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周氏三国 >

第17部分

周氏三国-第17部分

小说: 周氏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坚点点头,又对蒋钦道:“公奕和两百九江弟兄也不要闲着,等周武从流民中招募些精壮汉子,可将两百弟兄分派下去担任伍长、什长,好生操练,以尽快成军。”
蒋钦也不多问,铿然应命。
周坚这才又转向胡三,问道:“听说你收了三十几个学徒,手艺如何?”
胡三答道:“都是些无家可归的流民,真正有手艺,会打铁的只有三人,小人磨破了嘴皮子,许了好多好处,才说动他们举家迁来兖州。”
周坚就笑,说道:“那先给你记一功,赏银百两。”
胡三却道:“谢大人,不过小人得把赏钱多分给那几个有手艺的,小人许给他们好处的时候可是张嘴胡说的,这要没法兑现,那小人可就没信用了。”
周坚想起一事,忽然说道:“有机会的话,多招点人才……这样吧,从今往后,只要是有一技之长者,都给我招来,不分篾匠还是石匠,只要有手艺的都要。”
胡三一怔,有些为难地道:“这个,小人人生地不熟的,不知上哪去找……”
周坚一拍额头,“是我思虑不周,让你这铁匠去给我招揽人才,也真有些为难了。我看这样吧,这事陈方你负责,不要分门户高低,只要是真正有手艺的人,或者是对某一方面有特别爱好的,都给我想办法招集起来,我有用。”
陈方问道:“大人可否给个具体的数,要多少?”
周坚沉声道:“越多越好,要是有个成千上万,那最好了。”
陈方愕然道:“成千上万的匠人,要这么多匠人何用?”
其他人也是脸脸相觑,大是不解。
周对挥手道:“现在就不给你解释了,日后你就知道了,只管去招便是。”
“在下遵命。”
话说到这份上,陈方就不再问,拱手领命。
周坚又问胡三,“鱼鳞铠能打磨出来吗,一个月能打磨多少?”
胡三想了想,道:“小人虽然招了三个打铁的匠人,但手艺都不太精,那些学徒也只能做些帮手的事情,还顶不上用,精铁足够的话,一月最多只能打磨十件。”
周坚皱眉道:“太少,能否增加到两百件?”
胡三吃声道:“这么多,那得至少再有三十个手艺娴熟的匠人,五十个勉强能打下手的学徒才行,而且还得有足够的精铁。”
周坚凝声道:“这个你去招,己吾所有的铁匠随便你逃,要钱给钱,要地给地,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只要能保证每月打磨两百套铁甲就行,至少也得一百套。”
胡三忙学着陈方拱手道:“小人遵命。”
周坚拍了拍腰间的宝刀,道:“还有环首刀,能打造多少就打造多少。”
胡三忙答应一声,这个到是好办,比打造鱼鳞铠要相对容易些。
周坚道:“打造兵甲时要尽量提高技艺,缩短打磨时间,战刀的硬度和韧性最高能再提高一些。还有,若是你能给我教出一万名技艺精熟的铁匠,日后我想办法让朝廷封你个侯爷都行。”
“一万名技艺精熟的铁匠?”
胡三瞪大了眼睛,差点没跳起来。
封个侯爷固然是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但教出一万名技艺精熟的铁匠,这个任务对胡三来说,同样艰巨的不亚于让他成为前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名将。
功名固然诱人,但也要有能力取得才行。
蒋钦和陈方也是脸脸相觑,一脸的不可思议。
唯有典韦灼热的目光扫来扫去,一声不吭,不知道在想什么。
周坚哂笑道:“这么点小事就把你吓住了?不用找借口,我不爱听,前朝秦皇大帝能筑起万里长城,我只不过让你教出一万名铁匠而已,你就想退缩?”
胡三热血上涌,把心一横道:“小人遵命就是。”
周坚欣然道:“这就对了。事情要先去做,再讲困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的,你只管放手去做,要钱要粮要地都没问题。”
胡三忙道:“小人尽力,定不负大人厚望。”
蒋钦和陈方眼里却露出了一抹深思,都觉得周坚这话说的大有道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连万里长城都让前朝始皇帝筑了起来,又有什么难事是人办不到的。
典韦是晃着大脑袋,难得地细细品味起来,越品味就越觉得此话真是有大道理。
周坚点点头,安排完了诸事,这才问道:“皖县如何,我父如何?”
胡三抓抓头,忙闭上了嘴巴,这个他可答不上来。
陈方答道:“这个,皖县素来无事,大人尊父想来一切安好,只是近况如何,在下也见不到尊父,所知也是不多。”
周坚嗯了声,就不再问。
不过想也知道,父亲周尚得到他攀附宦党,拿钱买官的消息后,必定气的暴跳如雷。
特别是攀附宦党,这简直就是公然得罪天下党人,属于政治站队。相比较而言,拿钱买官到属于旁枝末节了,不足一提。
周尚让他回皖县,周坚又哪里敢回去。

