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周氏三国 >

第65部分

周氏三国-第65部分

小说: 周氏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琰连忙答道:“爹爹,我们现在在船上,是周武带人把我们救了出来,皖县到处都是匪贼,无处可去,只能先随周武去南阳再说。”
“周武?去南阳?”
蔡邕一顿,有些回不过味来。
蔡琰道:“周武就是周坚大人的侍从,爹爹您见过的。”
蔡邕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叫道:“停船,快点停船。”
乔玄刚刚醒来,也听到了蔡琰父女的对话,也跟着叫了一声,“快停船。”
周武无奈,只得停下快船,于船头转过身来,向二人行礼,“小人见过乔玄,见过蔡先生。船上狭窄,无法大礼拜拜,请二公见谅。”
乔玄道:“不必客气,多谢足下相救之恩。”
周武忙道:“乔公客气了,眼下庐江境内匪贼作乱,皖县也被贼兵围攻,乔公的庄园已经被毁,生民有旦夕之祸,乔公和蔡先生何不随小人先往南阳,再定行止?”
“这……”
乔玄顿时迟疑起来,南阳他自然是不想去了。
然而,正如周武所说,如今庐江境内群匪作乱,庄园被毁,皖县也被贼兵攻打,若是回去的话,恐怕难逃兵灾,多半会送了性命。
但是,去南阳……
乔玄故土难离,背景离乡的滋味实在不怎么好受。
蔡邕同样也不想去南阳,只是原因和乔玄却不同。
众人之中,唯有蔡琰一百二十个愿意,恨不得立时就到南阳。
此时,后面的十九艘快船也赶了上来,在四周停下。
周泰亲自操船,居然还落在了周武后面,心里大是不爽,无奈手下的水贼无论体力还是配合,都离十随从差之甚远,周泰体力再好,水性再精,也难以左右团体的胜负。
见周武停船,不由喝问道:“为何停下?”
周武忙道:“幼平稍安勿躁,乔公和蔡先生醒来了。”
周泰一听,立刻不吭声了,并且将自己的坐船划的远远的,免得让乔玄和蔡邕知道自己贼寇的身份,坏了周武大事,可就白费力气了。
蔡琰见状,也连忙劝道:“爹爹,乔伯父,如今庐江境内匪祸成患,回去的话也躲不过匪祸,不如先到南阳,届时去留再定行程。”
乔玄叹道:“也只好如此了。”
蔡邕没有吭声,只在心里暗叹一声。
周武唯恐再生变数,哪敢废话,连忙下令开船,五名随从操起船浆划入江中,小船立刻再次,乘风破逆江而上,傍晚时分便到了柴桑。
周武靠岸停船,在一家数十户百姓的小村子借了两间民宅,安顿乔玄、蔡邕、蔡琰和乔家姐妹住下,亲自带着九名随从在屋外轮班守夜。
周泰和手下五百名水贼则在江边的一处密林中过夜,好在水贼们居无定所,早已经习惯了露宿荒野的生活,到也不觉得苦。
深夜,江边。
周武和周泰隔着一堆篝火,相对而坐。
干燥的柴禾烧的噼啪作响,两只肥大的兔子被烧的金黄,肉香四溢。
周泰随手翻转了几下,将一只兔子取下,扔给了周武。
周武接过来翻了几下,却没有马上就啃,而是道:“幼平兄此番相助之情,周武无报为报。然江夏境内也多有匪寇,走陆路并不太平。某生死事小,误我家主人事大,吾意从江水水路乘船过江夏,入南郡。从南郡北上南阳,再劳烦幼平兄一程如何?”
周泰不悦道:“某既然答应助你,自然会将你一路送到,又岂有半途而退之理?”
周武大喜道:“多谢幼平兄。”
周泰皱眉头:“你这人好不痛快,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周武点点头,心里却转着念头,这周泰武艺还在自己之上,也是一员猛将,而且和蒋钦有兄弟之谊,等到了南阳,必定要想办法将其留住。
之所以再周泰一路护送,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此。
来的时候蒋钦专程找了自己,请自己务必要将周泰诳到南阳。
否则以自己和九名随从的实力,再加上公子的五十名精锐亲兵,就算沿途遇到小股匪寇打家劫舍,将乔玄和蔡邕两家五口人安全送到南阳,还是不成问题的。
次日一早。
周武逆江而上,中午时分便出了扬州,进入江夏境内。
越往前行,江水两侧的山峰便越发陡峭起来。一路经三江口,过赤壁,五日后进入南郡地界,八日后到了南郡郡治江陵。
江陵是荆襄军事重镇,南望江水而建,是荆南地区最繁华的大城。
周武将乔玄、蔡邕、蔡琰及乔家姐妹接上岸,却见周泰并未上岸,手下的五百水贼也全都站在船上,并没有半点要上岸的意思,不由问道:“幼平为何不上岸?”
周泰道:“足下已至江陵,某该回去了。”
周武忙道:“江陵距离南阳尚有近千时之遥,我等仅五十余人,若遇到匪寇,怕是难以抵挡,幼平兄何不到了南阳地界再离开?”
周泰哈哈大笑一声,道:“安敢如此欺某,南郡境内并无匪寇,某岂会不知道。南阳某就不去了,足下请自便。”
说罢竟是再不理会周武,下令水贼掉过船头,扯起风帆顺江而去。
周武无奈,暗叫了一声失算,只好带着九名随四十余名亲兵,往江陵而去。

