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周氏三国 >

第25部分

周氏三国-第25部分

小说: 周氏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让站在灵帝后面,扫了一眼奏章上的内容,脸色也立刻就变了。
好半天,灵帝才回过神来。
“这,这,这……”
灵帝手脚发抖,也不知是气的还是急的,半天没说出一句完整地话。
文武百官心里就是一惊,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灵帝忽然‘啪’地一巴掌拍在御案上,气愤地骂道:“好个张角,大胆反贼,竟然敢自称大贤良师,聚众谋反,简直岂有此理。”
“什么,聚众谋反?”
德阳殿上立刻炸开了锅,文武百官议论纷纷起来。
有大臣急出班奏道:“皇上慎言,皇上慎言呀,张角乐善好施,救患济困,怎么可能会聚众谋反,此实属妖言惑众尔,请皇上明察。”
文武百官齐视之,才见出班进言者乃尚书丞杨众。
见有人出了头,众文武也急忙附议,皆因之前就有官员上奏朝廷,俱言张角的太平道乃是祸乱之源,请朝廷及早处之,百官皆言乃妖言惑众,此时自然不能退缩。
灵帝重重一拍御案,怒气冲冲地道:“什么乐善好施,救患济困,己吾令周坚已经抓到了二十余名太平道信徒,俱言太平道密谋三月初五起事,届时三十六方并起,要祸害朕地大好江山,逆贼就在陈留大牢,待朝廷提审,汝等还敢说是妖言惑众,简直岂有此理。”
“这……”
文武百官俱皆心头一惊,不敢再言。
张角要真谋反,再劝的话,自己岂不也成了同伙。
出班进言地尚书丞杨众更是吓出一声冷汗,连忙缩进朝班里,冷汗涔涔。
德阳殿上一时鸦雀无声,静的落针可闻。
袁隗清了清嗓子,出班道:“皇上可否将密章让微臣一观?”
灵帝随手一甩,兀自怒气不消地道:“拿去。”
张让急忙接了密章,奔下御案递给袁隗观阅。
袁隗接过密章,匆匆阅罢,脸色立刻凝重起来,奏道:“皇上,密章言之凿凿,但兹事体大,不可不慎,臣以为可速将捕获之众押赴京师提审,再做决断。”
文武百官一时都被这消息震住了,不敢再乱出主意,尽皆连忙附议。
灵帝少谋寡断,就问中常侍张让,“张让,汝以为如何?”
张让转了几个念头,宦官封胥、徐奉在他跟前说过太平道地好话,不过自古以来,谋反都是天字第一号大罪,万一真有其事,可是诛连之祸,不看殿下百官都不敢胡乱进言,就算要跟党人斗,也不急在这时,就忙道:“皇上,老奴认为袁大人说的对。”
灵帝没有什么主见,只好道:“准袁爱卿所奏。”
百官忙应旨,赞皇上圣明。
灵帝又对袁隗道:“袁爱卿,可速令陈留太守张邈将逆贼押来京师候审。”
袁隗忙道:“臣遵旨。”
己吾,县衙大堂。
周坚身穿官服,高踞案首,神情肃然。
县丞成康、县尉王全及大小吏从等二十余人分列两旁,一个个脸色也十分凝重。
太平道要举事造反,县中的大小官吏都已经得到了消息。
想那太平道徒遍布大汉十三州,何止数十万,一旦造反,必将席卷天下,想想都令人心中战栗,这么大的事情,委实令这些县中的芝麻小吏有些六神无主。
天下承平已久,习惯了太平安乐的人们,对兵灾总是有种本能的畏惧。
二十余名佐官属吏虽然强自镇定,但眼神里深处的恐慌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周坚目光环视,淡然道:“太平道逆贼要举事,大家都说说吧,该怎么办!”
县丞成康定了定神,连忙道:“大人可下令县中整顿武备,修缮城防,组织县中可战之军卒抓紧操练,以防不测。”
众官吏纷纷点头,大表赞同。
周坚扫了眼县尉王全,问道:“县中有多少可战之兵?”
