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周氏三国 >

第78部分

周氏三国-第78部分

小说: 周氏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就弄到了这么多钱,以前在庐江跟着公子干的时候,一年也弄不到这么多钱,庐江豪强比汝南的豪强差多了。”
有随从振奋道:“可不是,尤其是袁家,他妈的还四世三公,这些年不知道搜刮了多少钱银,全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只是干了他们一个庄子,就弄到了五百多金子和两千多银子,可惜那几百口籍子的铜钱,太多了带不出来,不然又是几千万钱。”
周胜清了清嗓子,道:“好了,大伙休息半夜,今晚再行动。再干了几票,我们就回南阳,这趟出来弄的钱也不少了,足够老胡和毛四的开销了。”
众人连忙答应一声,各找地方去歇息。

第128章 真正的死亡训练
春风吹,原野绿,南阳大地生机现。
宛城北郊,军营。
两千三百破军营士卒在一片占地极广的木架之下列阵而立。
原本破军营只有两千人,后来考虑到最终还要在特训过程中淘汰掉一批人,周坚就又扩编了三百人,等到最终成军后,将会有三百人被淘汰出去。
经过半年的特训,破军营已经气候初成。
至少看上去,这两千三百新兵已经有了那么几分气势,军容整肃,丝毫不乱,一个个腰杆挺的笔直,没有主将的命令,绝对没有一个人敢东张西望或胡乱说话。
两千三百名兵卒,全部都是体长超过七尺以上的汉子。
破军营的将士全部都是职业军人,不事劳作,唯一的任务就是训练,半年来,每天十二个时辰至少有八个时辰都在进行各种体能、意志和搏击训练。
由于吃的好,几乎每天都有肉食,饭菜更是顿顿管饱,半年下来,两条三百条汉子个个都长的孔武有力,就连身板最小的陈然,都长高了许多,身上也有了肌肉。
不过,训练的再好,不经历真正的死亡,是不可能成为精锐的。
虽然没有战争,但周坚有的是办法,让这些新兵蛋子们见见血。
两千三百新兵面前是一片庞大的木架,长三百米,宽一百米,下面用三丈高的木桩作支撑,顶端用手臂粗的横木连接在一起,每一根横木之间相隔半米。
高架的下面,则是一排排削尖了倒立的鹿角,前后左右距离则是一米。
三丈高的距离,要是从木架上面掉下来,没有意外,绝对会被倒插在地面上的锋利鹿角刺穿身体,最终的结果,没脑子的人都能想到。
这是真正的死亡训练,没有侥幸。
士兵们要从这边爬上去,顺着木架爬过三百米的距离,爬到对面。若体能不够,意志不坚,中途抓不住掉下去,最终的下场就只有死。
半年的训练,两午三百名兵卒的体力足够攀爬过三百米的木架。
之前的训练中就有这一项,只是地面上没有倒插的鹿角,就算掉下去,最重的也就是摔个骨折,躺上几天就没事了。
有了足够的体力,并不代表就万无一失。
每次训练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从上面掉下来。
要想彻底将这种意外杜绝掉,就只能通过真正的死亡训练,才能将一些人的侥幸念头或者是偷懒思想给抹杀掉,让破军营真正发生兑变。
人心最是难测,就算激励机制再好,惩罚再重,总会有人在训练时体能耗尽,就算摔下来摔个骨折,也不愿意再坚持一下爬上十几米。
实则只要意志足够坚定,以破军营将士的体能和训练强度,再爬个十几米又有何难。
要想将这些兵卒的潜能彻底激发出来,就只有用真正的鲜血来浇筑。
周坚穿了一身紧身装,屹然肃立在阵前,犀利的目光扫过前排的士兵,这些士兵的目光跟他对上,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周坚不由暗暗点头。
“起沙袋。”
周坚没有多余的废话,当即断喝一声。
“遵命。”
两名随从立刻奔了过来,将一个四十斤重的沙袋绑在了他背上。
最前排地一百名兵卒也熟手熟脚地迅速背上了沙袋。
“上。”
周坚断喝一声,立刻跑了过去,顺着斜梯爬上了高架。
爬到斜梯顶端后,攀住高架上的横木,手脚并用,交替换手,迅速往对面攀爬。
整整一百名兵卒也背着二十斤的沙袋,顺着斜梯迅速爬上木架,攀爬而过。
十米。
二十米。
三十米。
四十米。
五十米。
“啊!”
绮丽地惨叫声中,一名兵卒刚刚爬过五十米,换手的时候没有抓紧横木,立刻从高架上掉了下去,锋利的鹿角刺穿沙袋,从后心将那名兵卒刺了个对穿。
兵卒大口地吐着血,只来的及发出一声惨叫,眼里的生机就迅速散去。
前面正在攀爬的兵卒被吓了一跳,心里不自禁地一抖,都停下来回身观望,不想一名兵卒回头观望时手没抓稳,也跟着掉了下去,被鹿角刺穿了身体。
连死两人。
所有人都忍不住心里发寒,再也没有人敢停下来观望,拼命地向前攀爬。
