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周氏三国 >

第214部分

周氏三国-第214部分

小说: 周氏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三万精锐步军,马超的两万西凉铁骑也北上驻扎在宛城北郊,南阳的十万屯田兵更是进入了战略状态,随时准备披装挂甲出征。
在攻下扬州后,周坚再次对麾下军队进行了整编。
除了驻扎在襄阳的十万精锐大军,共有淮南、江夏、南阳、关中四座屯兵大营,其中关中的屯田兵大营为二十万人规模,其余的都为十万人规模。
另外还有水军五万,甘宁的两万南海水军和周泰的三万荆州水军。
最后就是马超整编训练的两万西凉铁骑。
周坚麾下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六十七万,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不过,除了驻扎在襄阳的十万精锐大军和马超的两万西凉铁骑,还有五万水军是纯粹地职业军人,除了战争和日常训练,并不从事其他的任何劳动生产。
其余的五十万屯田兵并不算是职业军人,只在农闲时进行操练。
“夏侯惇这是要干什么?”
周坚蹙眉道:“曹操已经率军去了官渡,夏侯惇手里还能有多少兵马,这个时候不集中有限地兵力收缩防线,还敢主动出兵南阳,难道他以为凭区区万余兵马就能守住叶县不成?”
“应该不是。”
庞统第一个提出了质疑,“夏侯惇身经百战,乃曹操麾下第一大将,根本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应该是想在叶县布局什么,以阻挡我军北上。”
诸葛亮也点头道:“不错,不过夏侯惇并不善谋,还不足以谋划全局。亮以为,这里面肯定另有他人谋划,甚至极有可能是郭嘉在策划。”
“郭嘉?”
周坚眉头蹙地更紧,数年前征讨扬州差点栽在曹操和郭嘉手中,对于郭鬼才他一直怀有极高地戒心,丝毫不敢大意。
庞统答道:“孔明所言极是,曹操必然能料到,纵然他能击败袁绍大军,我军也不可能放过这千载难逢地良机,必然会在关键时刻出兵,因此不可能没有后手。然曹操本来兵力就远不及我军,麾下诸将也不足以抵挡我军,陈宫、程昱等虽然善谋,但比起郭嘉毕竟还是差了些,更远不及军师。唯有郭嘉,才有可能牵制我军介入中原战场。”
戏昌面色淡然,一言不发,对庞统小小地恭维也不放在心上。
诸葛亮附议,“**不离十,若亮所料不差,郭嘉八成就在夏侯惇军中。”
周坚看向戏昌,道:“志才有什么看法?”
戏昌微笑道:“昌以为士元和孔明所言在理,除了郭嘉,曹操帐下诸将及诸谋臣还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在这个时候还敢主动出兵南阳。”
蒯越、徐庶及徐晃、马超等将都纷纷点头附合。
周坚‘嗯’了一声,问道:“郭嘉既然敢主动出兵南阳,必是有了绝对地把握,能将我军挡在叶县。却不知郭嘉要如何抵挡我军北上?”
众人皆沉默,就连庞统、诸葛亮,一时也想不出郭嘉究竟有何算计。
戏昌也在摇头,他也不可能未卜先知,又如何能够事事料人先机,只能透过蛛丝马迹和曹军的一举一动,来分析郭嘉的计划和战略,最终再得出结果。
周坚眉头又是一蹙,把手一挥,看向蒯越和徐庶,道:“异度、元直,抓紧时间搜集曹军地最新情报,务必要探明郭嘉准备如何在叶县抵挡我军。”
“遵命。”
蒯越、徐庶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领命。
寿春。
孙坚挥军猛攻寿春十余日,非但未能攻上城头,反而损兵折将,死伤惨重。
在心腹大将亲率数百死士夺城失败,并被太史慈一箭射死后,孙坚才不得不下令暂时收兵回营,让麾下地一众武将和谋臣暗自松了口气。
至于程普、黄盖二将,则悲愤地恨不得插翅飞到寿春城头,宰了太史慈给韩当报仇。
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人追随孙坚日久,感情最深。