王全道:“这个,去除老弱,不足三百。”
周坚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在操练新军上,对县府中的军卒从来都是放任自流,毕竟其中牵涉了许多人的利益,贸然去碰的话怕是四面树敌,于大计不利。
不过现在黄巾起义即将爆发,到是正好借机将县府军卒整顿一番。
周坚沉声道:“以前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本官就不追究了,从今天起,速将军营中的老弱清除出去,但要妥善安置好了。再大开府库,招募义勇,分发军械武器,抓紧时间操练。”
王全忙道:“下官遵命。”
周坚环视众吏,森然道:“太平道一旦举事,届时怕是兵连祸接,你们以前的那点破事本官不想追究,但是从现在开始,诸位都要同心戳力,应对即将到来地兵灾。若是有人还敢在这个要命的关头不守法度,本官定不轻饶。”
“下吏不敢。”
众官吏抹了把冷汗,连忙齐声答道。
不用周坚多说,这个时候也没人再敢贪赃枉法,毕竟一旦太平道挟众叛乱,连小命都保不住了,要再多的钱银又有何用,毕竟小命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实际上自从开春周坚整治了一片污吏后,这些官吏就收敛了许多。
如今事关自己的身家小命,以及全族人的安危,自然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拖后腿。
安排完了县府中的大小事,周坚回到后院,又召集一众手下商议对策。
典韦、许褚、周武、蒋钦、陈方等人全都齐聚一堂,个个脸色凝重。
周坚环视众人一圈,问道:“大家有什么看法,都说说。”
陈方率先道:“己吾境内二十余名太平道信徒头目已经被擒获,且大人早有准备,千余新军足可应对危局,就算太平道举众而反,谅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周坚不置可否,自己辖地内的太平道徒他从来都没有担心过,他心中考虑的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乱局中尽可能的扩充实力,最好能立些战功,弄个太守干干。
要知道一郡之守不论是职权,还是能够掌握的实力,可比当个小小的县令要强的多。
陈方才干平平,这种守好家门,万事大吉的想法显然不合周坚的意。
周坚又问周武,“你怎么看?”
周武想了想,答道:“自从公子来到己吾,与民为善,安置流民,辖境内的百姓虽然并不富裕,但至少能安居乐业。己吾的太平道徒虽然不在少数,但真正肯放弃安定生活,冒着杀头危险造反的人其实并不多。”
众人连连点头,信奉太平道是一回事,但造不造反又是另一回事。
百姓之所以会造反,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没了活路,才不得不提着脑袋造反。
然而,只要生活安定,又有谁会跟着去造反,要知道老百姓都是最实在的。
周武接着道:“属下觉得己吾境内会跟着造反的百姓不会多,除非是别有用心的,想趁乱打劫的一些不法之徒,只要县尉大人再招募些精壮勤加操练,就足以应付危局。”
周坚暗暗点头,己吾境内的情况确如周武所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现在要考虑的不是辖境内的问题,而是如何趁机扩充实力。
周坚环视了众人一圈,沉声道:“己吾县境内的太平道徒没什么好担忧的,不过太平道数十万众,一旦逆反,天下各州郡必定兵灾四起,朝廷必会发兵往讨。吾意率领新军随朝廷大军讨破太平道叛乱,谁可为我跑一趟洛阳?”
陈方问道:“大人可是要结好十常侍,乱起时求得带兵之权?”
“不错,正是如此。”
周坚点点头,在座的都是心腹之人,没什么好隐瞒的。
陈方道:“下官去一趟吧,阉宦贪好财货,谅不致有差错。”
周坚道:“我收藏的虎皮还有几件,可带上一件送给张让。而且太平道若反,朝廷发兵征讨,十常侍必定要安插心腹之人争夺兵权。阉贼无亲信之人带兵,正南可往这方面多下点功夫,谅可成事。”
陈方道:“下官遵命。”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37章 给曹阿瞒泼点脏水
县衙内院,所有人都离开后,唯有周武留了下来。
周坚在堂下负手来回踱步,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似有大事难以决断。
周武心下疑惑,问道:“公子可是有要事交给属下去办?”
周坚顿住身形,喟然道:“不错,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本想交给蒋钦去办,又恐蒋钦复为贼寇,与我离心,只能交给你去办了。”
周武问道:“不知是何要事?”