第107章 召邓卓进京
洛阳,大将军府。
何进忧心忠忠地对谋士许悠道:“今西凉大军猛攻长安,朝廷将可战之兵全部谴往长安迎击叛军,京畿洛阳兵力空虚,这该如何是好。”
许攸眼里掠过过一道异色,道:“大将军所虑,恐非此事吧?”
何进脸色一变,干笑了几声,道:“不瞒子远,洛阳虽还有八千西园新军驻守,但留守之冯芳、夏牟皆为阉党羽翼,本初、孟德。公路等皆随军出征。吾身为大将军,如今手下却无一兵一卒可用,若阉党骤起加害之心,恐祸不远矣。”
“大将军所所虑甚是。”
许攸附合了一句,略一思忖,便道:“大将军何不召邓卓入京?”
何进愕然道:“子远不是说周子渊之所以为大本将军举荐邓卓,实乃排挤异己,想独掌南阳大权吗,若召邓卓进京,周坚岂不是再无人制衡?”
许攸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朝局崩坏,且大将军手里无一兵一卒,福祸在旦夕之间,当务之急是尽快掌握一支兵马,其他的都顾不上了。”
顿了下,又道:“邓氏乃南阳豪族,私兵数千上万,邓卓即想投效大将军,大将军何不令其于南阳募得兵卒数千,再率军进京,如此一举数得。”
何进顿时眼睛亮了起来,击节道:“此计甚妙、甚妙,就依子远之计。”
许攸面有得色,继续说道:“如此一来,大将军不但可得数千兵马,还示思宠于那周子渊,必能令其归心。而且周坚讨平南阳匪寇,抚境安民有功,大将军何不再趁机上奏天子为其表彰,再党其部众,待日后朝局再有变动,亦可引为强援。”
何进连连点头道:“子远所言甚是,本大将军这便派人去办。”
许攸目露得意,却连忙恭维了一声,“大将军英明。”
何进多日来的难事有了解决办法,只觉心情大好,喜的连连搓手。
宛城,太守府衙后院。
两条汉子刀来戟往,正杀的不可开交。
典韦、许褚、蒋钦及众随从等人,则肃立一旁观战。
正在厮杀的两人正是周坚和黄忠,一旁观战的许褚目光灼灼,战意高昂。
当!
穿云裂空的金铁交击声中,两人同时向后弹开。
黄忠落地后退了三大步便站稳,周坚虽也只退了三步,但身子却猛地晃了好几下。
虽然尚未分出胜负,但单就气力而论,却已经高下自判。
“黄汉升好大地力气。”
周坚心头凛然,记得以前看三国演义时,黄忠好像没这么猛,现在单论膂力的话连自己已经不在曲伟之下,如果拼杀,典韦和许褚已经不是对手。
黄忠膂力既然略胜自己一筹,自然也在典韦许褚之上了。
而论武艺,黄忠也丝毫不在典韦和许褚二人之下。
三十多岁,人的体能还处于最巅峰的时期,这个时候的黄忠,单论武综合实力的话怕是典韦许褚也不是得逊上半筹,就是不知道和吕布相比会是怎样。
至于周坚,想战胜现在的黄忠也绝不轻松。
黄忠一击而退后没有再趁机势抢攻,而是拱手道:“大人武艺精湛,下官佩服。”
周坚哈哈笑了几声,还刀入鞘道:“行了,这些恭维的话以后就不必说了,我虽然擅长近身搏击,但汉升膂力却要胜我一筹,我想胜你也不容易。我看好像老典和仲康已经等不及了,我就不陪你们玩了,你们几个玩玩吧!”
“老子先来。”
周坚话音方落,典韦已经大吼一声,持戟直扑黄忠。
自从黄忠到了南阳后,典韦了许褚两个猛汉就不再寂寞,加上黄忠,一有闲暇就杀的难解难解,委实是有一次黄忠独挑典许二人,支撑了近百回合才败北。
典韦和许褚大是不服,天天都要拉着黄忠厮杀一场,才肯罢休。
要知道,若是换了典韦和许褚,被其他两人围攻,估计连三十合都支撑不下来。
黄忠独斗二人,能支撑五十回合,典韦和许褚虽然嘴上不说,实则心里明白,两人不是黄忠对手,黄忠若想取胜,也得在百回合开外。
周坚在旁边看了一会,就见周晖面露喜色,匆匆走了进来。
“兄长面有喜色,却不知有何喜事?”
周坚笑着问,很久没见周晖这么荣光焕发了。
周晖行到近前,才道:“确有一件喜事,为父上午邀戏昌外出论经,已经与其约好今晚在府上饮酒。之前为兄数次相邀,皆被其拒绝,今次却答应下来,想必已经决定要出仕为朝廷效力,子渊今晚可来为兄府上赴宴。”
周坚大喜道:“好,今晚我必前去赴宴,亲往说之。”
周晖笑道:“戏昌必是已经想通了,才会答应为兄之邀。子渊亲往说之,谅戏昌必定再无拒绝的理由,必然会答应出仕效力。”
周坚喜的连连搓手,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戏昌是第一个被他真正看中的人才,费了这么大心思和力气,总算是等到一点阳光了。
自从周武率部归降后,戏昌在南阳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周坚不但命人将其妻子取来宛城与其团聚,又送宅邸仆佣、金银田产,并且取消了对戏昌的禁足,至少表现上不再限制其自由,而且也无派人监视,可说已经做到仁至义尽。
周晖一直邀戏昌过府相聚,戏昌如何不知道周晖邀请背后的意思,虽然两人私下经常来往,却从来不登门过府,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意思不说出来也明白。
此番周晖再次相邀,戏昌既然答应了下来,就说明已经做好了某种准备。
周晖又道:“戏昌不喜排场,若是为兄叫的人多了,恐怕反为其不喜,因此为兄再没叫其他人,今晚赴宴的就只我等两家,子渊可带妾室赴宴。”
周坚微笑答应一声,道:“好,就带青妍吧,再没别人了。”
周晖失笑道:“子渊已及第加寇,且贵为南阳太守,府中却只有一个妾室,怕是会被人笑话,需得多纳几门姬妾才是。”
周坚大点其头,之前是一直没时间,现在好不容易诸事都安顿下来了,也该是时候多纳几门漂亮的姬妾了,不然岂非白白活了一场。