“废物。”
大军阵前,典韦怒目圆瞪,忍不住大骂一声,“就这也能掉下去,这半年来天天大肉白米都吃到狗身上去了,简直就是浪费粮食。”
周武看了眼已经爬到终点跳下高架的周坚,又看了看落在最后面的兵卒,距离起点也有六十米了,当即把手一挥,“第二队,跟上。”
早就背好了沙袋,严阵以待的第二队兵卒立刻顺着斜梯爬了上去。
高架对面。
周坚只用了半柱香的时间,就爬到终点,翻身跳了下来。
回头望去,爬的最慢的距离终点还有六十米。
很快,第二个爬过高架的兵卒也翻身跳了下来,赫然是陈然这小子。
虽然累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却依旧精神振奋,犹有余力。
“陈然,不错,好样的。”
周坚不禁这这小子刮目相看,赞了一声。
陈然喘了两口,抓抓脑袋,说道:“这里每天都有肉吃,顿顿都能吃饱,将军还给了小人地种,让小人娶了婆娘,要是死在这里,可就白瞎了将军的粮食。”
“哈哈!”
周坚忍不住大笑几声,重重拍了下陈然的肩头,道:“只有平时多流汗,上了战场才能少流血。等到所有的特训结束,你小子要是给过关,本将军就封你做屯长。”
“谢将军,小人绝对不会偷懒。”
陈然大喜,连忙谢恩。
做屯长,那可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美事。
要知道,在破军营当兵,待遇可比在其他军队里面要高的多。
做到屯长,估计最少也能到一百亩地的赏赐,还有大把的钱银,再加上比普通兵卒高出许多的军饷,到时候就算取上四五个娘们,也足够养的起。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等到以后立了军功,还能做到军候、司马,赏赐更多。
整整一百人,最终爬到终点的,只有九十七人。
第三个是在爬到距离终点不到十米时,坚持不住掉下去的。
死了三个,让活下来的九十七人清刻地认识到了什么叫血的教训。
以前训练时,虽然所有人都很卖力,但是没有死亡的巨大压力,终究无法将潜能发挥到最大。直到此刻,活下来的九十七名兵卒才开始真正的兑变。
毫无疑问,这是一片死亡之林。
没有人对这样的死亡训练有意见,因为就连身为将军的周坚,也同样背着比其他人更重的沙袋,攀爬过了这片死亡之林。
主将都以身作则,小兵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很快,第二队也爬了过来,这次只掉下去了一个,而且运气比较好,掉下去的时候身子被撞到鹿角上,不过一只胳膊却被鹿角刺断,成了残废。
虽然成了残废,但终究要比丧命要好些。
就算以后不能再当兵,但好歹还有一个胳膊,而且还有赏赐的王十田产,而且赋税全免,以后娶上婆娘,种田过日子还是足够。
按照破军营的律令,普通士卒赏赐二十亩良田。
但如果战死或者致歹,不能再当兵的,还会加赏三十亩良田,包括死亡训练。
一队队兵卒爬上高架,背着沙袋奋力往对面攀爬。
一个半时辰后,两千三百名士兵全部爬过高架。
最终死了十八个,残五个,还有一个家伙运气比较好,从高架上掉下去之后,居然没撞上鹿角,死里逃生,也算是老天眷顾了。
周武将伤亡数字报上来,又问道:“公子,死亡和残废的该如何安置?”
周坚道:“死亡的厚葬,残废的解除兵役,分发五十亩良田,赏钱十贯。”
“遵命。”
周武答应一声,随即跑去整队。
很快,剩下的兵卒在校场上列好了军阵。
周坚披上披风,大步走上点将台,刀锋般的目光扫过下方的兵卒,大声道:“这就是死亡训练,真正的死亡训练。没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不下来,就只有死。”
校场上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说话。
这次的死亡训练,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大多数人心里还有些发凉,他们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够适应死亡的威胁。
周坚继续道:“但是,本将军要告诉你们,这样的训练只不过是个开胃菜,只要你们多流蹼汗,多下点功夫训练,将意志磨练的坚如钢铁,想要完成训练并不难。真正的战争远比现在的死亡训练要残酷的多。”
“等到你们将来上了战场就会发现,就算你有强悍的体能和顽强的意志,在战场上也一样会死人。现在的死亡训练虽然会死人,但根本不可能把你们逼到必死的绝境,要想在绝境中求生,你们就必需要平时多流血,将来上了战场才有可能活下来。”
台下静悄悄的,依旧没有人吭声。