周坚目露森然,道:“混入贼营,袭杀南阳太守褚贡。”
“混入贼营,袭杀南阳太守褚贡,这……”
周武吃了一惊,袭杀地方郡守可不是小事,一旦漏泄,可是会祸及全族。
周坚森然道:“太平道造反可是最好的机会,只要我能在平叛时立下军功,到时就要想办法搞个郡守。天下各郡,以南阳为最,户五十余万,口两百余众,不但钱粮丰足,而且盛产精铁,实乃龙兴之地。我若要迁守南阳,就必须要杀掉褚贡。”
周武点点头,道:“属下明白了。”
周坚又道:“屈身事贼不是小事,你带一半随从改名换姓乔装前往,袭杀褚贡后可视情形决定行止,但千万要记得不能泄漏身份。”
周武奋然道:“属下遵命。”
周坚点点头,刚想要他去准备,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既然要周武去当贼寇,何不顺便给曹阿瞒那厮身上泼点脏水,来个一举两得。
就算不能将曹阿瞒阴死,也要让其焦头烂额一番才行。
周坚当即道:“听说沛国谯县有曹氏和夏侯两大姓,你可冒曹仁之名号,所带随从更名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等两姓族人,给这两家多泼点脏水,罪名越多越好。”
周武疑惑道:“不知公子为何要嫁祸这两家?”
周坚道:“此事你先不必多问,以后就知道了。”
周武不敢再问,只好道:“属下遵命。”
东汉朝廷的腐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数百年的安乐,让朝中百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习惯性地用最稳妥,效率却是最为低下的办法处理,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迅速应急。
距离三月初五还不到两个月,押解太平道徒至洛阳,一来一去,黄花菜都凉了。
这样的处理办法,在太平盛世自然最为稳妥,但是用来应对足以撼动汉廷统治根基的黄巾爆发,只能说汉廷的统治者已经不再适应历史发展的舞台。
逆贼还没有押到京师,几天后,一封密告就再次震惊朝野。
张角的门徒唐周上书密告,俱言太平道谋反事宜。
消息确认后,顿时朝野震惊,京师沸腾。
汉灵帝一怒之下,直接将尚书丞杨众打入天牢候审,司徒袁隗罢官。
张邈地密章递上后,杨众还替太平道说话,没有直接被定个谋逆罪,已属大幸。
所幸唐周告密,要是真等从陈留将叛逆押到京师,可就什么都晚了。
此议乃司徒袁隗所献,有失察之罪,直接罢官。
京师,洛阳,德阳殿。
灵帝脸色铁青,余怒未消。
文武百官脸色凝重,凛然噤声。
中常侍张让则不停地抹着冷汗,暗忖幸好没有替太平道说话,不然怕是祸事至矣。
汉灵帝气愤地道:“朕自登基以来,虽未有功于社稷,但亦与民为善,因何连年来祸事不断,叛乱四起。今张角聚三十六路之众谋逆,众位爱卿何以教朕?”
太尉杨赐出班奏道:“皇上,张角挟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三十六路之众举事,且有内贼为应,不可不防。可令各州从速捕杀太平道信徒,并将封胥、徐奉等阉贼腰斩弃市。贼酋即诛,则叛乱不足虑矣。”
百官连忙附议,再不敢乱进言,免得祸从口出。
灵帝道:“此议大善,杨卿可从速安排。”
杨赐长声道:“臣遵旨。”
中常侍张让忙道:“皇上,射阳县长陈喜抚镇安民,多有功绩,可任梁国相。”
“皇上不可!”
张让话音方落,殿下太仆袁逢就急出列,大声道:“射阳县长陈喜为官无道,射阳百姓多有流离失所者,为太平道所惑,请皇上明断。”
“什么,还有这等事?”
灵帝急视张让,不信道:“张让,可有此事?”
张让恨极了袁逢多事,忙道:“断无此事,请皇上明察。”
袁逢急道:“皇上,老臣所言句句属实,万不敢欺瞒皇上,请皇上明断呀!”
百官也急忙附议,宦党与党人之争由来已久,张让想要趁机提拔亲属子弟,百官自然不能让其如愿,是以极力劝谏。
灵帝明显更信任张让,闻言蹙眉道:“让张对朕忠心耿耿,安敢欺瞒于朕,袁老大人可不必多言,传朕旨意,任陈喜为梁国相。”
张让大喜谢恩,“老奴遵旨。”
百官皆长叹一声,相顾无言。
太平道聚众起事消息走露,朝廷大肆捕杀太平道徒,马元义被车裂,数日之内京师洛阳株连千余人,并且下令冀州追捕张角。
张角闻报后,立即传檄八州三十六路,仓促起事。
一时中原大地烽烟四起,太平道信徒头扎黄巾,自称黄巾军,皆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攻城掠地,势如破竹。
消息传到洛阳时,顿时京师震动,天下沸腾。
汉灵帝急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卫五营将士整点武器,镇守京师;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