第25章 理政
县衙大堂。
周坚高踞案后,数十员县乡吏从分列两旁。
左边文官吏从以县丞成康为首,其下有群曹、计曹、仓曹等县令文事属吏。
右边武官吏缘以县尉王全为首,其下有贼曹、盗贼、典狱等县令武事属吏。
所有人都是面色肃然,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心里却都在琢磨,周县令忽然将大家召集起来,不知所谓何事,是好事还是祸事。
在没有弄清楚周坚的意图前,谁也不敢贸然开声。
陈方则被任命为了主薄,就站在周坚身后,负责掌管文书,查漏补缺。
县府中原本有主薄一名,可主薄乃是亲近从吏,周坚哪会放个不熟悉的人在身边,以前的主薄从来就没用过,等陈方一到,自然就将其打发到一边。
主薄是县令属吏,任免权自然在县令手中。
实际上一县之中除了县丞和县尉是命钦,任免权在朝廷手中,还有一些大乡的啬夫和游徼由郡府任命,剩下的各曹掾及乡亭属吏都是县令的属官,由县令直接任免。
周坚扫了眼堂下正襟危坐地佐官属吏一眼,忽然道:“民乃国之本,施仁政于民,则民安国盛;以暴政掠之,则民变国乱。本官赴任后就说过,吾等为父母官,要善待百姓,方不负父母之名。可最近一个多月来,本官却听说还有人借机盘剥搜刮百姓,视朝廷的刑律法令如无物,将本官的话当作耳边风,这是为何,谁可为本官解惑?”
所有人立刻垂下了脑袋,眼珠子四处乱转。
周坚又问,“可有人给本官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没有人吭声,县丞成康都快把脑袋夹到裤裆里去了。
周坚冷笑一声,冷然道:“王全。”
“下官在。”
县尉王全忙起身上前,拱手作礼。
周坚道:“本官让你查的事情,可曾查清楚了?”
王全忙道:“回大人,都查清楚了。”
周坚道:“那你就说说,贪赃枉法,搜刮民脂民膏的都有哪些人?”
王全答道:“是,下官遵命。”
负责监督考核吏从的功曹立刻脸色变的十分难看,这本应该是他的职权才对,如今却由县尉去做了,还要他这个功曹干什么。
然而,还不等他转过弯来,就被王全数出的罪名吓了一大跳。
王全大声道:“功曹杜满,在任功曹期间,在考核拔举乡亭及县府吏从时利用手中职权大肆收受吏从钱银,已查到的共计有五十二起,共收受钱银三十六万。”
“冤枉,下吏冤枉呐,请大人明鉴!”
杜满惊的弹身而起,连忙爬在地上,叫起了撞天屈。
其他众吏则个个面色难看,看样子县令要动真格的,大家屁股上都有屎,不干净,功曹都要被问罪,难免人人自危起来。
周坚回头问陈方,“可曾有误?”
陈方答道:“不曾有误,只多不少。”
周坚点点头,他当然不会全信王全的一面之词,二十随从这段时间也搜集到了不到吏从贪赃枉法的罪证,比王全查到的只多不少,都在陈方手里。
断案量刑,要依据朝廷律法而行。
周坚熟知律法,当即断道:“削去官职,贩为三等庶民,带刺刑役二十载。”
“啊!下史冤枉呐……”
杜满闻言吓的浑身一抖,再也顾不得了,连忙撕心裂肺地大叫起来。
其余众吏也纷纷色变,屁股都有些坐不住了,只觉两股战战,不能自安。
“押下去。”
周坚断喝一声,门外两名差役立刻大步上堂,将惨叫不止的杜满拖了出去。
王全叹了口气,颇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同时心里又暗自庆幸,还好买官时刚好碰到了县令大人,又审时度势的屈服在了县令大人的淫威之下,否则怕是日子也不好过。
县丞成康则不停地抹着额头上地冷汗,脸皮抖个不停,心里怎么也无法安生下来。
周坚面色冷然,吩咐王全继续揭发,将一个个污吏给抖了出来。
接连数置了十多个污吏,大部分都被罢免,只有少部分获罪判了刑役。
堂下鸦雀无声,剩下的人个个脸色铁青,十分难看。
周坚这才转问县丞成康,“本官让你准备良田五百顷,可曾备好?”
成康心头一突,瞬间明白这是周县令在向他下最后通牒,若是再敢阴奉阳违,怕是下一个要收拾的就是他了。眼看一日间处置了十数个吏从,哪里还敢有半分侥幸,忙道:“请大人再宽限十日,不,五日即可,下官一定备好良田安置百姓流民。”
周坚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好,百姓乃为官者执政之基,善待百姓,就如善待自己的亲儿子女,否则官逼民反,历朝历代血淋淋的教训不绝于史书。今日就到这里,希望诸位与本官自勉呐,尽快安置好无家可归的流民,为百姓谋福祉。”
“下吏遵命。”
剩下的众吏见不再追究,顿时松了口气,连忙异口同声地应命。
周坚又道:“从今往后,本官不想再听到有哪乡哪亭的百姓无粮为食,无衣蔽体,更不能失其居所,携家流离,否则乡啬夫、亭长直接罢免,诸位且谨记。”
众吏心头暗暗叫苦,却不敢多说什么,几乎捏着鼻子应命。
周坚又当堂宣布了数十项人事任命,将陈方手下的三百余弟子任命了一半,分散在各乡亭及县府担任小吏,以期尽快锻炼处理政事的能力。
要说在座的这些县乡吏从,几乎没有一个是屁股上干净的。
周坚也想将这些污吏一网打尽,但却不太现实,若是一下子全部处理掉,怕是许多乡亭就会政令堵塞,甚至有可能引发混乱,只能缓而图之。
希望此番震慑和敲打,能给这帮污吏个深刻的教训。
就算不能从此洗心革面,公正为民,那不现实。但至少收敛一下,不敢再明目张胆的盘剥百姓,搜刮钱财,多少让百姓能喘口气,也好有条活路。
完全杜绝**,纵观中国历史,也没有哪朝哪代能够彻底实现。
但至少也得让官吏不敢再那么大胆地搜刮民财,百姓就能够过的相对好些。
周坚又处理了一些积压的公案,审断了十数桩民事案件,半月一次的升堂审案忙活到快到黄昏时才算结束,出了县衙前院的官堂后,当即去了后院跟典韦切磋武艺。