然而早在十多年前,祖茂就战死长沙。
如今韩当也不幸战死,让程普和黄盖在愤怒的同时,也生出一种深深地悲凉和无奈。
中军大帐。
鲁肃实在忍不住了,劝道:“主公,寿春有周瑜地十万淮南屯田兵,我军兵力本就不及淮南军,以弱势之兵强攻城郭,只能徒增伤亡,请主公明断。”
荀彧、诸葛瑾、程普、黄盖等心腹文武也纷纷劝阻,力劝孙坚暂时休兵。
虽然所有人都很悲痛和愤怒,但却谁都明白,休兵罢战是最明智地选择。
当初决定出兵,目的也只是为了牵制住周瑜地淮南军,令其不敢轻举妄动,而绝非是打到寿春,和周瑜地淮南军死磕。
只是因为孙策战死,孙坚为爱子报仇心切,计划才偏离了轨道而已。
孙坚面色青黑,虎目中有血光在闪烁。良久,始长叹一声道:“子敬说地对,本来这些伤亡是可以避免的,是孤一意孤行,才造成了将士们地伤亡,都是孤地错。”
“此事不怪主公。”
鲁肃忙道:“主公痛失亲子,复仇心切,乃人之情常,实为大义。”
荀彧也道:“子敬所言甚是,主公不必自责。唯今之计,我军当迅速撤离寿春,在最短地时间内撤到广陵,以免拖地久了,再为周瑜所趁。”
鲁肃也连连点头道:“还要防备周瑜谴水军从水路攻打广陵。”
孙坚这才悚然而惊,略一思忖,便当机立刻道:“若非子敬和文若提醒,孤险些便误了大事。传令,大军休整一夜,即刻拔营起程,回广陵。”
“遵命。”
众人急拱手应命,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然而就在当晚,一骑快马飞奔进了中军大营,带来了广陵太守陈登的急报,言荆州水军大将周泰率领三万水军,从水路杀进了广陵郡。
孙坚顿时大惊失色,急谴心腹大将程普率八千大军即刻出发,轻装疾进星夜驰援。
次日一早。
还不到五更时分,孙坚趁天还未亮,便拔营而起,亲率大军直扑广陵。(未完待续。。)

第327章 官渡之战(五)
寿春,周瑜官邸。
太史慈大步走进内堂,向周瑜拱手道:“末将参见将军。”
“子义免礼。”
周瑜挥了挥手,问道:“徐州军可有动静?”
太史慈有些不确定地道:“将军,徐州军今日有些异常,末将已经谴人出城去打探了。”
周瑜心中一动,当即起身道:“走,去看看。”
不多时。
周坚在太史慈和数十亲兵的簇拥下,登上了寿春城头,远眺数十里外的徐州军大营。
没等多久,数骑快马就旋风般地冲到了城下。
其中一名斥侯兵头子大声道:“启禀将军,徐州军已经跑了。”
“跑了?”
周瑜眼神一凝,大声问道:“可曾看清楚?”
斥侯兵头子亦大声应道:“小人都跑到徐州军的军营里了,看的清清楚楚,徐州军已经全都跑了,只剩下空营一座。”
太史慈失声道:“徐州军竟然一声不吭的跑了,这是怎么回事?”
周瑜似是早有预料,当即朗声喝道:“太史慈、周通、王猛、董袭、贺齐、陈武听令。”
“末将在。”
众将精神一振,连忙踏前一步,拱手待命。
“各率本部兵马,随本将追击孙坚大军。”
周瑜说罢,当即一甩披风,就疾步奔下了城头。
诸将急大声应命,随即下了城头。上马飞奔回营点兵。
朐山脚下,碧海篮天连成一线,天晴气朗万里无云。
距离海案约莫二里远的海面上,三艘渔船抛下锚,十几个渔家汉子拿着张开渔网,正在不停地撒网,将捞上来的鱼儿丢进船仓中放着的水桶里。
“那是什么?”
忽然,有人抬头向远处望去,一脸的惊疑不定。
其他人闻而扭头,就见东南方向。一望无际地海面上。竟然出现了几个黑点。
“不会是海怪吧?”
有渔家汉子不确定地道,这话一出,所有人心里都抖了一抖。
海怪地传说古来有之,但是却从无人见过、辽阔地大海没有边际。充满了神秘。生活在海边地百姓们只要一提起海怪。总有一种莫名地畏惧。
“别胡说,也可能是别地渔船。”
有经验丰富地渔民训斥了一声,手搭凉棚望向远方。
黑点越来越近。小半个时辰后,终于,所有人都看清了那是什么。
“嘶,是船,好大地船。”
有渔民倒吸了一口凉气,满脸都是惊色。
“楼船,那是楼船。”
也有识货地渔民跟着大叫,脸上写满了羡慕。
能在海上航行地楼船,想想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那该有多大才行。
不对。
楼船不是军队才有吗,而且这里是徐州,根本就不可能有水军啊!