第107章 野心
长安。
自从西凉叛军攻破槐里,兵围长安以来,昔日人口稠密,繁华富庶的三辅地区延续了近两百年的太平盛世终于被打破,遭到了战火的侵袭。
特别是西凉叛军不但抢豪门富户,连平民百姓也一样照抢不误。
大片的村庄被焚毁,百姓无以为家,只好扶老携幼的开始逃亡。
西凉叛军虽然彪悍善战,但军纪却极度混乱,凶残成性的兵卒在不但抢掠百姓,而且奸**杀妇女和孩子,其惨无人道之行,简直令人发指。
十月初,韩遂率部十万攻打长安,董卓赶到长安后,收拢败军据城坚守,朝廷又征调全国之兵,尽数谴往长安迎击叛军,到十一月底,长安城内的朝廷大军已达十万之众。
韩遂挥军猛攻近两月,非但未攻破长安,反倒遗尸无数,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士卒衣衫单薄,已多有冻毙者,只得暂且退守槐里。
董卓本欲趁凉叛军退兵时挥军掩杀,趁势击破叛军,谁料叛军虽退却不及乱,且西凉民风彪悍,士卒个个悍不畏死,偷袭打成了混乱,一点便宜都没占到。
所幸大军前部乃是朝廷最精锐的中央官军,若是换成新募的西园新军朝廷征发来的郡国兵,弄不好还会被西凉叛军给反击杀的大败。
破虏将军府。
董卓召集诸将议事,校尉以上校领悉数到场,济济堂,不下五十人。
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袁术等人也尽数在列。
董卓环视众将,大声道:“今西凉叛军虽然暂时退兵,但有槐里坚城可守,且叛军有十余万之众,又彪悍善战,诸将可有破敌之策?”
堂下诸将立刻不吭声了,显然都没什么破敌良策。
原本因为黄巾叛乱被朝廷迅速讨灭,诸将都以为叛军乃乌合之众,不堪一击,然而到了长安后才发现大错特错,西凉叛军和黄巾叛军根本就不能混为一谈。
黄巾叛军的确是一伙乌合之众,然而西凉叛军则完全不同,虽然缺乏军纪,也没有什么训练和兵器装备,但战斗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