤重,两个铁匠也要好几天才能完成,照这个度,光是武装一支冲锋队,所有铁匠不吃不喝,也要好几个月,这个自然是做不到的。

没办法,刀剑斧之类的大型武器,只是象征性做了几把,交给需要带头冲锋的小队长以上头目,除此之外,就是矛。

第二卷·艰难的岁月四十九,制造沼气

更新时间:2011…8…1919:18:58本章字数:3741

四十九,制造沼气

矛只要在长柄前面装上一个铁制矛尖就行,耗材不多,又极为锋利,适用于中距离战斗,是一种不错的武器,不过现在我们已经有枪担,这个性价比很高,在目前阶段还用不着更新换代,所以我计划武装百分之十的冲锋队,在关键时刻尤其是突破需要时使用。

除此之外,就是箭镞,虽然铁制箭镞比陶制的杀伤力高出许多,但是箭镞往往是消耗性的,而且很可能被对方所用,加上陶制箭镞也已经算是高科技武器了,所以暂时不考虑铁制箭镞,只少量生产了一些。

在制作铁器的同时,火yao的制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没办法,我们龙族与狼族相比,人数太少了一点,而且我们不可能永远防守,只有走出去进攻,才能得到更大的展,这样的话,就要用到火yao这种逆天的武器了,所以,我一带着足够的硫磺回来,就让已经熟悉黑色火焰制作的阿根与几个谨慎小心的师傅,在已经没有人居住,适合保密与安全需要的山洞里开始**了。

随着火yao的制作,第二批第三批硫磺的到来,硝的库存开始告急,需要继续制硝。

不过,这带来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制过硝的野兽粪便处理。

制硝需要的野兽粪便数量极大,所以,所有外出的人员都会随身带个小筐,一见到野兽粪便就捡回来,制硝过后,残渣体积反而更加庞大,这么多粪便残渣,既污染环境,又白白浪费了资源。

正好,我不是正为炼铁的燃料愁吗?这些粪便,正好可以用来制作沼气。

沼气的燃烧温度理论上能达到两千度以上,就算没有合适先进的灶具,用来炼铁也绰绰有余了,没说的,赶紧上马。

反正,现在打猎的效益越来越低,再说,春天,也需要给繁殖期的野兽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所以,我将目前大约一千人的狩猎队撤了回来,全力以赴建造沼气池。

在原来粪便浸泡池的不远处,就是一个落差高达几米的悬崖,正好用来建造沼气池。

我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沼气池,这年头也没有gg百度,不过,只要知道原理,想想并不怎么困难。

我打算建造两座三联装的沼气池,大概情况是这样的,第一个池子是进料口,这个进料口不能放在池子顶部,因为沼气会跑出来,所以我设计成为:池子主体为圆形,高五米,内径三米,壁厚为零点五米的三合土(这三合土还是比不上水泥,厚一点,渗漏少一点),进料口在下方。

进料口在下方,可能就有人要疑问了,沼气池里大都分是水,一开就会冲出来,怎么投料?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解决的,在进料口以及上方,另外砌起一个直径零点五米的半圆形水塔,高五米多一点,专门用来投料。

因为这池子的出料口是四米,上面一米空间用以容纳沼气,所以,进料口与池子里的原料有一米多落差,这样的话,就可以用压强将沼气制作原料也就是浸泡过的粪便压进里面的池子中去,这里只要不断投料,前面的料就会从下部进料口自动压入第一个池中。

在第一个池子里经过初步酵的原料经过出料口,然后经过第二个池子二次酵流入第三个池子,最后,通过第三个池子下方可以控制的出料口,完成历史使命。

当然,这个历史使命指的是制作沼气,这沼气残渣却是极为良好的肥料,经过酵,植物更易吸收,利用率更高,正好用于我们的农业生产。

三个池子,以中间的池子顶部最高,所以,三个池子生成的沼气,最终都聚集到这里,然后经过上面的沼气出口引出使用。

不过,沼气虽然生产不成问题,但是可控使用就不是这么简单的,如果有足够的铁自然不成问题,可是我没有,只好另想办法,为此,我先让制陶作坊生产出一批陶制器件。

这个也是高难度工作,陶管制作虽然简单,只要在涂有动物油脂的长木杆外面捏上一层粘土,等干后抽出木杆送去烧制就行,可越长废品率越高,而用于沼气传输,因为沼气有压力,很容易渗漏,所以自然是越长越好,越长接头越少,但是,陶管长度一过三米,报废率就剧增,过四米,报废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不过,烧制陶器的族人后来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将两根木杆放在一起,等成型后分别从两端抽出,这样的话,长度就可以达到六米,这就基本达到要求了。在陶管两头分别刻出阴阳螺纹,结合时加上植物纤维,可以有效防漏。

沼气管道虽然尽可能优化线路,但是不可能一直是一条直线,虽然从沼气池出来可以在顶部旁边合适处安装管子,但是,在使用前肯定需要拐弯,这个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开始的时候,我曾经试图群策群力,让原始人自己想办法,但是这些原始人虽然已经有点开化,却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就连智慧与阿根也是如此。

为了这事,我想了好几天,吃饭睡觉都不香,也没有生奇迹,让我在梦中想出办法,最后还是在竹器组看人劈竹子才想到。

办法很简单啊,竹子烧烤后可以弯曲,将弯曲的竹子用来制陶管很容易就能成形,那制成后竹子怎么拿出来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估计有人想到了吧?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不用拿出来!

制陶时窑内温度可达一千度,竹子在陶管内部虽然得不到充足氧气燃烧,但是很容易炭化,等烧完后用东西轻轻捅捅就会破碎掉出来。

感谢大家的打赏与催更。

第二卷·艰难的岁月五十,制造沼气(下)

更新时间:2011…8…1919:18:59本章字数:3181

五十,制造沼气(下)

至于沼气分流处,俗称“三通”的部件(自然不止三通,可能是四通五通甚至更多通)比较复杂,无法找到合适的内衬部件。

这个就只有用笨办法了,先用含沙量比较高,易碎的泥捏出一个三通内部模具,外面涂上韧性较高的粘土后再捏出三通部件,等干燥后用工具小心翼翼将里面的泥模具挖掉即可。

最后是灶具或者喷口,这个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只要按照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