虽然现在天下大乱,但也只有南方的荆州和扬州才有水军。而且,这些楼船可不是一艘两艘,而是足有十三艘,并且是从海上来的。
再一细看,每一艘楼船上都有旌旗飘扬,隐隐还有金戈林立,铁甲泛着寒光。
渔民们虽然都是穷苦汉子,见识有限,但也终于反应了过来,意识到了不对。
“快,赶紧收网。”
一个三十多岁,打着赤膊,浑身古胴色肌肤地汉子立刻大叫起来。
十几个渔家汉子顿时一阵慌乱,手忙脚乱地扯渔网,起锚。
然而,等到他们收拾停当,准备掉头跑路时,楼船上放下的五艘走舸已经如离弦之箭般破浪而来,很快就将三艘渔船团团围在了中间。
每一艘走舸上,都有五名杀气腾腾地士气,手执利刃,虎视眈眈地盯着渔民。
“遭了,是军队。”
渔民们心里全都咯噔一下,暗暗叫遭。
“你,过来。”
有伍长随手指了一个渔民,大声吆喝。
被指到的渔民浑身一个哆嗦,却不敢违抗,抹着冷汗,将船划了过去,在距离一艘走舸数丈远的地方停稳了,抖抖搂搂地望着五名杀气腾腾地士兵。
“这里是什么地方?”
走舸上地伍长用尾指挑了挑牙,大声喝问道。
渔民连忙答道:“回军爷,这里是小王庄地界。”
“小王庄?”
伍长眉头一皱,斥骂道:“什么小王庄,我问你这里可是徐州地界?”
渔民忙点头,“是是是,这里是徐州东海郡。”
伍长又问了几个问题,渔民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敢有丝毫隐瞒。
“来对地方了,嘿嘿!”
伍长狞笑了几声,骇的渔民们俱皆心惊肉跳时,才伸手一指大海深处,道:“不想死的话就把船划到那里去,离远一点,半个时辰内不准上岸。”
“是是是,小人遵命。”
渔民们忙不迭地点头,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只要能保住小命,半个时辰内不能回来又算得了什么。
很快,三艘渔船在水军士兵们杀气腾腾地眼神逼视下,飞快地将船划到了远处。
五艘走舸在渔船远远离开后,也迅速回到了楼船附近。
“将军,这里是徐州东海郡。”
伍长登上中间地楼船,向扶着栏杆立在甲板上地甘宁单膝跪地大声道:“距离海岸最近的城池只有不到十里,名为朐县,县中有巨富糜氏,听说是和孙坚是儿女亲家。”
“唔,到东海了?”
甘宁应了一声,虎目中随即有骇人地精光腾起,沉声喝问道:“朐县有巨富和孙坚是儿女亲家,这消息是否属实?”
伍长答道:“回将军。应该不假,那几个渔民说,两年前孙坚地儿子孙策娶了糜家大人糜竺地妹妹,搞的声势特大,远近都知道。”
“好,太好了。”
甘宁狠狠击节道:“给本将军靠岸,先抄掉孙坚地儿女亲家也不错。”
“遵命。”
山崩海啸般地大吼声中,十三艘楼船立刻加速前行。
朐县,糜府。
正午时分,一辆双马拉地大马车在数十甲士地护卫下。缓缓驶进了糜府。
刚进大门。一名三十多岁地中年男人在数十名家将仆佣地簇拥下已经大步迎了出来。
马车停下,一名二十出头地美貌少女在婢女地挽扶下,踩着锦墩下了马车。
这女子有倾国倾城之姿,闭月羞花之貌。如画的眉目间。有一股动人地风情。
“小妹。你怎么来了?”
中年男子正是糜府二爷糜芳,亲自上前扶住了少妇。
“夫君出征在外,小妹左右无事。就来家中看看二兄。”
少妇娇靥如花,声如黄莺歌唱,珠玉落盘,清脆地宛若一位十八少女。
糜芳有些担心地道:“主公率军出征,听说最近世道不怎么太平,你这么大老远地出门怎地不多带些人,若是有个好歹,让为兄如何向少将军交待。”
少妇微笑道:“兄长不必担心,不妨事地。”
糜芳又关心了几句,才连忙将少女迎进了内院。
这少妇不是别人,正是糜芳地妹妹糜环,两年前嫁于了孙坚长子孙策。
糜环进了内院,不料刚刚坐了还不到半个时辰,就听到了一阵隐隐地喊杀声。
糜芳心下不悦,正准备喝问时,一名仆佣已经惊慌失措地冲了进来。
“二爷大事不好了。”
仆佣脸色发白,抹着冷汗道:“城外来了许多军队,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县尉大人让小人来请二爷派人帮忙守城。”
“军队?”
糜芳疑惑道:“哪里来地军队?”
仆佣六神无主道:“小人不知。”
糜芳眉头就是一皱,挥了挥手道:“让糜青带五百人去帮忙守城。”
仆佣答应一声,连忙退了出去。
糜环也十分疑惑,“怎地会有军队前来攻打朐县,难道是盗匪?”
随即又摇摇头,“不可能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