第26章 周尚罢官
皖县,乔府。
琴音如水,潺潺流淌。
蔡琰端坐在书案前,修长的玉指挥洒之间,动人的音符跃然而出。
人美,琴音更美。
蔡琰娇靥秀丽,然而如画的黛眉间,却深藏着一抹淡淡的忧愁。
门外脚步声响起,一名仆妇匆匆走了进来。
“蔡小姐,奴婢打听到了。”
仆妇进门就道:“奴婢打听到周公子的消息了。”
蔡琰‘哦’了声,问道:“消息是否属实?”
仆妇答道:“是真的,奴婢问了好几个县府中的下人,都说周公子投靠了宦官,捐了个县令做官去了,好像在兖州,奴婢也不知道在哪。”
蔡琰心下黯然,轻声道:“原来是真的!”
仆妇又道:“奴婢还听说,周县令要把周公子逐出宗族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蔡琰脸色一变,久久无语。
仆妇没什么见识,疑惑地道:“投靠宦官怎么了,周公子能当县令官,是好事啊,这才多大,就做到和周县令一样大的官了,为啥周县令还不高兴呐?”
蔡琰苦笑,仆妇没多少见识,这种国家大事,给她解释也解释不清楚。
周坚攀附宦党,捐钱买官的事皖县知道的人不多,只有县府中的人知道个大概,但也不是很清楚。周尚不说,妇人和下人们也只是道听途说了一些小道消息。
乔府中的人很少和外面接触,得到消息就更晚。
还是蒋钦和陈方等人接到周坚召令,数百人离皖县前往己吾,动静实在不小,乔府中外出采办物资的下人才听到了点消息。
蔡琰也是无意中听到乔府中的下人议论,才知道这回事,就托仆妇去打听。
“你托人帮我把这封信带去己吾去吧!”
蔡琰取出一封信交给仆妇。
仆妇答应一声,连忙接过信,转身出去了。
洛阳,德阳殿。
百官上朝,灵帝听政。
汉灵帝刘宏高踞御案之后,哈欠连天,精神萎靡,明显有些打蔫。
司徒袁隗出班奏道:“陛下,皖县令周尚有奏章呈上。”
司徒本为丞相,乃文官之首,哀帝时更名为司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