第129章 出大事了
宛城,太守官邸。
周坚刚刚去了趟乔府回来,戏昌就过来了。
“来,志才快坐。”
周坚让戏昌在对面坐下,抓起火炉子上的陶罐递了过去,道:“这是上次鲁阳令张玄送来的那枝老山参,本将军又在里面加了几味补药,有通经活络、益精补气之效,你这身板有点差,听说上个月还染上了风寒,快来喝两口补一下。”
戏昌愕然道:“主公,这可是头烫。”
周坚笑道:“本将军体壮如虎,喝再好的参烫也没什么效果,就是给你炖的。”
“谢主公。”
戏昌眸子里掠过一丝暖意,抓起陶罐喝了几口,又将陶罐递给周坚,这才道:“方才主公去了乔府,荆州刺史王睿谴使前来借粮,不知主公见是不见?”
周坚问道:“志才怎么说?”
戏昌沉吟道:“如今南阳治下虽然生民安定,亦无匪寇作乱,但主公到南阳后先后凑免了十余名官员,治罪黜免的郡县吏从更是多达上百,昌已经收到消息,朝中有大臣要提议将主公调任御史中丞。王睿使者欲借粮两万石,言若是无公肯借粮,王睿可上书朝廷为主公正名,以避朝堂之祸,昌以为此计可行。”
周坚淡然问道:“大将军可有回信?”
朝中有大臣要提议将他调任御史中丞一事,周坚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御史中丞乃是少府属官,虽然显赫,但却远不及一郡之守权重。
而且乱世就要来临,只有地盘才是最重要的,周坚自然不会将不想去少府任职。
戏昌道:“大将军何进虽有回信,但言辞却甚为含糊,若朝中大臣果真提议,何进怕是不会为主公出力,还得另求自保。”
周坚冷笑道:“何屠户这无能之辈,果然一点都靠不住。”
戏昌喟然道:“今各州刺史及各郡太守拥兵自重,朝廷虽然无暇他顾,但也对州郡长吏深为忌惮,何进身为当朝大将军,手中却无多少兵权,猜忌主公也是在所难免。”
周坚沉吟道:“春上小麦及水稻收成还不错,两万石粮食还是有的。不过不能给王睿两万石,只给他一万石就行,而且要先让他上书朝廷为本将军开脱,然后再借粮。”
戏昌道:“昌也有个想法。”
周坚道:“志才请讲。”
戏昌微笑道:“南阳铁官令王岐乃王睿同宗,眼下胡三冶铸兵器铠甲少精铁,主公何不请王睿修书一封,让那王岐送五万斤精铁。王睿急缺粮草,谅必不会拒绝。”
周坚击节道:“善,就依志才所言。”
戏昌又道:“还有一事,王睿来使欲求见主公。”
周坚挥挥手,道:“志才处理就行,本将军就不见了。”
戏昌道:“此人乃荆襄名士,实当世大才,主公何不见上一见,日后若有机会,不妨招至帐下效力,则主公可得一大助力。”
周坚‘哦’了声,欣然道:“能得志才如此褒赏,想必不凡,本将军到要见上一见。”
“主公稍待,昌去去便来。”
戏昌答应一声,当即起身离开内院,前去叫蒯良。
不多时,便与蒯良相携而来。
“在下见过府君大人。”
蒯良稳步上堂,向周坚长长一揖,心中却十分惊讶,素闻南阳太守周坚去岁时才刚刚及冠,不想果真如此年轻,真是后生可畏。
“先生免礼。”
周坚肃手道:“且请入从。”
蒯良又施一礼谢过,才转入次座。
戏昌则陪座了对面,自有仆佣婢女奉上酒水茶典。
周坚令婢女倒上水酒,举杯共邀,和蒯良、戏昌共饮了一杯,才问道:“蒯良先生乃荆襄名士,昔日曾为百姓之冤三诉公堂,高风而亮节,坚实感佩之。”
蒯良淡然道:“虚名不足为道耳,实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